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水平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41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14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并评估ARDS患者病情程度,比较两组及不同病情程度ARDS患者血清IgA、IgG、IgM、补体C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gA、IgG、IgM、补体C3水平与ARDS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IgM、IgG、IgA、补体C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RDS患者血清IgA、IgG、IgM、补体C3水平均低于轻度、中度ARDS患者,且中度ARDS患者低于轻度ARD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A、IgG、IgM、补体C3水平与ARDS患者病情程度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血清IgA、IgG、IgM、补体C3水平与ARDS患者病情程度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每次口服0.1 g,每日2次)和甲泼尼龙片(每次口服2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每次10 g冲服,每日1次,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采用中医证候评分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计算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j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 ,ESSPRI)和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价患者疾病活动程度;采用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3(complement 3,C3)、补体4(complement 4,C4)血清学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唾液腺肿、体倦乏力评分和ESSPRI、ESSDAI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血清RF、CRP、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3、C4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RF、ESR、IgG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基础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ESR、IgG、RF水平,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能够有效缓解疾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水平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94例PNS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行常规体检的9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补体C3水平,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统计PNS患儿疾病复发情况,并比较疾病复发患儿与未复发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水平,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水平与PNS患儿疾病复发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gE、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A、IgG、补体C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例患儿中,PNS复发53例,未复发41例;疾病复发患儿血清IgE、IgM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儿,IgA、IgG及补体C3水平均低于未复发患儿,且血清IgE、IgM水平与PNS复发呈正相关,IgA、IgG及补体C3水平与PNS复发呈负相关(P<0.05)。结论:PNS患儿血清IgE、IgM水平升高,IgA、IgG及补体C3水平降低,且血清IgE、IgM水平与PNS复发呈正相关,IgA、IgG及补体C3水平与PNS复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住院及门诊确诊L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联合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医+滋阴清肾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免疫学指标[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Ig) M、IgG、IgA]、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83.33%)较对照组(63.33%、60.00%)高(P <0.05);治疗后联合组五心烦热、咽痛、盗汗、斑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24 h Upro、BUN、sCr、IgM、IgG、IgA、CRP、ESR、SLEDAI评分低于对照组,ALB、Hb、补体C3、补体C4高于对照组(P <0.0...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未治疗患者及55例HARRT治疗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未治疗组患者除IgM外,IgG、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补体C3则低于健康对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gG、IgM、IgA水平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而补体C3显著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IgA水平与CD_4~+T细胞计数显著负相关,与病毒载量正相关,而补体C3则与CD_4~+T细胞计数正相关,与病毒栽量负相关.结论 AIDS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与病情明显相关,动态测定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对于判断病情、衡量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FTS)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05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所有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开放限期手术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53例采用FTS干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潴留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C3及C4补体水平的变化,测得手术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等应激指标的变化,统计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201.41±40.12min、术中出血量150.11±76.23mL、尿潴留时间1.61±1.01d、肛门排气时间3.01±1.03 d、首次排便时间2.65±1.24 d、住院时间6.88±1.22 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3d CRP 71.26±12.12 mg/L、Cor 178.26±20.46μg/L,术后3d两组CRP、Cor均上升,但观察组术后3d其CRP、Cor均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3d免疫指标IgA 2.32±0.66 g/L、IgM 0.77±0.35 g/L、IgG 10.78±2.35 g/L、C3补体0.81±0.14 g/L及C4补体 0.23±0.08 g/L,两组术后3d IgM、IgG、C3、C4均降低(P<0.05),观察组IgG及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例(7.55%),对照组17例(32.6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用于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可加速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优化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研究精神分裂症体液免疫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免疫学意义。