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伦  王拥军 《中成药》2004,26(Z1):61-6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 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口服,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疗程均为4周.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观察比较2组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后的抗氧化指标SOD与MDA;抗凝抗纤溶指标tPA,PAI,AT-Ⅲ,TXB2和6-keto-PGF1a;血流变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比),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微循环指标微循环半更新率,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及微循环滞留时间作出比较.结果: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明显为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D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值分别为(-15±0.7)分与(-3.5±0.3)分;和( 42±10)分与( 7±6)分(p<0.01).经比较显示治疗组的上述相关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2组治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再通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46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均以尿激酶常规溶栓治疗.麝香保心丸组在溶栓治疗同时口服麝香保心丸.1个月后比较2组再通标准各项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再通指标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麝香保心丸组为51.43%明显低于对照组80.49%,有显著差异(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30.77%(P<0.05),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9.23%(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配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可提高疗效,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刘传珍  周丽华 《中成药》2004,26(Z1):57-59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吞服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连服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完全恢复者80.65%,对照组心电图完全恢复者45.1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肌酶谱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心功能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吞服麝香保心丸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刘亚敏  沈强  徐秋英 《中成药》2006,28(1):52-5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论治与单纯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治疗组30例与单纯中医辨证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按中医辨证处方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对照组不用麝香保心丸,疗程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分析,治疗组为90,优于对照组89.3,但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而两组的痊愈和显效率在统计学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意识障碍的改善方面,治疗组的痊愈和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时间是46.4h,而对照组为62.3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辨证基础上配合使用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患者改善意识障碍、药物的起效时间上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庆岩 《山西中医》2008,24(3):19-2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血栓通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较对照组(71.67%)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肾损害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顺金  方琦  顾健霞 《中成药》2004,26(Z1):52-5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所致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符合高血压肾损害诊断标准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联合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治疗组均加麝香保心丸2丸tid;对照组有心绞痛者加消心痛10mg tid.疗程均为8周.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幅度均显著(P<0.01),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相关检查指标如尿MA、尿α1-MG、尿NAG、血uA、Ccr及血β2-MG,治疗组均改善显著(P<0.05、0.01),且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0.01);而对照组除尿MA、血uA及血β2-MG改善显著(P<0.05、0.01)外,其余指标改善均不显著(P>0.05).对临床肾损害患者的相关检查指标如尿蛋白定量、尿α1-MG、尿NAG、血uA、Ccr、尿渗透压及BUN、Scr等,治疗组均改善显著(P<0.05、0.01),对照组亦均有所改善,但都不显著(P>0.05);且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对血NO、ET-1,2组均改善显著(P<0.05、0.01),但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治疗组2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所致肾损害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提高血中NO、降低ET-1水平,扩张肾脏血管,改善肾脏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7.
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肖昆  赵志频  向红斌 《中成药》2004,26(Z1):19-21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32~75岁冠心病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每次服用麝香保心丸2丸(22.5 mg/丸),每日3次;对照组71例每次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25 mg/丸),每日3次,两组均按冠心病常规治疗6个月,观察2组抗心绞痛疗效,内皮素、血栓素水平变化比较、心功能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AP)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2.9%),AP的缺血性心电图显著改善(总有效率71.8%),并都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内皮素、血栓素治疗前后比较(均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麝香保心丸治疗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3项P均<0.05).实验表明麝香保心丸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优于复方丹参滴丸且安全,有效;尤其是此药血管新生作用的发现在冠心病治疗中将具有意义,它作为冠心病早期及长期用药的首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那开宪  余平  付丽风  蒋志嘉 《中成药》2004,26(Z1):10-1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基础上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日3次,每次2粒,同期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作为对照组,二组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7.5%和76 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8%及73.5%,P值均<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改善心肌缺血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副作用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心功能、氧自由基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麝香保心丸治疗,疗程为2周。