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康平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DM )微血管病变之一 ,预后严重 ,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中药制剂糖康平散治疗DN36例 ,并设巯甲丙脯酸治疗 30例作为对照组 ,同时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 2 4h尿蛋白定量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等 ,旨在探讨糖康平散对DN防治的效果及其机制。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全部 66例 2型DM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分类及诊断标准。DN诊断依据为 :DM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 ( 2 4h尿蛋白定量 >0 5g)或持续性尿微量白…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opathy ,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微血管病变之一 ,严重威胁和影响DM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对其早期防治十分重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N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整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采用 1985年WHO糖尿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1] ,DM诊断依据 :DM出现持续性蛋白尿 (2 4h尿蛋白定量 >0 5g)或持续性UAE >2 0 μg/min[2 ] ,并排除肾炎、泌尿系感染、原发性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1 2 一般资料治疗组 (中西…  相似文献   

3.
黄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晚期DN的治疗很棘手,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对D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就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观察黄芪对早期DN(IDN)患者尿内皮素(UET)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以研究其防治DN的作用,并初步探讨黄芪对DN的可能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按1985年WHO修订的DM诊断标准,根据 Mogensen CE对DN的分期(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μg/min为IDN,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  相似文献   

4.
赵玲  李磊 《中医药学报》2000,28(6):62-63
针对糖尿病肾病 (DN)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及特征 ,中医在DN的实验研究领域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刘氏[1 ] 观察了三黄糖肾安片对STZ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治疗作用 ,实验分为 5个组 ,即正常对照组 (CN) ,糖尿病模型组 (DM ) ,三黄糖肾安大剂量组 (DM B) ,三黄糖肾安小剂量组 (DM L)及开搏通治疗组 (DM C) ,共观察了 3个月 ,结果表明 ,三黄糖肾安片能降低DM鼠的肾重及肾重 /体重比值 ,减少尿微量白蛋白 (AIB)及B2 —微球蛋白 (B2 —MG)的排泄 ,降低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 (DA…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松  徐洁 《河南中医》2001,21(3):39-39
微量白蛋白尿测定[1] 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的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它不仅有助于预测DN ,同时还和许多血管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2 ] 。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6 8例 ,疗效满意 ,兹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2月在我院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 6 8例 ,均符合 1985年WHO诊断标准 ,早期DN根据Mogensen的DN分期方法 ,2 4h尿微量白蛋白 (UAE)在30~ 30 0mg/ 2 4h者[3 ] ,并排除酮症、急性肾炎、慢性肾…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 )的重要慢性并发症之一 ,系由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所致 ,最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为DM致死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DN有独特疗效 ,近年来此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 5年来国内主要中医刊物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文献作一概述。1 辨证治疗辨证治疗为中医精髓所在 ,更契合“个体化治疗原则” ,故为临床所常用 ,近年来这方面报道和研究亦有一定进展。时氏[1] 认为DN治疗应以治本补虚为主 ,治标祛邪为辅。结合西医分期 ,认为早期 (指Mogensen3期 )DN可分为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及气阴两…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对糖尿病 (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认识 ,笔者收集我院 1 987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2 4例DM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加以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DM合并AMI患者 2 4例 ,其中男 1 9例 ,女 5例 ;年龄 34~ 71岁 ,平均 56 .3岁。本组DM诊断均符合DM诊断标准。2 4例均为 2型糖尿病 (NIDDM ) ,其中 1 4例在AMI发病前已确诊为NIDDM ,1 0例在AMI发病时确诊为NIDDM。临床表现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 1例 ;就诊时具有AMI的典型表现 3例 …  相似文献   

8.
血塞通注射液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我们采用血塞通配合降糖西药干预治疗DN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 1)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按照 1985年WHO标准确诊为 2型糖尿病 ,符合Mogens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的严重并发症 ,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其危害极大 ,对之科学有效的防治显得十分重要 ,而现代医学目前除了对症处理及ACEI类药物被证明有一定作用外 ,尚无其他特殊治疗。笔者根据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 ,应用四川成都地奥公司生产的黄芪注射液 ,对 30例老年DN患者进行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DM病史 1 0年以上的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 ,均累及肾脏 ,出现临床蛋白尿 ,即DNⅣ期 ,符合DN诊断及分期标准[1 ] 。既往无肾脏病史。肝肾功能正常。年龄 6 0 75岁 ,…  相似文献   