方法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系统研究了患者及对照组IgG/C3-TCIC(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IgA/C3-TCIC、IgM/C3-TCIC水平与血清IgG、IgA、IgM及C3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健康人IgG/C3-TCIC、IgA/C3-TCIC、IgM/C3-TCIC水平与血清IgG、IgA、IgM及C3含量呈强弱不同的正相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只显示IgG/C3-TCIC水平与血清IgG、C3呈负相关,其余均不相关。结论健康人Ig/C3-TCIC水平主要取决于血清总的IgG、IgA、IgM及补体C3的含量,而精神分裂症患者Ig/C3-TCIC水平的升降基本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变化无关。Ig/C3-TCIC可作为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80例肾病患儿(观察组)及80例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gM和C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A、C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患儿血清IgG、C4水平高于女性患儿(P<0.05),而IgA、IgM和C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IgG、IgM、C3水平可为进一步探讨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患者右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的变化。 方法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甲亢心患者79 例,依据有无发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分为甲亢心非 心衰组(30 例),甲亢心心衰组(49 例),另外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30 例作为对照组,收 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行甲状腺功能实验室及心脏超声检查,并给予比较分析。结果 甲亢心心衰组患者的年龄、 病程、FT3 均高于甲亢心非心衰组和甲亢组(P <0.05);超声心动图示,与甲亢组比较,甲亢心非心衰组和甲 亢心心衰组患者的RVDd、LVDd、PAP 均增加(P <0.05),心输出量(CO)和LVEF 均下降(P <0.05),甲 亢心心衰组患者RVDd 高于甲亢心非心衰组患者(P <0.05);RVDd 与PAP 和LVDd 呈正相关,与SV、CO 及LVEF 呈负相关。结论 甲亢心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值明显增加,发生心衰的甲亢心患者右心室功能 下降较左心室功能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病情活动程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140例RA患者,根据 DAS28分为 A组、B组及 C组。结果:处于活动期患者血清TG、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1),活动期RA患者的ESR、C3、C4、CRP、抗CCP、RF、IgA、IgG、IgM、TNF-a高于非活动期。血清TG、LDL水平与ESR、CRP、TNF-a呈正相关,血清HDL与ESR、CRP、TNF-a呈负相关。结论:活动期的RA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明显异常,除ESR、CRP外,血脂可能成为评价RA病情活动的指标,作为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a-酮酸(商品名:开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行M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酮酸治疗组和非a-酮酸治疗组,各40例,并设40例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MHD患者CRP、IL-6、TNF-a、MMP-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MP-9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酮酸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a、CRP、MMP-2在服用a-酮酸6个月后均显著下降,MMP-9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酮酸治疗组MHD患者LADs、LVEDd、IVSTd、LVP-WT、LAI、LVMI值均明显低于非a-酮酸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WT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LVEF、FS、E/A值较非a-酮酸治疗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酮酸可以降低血清IL-6、TNF-a、CRP及MMP-2水平,改善全身炎症状态,升高血清MMP-9水平,改善肾功能、心脏结构与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治疗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病变中的作用。方法110例CRF患者分为3组:CRF组(n=24)、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组(ESRF组,n=51)和维持性血液透析组(MHD组,n=35),另纳入健康成年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对110例CRF患者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检测及与血浆TNF-α和CRP的相关分析,了解CR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特征及微炎性反应状态在CRF心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结果(1)CRF患者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PWTH)、TNF-α、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2)MHD组患者LAD、IVST、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PWTH、TNF-α、CRP高于非透析CRF患者(P<0.05或P<0.01),而EF、E/A低于非透析CRF患者(P<0.01)。(3)非血液透析CRF患者TNF-α和CRP分别与LAD、IVST、LVDd、LVDs、PWTH、血清肌酐(Scr)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分别与EF、E/A均呈负相关(P<0.01),TNF-α与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微炎性反应状态参与了CRF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炎症指标与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9例尿毒症患者,观察组30例给予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指标与心脏结构之间的差异。结果经治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睡眠与食欲好转,观察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RP、IL-6、IL-8、TNF-α、Ab与Hb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PWTd)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的疗效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与延缓心脏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9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组2组:即A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B组(34例,常规治疗加缬沙坦80mg/qd)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病人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各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组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LVEF增加(P<0.05),E/A比值增加(P<0.05),临床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比常规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ntin)、脂联素(APN)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Visfantin、APN、CRP水平,比较不同程度病变者血清Visfantin、APN、CRP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Visfantin、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PN水平显著于低于对照组(P<0.01)。