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度承重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4月龄36只雌性大鼠分组①假去势组,②去势组,③去势加制动组。②、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③组还用胶布带将其右后肢制动于腹部(使右后肢不能进行承重活动)。各组大鼠分笼喂养,保持日常活动,术后12周分别检测和分析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组织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假去势组比较,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体积比下降,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骨吸收表面和类骨质表面明显增加,同时其生物力学性能变差,但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去势加制动组大鼠其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体积比下降及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更加明显,生物力学性能更差,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股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去势雌性大鼠若保持轻度承重运动,则能保持相对较好的骨质量,缺乏承重运动则骨质量显著变差,提示轻度承重活动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轻度承重活动对以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4月龄36只雌性大鼠分组:①假去势组,②去势组,③去势加制动组。②、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③组不用胶布带将其右后肢制动于腹部(使右后肢不能进行承重活动)。各组大鼠人笼喂养,保持日常活动,术后12周分别检测和分析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组织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假去势组比较,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体积比下降,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骨吸收表面和类骨质表面明显增加,同时其生物力学性能变差,但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无显性差异;而去势加制动组大鼠其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体积比下降及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更加明显,生物力学性能更差,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股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有显性差异。[结论]去势雌性大鼠若保持轻度承重运动,则能保持相对较好的骨质量,缺乏承重运动则骨质量显变差,提示轻度承重活动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显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月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去卵巢后体重、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的变化,以确定骨质疏松模型形成的时间。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分成正常、2月龄、3月龄和8月龄4个组。正常组作为确定手术月龄的参考。对2、3、8月龄大鼠分别进行卵巢去除和伪手术。全部大鼠麻醉后在美国Lunar公司DPXL型骨密度仪上定期进行骨矿测量。测量前大鼠称重、测量后分析BMC、BMD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卵巢去除与伪手术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月龄施行卵巢去除BMC、BMD变化规律不同。2月龄大鼠去势后,4个月内2组的测量值没有统计学差异,均呈现增长趋势。3月龄大鼠去势2个月后BMC、BMD基本稳定,且测定值明显低于伪手术组。8月龄大鼠手术1周后,2组显示差异。结论:大鼠去除卵巢的月龄对骨质疏松造模有重要影响。本实验为去势大鼠造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其亚型介导血管收缩反应的改变。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结扎肾动脉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做离体灌流血管收缩功能实验;在HEK293细胞株分别转染α1A、α1B和α1DARcDNA并稳定表达受体,做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pD2值无显著性改变,最大收缩反应显著增加;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pD2值显著降低,最大收缩反应无显著改变。在对照组α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5MU,spiperone,BMY7378,WB4101)拮抗去甲肾上腺素介导主动脉收缩的pA2值与克隆的α1DAR的pKI值呈高度相关(r2为0.9),这些拮抗剂的pA2值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鼠发生糖尿病时主动脉α1AR介导的最大收缩反应增强,当合并高血压时这种增强作用消失,而且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麦坤仪  余爱琴 《广州医药》1994,25(1):48-49,4
对6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挠骨骨矿质含量(BMC)、骨密度(BD)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作几项钙、磷代谢指标的测定及同侧挠骨下段X线摄片。实验结果:实验组BMC下降占44.26%;BD下降占52%;BMC或(及)BD下降占55.73%。X线显示骨质疏松占14.75%。61例中,骨质硫松组与骨质正常组比较,血碱性磷酸酶有显著差异;血钙、磷和尿钙、磷无显著差异。初步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是NIDDM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有关,BMC、BD可作为糖尿病早期骨质病变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屈强  朱超  彭翠宁 《陕西医学杂志》2014,(11):1462-1464
目的:探讨运动对去势雌性大鼠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24只9月龄雌性大鼠根据体重大小进行配伍分为三组:对照组、单纯去势组、去势后运动组。单纯去势组和去势后运动组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去势后运动组大鼠卵巢切除后在跑台上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8m/min,1h/d,5d/w)12周。12周后处死动物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各组大鼠椎体和股骨骨密度进行测定,以体重变化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对不同部位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股骨BMD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明显高于去势组,运动组高于去势组和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腰椎BMD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和运动组均高于去势组,运动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可以预防去势大鼠骨量丢失,在椎体表现为预防骨量的丢失,在股骨表现为骨量增加。在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应该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在大鼠的肌肉损伤模型上,探讨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推断生前、死后损伤的可能性。结果显示:生前实验组伤侧肌肉的SOD活性与对照侧肌肉相比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MDA的含量与对照侧肌肉相比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后实验组伤侧肌肉的SOD活性、MDA含量与对照侧肌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前损伤组SOD活性、MDA含量的差值与正常组和死后损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组SOD活性、MDA含量差值与死后损伤组差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表明:通过检测局部组织肌肉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可区分生前、死后伤。可望在今后的法医学实践中验证使用。  相似文献   

8.
