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学生结核感染者预防性用药情况。方法 由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天津商学院校医院预防科医生和学生红十字会会员分工管理,对2001-2004级入学新生12657名中PPD试验强阳性,而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2063名进行预防性用药。用药方案为雷米封:0.3g每日1次,饭后服用;肌苷片:每次2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两药均需服用3个月。结果 本着自愿服药的原则,2063人中实际来医院领药的有1158人,而完成了规定疗程的有801人,占领药人数的56.13%,占应服人数的38.82%。用药学生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7名,发生率为1.47%。其余人员因种种原因不能坚持。同时对4年结核病发病情况分析可见,新发结核病与入学PPD试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结论 大学生结核感染者预防性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疗效不明显,二是疗程较长,学生坚持用药和监督管理存在困难,往往中途停药;三是单用雷米封易发生耐药及不良反应。建议在大学生中采取健康教育、接种卡介苗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并建议探索预防性服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采用异烟肼(INH)对PPD+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湖北省13个艾滋病疫情比较严重的县、区中能随访到的PPD+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9个月的INH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自愿服药者和拒绝服药者1年和5年后的结核发病情况。结果 213例PPD+阳性HIV感染者中,166例自愿接受9个月INH预防性治疗,47例拒绝INH预防性治疗。自愿服药组和拒绝服药组1年结核发病率分别为0.60%和6.38%(χ^2=6.64,P〈0.05),5年结核发病率分别为3.60%和17.02%(χ^2=10.72,P〈0.05),5年结核死亡率分别为1.80%和14.89%(χ^2=14.02,P〈0.05)。结论 INH预防性治疗能有效降低HIV/TB双重感染者结核病发病率,但仍需探讨HIV/AIDS患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以及PPD低阳性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学校涂阳肺结核疫情发生后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并观察预防性服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2年嵊州市6起学校涂阳肺结核,疫情发生后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强阳性胸片未见异常者建议给予抗结核预防性服药,并随访观察预防性服药的效果。结果6起学校肺结核疫情共确诊肺结核34例,密切接触者710人,一般接触者190人。密切接触者中179名PPD筛查呈强阳性,其中86名开展预防性服药,随访1年无人发病;93名未服药的学生随访1年后,23人(24.73%)发病。预防性服药过程中,4人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3人出现肝功能异常,停药好转后继续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过PPD试验筛查,掌握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服药,能有效控制结核病扩散。  相似文献   

4.
某大学1995-2001级学生结核发病情况与PPD试验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梅 《中国校医》2008,22(3):301-302
目的通过对以往7届结核患病学生入校时所作PPD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PPD试验结果及预防性服药与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1995-2001年新生入学后进行PPD试验,对强阳性者给与预防性服药,并跟踪学生在校的发病情况。结果这7届患病学生入校时PPD试验绝大多数为强阳性或阴性,且未能或未能完成预防性服药。结论根据PPD试验结果采取预防性服药对控制结核发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学新生实施PPD监测及对其中PPD反应硬结≥15mm者实施免费拍摄X线胸片检查和采取预防性治疗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对北京西城区三所大学自2004-2011年8年间入学新生做PPD试验,PPD反应≥15mm者摄胸部X线片并动员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方案:3H2L2。结果 8年间共有新生14 833人,PPD试验人数14 504人,复验人数14 010人(占PPD试验人数的96.59%)。PPD反应≥15mm者1 689人(12.06%),全部摄胸部X线片,检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人(其中3人入学体验时已发现肺部病变),实际仅检出1人,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0.06%)。105人(6.22%)同意接受预防性治疗,但仅51人(48.57%)完成治疗。全部学生在校期间未发现肺及肺外结核病。为检出这名病人实际花费291 095.49元。结论北京市大学入学新生实施PPD监测及预防性治疗措施耗资巨大而无实效,不太符合费用/效益原则决策者应进一步调查研究以审核该项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了解医学干预对高校大学生结核菌感染及结核病发病的影响,为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对河北科技大学2007级全体学生于入学时及以后每年4月份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对结果阳性及强阳性者分别进行胸透和胸片检查,并对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用药;对每年结核筛查及门诊确诊的学生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结果 大学生在校4a中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及强阳性人数逐年增加明显(x2 值分别为294.76和76.48,P<0.01),而结核病发病率变化不明显(x2 =0.71,P>0.05),平均年发病率为232/10万;注射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能有效减轻PPD试验的阳性反应程度.结论 对控制大学生结核菌感染的增加率及结核病的发病有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每年进行一次结核病筛查,并对结核菌感染者给予相关医学干预.  相似文献   

7.
对2007级大学生追踪其连续4 a结核菌感染和患病情况,为预防性用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结核,防止肺结核疫情暴发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 对河北科技大学2007级学生4a内PPD实验结果,包括需要胸透、拍片复检和预防性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结果 PPD试验结果显示,结核菌感染人数逐年明显增加(P<0.01);而感染增加幅度逐年明显下降(P<0.01),且结核病年发病率4a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发病率为198.8/10万.结论 应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对结核菌感染者进行追踪,并采取预防性用药等有效措施,以防止肺结核在校园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孙晓荣 《中国校医》2012,26(6):437-438
目的总结高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为高校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2008—2010年6 622名新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PPD≥20mm或水疱者进行X线摄片检查,对确诊的7名肺结核学生办理休学进行规范治疗,而对无症状强阳性者经胸片排除肺内病灶,进行预防性服药治疗和健康教育,实施动态监测与管理。结果 PPD试验强阳性819人占12.37%,经预防性服药,学生均无新发结核病。结论对高校新生实施入校结核病筛查、预防性服药、健康教育等是控制学校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结核病在哈市监狱内发病情况,探讨结核病服药效果,控制监狱内结核病流行状况。方法对新投入的监狱服刑人员进行胸部透视检查,选择胸透正常而PPD实验强阳性人群为实验人群,随机将其分为预防性服药组(280人)和非预防性服药组(289人),同时选择胸透正常而PPD实验结果阴性为对照组(290人)。其中预防性服药组人群,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服药。观察6个月后,对实验人群进行胸透和痰检实验,确定结核病的发病率。结果预防性服药组、非预防性服药组与正常对照组人群中结核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36%、3.46%和2.76%。结论预防性服药对降低肺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化学药物预防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者的预防效果。方法采取PPD皮内注射法,对随机抽取的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结核菌感染状况调查,对强阳性的学生给予预防性服药,并与未服药组的强阳性学生进行对照。结果所调查学生阳性率42.1%,强阳性率12.8%,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学生;服药组1年内未发生结核病例,而对照组1年内5人发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廊坊市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率高,防治形势严峻;化学药物预防对学生结核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应予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