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颅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的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 n=86),将mRS评分≥3分的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营养控制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老年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市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TBI患者,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 n=46)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 n=6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并计算PNI和CONUT评分。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PNI和CONUT评分鉴别患者功能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Glasgow评分较高、CONUT评分较高、PNI评分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NI(OR=0.64,P=0.007)、CONUT评分(OR=1.44, 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LAA脑梗死患者191例分为低T3组(n=76)和正常T3组(n=115)。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实验室指标,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随访90天时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mRS)评分,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结果 低T3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低于正常T3组,低T3组年龄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T3组(P<0.01)。入院时NIHSS评分与TT3和FT3水平负相关(r=-0.267,P<0.01和r=-0.306,P<0.01)。低T3组90天NIHSS评分和mRS评分高于正常T3组(P<0.01)。90天mRS评分与TT3和FT3水平负相关(r=-0.400,P<0.01和r=-0.379,P<0.01);而90天mRS评分与年龄和入院NIHSS评分正相关(r=0.217,P<0.01和r=0.765,P<0.01)。结论 低水平T3可能与LAA脑梗死短期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遂宁市中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根据入院后病情恶化情况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n=43)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53)。根据入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8,<4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1,4~15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14,>15分)。根据梗死体积不同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n=6,>10 cm3)、纳入中梗死灶组(n=14,4~10 cm3)、小梗死灶组(n=23,<4 cm3)。根据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不同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32,<3分)、预后不良组(n=11,3~6分)。测定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和S100B水平,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和S...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2(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s TREM2)及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DKK-1)水平对抑郁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武汉市汉口医院住院治疗的AIS患者25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卒中后6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将AIS患者分为非卒中后抑郁(NPSD)组(<7分,n=183)和卒中后抑郁(PSD)组(≥7分,n=68)。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神经功能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PSD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sTREM2,DKK-1及联合检测对AIS患者PSD的预测价值。结果 PSD组患者血清sTREM2(312.79±51.24 ng/L),DKK-1(4.47±0.62μg/L),美国国立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Hepc25、铁蛋白水平及UCH-L1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唐山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并纳入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研究对象分为轻症组(n=22)、中症组(n=35)、重症组(n=13);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n=55),预后不佳组(3分及以上,n=1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epc25、铁蛋白及UCH-L1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Hepc25、铁蛋白水平及UCH-L1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IS组Hepc25、铁蛋白、UCH-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Hepc25、铁蛋白、UCH-L表达水平较中症组和轻症组高,中症组较轻症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Hepc25、铁蛋白、UCH-L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治疗后CT灌注成像参数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90例AIS患者临床资料为样本开展回顾性研究,均于随访3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根据结果分组,以mRS≤2分为预后良好组(n=31),>2分为预后不良组(n=59),比较两组溶栓治疗后半暗带CT灌注成像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并以健侧为对照计算各参数相对值rCBF、rCBV、rMTT和rTTP,分析各参数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组AIS患者半暗带CBF、CBV、rCBF和rCBV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MTT和TTP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rMTT和r TTP比较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F、CBV、MTT和TTP预测AI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662和0.698,4项参数联合预测的AUC为0.817,敏感度为93.55%,特异性为64.4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AIS患者98例作为AIS组,根据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亚组(≤3分)、中型亚组(4~15分)、重型亚组(>15分);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亚组(0~2分)、预后不良亚组(3~6分),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亚组(CI亚组,<26分,若患者教育年限<12年,则在其得分的基础上加1分来矫正教育偏差)、非认知障碍亚组(NCI亚组,≥26分)。另选同期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发病第1、5、10及30天AIS组和对照组血清Gal-1水平,比较并分析相关性。