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进行检查,对有格子样变性、干孔及视网膜脱离范围局限者行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大者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3~12个月。结果86例中,对侧眼出现孔源性视网膜浅脱离伴马蹄孔4例(4眼),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9例(19眼),干孔5例(5眼)。26例行氩激光治疗,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视力无变化。2例行手术治疗,术后近视屈光度增加1~2D,矫正视力较治疗前下降2~3行。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变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及时选择相应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后,应用氩激光治疗对侧眼底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32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对侧眼底进行检查、氩激光治疗及随访。结果:51例出现视网膜裂孔,其中14例裂孔边缘翘起并视网膜平脱离。47眼接受光凝后视力在0.5以上者占87.2%。结论:对视网膜脱离病人,另一眼进行定期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发现病变及早治疗对预防病变发展,避免出现双眼视网膜脱离,保护中心视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志强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59-86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检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01~2009-06间,收治的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眼底改变和治疗情况。结果 102例患者中,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3例,具有格子样变性者26例,其中合并干性裂孔者5例,单纯囊样变性或其它变性者8例。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冷凝加压环扎术,26例格子样变性者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经3个月~2年随访,未发生新的视网膜脱离情况。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变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所以应对每位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认真检查,必要时采取预防性的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近视度数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观察532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变性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查456例892只不同近视程度的眼.对观察病例行视力、电脑验光、检影镜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根据患者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低度组(≤3.00D), 中度组(-3.00~-6.00D)和高度组(≥-6.00D).对存在格子样变和干性视网膜裂孔的眼进行532倍频激光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 12mo.结果 中高度近视组的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高于低度近视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高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除合并视网膜局限性浅层脱离者外,眼底氩激光治疗术后病情稳定,未发生视网膜脱离. 结论 近视患者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在中高度近视中较高.532激光对格子样变和干性视网膜裂孔不伴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68例(74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倍频Nd:YAG激光或氩离子激光对眼底荧光渗漏点进行直接光凝,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激光治疗后1月患者视力平均提高0.18,其中49眼(66.22%)视力提高≥1行,视力提高幅度与激光前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应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效,视力提高幅度与激光前视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一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对侧眼常同时存在周边部的视网膜病变,我们对253例视网膜脱离病例的对侧眼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253例(不包括与外伤、糖尿病及无晶体眼有关的视网膜脱离)其中男132例,女121例。年龄11岁~72岁,平均46.3岁。近视155例,占61.3%,其中高度近视87例。2方法:25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在充分散瞳后,应用直接、间接检眼镜,90D视网膜镜及三面镜,必要时用巩膜压迫器仔细检查眼底。不能见眼底者作B超检查。3治疗:对于体检中发现对侧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检查所发现的视网膜疾病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LASIK术前,详细检查眼底,发现视网膜疾病患者2986例(3164眼),对格子样变性≥2PD的926眼、视网膜干性裂孔758眼进行氩离子激光封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5眼进行巩膜冷冻+硅胶外垫压术,视网膜点状血或微血管瘤263眼、黄斑病变165眼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结果选择药物或激光治疗,余患者观察随诊.结果:行氩离子激光封闭、巩膜冷冻+硅胶外垫压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2297眼于干预后1、3、6、12个月随诊,视网膜疾病均未发展,情况稳定.结论:对LAIK术前检查所发现的格子样变性≥2PD、干性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应该早期实施激光、手术、FFA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82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用氩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及黄斑格珊样光凝,其中非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3眼,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9眼,激光治疗黄斑区为氩绿光,周边则为蓝绿混合光。治疗后3个月作FFA检查,并查视力、眼底情况,随诊3个月至12个月。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30眼(36.58%),不变41眼(50.0%),下降11眼(13.41%),黄斑水肿消退40眼(76.90%),总有效率为86.58%。结论: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汝州向阳医院进行治疗的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给予本组全部患者的对侧眼实施眼底检测,同时,对视网膜干性裂孔或病变的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激光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75患者中,其对侧眼经眼底检查后可发现有11眼为视网膜裂孔,占14.67%;6眼为眼底出血,占8.00%;24眼为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占32.00%。另外,对34眼采取预防性的激光治疗,于手术2周后进行严格的复查,结果显示,无一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的现象。结论应给予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的对侧眼实施眼底检查,并对视网膜干性裂孔及周边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给予预防性的激光治疗,以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早期氩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变化,方法:对32例(33眼)病程≤1个月且渗漏点位于乳斑束及黄斑无血管区以外的病灶进行氩绿激光直接光凝,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23眼(69.7%)视力上升,6周后33眼痊愈,其中31眼(93.9%)视力≥1.0,结论:早期氢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病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预防性氩离子激光光凝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对明确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95例(109只眼)行氩离子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接受氩离子眼底激光光凝术95例(109只眼)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变性区或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行激光治疗患者均未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高度近视眼患者眼底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者,作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术处理能有效地防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20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行氩激光治疗,对照组106例行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6周、32周视力、眼底、视物变形改变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1-8周时视力提高88%,对照组提高44%;治疗组眼底好转86%,对照组46%;治疗组视物变形好转82%,对照组好转46%;32周时对照组疗效接近治疗组,32周复发率治疗组9%,对照组3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氩激光治疗能在短期内恢复中浆患者的视功能,缩短病程,降低中浆的复发,激光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测验眼底检测,并对存在视网膜干裂性孔或病变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视网膜退行性病变17眼、视网膜裂孔9眼、眼底出血5眼,视网膜病变发生范围主要在颞侧上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1例患者进行激光预防治疗后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出血现象。