10.
糠尿病肾病 (DN)是 2型糖尿病 (DM)最常见的合并症 ,也是 2型DM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既往对 2型DN的认识大多数源于对 1型DN的研究 ,现已充分认识到 ,2型DN也有其独自特征 ,在治疗和护理上 ,也有独到之外。现将我科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收治的 4 8例 2型DN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4 8例 ,男 32例 ,女 1 6例 ,年龄 2 4~ 80岁 ,均符合DN诊断标准 ,其中有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 30例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1 0例 ,氮质血症期 8例。2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2型DM起病…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 (DM)早期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导致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积极而有效地纠正DM早期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已成为防治糖尿病肾病 (DN)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措施[1] 。前期实验研究表明 ,益肾化浊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为此 ,我们观察了与肾脏血流动力学调节密切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AngⅡ变化 ,探讨益肾化浊注射液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制。1 实验材料1 1 实验动物及饲料 雄性SD大鼠 5 0只 ,体重 180± 2 0g ,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西安 )提供。饲料由本中心提供 ,为普…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 )的主要微血管病变 ,随着糖尿病患者增多 ,DN患者也日渐增多。DN引发慢性肾功衰竭 (CRF) ,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1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DN的发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及其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醛糖还原酶和蛋白激酶C的激活 ,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性氧化应激等为葡萄糖代谢障碍直接后果 ;细胞因子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表达过多 ;细胞周期及其凋亡障碍都是发病的关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又是重要参与因素[1] 。病理上早期特征性地表…  相似文献   

13.
蚓黄散外治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 ,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如何促进糖尿病患者局部溃疡的愈合 ,降低截肢率 ,是当前该病研究的重点。 1998年12月~ 2 0 0 0年 9月间 ,我们应用中药“蚓黄散”外治糖尿病足溃疡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 象 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符合 1985年WHO制定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标准 ,且DM病程在 12个月以上者。共 6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2 4例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 4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 5 8例 ;年龄最小 4…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血瘀证组 :均为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2 1例 ,共 44例。年龄 43~ 76岁。平均年龄 5 8 9岁。中医辨证标准按《新药 (中药 )治疗消渴病 (DM)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均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 DM)。正常对照组 :选择健康体格检查者 ,共 2 0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10例。平均年龄 49岁。均排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肾病病史。经中医辨证无血瘀证表现。2 方法对两组进行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测空。采用日本岛津公司CL -72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 将患者分为气阴两虚组和阴阳两虚组 ,气阴两虚组 :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男性 2 3例 ,女性 2 1例 ,共 44例。年龄 43~ 76岁 ,平均5 8 9岁。阴阳两虚组 :男性 1 9例 ,女性 1 8例 ,共 37例。年龄 5 6 6~81岁 ,平均年龄 64 2岁。以上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新药 (中药 )治疗消渴病 (DM)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WHO标准 ,均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2 方法 内皮素放免药盒由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心钠素放免药盒由北京中国原子能科研所提供。泌乳素放免药盒由深圳拉尔文生物工程有限…  相似文献   

16.
金津玉液汤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 995年 6月至 1 999年 9月采用中国中医研究院刘仲生教授临床验方金津玉液汤治疗糖尿病 63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  一、临床资料  所有 83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 ,均有不同程度多饮、多食、多尿 ,身体消瘦等临床症状。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2组 ,金津玉液汤组共 63例 ,其中男性 3 3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2 0~70岁 ,平均 45.6岁 ;病程 1月~ 8年 ,平均 1 0个月 ;N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56例 ,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7例。对照组共 2 0例 ,其中男性 1 1例 ,女性 9…  相似文献   

17.
愈痿汤治疗糖尿病性阳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阳痿,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0%[1],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中药愈痿汤治疗该病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纳入标准 按照WHO诊断标准确诊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按照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1992年制定的标准,属Ⅲ早期者[2];有阳痿证候,AdrⅠαn阳痿分度属1、2度者[3]。1.2 病例排除标准 无糖尿病者、非器质性病变者及其它内分泌、神经因素所致者。  根据以上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本资料共纳入14例,38~40岁2例,41~45岁5例,46~50岁6例,51~55岁2例;病程1~4…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感染1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院10年中收治的282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合并各种感染的174例病例统计,分析单纯用中医方法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年中我院共收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282例,诊断标准及分析依照1980年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19.
α1-微球蛋白是由淋巴细胞及肝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一项反映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其与尿β2-MG,Alb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肾小球与肾小管的功能状态,笔者总结了50例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α1-MG,尿α1-MG,尿β2-MG及尿Alb的测定结果,提示血 α1-MG在反映肾小球功能方面更为敏感,而尿α1-MG因受酸碱度影响小,故在反映肾小管功能方面更适应。1材料与方法 NIDDM组:先自本院门诊和病房NIDDM患者50例,诊断下分型均按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神经病 (diabeticneuropathy、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引起DM患者残疾的最常见原因。有资料表明 ,DN发生率高达 60 %~ 90 % [1] 。甚至可累及全部患者[2 ] 。 4 0 %~ 50 %有神经损害的症状及体征[3] 。目前有学者将DN分为两类 ,即中枢神经系统 (CNS)和周围神经系统 (PNS)损害。后者又分为三型 ,即感觉性多神经病变 ,以及运动性多神经病变 ,以及植物性神经病变[4 ]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与实验方法的应用 ,如神经血流量测定 ,神经病变超微结构观察和酶动力学研究 ,对DM的发病机制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