结果:发病第1、5、10及30天AIS组患者血清Gal-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患者血清Gal-1水平于发病第1天开始升高,第5天最高,第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合并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瘦素(LEP)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AIS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50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32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40例单纯AIS且预后良好患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GLP-1、LEP水平;分析AIS合并糖尿病患者GLP-1、LEP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P-1、LEP水平评估AIS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NIHSS评分、LEP水平高于对照组,GLP-1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预后不良组的NIHSS评分、LE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GLP-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合并糖尿病患者GLP-1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37,P<0.05),LE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MIS)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及可能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9例LVO-MI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9例和介入治疗组3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90 d时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定义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mRS≤1分为预后优秀,mRS 1~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次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LVO-MI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介入组28例实现成功再通(93.3%)。治疗后90 d,介入治疗组的预后优秀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22)。2组患者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是LVO-MIS患者术后90 d取得优秀预后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143,高迁移率族蛋白 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 ,HMGA2)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0年 8月~2022年 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 129例 sICH患者作为 sICH组,根据 sICH患者脑出血体积分为小血肿组 50例(n=50,<10 ml)、中血肿组(n=45,10~30 ml)和大血肿组(n=34,>30 ml);根据 sICH患者住院 30天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0,预后不良)和存活组(n=89,预后良好),另选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 1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sICH患者入院 24 h内、健康者体检时血清 miR-143和 HMGA2水平;分析 sICH患者血清 miR-143和 HMGA2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Rankin量表 (mRS)评分间的相关性, miR-143和 HMGA2对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以及影响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sICH组血清 miR-143水平(0.35±0.10 vs 1.03±0.07)降低, HMGA2水平(266.97±79.38mg/ml vs 153.13±40.24mg/m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599,14.618,均 P<0.001)。小血肿组、中血肿组和大血肿组 sICH患者血清 miR-143水平(0.38±0.11,0.34±0.10,0.27±0.09)依次降低, HMGA2水平(212.01±78.72mg/ml,251.62±79.31mg/ml, 368.11±80.44mg/ml)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895,40.424,均 P<0.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血清 miR-143水平(0.30±0.06 vs 0.37±0.12)降低, HMGA2水平(316.81±80.03mg/ml vs 244.57±79.09mg/m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93,4.781,均 P<0.05)。sICH患者血清 miR-143水平与 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r=-0.423,-0.498,均 P<0.001),与 GCS评分呈正相关(r=0.546,P<0.001)。HMGA2水平与 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r=0.875,0.863,均 P<0.001),与 GCS评分呈负相关(r=-0.659,P<0.001)。血清 miR-143,HMGA2及二者联合预测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33,0.811,0.856,NIHSS评分高 [OR(95%CI)=1.968(1.108~3.495)]、 GCS评分低 [OR(95%CI)=1.923(1.043~3.545)]、mRS评分高 [OR(95%CI)=2.130(1.204~3.768)]、血清 miR-143水平低 [OR(95%CI)=2.013(1.120~3.617)]和 HMGA2水平高 [OR(95%CI)=2.330(1.325~4.097)]是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 P<0.05)。结论 sICH患者血清 miR-143和 HMGA2异常表达与患者出血体积及预后有关,可作为 sICH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诊治的81例AE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出院时的临床表现,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将AE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48例)和预后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 AI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应用改良 Rankin 评分(mRS)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轻症组(mRS 评分≤3分)和重症组(mRS 评分>3分),两组分别纳入202例和9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 Hcy、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者的血浆 Hcy 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38.8%和9.4%,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 <0.05);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其血浆 Hcy 水平(r =0.453,P <0.05)、血压水平(r=0.461,P <0.05)、胆固醇水平(r=0.385,P <0.05)、血糖水平(r=0.059,P <0.05)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 Hcy 水平的上升可能是与 AIS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相关的因素,高血浆 Hcy 水平、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是与 AIS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相关关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AIS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测定不同血清A-FABP、hs-CRP水平。选取同期体检中心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症组(mRS≤3分)和重症组(mRS3分),分析两组间A-FABP、hs-CRP水平并进行hs-CRP与A-FABP之间的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AIS患者hs-CRP、A-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A-FABP水平越高。直线与相关回归分析表明hs-CRP、A-FABP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A-FABP水平升高与AIS程度相关,hs-CRP、A-FABP可能参与AIS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熊瑶  张海涛  徐广会  毛锐  蒲举  李邓  胡蓉  马昊  柳华 《华西医学》2023,(8):1154-1159
