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 (UHA )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 35例UHA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经滋养细胞抗原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培养上清液中IL 2、IFN γ、IL 4、IL 10的水平。结果发现 :(1)在最佳诱导时间下 ,UHA组治疗前PBMC产生IL 2、IFN γ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IL 4、IL 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UHA组治疗后PBMC产生IL 2、IFN γ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IL 4、IL 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 )。UHA组治疗后PBMC产生各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2 )UHA组 35例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半年内 2 8例妊娠 ,其中 9例又出现自然流产。 9例自然流产者治疗后IL 2、IFN γ水平未明显下降 ,IL 10水平未明显上升。 19例妊娠成功者治疗后IL 2、IFN 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IL 4、IL 10水平明显上升 (P <0 0 5 )。以上结果表明UHA患者对滋养细胞抗原产生以Th1型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 ,产生大量Th1型细胞因子 ,主动免疫治疗有助于上调Th2型细胞因子及下调Th1型细胞因子 ,利于UHA患者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43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其治疗后封闭抗体(BA)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 (1)临床妊娠成功112例,再次早期流产5例,26未受孕,妊娠成功率78.3%;(2)主动免疫治疗后复查,115例BA转阳性,阳性率80.4%。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主动免疫治疗后CD3+细胞无变化,CD4+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8+细胞则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提高BA的阳性率,并可调节异常的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利于再次妊娠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变化,探讨其在UHA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丈夫淋巴细胞的方法治疗UHA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正常非孕妇女30例和UHA妇女30例免疫治疗前后血清TGF-β1含量(Pg/mL)。结果UHA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10178.50±3258.60)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11988.10±3423.65),P<0.025=;24例妊娠成功者治疗后血清中TGF-β1含量(12801.21±3510.97),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25=;6例妊娠失败者治疗后血清中TGF-β1含量(11079.50±3227.21),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中TGF-β1水平降低可能与UHA的发生有关,免疫治疗可上调血清中TGF-β1水平,诱导母体免疫耐受,使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4.
比较配偶淋巴细胞诱生后与非诱生免疫疗法 ,对于母 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自然流产 (RSA )的临床疗效 ,并分析其疗效机制。 194例母 胎免疫识别低下型RSA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分别采用经体外诱生的或未经体外诱生的配偶淋巴细胞对其进行皮内多点注射免疫治疗。分别观察随后的妊娠结局、封闭抗体水平。经配偶淋巴细胞免疫后 ,体外诱生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妊娠成功率为 90 0 % ;未经体外诱生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妊娠成功率为 84 8%。对于封闭抗体各项指标分析结果显示 ,配偶淋巴细胞皮内免疫能有效促进RSA患者封闭抗体及其抗独特型抗体水平的升高 ;经体外诱生的配偶淋巴细胞免疫疗法能显著提高RSA患者外周血抗CD3 BE的水平。配偶淋巴细胞皮内免疫疗法通过刺激封闭抗体的产生 ,改善随后的妊娠预后 ,配偶淋巴细胞经体外诱生后作为免疫原 ,通过升高抗CD3封闭抗体水平 ,有助于改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5.
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91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运用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体内封闭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的RSA患者91例,用分离的配偶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法免疫治疗3~5疗程,治疗前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体内封闭抗体水平.结果 91例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体内封闭抗体的水平显著提高,抗配偶CD3%、抗配偶CD4%、抗配偶CD8%,分别由治疗前的-1.32±0.98、-1.39±0.80、-0.96±0.54上升为0.99±0.74、1.01±0.64、0.75±0.49(P<0.05);妊娠成功80例,成功率为87.9%(80 / 91).结论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体内封闭抗体水平,有助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6.
