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7):792-793
目的:通过对比血竭胶囊和妇科千金片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分析血竭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妇科千金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血竭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疼痛症状评分,分析血竭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4.3%,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疼痛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疼痛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中医证候评分和疼痛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竭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痛经舒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痛经舒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9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口服痛经舒方)、对照组(49例,口服当归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疗效,并检测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经期抽血查前列腺素(PGF2α)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经期抽血查前列腺素PGF2α含量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痛经舒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治疗后能明显降低经期抽血查的PGF2a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太极拳锻炼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问卷和妇科检查筛选出符合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50名,随机分为穴位埋线联合太极拳锻炼治疗组(25例)、田七痛经胶囊中药对照组(25例),进行为期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痛经改善情况进行访谈调查和评分诊断。结果:治疗组痛经疼痛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各疗程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但各疗程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太极拳锻炼治疗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穴位埋线联合太极拳传统功法锻炼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对PD气滞血瘀证痛经症状和中医证候都有改善作用,疗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罗氏痛经方配合耳穴压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Ⅰ(25例,罗氏痛经方配合耳穴压丸治疗),治疗组Ⅱ(25例,罗氏痛经方治疗)和对照组(25例)。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个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结果提示治疗组Ⅰ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治疗组Ⅱ。结论:罗氏痛经方配合耳穴压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艾灸联合熨烫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有效性,以期为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优化方案。方法:收集就诊于四川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经行腹痛程度计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CMSS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综合疗效等情况。结果:(1)在经行腹痛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CMSS量表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①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有效率为90.14%,对照组有效率为62.1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综合疗效比较:试验组有效率为91.55%,对照组有效率为63.6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联合熨烫对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具有确切疗效,能改善经行腹痛程度、中医证候及痛经症状平均严重程度,能缩短痛经症状发作总时间。  相似文献   

6.
宋伟  程敏 《山西中医》2021,(2):44-45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予温经汤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9.7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较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效更好,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的门诊患者5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予以补肾调周方药口服)、对照组(25例,口服痛经宝颗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评分(VAS)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结果:在疼痛强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疼痛,但治疗组减轻疼痛和改善中医证候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有效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0%,P0.05,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降低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护心通络方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4.55%和78.79%,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OX-LDL、TNF-α、IL-6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OX-LDL、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护心通络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痛经Ⅰ号方口服结合外敷方敷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痛经Ⅰ号方内服加外敷方外敷组)以及对照组(中成药组)各35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痛经评分、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及各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经Ⅰ号方口服结合外敷方敷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继红  赵文武 《新中医》2018,50(8):167-16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温经散寒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温经散寒汤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温经散寒汤治疗。治疗后观察中医症状、痛经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 3.3 3%,对照组总有效率81.03%;治疗组治愈率3 3.3 3%,对照组治愈率17.24%。2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3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痛经持续时间均缩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痛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温经散寒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11)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调周联合艾灸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0月于肇庆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包括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药补肾活血调周法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的临床综合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停药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药补肾调周法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可靠,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CM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8%(4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MSS严重程度评分、持续时间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可改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经期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芍清肝汤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患者使用柴芍清肝汤联合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以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T3、FT4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治疗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清肝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应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既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五花芍草汤及针刺疗法对阴虚型胃痛疗效及疼痛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4例阴虚型胃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47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则给予五花芍草汤及针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VAS)、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SF-36)。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5.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SF-36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SF-36评分相当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0.00%)低于对照组(8.51%),P0.05。结论:五花芍草汤及针刺疗法对阴虚型胃痛疗效佳,可较好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状,患者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生存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痛经灸Ⅰ型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痛经灸Ⅰ型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妇痛型)治疗,连续治疗5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经灸Ⅰ型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经饮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复方炔诺酮片或布洛芬胶囊,治疗组予中药舒经饮。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8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内停药6个月及1年后比较,治疗组痛经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痛经证候积分显著升高(P<0.05);组间停药6个月及1年后比较,痛经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经饮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显著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增效减毒汤对气滞血瘀型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客观疗效。方法:临床收集气滞血瘀型直肠癌根治术后保肛的患者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m 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增效减毒汤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1)腹痛、恶心与呕吐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食少纳呆、大便性状、体倦乏力、腹泻、情绪低落或烦躁、精神萎靡以及里急后重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1)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2)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0.05);(3)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63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00.05)。结论:(1)增效减毒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对改善食少纳呆、大便性状、体倦乏力、腹泻、情绪低落或烦躁、精神萎靡以及里急后重症状方面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组;对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的治疗效果与单纯化疗组相当。(2)增效减毒汤对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络活喜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络活喜与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压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2.1%(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候,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仅服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通脉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踝臂指数、中医证候评分、ABI指数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臂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踝臂指数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年龄段A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但治疗后ABI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降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僵硬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