目的 探索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入住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考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高龄组(≥80岁)及其他年龄组(<80岁)。收集患者基线资料、绿色通道相关数据、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再通情况及并发症信息,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发病后3个月预后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进行评估,将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定义为预后较差。结果 共纳入患者138例,失访7例,最终纳入患者131例。其中,高龄组50例,其他年龄组81例。高龄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血管再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线资料、并发症、3个月预后和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比值比(odds ratio, OR)=1.1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联合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评估急性脑梗死(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将150例AIS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85例和重度组6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MGB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及MESSS。采用Pearson直线分析评估各项临床指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随访1年,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08例和预后不良组4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MESSS对AIS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HMGB1、NT-proBNP及MESSS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NT-proBNP、MESSS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59、0.702、0.791,P=0.025、0.047、0.031)。随访1年,预后不良组血清HMGB1、MES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MESSS是AIS患者随访1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2.913、2.887,P=0.029、0.03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13.5μg/L联合MESSS≥25.5分预测AIS患者随访1年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P=0.028,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88.4%。结论血清HMGB1与MESSS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的病情,对短期预后结局的预测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检测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预测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9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参考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分为中度缺损组(NIHSS为5~15分,n=42)与重度缺损组(NIHSS15分,n=52);按照起病后3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mRS为0~3分,n=50)与预后不良组(mRS为4~6分,n=44)。分别比较同一分组标准下,两组患者血浆脂代谢指标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上述血浆检测指标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效果的价值。结果中度缺损组血浆Lp(a)、ox-LDL、FIB、D-Dimer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缺损组,预后良好组血浆Lp(a)、oxLDL、FIB、D-Dimer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 0. 05)。血浆Lp(a)、ox-LDL、FIB、D-Dimer水平与NIHSS、mR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5)。血浆Lp(a)、ox-LDL、FIB、D-Dimer预测预后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 735、0. 720、0. 690、0. 680,Cut-off值分别为335. 50 mg/L、645. 54 ng/ml、4. 51 g/L、378. 58 ng/ml。结论血浆脂代谢、凝血功能指标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关系较为紧密,临床检测能为治疗措施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电图分级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7例ACI患者,随访3个月给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mRS评分≤2分者、>2分者分别作为转归良好组(n=327)、转归不良组(n=300),对比两组脑电图分级、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洛桑卒中量表(ASTRAL)]及mRS评分,分析脑电图分级与mRS、NIHSS、ASTRAL评分存在的相关性,并观察脑电图分级对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转归不良组脑电图分级及NIHSS、ASTRAL、mRS评分较转归良好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脑电图分级与mRS、NIHSS、ASTRAL评分均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脑电图分级对患者预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3%、98.47%、98.41%、98.33%、98.47%。结论ACI患者的脑电图分级与其神经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对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有指导性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313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分为良好预后组(mRS≤2,n=260)和不良预后组(mRS>2,n=5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MHR与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MHR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良好预后组相比,不良预后组有较高的MH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R与3个月后功能预后独立相关(OR=2.690,95% CI 1.017~7.111,P=0.046)。ROC曲线分析显示,MHR的AUC为0.851(95% CI 0.788~0.913,P<0.001),最佳预测截断值为4.580,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79.2%。结论: MHR是AIS患者预后的有效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的意义。方法:依据血管病变将14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2组:大血管闭塞组(n=83)和无大血管闭塞组(n=62)。采用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比较2组的预后。结果:第3个月和第6个月随访时,大血管闭塞组患者mRS评分显著高于无大血管闭塞组;无大血管闭塞组mRS 0~2分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大血管闭塞组患者,分别为82.26%(51/62)比28.92%(24/83)和83.33%(50/60)比28.21%(2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行MRA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