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虽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尚悬在空中,但发韧于基层的民间探索却已早早破冰。尤其是“海城模式”、“无锡模式”、“南京模式”、“潍坊模式”、“松江模式”……这些从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开始启步的“民间自发性”试验,而今已然成为一去撬动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板块的重要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
以军队后勤保障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为目标,以军队后勤前期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参考,就军队医疗保障模式几种改革发展方向:“缩中间,保两端”、“缩编制,保架子”、“托管制,全民化”分别进行探讨,以期真正、尽快达到“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是山东省青岛市卫生改革的目标模式。如何冲破医院传统的旧模式,开辟一片新天地,首先,必须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 1 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 青岛市立医院是青岛市一所大医院,职工人数较多,在人事分配方面曾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1999年,医院决定从内部管理体制入手,开始了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陈颖 《山东卫生》2007,(2):9-10
“嘉祥一卡通模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种限价服务效应”和以“低成本核算模式效应”为基础成功实现建设“县级农村卫生技术中心”的“金乡现象”。实现了济宁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三个新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医教协同背景下“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需求和满意度,以进一步调整、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法以某医学院校2013级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现行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比较满意,满意率87.4%,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结论“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符合当前“医教协同”战略需要,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医改以来,有关医疗服务付费制度改革的呼声甚高:改革现行“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总额付费”等新型医疗服务付费模式,建立、完善医疗费用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成为医疗付费制度改革的主流呼声,但至目前为止,此项改革的进展和效果均不随人愿。  相似文献   

7.
在“无锡模式”、“上海模式”、“海淀模式”被业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始于2005年末的潍坊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在默默运行几年后,一跃而起,列入全国医疗体制改革探索的“花名册”。  相似文献   

8.
在公立医院改革的浪潮中,一些地区提出了“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模式,并将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医院已试行.公立医院改革步履维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似乎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来契机,同时也给医院运营带来挑战,我们希望借助医疗服务创新来突破医疗改革的瓶颈.“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的推行能否带来人们所期待的结果,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9.
农村预防保健与乡镇卫生院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功能切入,对目前存在的乡镇卫生院改革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政府购买预防保健服务”改革模式的可行性和具体运行方案。在“政府购买预防保健服务”的模式下,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应本着其承担的不同工作职能,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并相应地采用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项目,是推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卓越医生”医学机能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卓越医生”班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乡镇卫生院职工对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看法。方法 选择江西省 5个县市 5种改革模式及作为对照组的未改革卫生院共 2 4所。用偶遇法从 9个方面调查卫生院职工对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看法 ,用评分法及百分数法评价调查结果 ,用逐步回归法探索影响总评分的因素。结果 职工对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责任制三种改革模式总体评价较好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租赁制与资产整体转让评分略高于对照组 ,但资产整体转让对总评分呈负向影响。许多职工对个人收入感到不满意。结论 从卫生院职工角度来看 ,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责任制改革较为成功 ,租赁制改革成效尚可 ,资产整体转让改革不成功。  相似文献   

12.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预防保健网的核心,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其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乡镇卫生院合作经营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农村卫生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RS的肆虐,使我们看到了建立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迫切性;“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农村卫生改革变得更加刻不容缓。把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农村卫生的改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新的思路,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议农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农村行政区划调整、税费改革展开、医疗卫生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和卫生补偿政策调整,现行农村预防保健服务 体系的外部条件和支持系统发生了重要变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再构不可回避地摆在面前。该对再构原则、主要模式及其选择、服务体系保障及政策支持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剖析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内涵和政策目标,将其归纳出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两种模式;对两种模式的推进障碍因素和优劣进行了比较;提出新医改政策背景下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建议是:分步分类推进、把连续的卫生服务作为一体化管理的落脚点、由国家层面建立乡村两级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包”,以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发挥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产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原有的合作医疗因失去集体经济的依托而解体。目前农村卫生事业存在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乡村卫生的医疗水平,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对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农村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农村卫生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多方面配套改革,探索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产权形式多样化,实施新的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建立适应农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种形式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卫生改革走过了30个春秋。通过卫生改革,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居民医疗保健体系逐步健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卫生改革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分析了卫生改革思路实现的"六个转变":一是从零打碎敲的改革转到整体系统的改革;二是从照搬企业的改革转到按自身特点的改革;三是从依靠精英的改革转到全民参与的改革;四是从重轻失衡的改革转到统筹协调的改革;五是从经济利益的改革转到"以人为本"的改革;六是从各自为政的改革转到政府主导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成效甚微,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存在较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因此,在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该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情况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紧紧围绕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中心,以初级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卫生机构改革、管理一体化为基础,以合作医疗为保障,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有效缓解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