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老年性牙周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R8Oa锥板旋转式血粘度测试仪 ,测定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0 0 1)。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全血中切粘度、卡松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差异也存在着显著性。然而 ,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虽也增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病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参麦对硬膜外麻醉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参麦组病人在麻醉时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50 ml.全部病人在麻醉前后用LBY血流动力测试仪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血沉、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全血相对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TK检测,比较参麦用药前后及参麦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硬膜外麻醉病人用参麦后不同切变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TK明显降低(P<0.01),血浆粘度值、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也有所降低(0.01<P<0.05).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变主要指标的差值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麦对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氯吡格雷75mg口服,qd,连用14天(疗程均为两周),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一疗程。观察对比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口服消心痛,同时治疗组葛根素注射液400mg/d,对照组极化液500mL/d。结果:2周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治疗组为88.9%,差别不显著(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71.1%,对照组40%,差别显著(P<0.05);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此作用。结论:葛根素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6.
血塞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4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男性组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低切变率下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改善脑缺血,并缓解因梗死引起的中枢与肢体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活血通脉片对急性心肌缺血血液流变性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十二指肠灌入实验药物,从实验犬心大静脉留取血样,检测急性心肌缺血犬实验条件下的血液流变性指标;临床选择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患者,口服活血通脉片5片,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采用自身对照,检测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能降低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血液流变性有改善作用,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97-99
目的本文就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就诊顺序随机编入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消心痛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的高切全血粘度和低切全血粘度未明显改善,其余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变形能力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性状。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浆粘稠度、全血粘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心电图、临床症状及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血浆粘稠度、全血粘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均显著降低(P<0.05),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急性心肌梗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通脉片 ( HXTMT)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犬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1用犬作为实验材料 ,结扎其冠状动脉 ,造成急性心肌缺血 (“血瘀证”)模型 ,经十二指肠灌入实验药物 ,从犬心大静脉留取血样 ,检测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血液流变学重要指标 ;2选择符合 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患者 ,口服 HXTMT4片 ,3次 .d- 1 ,1mo为 1疗程 ,采用自身对照 ,检测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全血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P<0 .0 1) .结论 活血通脉片能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血液流变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食道癌根治术中持续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探索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围麻醉手术期改善微循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36 例ASA分级为I-II级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的患者,术前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无肺部疾患;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合并感染及免疫系统疾病,随机分为A、B、C3组,A、B两组分别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h)、8 mg/(kg·h),C组吸入异氟醚,吸入浓度1%~2%.3组患者均用瑞芬太尼0.2 μg/(kg·min)和维库溴铵 0.03 mg·kg-1维持镇痛和肌松.所有患者于颈内静脉穿刺后(T1)(麻醉前),切皮后60 分钟(T2)、120 分钟(T3)、180 分钟(T4)抽取中心静脉血各12 mL检测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述各时间点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髙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统计学处理: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两两比较的q检验,与常值比较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取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内比较:A组患者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和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在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切粘度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C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低切粘度和全血低切还原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略有增高,但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可以有效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2)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在维持麻醉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小,并且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持续输注8 mg/(kg·h)更有宜,因此建议丙泊酚输注速度为4 mg/(kg·h);(3)食道癌患者术前均为高粘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CRP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状态,下调外周血CRP,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家兔口服低分子肝素后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未分级肝素为对照。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0.02或0.05)。未分级肝素组全血高切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两组对家兔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整群选取的6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MMSE、ADL、HDS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3个量表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通心络胶囊,2粒/次,3次/d,4周为一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及扩血管药物。于服药前3 d及服药4周后查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襞微循环与治疗前相比,除管袢交叉、管袢畸形及平均管袢数3项指标改善不明显外,余多项指标均有改善或明显改善(P〈0.05),其中以血流流态、红细胞聚集、管袢渗出及出血等项改善尤为明显(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有确切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龟鹿二仙胶加味治疗绝经后妇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每天发作次数,心电图24h缺血总负荷、E2、NO、LDL-C等指标有无改善.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每天发作次数、心电图24h缺血总负荷、E2、NO、LDL-C等指标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中药组在停用或减服抗心绞痛药物的情况下与西药组比较,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改善心肌缺血仍无显著差异(P>0.05),提高患者E2、降低LDL-C方面与尼尔雌醇相类似(P>0.05),提高NO水平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加味治疗绝经后妇女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延缓患者衰老及抗心绞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羽明 《华夏医学》2006,19(6):1105-1106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51例脑梗死患者接受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指标。结果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男性组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和低切变率条件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痛经舒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家兔20只,随机分为2组,设痛经舒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表明痛经舒能降低家兔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痛经舒能显著降低家兔高、中、低且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液粘滞度下降,血液流动性好,血流通畅 ,反映出具有通调血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降粘抗栓片I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用犬作为实验对象,结扎其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经胃一次性灌入两种不同浓度的降粘抗栓片I号混悬液,从心大静脉留取不同实验时间点的血样,测定和计算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对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影响.结论:降粘抗栓片I号能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行为,可用于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彭惠媚  胡中华  李惠  陈小丹 《海南医学》2014,(13):1890-189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片、灯盏细辛注射液。3个月后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4.2%(33/35),对照组为72.7%(24/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静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及血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组还能够改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能够更明显地改善血流变学指标(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微循环灌注,改善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