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钟鑫 《开卷有益》2011,(4):36-36
原文: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瓜蒌子又称栝楼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大子栝楼的种子,每年9~11月份采收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即为生栝楼子入药。入汤剂多为蜜炙瓜蒌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栝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栝楼的遗传育种中亲本的组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采自不同种植地区的34份栝楼种质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种植地区的栝楼的遗传多态性可达90.0%;根据ISSR聚类结果可将34份栝楼种质分为食籽用型、药食两用型和野生型3大类群。结论 栝楼种质之间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种植地区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栝楼属(TrichosanthesL.)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理清栝楼属的分类,从世界范围栝楼属植物入手,采用经典的形态分类学为主,辅以细胞学、孢粉学和组织学等方法,对该属植物中的种类及属下类群分划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一些误定和疑难种。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栝楼植物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瓜蒌子 ,历代用名为瓜蒌仁、栝楼子、栝楼仁、栝楼实等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 T.rosthornii Harm s的干燥成熟种子 ,具润肺化痰、滑肠通便之功 ,常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瓜蒌子古今入药有生熟之分 ,目前全国各地沿用的有生品、炒瓜蒌子、蜜瓜蒌子、瓜蒌子霜。为弄清瓜蒌子炮制的历史发展轨迹 ,了解其炮制目的及其应用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 ,对瓜蒌子的炮制沿革进行了探讨 ,为开展瓜蒌子的饮片规范化研究 ,提高其饮片质量 ,提供有益的借鉴。1 历史沿革1.1 南北朝时期 :瓜蒌子的炮制 ,始于南朝刘…  相似文献   

5.
天花粉即栝楼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为常用中药 ,现大多习惯于使用此名。《中国药典》也使用天花粉之名 ,并规定其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nMaxim的干燥根。本文通过分析探讨 ,提出个人异议。1 古今药名与炮制的关系本品早在汉代就以栝楼根之名载入《神农本草经》 ,但无天花粉之名。弘景言其“出近道 ,藤生 ,状如土瓜而叶有叉”。说明栝楼的植物形态与土瓜相似。为了贴切地反映出二者的异同 ,《名医别录》将栝楼又分为天瓜。加上唐《新修本草》有“用根作粉”制法 ,又演变出天花粉…  相似文献   

6.
栝楼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栝楼属植物药用资源丰富,该属植物作为常用中药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栝楼属12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按照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其中典型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概述,为栝楼属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也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天花粉为常用中药。据考证原植物来源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根。本文对7种目前较常用作天花粉的栝楼属植物的根作了外形、显微和理化鉴定研究,找出各自的鉴别特征,为鉴别商品药材提供依据,并对收集到的18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售商品天花粉进行了鉴定,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商品药材的植物来源。  相似文献   

8.
天花粉蛋白新有效组分的纯化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从新鲜栝楼块根中分离纯化天花粉蛋白新有效组分的方法,测定新有效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对野生型及人工培植型植物来源的新有效组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粉碎、盐析、透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方法分别从野生型及人工培植型新鲜栝楼块根中分离纯化天花粉蛋白新有效组分,应用LDI-1700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从野生型新鲜栝楼块根中纯化的天花粉蛋白新有效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 388.9,产率为1.2 mg•g-1;从人工培植型新鲜栝楼块根中纯化的天花粉蛋白新有效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116,产率为0.3 mg•g-1。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高于已应用于临床的天花粉蛋白针剂(相对分子质量为26 000)及从美国产的栝楼中分离纯化出的TAP29(相对分子质量为29 000),野生型产率高于人工培植型的产率。结论:分别从野生型与人工培植型新鲜栝楼块根中纯化的天花粉蛋白新有效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含量不同,且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亦不同于天花粉蛋白针剂及TAP29。  相似文献   

9.
依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总结栝楼实、栝楼根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提出:(1)栝楼实常与半夏、薤白配伍,主治心胸、胁下的疼痛痞满;栝楼根常配伍桂枝、干姜、附子、牡蛎等药,多用于郁热津伤、水液不布导致的口渴、发热;(2)胸痹证属痰实结胸者,可用栝楼实与薤白配伍,心痛彻背而不得卧者,需加入大量半夏,阴寒痹阻者,薤白用量大于栝楼实;(3)结胸、胸痹皆以心胸部位的疼痛为主症,皆可以栝楼实、半夏配伍以化痰散结。结胸乃热邪内陷而成,需重用栝楼实,配伍黄连以辛开苦降,清热泻火。胸痹乃阳虚在上焦,需配伍薤白,重用半夏,加用白酒以通阳散寒、化痰开痹;(4)栝楼实先煎取其厚味以清热导痰下行,后下“煮数沸”取其气薄以通阳宣痹;(5)炮附子和栝楼根配伍应用属后世“十八反”之禁忌,经方中两药同用见于丸散剂,单日用量不超过3 g。  相似文献   

