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床边局麻下应用微创硬管血肿腔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1例经微创硬管血肿腔钻孔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病人男6例,女5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7.2岁。除去4例由于病程中病情加重、病人年老体弱或者病人家庭经济较差等原因家属要求放弃治疗予自动出院,剩余7例病人出院时进行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分,Ⅱ级3例,Ⅲ级4例,放弃治疗的4例病人按ADL分级Ⅳ-Ⅴ级计算。结论:脑出血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大、费用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而微创钻孔引流术具有创伤小、费用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对于年老体弱、经济差的病人可选择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率高,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8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依头部CT显示的血肿的形态、大小及病人的意识状况,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死亡13例(15.3%),对照组死亡26例(49.1%),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出院病人随访6个月,以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病人神经功能,治疗组ADL1~ADL3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5)。结论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很大程度上引流血肿,对脑组织损伤小,与保守治疗比较明显降低死亡率,大大提高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配合中医综合疗法对高血压性大、中量脑出血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综合疗法;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SSS评分)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ADL能力缺陷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SSS评分)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情况(ADL能力缺陷程度)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引流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更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0年9月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44例。无效6例。10例因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存在继续出血或血肿扩大,后者是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简称微创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而再出血是微创术较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存在继续出血或血肿扩大,后者是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简称微创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而再出血是微创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报道发现,脑出血微创术前可出现血肿扩大,但血肿扩大是否会影响术中或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传统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32例行微创钻孔引流,B组32例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1,3,5 d的血肿量,术前、术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均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1,3,5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5);术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预后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比更为安全,有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中药联合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并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组术后第2日开始鼻饲醒脑开窍中药汤剂(干预3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中药联合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苏醒、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救治经验。方法:分析7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资料,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血肿处钻孔引流术疗效。结果:血肿量70~80ml以上、血压27kPa以上、年龄70岁以上组中死亡率12%,以开颅血肿清除组中再出血占8%,钻孔引流术疗效满意,操作简便。结论: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正确选择术式和时机,中等量血肿(20~50ml)以小骨窗或钻孔引流术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中药活血祛瘀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急性期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和西药常规治疗;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祛瘀的中药,每日1剂,应用14天,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7、14天评分比较,术后第2天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14天比较,治疗组得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后随访研究病例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治疗组缺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中药活血祛瘀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促进患者神志和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小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采用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42例高血压性小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治疗组经过引流后与保守治疗比较:头痛、呕吐、剩余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GCS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小量脑出血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3 种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 收集我院2005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及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 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3 例,按照血肿量分为3 个讨论组,并对3 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和适应症作一分析.结果 对高血压脑出血GCS 评分较高(11~14 分)、血肿量较小(20~50ml )的病人选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可降低致残率.血肿量较小(20~50ml )及中等量血肿(51~80ml )的病人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巨大血肿(>80mL )的病人采用骨瓣开颅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结论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3 种术式各有其优势及缺点.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并能及时有效地解除脑受压的特点,但有较大再出血风险.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的损伤大,患者康复时间长,但止血确切,可明显减少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出血量30~70 mL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5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55例在CT引导下行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手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微创组术后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45%(3/55),1.82%(1/55),3.64%(2/55),1.82%(1/55),手术组分别为10.91%(6/55),5.45%(3/55),5.45%(3/55),7.27%(4/55),微创组术后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组(P均<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组(P均<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组(P均<0.05)。结论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再出血风险,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采用多靶点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采用局麻下多靶点置管引流及反复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液化引流,致颅内血肿基本清除后拔管。结果:血肿置管引流术后12小时内对侧肢体偏瘫及意识障碍程度均有好转,3月后ADL分级:ADLⅠ4例,ADLⅡ2例,ADLⅢ1例,ADLⅥ1例,ADL Ⅴ1例,死亡1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采用多靶点穿刺置管引流疗效可靠、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适应症及其特点。方法:分析3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用微创血肿穿刺的特点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愈合。结果:治疗后术后及出院随访三个月,治愈25例,好转10例,死亡3例(其中合并消化道大出血(gastroenteric hemorrhage)2例,急性肾衰1例),无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气颅(pneumocephalus)、脑脊液漏(cerebralspinal fluid leaking)、再出血(rebleeding)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一月内CT复查示血肿大部分消失,所剩全部可以自行吸收,无一例复发。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轻、费用低、恢复快、疗程短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危重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恶化3例。结论 该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评价中药配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息风汤;观察治疗后第7日和第14日后血肿吸收情况、第14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7日和第14日时血肿清除吸收率高于对照组,第14日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ADL)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结果:基本治愈27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5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但是要了解血肿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对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穿刺、粉碎、抽吸、引流、循环冲洗方法,直到流出液体颜色变淡为止,术后注意并发症预防及常规出血、脱水药物治疗。结果:患者拔针时间为3—6d,平均(4.1±1.2)d。患者存活率90%(27/30),改为开颅手术者6.67%(2/30),死亡3.33%(1/30),死于脑疝。结论: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性高、死亡率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