钙与鸡冠花提取物对氟中毒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鸡冠花提取物与钙对氟中毒大鼠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丙二醛(MDA)、尿羟脯氨酸(HOP)的影响。方法 选用SD 大鼠40 只,雄性,随机平均分为5 组。1 组为正常对照,喂基础饲料及自来水;其余各组喂基础饲料及高氟水,除2 组外,3 组、4 组、5 组分别补加鸡冠花提取物、高钙饲料、高钙加鸡冠花提取物。实验8wk 后,测骨密度、血AKP、MDA、24h 尿钙、氟及尿肌酐含量。结果 高氟组血清MDA、AKP、尿HOP、尿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或P< 0.01) ,高氟组体重、BMC及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钙加鸡冠花组(P< 0.05 或P<0 .01),各预防组血清AKP、体重、BMC及BMD各预防组之间无显著差别并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饮食高氟可影响大鼠骨质代谢,补钙、补鸡冠花提取物可减少高氟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橄榄多酚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卵巢切除大鼠模型,研究橄揽多酚对其骨密度和骨钙舍量的影响.方法 试验共设5组,假手术纽,高、中、低剂量组及溶剂对照组.观察包括生长发育/骨钙含量、骨密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卵巢切除各组大鼠体重及增童显著大于假手术组:各组之间右股骨干重差异无显著性:在大鼠骨密度低下造模成功的前提下,试验末3个剂量组左股骨密度及中、高剂量组右股骨骨钙含量显著高于溶剂畸对照蛆.结论 橄榄多酚可显著增加卵巢切除大鼠股骨密度及骨钙含量.  相似文献   

10.
脱脂豆粉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李万根 《广东医学》2001,22(2):118-119
目的 探讨脱脂豆粉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减低的预防作用。方法 3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S)组、脱脂粉(lipid-free soy powder,SP)组和酪蛋白(casein,C)组。8周后测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 ①SP组的腰椎BMD低于S组(P〈0.05),股骨BMD与S组无差异,两者均高于C组(P均〈0.05)。②SP组腰椎的抗压强底低于S组(P〈0.01),股骨的抗弯强度与S组无差异,两者均高于C组(P均〈0.01)。③SP组和C组的子宫重量均代于S组(P均〈0.05)。结论 脱脂豆粉可以预防去卵巢大鼠股骨及部分预防其腰椎骨质量的降低,对子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曲治疗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取12周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红曲治疗、阳性对照、正常对照四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三组行完整双侧卵巢摘除术.灌胃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记录载荷-变形曲线,测定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红曲治疗组骨矿含量、骨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骨生物力学性能较模型组得到明显改善.模型组、红曲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骨密度与最大应力成正相关(P<0.05).结论:①红曲能刺激骨形成,使骨量明显增加,保持原有骨结构的相对完整性,提高骨的生物力学性能.②骨密度是影响骨生物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选用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A组);卵巢切除(B组);卵巢切除+尼尔雌醇(C组);卵巢切除+钙+维生素D3(D组);卵巢切除+尼尔雌醇+钙+维生素D3(E组)。15周后测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骨密度,观察光镜及电镜下骨标本图片。结果表明,单用尼尔雌醇或单用钙+维生素D3均可预防骨质疏松。用尼尔雌醇+钙+维生素D3优于单用尼尔雌醇或单用钙+维生素D3。从而表明,联合用药可较好地抑制骨吸收,对促进骨形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去势组50只,假手术组5只和空白组5只。3个月后,从去势组中随机选取5只大鼠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的大鼠一起测骨密度,验证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确认模型成功后,将去势组大鼠全部造成左侧股骨中点骨折,用克氏针髓内固定。再将制成骨折模型的5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25只),A组给予阿司匹林灌胃,33mg/次,1次/d,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骨折术后2、4、8、12周各取5只大鼠,测定骨密度值,然后处死取骨痂,行骨痂组织学检查,8、12周行放射学观察。两组剩余的5只大鼠于12周时行左股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①骨密度值:A组各时间点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组织学观察:HE染色,A组软骨内成骨过程较B组加快;③放射学观察:术后8周,A组骨折线模糊,B组骨折线仍较清晰;术后12周,A组骨折线消失,B组骨折线模糊;④生物力学测定:术后12周,A组左侧股骨的三点弯曲载荷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能够促进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增加骨质的骨密度和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4.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将32只3 mo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去势组、对照组、磁场A组、磁场B组;各组大鼠均采用下腹部切口,去势组及磁场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仅行开腹术. 其中,磁场A组暴露于强度为4×10-4 T的脉冲磁场环境中,磁场B组暴露于强度为8×10-4 T的脉冲磁场环境中,两组磁场频率f均为15 Hz,τ为5 ms,暴磁时间为6 h/d. 