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 (UHA)患者对滋养细胞抗原刺激产生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 ,探讨其在UH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5 4例UHA患者 ,35例为未妊娠者 ,为UHA未孕组 ,19例为有UHA病史 ,现在确定妊娠并难免流产者 ,为UHA难免流产组。分别选取 15例正常未孕妇女及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未孕各组经滋养细胞抗原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及妊娠各组PBMC与蜕膜单个核细胞 (DMC)培养上清液中IL 2、IFN γ、IL 4、IL 10的水平。结果 :①在最佳诱导时间下 ,UHA未孕组PBMC产生IL 2、IFN γ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未孕组 (P均 <0 0 5 ) ,而IL 4、IL 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未孕组 (P均 <0 0 5 )。②UHA难免流产组PBMC及DMC产生的IL 2、IFN 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P均 <0 0 5 ) ,而IL 4、IL 10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两组PBMC产生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同组DMC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UHA患者对滋养细胞抗原产生以Th1型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 ,产生大量Th1型细胞因子 ,导致妊娠丢失。  相似文献   

7.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者免疫治疗前后APCA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治疗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新的有效途径,探讨抗父体淋巴细胞毒抗体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丈夫淋巴细胞对32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在怀孕前后各给予两次免疫治疗,20例同期在本院就诊,年龄组相当,有过足月分娩史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20例对照组及32例流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抗父体淋巴细胞毒抗体.结果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84.4%,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25%.两组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APCA阳性率为80%,流产组在治疗前的APCA为9.4%,两组比差异显著(P<0.01=);流产组治疗后的APCA为78%,治疗前与治疗后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以提高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成功率,也可诱导母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徐州妇幼保健院对2009.03至2009.11就诊于门诊的20例URSA患者,采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通过体外增殖抑制实验计算抑制率来评价检测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brightTr数量与功能的变化。结果主动免没治疗后URSA组外周血中CD4+ CD25brightTr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功能明显增强(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的妇女CD4+ CD25brightTr较妊娠失败者数量和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外周血CD4+ CD25brightTr数量,使功能增强。CD4+CD25brightTr可能在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与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比较通过诱生与非诱生免疫疗法,对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免疫治疗的疗效的观察。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2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和15例正常妇女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经诱生后免疫治疗,对其治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CD4 细胞百分含量增加和CD8 细胞百分含量下降。CD4 /CD8 比值升高,二者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经过诱生免疫和常规免疫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检测发现,CD4 细胞百分含量有所下降,而CD8 细胞百分含量有所上升,二者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结论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可能与外周血CD8 下降有关,经主动免疫可以诱导体内CD8 的数量,有效改善妊娠免疫机制,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观察封闭抗体对妊娠结局的意义。本研究将门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保胎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研究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后复查封闭抗体,比较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结局。结果显示研究组60例中分娩37例,妊娠中期15例,流产8例,妊娠成功率86.7%。对照组60例,已分娩19例,妊娠中期12例,流产29例,妊娠成功率51.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组妊娠成功率88.6%,阴性妊娠成功率56.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能提高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丈夫或无关第三方外周血淋巴细胞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封闭抗体与再次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流产且封闭抗体阴性的患者148例,采用淋巴细胞治疗,了解治疗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再次妊娠结局。结果 148例患者中,115例获妊娠成功,33例再次发生流产,妊娠成功率为77.7%(115/148);主动免疫治疗后118例患者进行复查,其中60例阳性,阳性率为50.8%(60/11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抗体阳性组、阴性组与未复查组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1.67%、74.13%、76.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封闭抗体的阳性率,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联合孕激素治疗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RSA)的疗效。方法将150例R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实验组采用主动免疫联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成功率和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封闭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IL-6、IL-10水平升高,TNF-α、IFN-γ水平降低,治疗后实验组血清IL-6、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主动免疫联合孕激素治疗封闭抗体阴性所致RSA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且经济方便,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IL-4和 IL-12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正常非孕妇女和30例UHA妇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L-4和IL-12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①UHA组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L-4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妇女(P<0.01)。而IL-12 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妇女(P<0.05)。②主动免疫治疗后,UHA组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L-4 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IL-12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主动免疫治疗后,UHA组妇女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相对含量与正常非孕组妇女相比无显著差异。