结论对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采取对应预防激光治疗可以减少和预防视网膜发生脱离,保证患者眼部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FEVR相关的RRD)患者的对侧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一组10~30岁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最终确诊为FEVR相关的RRD的占有比及对侧眼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接诊的RRD患者共109例110眼,其中FEVR相关的RRD占同期同年龄组RRD患者总数的20.18%(22/109),且与年龄密切相关。10~20岁患者中FEVR相关的RRD占总人数的43.24%。FEVR相关RRD患者平均年龄为17(S=5)岁,对侧健眼屈光范围为+4.5D~-8.0D,近视者居多。其中4眼(19.05%)为高度近视,屈光度大于-6 D,12眼(57.14%)为轻中度近视,屈光度位于-0.75 D至-6 D之间。对侧眼Log MAR为-0.1至1.2不等,多数视力正常,仅2例BCVA(Log MAR)大于0.5。后极部眼底表现多为正常,周边部视网膜均见异常,如无血管区、视网膜变直、血管分支增多及血管渗漏,其他还可表现为血管袢、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嵴样改变、格子样变性、周边部萎缩孔、视网膜浅脱离等。【结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青少年人群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为双眼发病,详细检查对侧眼至关重要,应及时处理视网膜裂孔及新生血管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余海江 《四川医学》2011,32(12):1935-1937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36例(68眼),然后根据FFA结果行标准的全视网膜光凝(PRP),其中合并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的56眼同时进行局部格栅样光凝治疗。治疗后2—24个月分别行FFA检查,对需要者进一步补充光凝。随诊观察至光凝治疗后2年,对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通过FFA和眼底照相)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在接受光凝治疗后2年内,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以光凝后2年的视力变化最为显著。但视力〉0.3者的比例变化不大,在光凝前为41.3%,光凝后1年、2年分别为42.1%,39.8%。黄斑水肿通过局部光凝治疗2年内视力稳定或改善的患者达到72.1%。光凝术后1年、2年视网膜病变稳定。结论对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进行氩激光治疗,对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同时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可使多数患者DR病情稳定,延缓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填充硅油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共21例(2l眼)纳入研究。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患者均行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及硅油填充,部分患者联合晶状体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眼压变化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等情况。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5眼(71.5%),多次手术最终视网膜复位19眼(90.5%)。最终视力〉0.1者7眼(33.3%),手术后视力提高者共17眼(80.9%)。术前眼压平均6.1mmHg,术后眼压平均14.8mmHg,术后眼压明显改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处理得当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观察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②方法 根据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确诊,确定渗漏点的位置,采用氩激光直接封闭渗漏点。③结果 56例(56眼)中,光凝1次治愈49眼,2次治愈7眼。其中1周治愈7眼,2周治愈14眼,3周治愈12眼,4周治愈10眼。〉4周~2月以上治愈13眼。6眼复发,再次激光治疗治愈。④结论 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可明显缩短疗程,视力提高,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第二眼发病危险性及预防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6月-2002年12月住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41例患者的第二眼眼底病变和预防性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41例中第二眼并发有视网膜病变者65例(14.7%)。已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0例,其中并发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9例;视网膜干性裂孔11例,其中7例伴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3例伴有囊样变性及其他变性;单纯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7例;单纯囊样变性及其他变性7例。高度近视161例与中低度近视223例比较第二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与此相关的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的发生率更高(P<0.05)。已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30例,经手术治疗后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93.3%;视网膜干性裂孔11例(其中7例格子样变性区也同时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和单纯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7例,行激光或冷凝封闭裂孔及变性区。经1~3年的定期随访未发现新的视网膜脱离、裂孔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第二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尤其是高度近视眼。对其行激光或冷凝封闭裂孔及变性区预防性治疗安全有效,但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9.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4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强 《当代医学》2011,17(22):69-69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氩激光治疗疗效。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5月应用氩激光治疗的13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患眼视力提高到原来视力的两行及以上者107只眼,占42.6%;视力保持原有视力不变者113只眼,占45.0%;视力提高总有效率87.6%。眼底造影发现患者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退者209只眼,总有效率达83.3%。134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剥脱或青光眼。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7例(43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采用氩绿激光(波长为532nm)进行治疗,观察激光前后视力变化,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者黄斑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 43眼中有22眼(占51.16%)视力提高2行以上。17眼(39.53%)视力保持稳定,4眼(9.30﹪)视力下降。黄斑水肿19例消退,22例部分消退,不变或加重2例。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激光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