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药物难治性癫疒间患者行癫疒间灶切除术后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我科收治确诊为药物难治性癫疒间并行癫疒间灶切除术后患者90例,按床位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第1天、出院后3个月末、6个月末遵医行为依从性。结果 2组药物难治性癫疒间患者入院时生活规律、饮食合理、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末、6个月末观察组生活规律、饮食合理、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改善药物难治性癫疒间术后患者的生活规律、饮食合理、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遵医行为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和定期回访指导,使患者了解癫疒间相关知识,提升其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当日、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出院后复诊、服药、锻炼、饮食等遵医行为依从性,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出院当日、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口述、演示得分均低于出院当日(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口述、演示得分均高于出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口述、演示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随时间变化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出院6个月简明生活质量量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纬度与出院当日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复诊、服药、锻炼、饮食等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脑卒中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网络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社会支持和遵医行为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出院前均按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由专职随访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网络信息系统,实施延续护理3个月。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遵医行为(复诊、阴道冲洗及饮食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遵医行为。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遵医行为的按时复诊、按要求阴道冲洗及遵照饮食指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网络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使护理人员高效、快捷地为离院患者提供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出院后患者社会支持和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对86例冠心病出院患者实施随访护理,内容包括定期组织座谈会、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方式,指导患者保持心态平衡,进行饮食、控制体质量和运动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出院后1个月(干预前)和随访3个月后(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患者按时检查、合理饮食、遵医治疗、戒烟戒酒、坚持运动疗法各项遵医行为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护理能提高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药物和饮食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组患者实施微信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和饮食依从性及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和饮食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药物和饮食遵医行为,巩固了疾病治疗效果,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二级预防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行为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建立健康档案,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出院患者进行评估.观察组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强化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6个月收集2组相关资料,比较2组患者遵医服药、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定期复诊和脑卒中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正确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级预防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CHF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1年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自测尿量、体质量、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延伸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高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3例TKA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护士按健康教育路径表落实系统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给予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护理,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锻炼指导、遵医行为监督等,并定期进行门诊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KA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能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指导照顾者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出院脑卒中患者,33例照顾者有微信操作能力及愿意参加的为观察组,32例照顾者无微信操作能力或不愿意参加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前行脑卒中康复指导,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建立患者照顾者微信群,采取微信方式进行院外健康指导、答疑。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照顾者对护理知识知晓率,患者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照顾者对护理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指导照顾者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并发症,加速病情康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CHF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1年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白测尿量、体质量、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伸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高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为期1年,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测体重、自测脉搏、自测尿量、定期复诊、避免诱发因素、合理饮食以及正确服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与电话交互式随访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鼻咽癌放疗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普通的电话随访进行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收集每个患者住院期间功能锻炼情况及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联合电话随访进行6个月相关护理干预。结果出院后2组的遵医依从性均呈下降状态,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各方面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各方面遵医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情况,观察组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联合电话随访延续护理,显著提高了鼻咽癌患者遵医依从性、生活质量,同时放射性口腔粘膜疼痛情况缓解,有效提高了出院随访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部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采用ESSEN卒中评分量表(ESRS评分)进行脑卒中再发风险评估。共筛查800例脑卒中复发风险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根据脑卒中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和个体化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复诊的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率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时卒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规范化二级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周彬 《当代护士》2017,(8):110-112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6月的120例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科室微信群,由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相关医学知识,并解答患者的疑惑,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数、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随访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曹芹  胡小莲  姚蕾  黎金玲 《中国康复》2015,30(5):374-37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合并肺栓塞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出院前给予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实施康复护理。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幸福度评分均较出院时及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明显增加(P<0.01,0.05),对照组出院时及出院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在正确服药、合理饮食、合理作息、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出血、肺栓塞复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及死亡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提高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抗凝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是否自愿加入本科微信平台将88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康复指导;观察组由专职护士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相关医学知识做实时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惑。分别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随访评价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内在生活质量评价,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等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两组上述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过程,能提高患者随访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本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连续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和手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在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复诊随访等方面依从性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好,手活动能力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和手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HSAS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心理、饮食、康复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戒烟酒、定期复查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出院后护理干预。2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月末进行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的比较。结果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SHSAS患者继续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HSAS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心理、饮食、康复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戒烟酒、定期复查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出院后护理干预。2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月末进行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的比较。结果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SHSAS患者继续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科室住院的GER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及定期复诊,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出院随访及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出院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除不熬夜1项外,不吸烟、不饮酒、不饮浓茶、不饮咖啡、不吃宵夜、不吃辛辣饮食、遵医药物治疗7项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中除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两个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随访能提高胃食管反流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改善GERD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