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血清CRP、Visfantin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Visfantin、CRP水平及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的APN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但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sfantin与CRP(r=0.929,P<0.001)、Gensini积分(r=0.777,P<0.001)呈正相关,与APN(r=-0.351,P<0.001)呈负相关;APN与CRP(r=-0.873,P<0.001)、Gensini积分(r=-0.740,P<0.001)呈负相关;CRP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92,P<0.001)。结论血清Visfantin、APN、CRP均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54例CAP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BNP与NT-proBNP水平,并行人体成分分析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 ① CAPD组患者血BNP、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② 人体成分分析显示CAPD组患者水化分数细胞外水/总体水(ECW/TB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提示CAPD组患者系统血管阻力(SVR)、胸液传导性(TF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搏排量(SV)、射血前期(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BNP与NT-proBNP及ECW/TBW呈正相关性(r=0.832、0.646,P<0.001);NT-proBNP与ECW/TBW呈正相关性(r=0.587,P<0.001);血BNP与SVR及TFC呈正相关性(r=0.334、0.446,P=0.013、0.001);NT-proBNP与SVR及TFC呈正相关性(r=0.315、0.324,P=0.020、0.017),与SV、LVET及VI呈负相关性(r=-0.401、-0.325、-0.396,P=0.003、0.017、0.003);⑤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CW/TBW为血BNP独立相关变量,其标准化系数为0.663(P<0.001);ECW/TBW、SI及EF为NT-proBNP的相关变量,其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475(P<0.001)、-0.596(P<0.001)、0.352(P=0.018).结论 NT-proBNP在左心功能及后负荷的评价上优于血BNP,血BNP在容量负荷评估上优于NT-proBN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血清Cystatin C、Hcy、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水平分为低流量组(<400 ml /min);中流量组(400 ml /min -600 ml /min);高流量组(>600 ml /min)。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内瘘时和1年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血清Cystatin C、Hcy、BNP水平,并分析AVFB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 透析前三组患者的CO、CI、EF、LAD、LVDd、LVDs、E、A和E/A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患者的CO、CI、EF、LAD、LVDd、LVDs和E/A明显高于低流量组和中流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中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互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及中流量组患者的CI、EF、LAD明显高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CO、LVDd、E、A和E/A也明显高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的LVDs 高于透析前(P<0.05)。透析前三组患者的血清的Cystatin C、Hcy、BNP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患者的Cystatin C、Hcy、BNP明显高于低流量组和中流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中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患者的Cystatin C、Hcy、BNP指标互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和中流量组患者的Cystatin C明显高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cy水平明显低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VFB 与Cystatin C呈正相关(r=0.648,P<0.05),与Hcy、BNP呈负相关(r=0.542、0.147,P<0.05)。结论 AVFB与心功能密切相关,AVF的通畅可以减弱心功能的影响;AVFB与Cystatin C呈正相关,与Hcy、BNP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波离散度(PWD)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表现。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为5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照组为53例健康查体者。测量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最小时限(Pmin),PWD=Pmax—Pmin。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扩张性型心肌病患者的Pmax及PWD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而Pmin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max及PWD与LAD均呈正相关(r=0.533,P〈0.001;r=0.636,P〈0.001),而Pmax及PWD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72,P〈0.001;r=-0.746,P〈0.001)。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PWD明显延长,并与其心功能不全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谭可平  李孟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84-1686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老年NAFLD合并PVD患者及35例外周血管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纳入患者PVD与年龄、性别、血压、吸烟、体质指数(BMI)、腹围、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肝纤维化BAAT评分及脂联素的相关性。结果老年NAFLD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年龄、收缩压、CRP呈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血管斑块面积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HOMA-IR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1);血管斑块厚度与年龄、收缩压、腹围、CRP、HOMA-IR呈正相关,而与HDL、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RP、脂联素是老年NAFLD患者发生PVD的危险因素。结论LDL、CRP升高及脂联素下降可能是老年NAFLD患者发生PVD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