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田  杨碎胜 《甘肃医药》1995,14(3):127-128
138例甲状腺单发结节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癌14例,发生率10.1%,术前只有2例确诊,确诊率14.3%,隐匿型甲状腺癌3例,均与甲状腺腺瘤共存,6例甲状腺癌行单纯结节摘除术后,第二次行补充扩大手术,病理证实4例有癌组织残留。癌残留率66.7%,6例甲状腺癌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有3例施行了第二次扩大手术,病理证实无癌组织残留,认为除甲状腺炎性结节外,单侧腺叶大部切除术或  相似文献   

2.
郭森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150-151,154
目的总结评价4年来我院对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89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9例患者中甲状腺单发结节术后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甲状腺癌30例,良性159例。171例获随访,随访率达90.5%。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喉返神经损伤2例,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论术前细针穿刺活检结合彩超检查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有帮助,甲状腺单发结节恶性率较高(15.8%),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病人施行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71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小儿甲状腺孤立结节发病率较低,1986年1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32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6~14岁。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单纯囊肿样结节8例(术后证实全部为良性),实性结节24例。对B超示实性结节的15例行131I扫描,发现热结节5例,冷结节10例,其中7例为甲状腺癌。32例中5例行,MRI,10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本组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31.25%),其中6例囊性变,行囊肿摘除术;腺瘤15例(46.87%),其中2例囊性变,行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癌7例(21.38%),其中2例为滤泡状癌,余均为乳头状癌,除2例转外地治疗外,余5例均行甲状腺病侧全切加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门诊随访1~12 a,乳头状癌2例术后带瘤生存,2例无肿瘤复发,滤泡状癌1例术后3 a肺转移未再次手术并失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及患侧颈淋巴清扫术等治疗的37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发癌结节32例,一侧多发癌结节4例,二侧多发癌结节1例。术前确诊15例,22例在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术中或术后发现,术后有2例发生复发及转移。结论:隐匿性甲状腺癌以单发结节为主,多数因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术中或术后发现,预后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病人施行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71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单侧甲状腺结节腺叶切除术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侧甲状腺结节腺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证实48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9例为甲状腺癌:随访6个月~5年,均未出现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9例甲状腺癌患者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腺叶切除术是治疗单侧甲状腺结节安全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单发结节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接收的72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单纯甲状腺结节摘除、单侧腺叶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单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甲状腺全切除4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对于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进行的诊断分析,其中良性结节为68例(94.4%),恶性结节为4例(5.6%),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7例,甲状腺腺瘤15例,腺瘤囊性变6例,甲状腺癌4例,术后部分患者结合左甲状腺素片的药物治疗,患者现没有复发的现象。结论: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对其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大小、位置、边界、病变性质等等一些情况的分析,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恢复追踪治疗,保障患者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单发结节35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单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提示结节〈1.0cm者5例,其中1例因突然增大而手术,其余4例大小无变化。结节大小在1.0-1.5cm者15例,口服甲状腺素片后其中3例逐渐减小;余12例行手术切除。结节〉1.5cm者33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病例全部行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手术病例术后病理回报:结节性甲状腺肿220例,腺瘤32例,桥本甲状腺炎3例。乳头状癌83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2例。355例中恶性率约为26.20%(93/355)。大小在1.5cm以下的恶性率为5%(1/20),大于1.5cm的恶性率为27.46%(9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病例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无死亡。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以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治疗应视不同情况而定,单发结节大小在1.5cm以上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术式首选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临床误诊较高,有报道达54.47%[1],我院从1993年8月~1998年1月共手术治疗甲状腺癌55例,14例术前甚至术中误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占同期手术病例的25.5%,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误诊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40岁以上6例,20~39岁8例;病程1个月~10年,原发肿瘤直径1~5cm,均为单发性结节,未见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方法:11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行单纯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11例,滤泡状腺癌2例,未分化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甲亢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并存率为2.3%(35/1512)。