④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者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L-4 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L-12 mRNA的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妊娠失效者IL-4和IL-12 mRN的相对含量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IL-4和IL-12的表达异常与UHA的发生密切相关,主动免疫治疗可上调IL-4的表达及下调IL-12的表达,可能进一步诱导TH2分化和抑制TH1分化,从而促使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向TH2为主的模式转换,并使妊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雌二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B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CD72、CD32b、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40例SLE合并妊娠患者和10例健康妊娠妇女的B淋巴细胞,采集妊娠第5、6、7周外周血中雌二醇刺激B细胞进行培养。ELISA检测B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CD72、CD32b、LAIR-1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妊娠女性在孕5、6、7周时雌二醇浓度逐渐增加,而CD72、CD32b、LAIR-1无明显变化;分离SLE妊娠妇女B淋巴细胞,经(500、1000、1500)U/L雌二醇体外刺激后,B细胞CD72、CD32b、LAIR-1随着雌二醇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且低于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结论雌二醇可下调SLE合并妊娠患者B淋巴细胞CD72、CD32b、LAI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本院生殖门诊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200例,治疗组:提取其丈夫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孕前及孕后均4次.对照组:同样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孕前4次,孕后只注射1~2次.自孕前免疫治疗4次疗程完成时开始,18个月后对其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成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2组比较对照组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成功率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提取治疗免疫原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微创,操作简单,安全经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已证明条件免疫反应(CIR)能够有效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大鼠CIA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5组:CIR组,以樟脑气味为条件刺激,甲氨喋呤(MTX) +泼尼松(Pred)为非条件刺激,两者结合7次( 7天)后可建立条件免疫反应,然后每日再现条件刺激,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每周结合1次,共4周;MTX +Pred组,MTX +Pred治疗4周;MTX +Pred减量组,MTX +Pred治疗7天内每天1次,7天后每周1次,共4周;单纯闻樟脑气味组,单纯闻樟脑气味4周;空白对照组,安慰剂治疗4周。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活化(表达CD71)及表达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nAChRα7)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AChRα7、ChAT、CD6 8(巨噬细胞标志)和TNFα在关节滑膜细胞的表达。结果:治疗1周后CIR组大鼠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表达nAChRα7和ChAT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 0 1) ;CIR组与MTX +Pred组大鼠,2周后外周血活化的CD4 +T淋巴细胞(表达CD71)明显减少(P <0 0 1) ,3周后大鼠关节炎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 <0 0 1) ;4周后滑膜组织表达CD6 8及TNFα明显降低(P <0 0 5 ) ;CIR组大鼠表达nAChRα7和ChAT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 0 1)。结论:以樟脑气味为  相似文献   

17.
36例封闭抗体不足习惯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36例封闭抗体不足习惯性流产患者接受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效果。病例选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三家医院就诊36例封闭抗体阴性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结果显示:36例患者在接受3个疗程的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转为阳性30例(83.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再次妊娠,3例再次发生早中期流产,妊娠时间维持到28~32周者共2例,32周~36+6周21例,足月分娩活婴6例,妊娠总成功率为80.6%。结果表明,淋巴细胞免疫是一种治疗封闭抗体不足习惯性流产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5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42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PD-1/PD-L1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并对患者实施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检测治疗过程中PD-1/PD-L1水平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CD3~+、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1/CD4~+、PD-1/CD8~+、PD-L1/CD4~+、PD-L1/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PD-1/CD4~+、PD-1/CD8~+、PD-L1/CD4~+、PD-L1/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妊娠成功43例,妊娠失败14例,妊娠成功组PD-1/CD4~+、PD-1/CD8~+、PD-L1/CD4~+、PD-L1/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P0.05)。结论:PD-1/PD-L1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进程,影响妊娠结局,其可作为临床治疗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血清IL-6、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哑群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本院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于分娩发动前、妊娠发动时及分娩后1、3 d的血清IL_6、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妊娠发动时血清IL-6、TNF-α高于分娩前及分娩后1、3 d,CD3+、CD4+、CD8+及CD4/CD8 水平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经比较,P均<0. 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围生期孕妇血清IL-6、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由于封闭抗体缺乏导致的同种免疫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经临床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反复自然流产的145例患者为研究组,取其丈夫或无关第三方男性外周静脉血,提取淋巴细胞后注射患者前臂内侧,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的治疗,并观察患者的受孕和胚胎发育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45例患者采用主动免疫治疗后,其中再次妊娠成功128例,早孕流产17例,妊娠成功率达88.27%。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有效治疗封闭抗体阴性导致的反复性流产,并且封闭抗体阴性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孕前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转阳后,妊娠成功率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操作便捷,经济性高,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