用药2周后,观察患者心功能、氧自由基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用药2周后,两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LVEF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2周后,两组治疗后血清SOD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MD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MDA低于对照组明显(P0.05);用药2周后,两组血清IL-6、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IL-6、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心功能,其可能与改善氧自由基代谢,抑制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商丽 《河南中医》2015,35(2):268-26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频发早搏的疗效。方法:将96例频发早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消除早搏、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心率变异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频发早搏疗效显著,麝香保心丸与倍他乐克合用可有效增加其治疗早搏的作用,改善心率变异性和倍他乐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疗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志亮  顾宁  赵庆峰  瞿媛  黄成明 《中医杂志》2012,53(10):867-869,873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 SD大鼠70只,选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等剂量组、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各9只.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每天0.2mg/100g.麝香保心丸等剂量、大剂量组分别给予麝香保心丸每天1.4mg/100g、2.4mg/100g,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 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增加(P<0.01),血浆IL-6与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等剂量、大剂量组的LVESP、LV+ dp/dtmax、LV-dp/dtmax显著增加(P<0.05),LVEDP显著下降(P<0.01),血浆IL-6与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改善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减少血浆中炎性因子的释放,这可能是其改善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海英  陈静  张煜  杨竟文 《中成药》2004,26(Z1):44-4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高龄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0.3%;对照组有效率48.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T异常,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55次·min-1患者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心率水平,同时减少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减轻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对基础疾病严重、不适合安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辅以手工检索有关文献数据库,搜索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6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603例患者.结果显示:试验组(麝香保心丸)较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RR=1.33,95%CI (1.21、1.45),P<0.01]、心电图(ECG)表现[RR=1.55,95%CI (1.34、1.79),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5%、14.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15.
梁铁军  赵小茜  王爱武 《中成药》2004,26(Z1):47-4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238例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对照组115例.观察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宁心宝,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1月、2月、3月、4月、6月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显著缓解心绞痛症状(P<0.05),明显减少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发生率(P<0.05),对心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甲宜  罗莉  王拥军  顾东方 《中成药》2004,26(Z1):13-16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对患者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和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84例,随机分为2组,以格列齐特控制血糖,伴高血压者以依那普利 吲达帕胺控制血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共2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值TIB,并作OGTT求Celerholm-SI、IRG,并查FBG、HbAlc、TC、TG、HDL-c、LDL-c,并由专人在治疗前后评估QOL.结果:治疗组显效48例(52.1%),总有效率89.1%,中医证候积分值由(17.4±6.3)降至(12.9±3.1),TIB由(136.31±29.33)降至(74.44±17.6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I、IRG、ISI均有显著性升高,TC、TG、I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QOL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不仅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且能提高患者胰岛素敏感度,保护β-细胞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龙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除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抗感染以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地龙胶囊口服,对照组未加特殊治疗,疗程均为28天.观察2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梗死后脑出血(HI)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发生情况治疗组0例,对照组1例(3.3%),治疗组H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龙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吕勇  唐昆  程皖  王亿平 《中成药》2004,26(Z1):21-2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HD)过程中胸痛发作的疗效,探究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治疗胸痛发作的最佳用药方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58例维持HD的ESRD患者按胸痛发作的顺序随机分别用麝香保心丸(为A方法,46例次)、消心痛(为B方法,46例次)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消心痛(为C方法,46例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胸痛、气促、胸闷、心悸和背痛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测量血压和心率.结果:①A、B两方法对胸痛和伴随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方法对胸痛和伴随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较A、B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②3种方法治疗前后对心电图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C 2种方法治疗前后对血压和心率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方法治疗前后对血压和心率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A、C2种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和4.8%,明显低于B方法(26.4%)结论:麝香保心丸与消心痛均是治疗HD患者胸痛发作的有效药物,但两者联合用药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两纽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两组6min步行距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常规服用阿斯匹林、倍他乐克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综合疗效、心电图综合疗效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参数显著下降(P<0.01),硝酸甘油用量下降参数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优于单纯西医疗法疗效的证据尚不能确定,其收益为OR =0.31 (95% CI=0.09 ~ 1.04),NNT =7(95% CI =3.43~1 66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