各组动物饲养条件相同,8 wk后处死,测定全身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学指标. 结果:与去势组大鼠相比,磁场组全身骨密度、股骨远端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均有增加(P<0.05),骨小梁间隙减小(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磁场B组全身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以及骨小梁数目等指标间的差异则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磁场组之间作比较,全身骨密度和骨小梁数目的差异显著(P<0.05). 结论:PEMFs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磁场生物效应存在明显的窗口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减少对骨密度的影响并确定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建立时间.方法 用雌性大鼠去势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观察去势后3、6及12周大鼠腰椎骨骨密度的变化,并与假手术组作对比.结果 实验组去势第3周和第6周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去势12周实验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约在12周后就可以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取10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淫羊藿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淫羊藿总黄酮和雌激素进行干预,共90天,观察各组大鼠全身、股骨及腰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雌激素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全身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淫羊藿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大鼠腰椎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明显抑制去势大鼠股骨及腰椎骨密度的降低,对去势大鼠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快速建立兔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去势法并配合低钙饮食,通过体重、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质密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快速建立兔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24只5月龄雌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摘除双侧卵巢单纯去势组;摘除双侧卵巢并配合低钙饮食组;伪手术对照组。检测不同时间的体重,下颌骨密度,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结果:手术4周后单纯去势组和去势配合低钙饮食组体重明显高于伪手术组 (P<0.05),第8周时去势配合低钙饮食组体重显著高于单纯去势组(P<0.05),6周时去势配合低钙饮食组血液生化指标出现变化,与另外2组比较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12周时单纯去势组和去势配合低钙饮 食组无显著性差异,下颌骨密度在去势配合低钙饮食组第4和8周时显著的低于另外2组(P<0.05),而第8周时的单纯去势组的下颌骨密度也明显的低于伪手术组(P<0.05),在第12周虽然单纯去势组和去势配合低钙饮食组均显著的低于伪手术组( P<0.05),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去势法和去势配合低钙饮食法均为可靠的建立兔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方法,去势法配合低钙饮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测定238例Graves病患者和128例正常人的骨密度(BMD)以及血三碘甲腺原氢酸(T_3)、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尿羟脯氨酸(HYP)。结果:Graves组BMD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60.2%患者有BMD降低表现,>40岁组与正常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Graves组尿HYP与正常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Graves患者中BMD降低者,桡、尺骨X线摄片均正常。  相似文献   

19.
增龄与卵巢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卵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与卵巢老化的关系,本研究对不同年龄组的34例妇科剖腹手术病人的正常卵巢组织的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年龄与卵巢组织的SOD活性呈负相关,在围绝经期SOD活性下降最明显,但不同年龄组卵巢组织的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卵巢组织SOD活性的下降可能是卵巢老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UCA)与动态血压(ABP)的关系。方法:用HPLCECD测定30例糖尿病高血压者(HDM组)及25例糖尿病血压正常者(NDM组)UCA浓度[c(UCA)]昼夜U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同时监测24hABP。结果:HDM与NDM2组间以及血压昼夜节律反转(n=10)与非反转者(n=43)间日、夜及24h尿的NE、E水平均无显著差异,UCA与24hABP指标间亦无显著相关,而尿白蛋白排泄率(ruae)则HDM组显著高于NDM组,血压节律反转者高于非反转者;HDM组日DA、24hDA均显著低于NDM组,且日、夜及24hDA与ruae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在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产生机制中似不占主导地位,而糖尿病肾病变可能起重要作用;外周DA水平降低有可能参与糖尿病高血压及肾病变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