术前确诊7例,术中明确诊断16例,术后病理确诊12例。其中3例患者行第2次手术,补切患侧残余腺体并加功能性淋巴结清扫。全组病例术后随访1~16年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诊困难,术前应详细触诊,甲亢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者应常规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确诊5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2例。一期根治性手术7例,二期手术5例。随访1-6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术前确诊较困难,对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内结节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术中对可疑结节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首选方法.有助于术式的选择.可避免二次手术。术后需终生服用抑制剂量的甲状胰素.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微小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永忠  黄超有  聂向阳 《重庆医学》2006,35(14):1311-131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2004年12月30例在本院诊断原发性甲亢进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0例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切片均证实一侧甲状腺组织中发现癌细胞,癌结节均〈0.2cm;10例为术后病理发现微小癌;全部病例未发现颈侧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均口服甲状腺素片5年。结果术后随访1~8年,30例患者随访率100%,手术及术后无死亡。随访患者均未发现原发性甲亢及甲状腺癌复发及转移癌。复查T3、T4、TSH在正常范围。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微小甲状腺癌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安全可靠,对减少患者创伤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双侧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行甲状腺全切+双侧功能性清扫22例,全切+单侧功能性清扫30例,全切+Ⅵ区淋巴结清扫14例,姑息性手术2例。12例术后131I治疗。术后并发症:5例单侧短暂喉返神经麻痹;1例双侧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经气管切开,带管生存;1例气管软化,窒息,经气管切开,带管生存;6例短暂低血钙抽搐;1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术后乳糜瘘,1例手术缝扎治愈,1例保守治疗治愈。术前B超均发现甲状腺内实性或囊实性低回声结节,结节内有钙化38例(55.88%);针吸细胞学确诊42例,术中快速病理证实64例(94.12%)。63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2.64%,随访6个月至5年,5例复发转移,经再次手术切除,除1例未分化癌术后6个月死亡,余均存活。结论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清扫是双侧甲状腺癌的主要术式,术前高频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内微钙化灶对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该医院16年来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1982-1998年诊治的167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结果 甲状腺癌330例(隐匿癌6例),良性疾患1340例;术前检查包括B超、核素扫描、针吸活检等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组恶性热结节6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13例;随访653例患侧腺叶切除患者,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 甲状腺单发结节恶性率较高(19.8%),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患侧腺叶切除为佳。  相似文献   

16.
苏伟  周新平 《中级医刊》1996,31(1):16-19
本文对92例甲状腺癌的多种临床因素进行讨论,并以10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为对照,讨论各临床因素对甲状腺癌的筛选意义。一般认为单发结节甲状腺癌可能性大,多发结节多为良民生病变,但本组病例分析,单发结节在良、恶性两组中无显著差异,多发结节恶性可能性与单发结节相近,在乳头状癌中多发结节占30%,亦有8.7%为左、右两吉同时发现癌灶,因此对于甲状腺多发结节应同单发结节一样重视。(1)声嘶呛咳;(2)颈部淋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和术式。方法:收集1996-2000年间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154例。进行临床表现、B超、同位素扫描诊断。结果:B超检查;实性结节46例,囊实性结节52例,囊性结节26例。其中甲状腺癌17例,实性结节14例,囊实性结节3例。同位素扫描:甲状腺瘤100例中,冷结节27例,温结节13例,凉结节53例,热结节7例。术式:单纯结节摘除64例,患叶次全切除55例,患叶全切加峡部切除14例,双侧腺叶全切除1例,改良颈清2例。结论:实性结节甲状腺癌发生率高,热结节至结节癌的发生率呈递增的趋势。腺叶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瘤合理而彻底的手术。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是对未明确病理性质的肿瘤性结节的最佳术式。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择用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甲状腺全切除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等术式。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甲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于2000年1月手术治疗18例甲亢合并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小癌占83%(15/18)。术前彩超检查15例,14例发现可疑结节;13例行癌侧叶全切除和对侧叶次全切除术,5例行双侧叶次全切除术,其中3例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二次行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16例,平均随访7年,1例死于癌肺转移,余者仍存活,结论:术前常规彩超检查发现可疑结节有助于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手术治疗应兼顾甲亢和甲癌。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军  王明芙 《当代医学》2011,17(22):93-94
目的探讨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2010年5月入院的136例孤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行甲状腺侧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随访率为97.3%,其中22例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经复查患者无癌复发。结论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是治疗孤立甲状腺结节的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由于其术前难于定性 ,容易误诊。本文收集 1989年 7月至 1999年 12月术前被误诊的甲状腺癌共 2 0例资料 ,对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小 2 2a ,最大 76a ,平均年龄 4 9a。术前诊断 :甲状腺腺瘤 15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5例。甲状腺肿块直径为1~ 6cm。甲状腺单发结节 14例 ,多发结节 6例 ,术前 2 0例行B超检查 ,均提示为良性病变 ,放射性核素扫描 5例 ,温结节 3例 ,凉结节 1例 ,冷结节 1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10例 ,均未找到癌细胞 ;术中冰冻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