10.
瓜蒌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栝楼的种植条件、栽培过程、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制定科学的栝楼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生产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的瓜蒌奠定基础。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1.
穿心莲种子蛋白质电泳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穿心莲种子进行鉴别的可行性,为穿心莲种子鉴别及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东省几种不同来源和不同采收期的穿心莲种子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之间在谱型和谱带的强弱、蛋白质相对含量上均有一定的差异,不同采收期穿心莲种子蛋白质电泳在蛋白质谱带的强弱上有一定差异。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用于穿心莲种子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并为两者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石蜡横切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的实验手段对南、北五味子的种子进行分析。[结果]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在种皮内外层栅栏状石细胞上有显微区别:两者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蛋白质条带在数量、颜色和位置上均有明显的区别。[结论]南、北五味子的显微特征、PAGE均有明显的差别,其特征可作为两者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益智仁、草蔻仁,白蔻仁三种种子的立体形态,用电镜扫描观察了三种种子表面纹理。结果:三种种子的立体形态、种脐均不同。体视镜下均可见由种脐至合点方向的平行细密纹,而在平行细密纹上的纹理则各不同。这些不同点可以按条件不同选取作药品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14.
番泻叶提取物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和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初步观察番泻叶提取物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筛选其中介导番泻叶生物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番泻叶提取物灌胃制备小鼠慢性胃肠运动增强模型。提取其结肠组织中总蛋白质,优化蛋白质分子差异展示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并用其分析模型动物结肠组织中蛋白质,双向电泳凝胶银染法显示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 建立了小鼠慢性胃肠运动增强模型,优化了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奄技术并用其展示出模型动物结肠组织中有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番泻叶提取物可以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蛋白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介导了番泻叶的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紫萁小菇等4种真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白芨种子荫发特点及紫萁小菇等4种真菌在其萌发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白芨种子在常规条件下能正常发芽,为兰科植物中易萌发的种子类型。种子伴紫萁小菇等4种真菌播种,真菌对原球茎的子叶分化、生长及假根形成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用紫萁小菇培养物的醇、水粗提液及二者混合液播种种子,混合液有利于种子萌发;醇提液可加快原球茎子叶的分化与生长,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develop a protocol for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and increasing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 Bunium persicum.MethodsThe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3.1, 6.3, 12.5, 25, 50 and 100 μmol/L of benzyl aminopurine, gibberellic acid (GA3), thidiazuron (TDZ) and forchlorfenuron. Then, seeds were transferred to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cluding room temperature (25 °C) and chilling temperature (2-5 °C).ResultsThe treatment of moist seeds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2-5 °C) broke seed dormancy and showed maximum germination, which was 54.7% after 60 d treatment. Also, the treatment of dry seeds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broke seed dormancy with 9.3% germination rate after 120 d. Treatment of seeds with different leve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showed that under moist-room condition, there was evidence of higher and lower seed germination rate: GA3 (100 μmol/L) with 46.7% and TDZ (50 μmol/L) with 6.67%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moist-chilling condition, TDZ (6.3 μmol/L) with 53.3% seed germination rate had higher influence on breaking seed dormancy. Treatment of seeds with combination of TDZ and GA3 under moist-chilling condition revealed higher rate of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when 6.3 μmol/L TDZ was combined with 100 μmol/L GA3, showing 93.7% germination rate.ConclusionsThe effect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upled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on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could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seedlings while the long juvenile time which is the next restricting factor of plantation still remained. Thus, the subsequent growth of seedlings to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corms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鉴别丹参、甘西鼠尾、荫生鼠尾种子.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种种子的整体形态和种皮表面超微结构特征.结果 种子之间在整体形态和种皮表面超微结构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扫描电镜可以有效鉴别这三种种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西藏小型猪线粒体控制区(D-loop区)及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检测西藏小型猪的遗传背景,从而为其作为实验动物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可靠依据。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对西藏小型猪的线粒体D-loop区及10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进行扩增,割胶纯化并对线粒体D-loop区进行测序,另外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结果西藏小型猪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没有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则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和杂合度,分别为0.584和0.573。结论西藏小型猪线粒体基因组无多态性,证明其在母系进化和遗传上与其他猪种较为一致,本实验所用的西藏小型猪生长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导致其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态性的中低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查不同产地牛蒡子药学质量和种子质量。方法:使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产地牛蒡子做出质量评价。结果:以千粒重和牛蒡苷为指标,北镇采集的牛蒡子药学质量最佳;以千粒重、饱满度、发芽率为指标,徐州采集的牛蒡子种子质量最佳。结论:牛蒡子作为药材不同产地样品质量差别不大,而牛蒡子作为植物牛蒡的种子质量差别较大,栽培品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几个不同产地的小油桐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我国的广东、海南、贵州和印度等地所产小油桐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方法 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小油桐种子的含油率,采用GC-MS对小油桐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的小油桐种子干基含油率分别为32.43%(广东)、31.41%(海南)、37.56%(贵州)和41.04%(印度);GC.MS鉴定出12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80.93%(广东)、79.53%(海南)、77.24%(贵州)和78.22%(印度).结论 不同产地的小油桐种子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方面均存在差异,这在小油桐引种与育种过程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