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麦大枣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库(BATMAN-TCM)及文献搜索获取甘草、小麦、大枣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抑郁症靶点,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平台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及拓扑学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应用DAVID数据库完成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共筛出中药活性成分94个,有效靶点49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8个。PPI网络发现ALB、CASP3、VEGFA、MYC、CCND1、ESR1、CTNNB1、AR等可能是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81个生物过程,主要涉及雌激素反应、胆碱能突触传递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46个通路,主要集中在癌症相关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为甘麦大枣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其在抗抑郁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Cholecystiti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相关文献获得大柴胡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胆囊炎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PharmGkb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核心靶点-有效成分网络、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对核心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获得大柴胡汤活性成分151个,药物靶点260个;疾病靶点485个;交集基因55个;PPI网络分析发现,核心蛋白涉及TNF-α、CCK、EGFR、AKT1、VEGFA;GO富集分析得到2 307个GO条目。大柴胡汤包含细胞组分92个,生物过程2 126个,分子功能89个,主要有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磷酸酶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大柴胡汤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以及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大柴胡汤多成分、多靶点调控机体,通过多途径起到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淫羊藿增强免疫功能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检索免疫抑制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利用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淫羊藿21个有效活性成分,179个潜在靶点。GO生物过程共562条,包括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等;KEGG信号通路共120条,主要涉及癌症途径、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淫羊藿的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AKT1、TP53、IL6、VEGFA等靶点,参与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调控癌症途径、TNF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发挥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巴戟天治疗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巴戟天的活性成分和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抑郁症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以STRING数据库对关建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最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巴戟天中筛选出有效成分20个,得到可作用于抑郁症的靶点22个。GO分析富集得到65个生物学功能,KEGG通路分析富集得到48条信号通路。结论巴戟天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胆碱能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茵陈蒿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靶点,并筛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茵陈蒿汤治疗ACLF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TNF、IL-6等。KEGG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18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儿童哮喘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的网络和作用于哮喘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lusterProfiler语言包进行GO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筛选得到35个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儿茶素等,收集了171个靶点,包括JUN、AKT1、MAPK1、MAPK3、RELA和IL6等,并富集得到多条GO功能和KEGG通路,比如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促进气管重塑,改善气管堵塞等而发挥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头翁汤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白头翁汤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利用疾病靶点数据库查找结直肠癌靶点,并通过venny2.1.0软件得到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互作网络图;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方剂-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验证。结果:白头翁汤包括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4个主要活性成分以及182个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基因富集于2226条生物过程(BP)、70个细胞组成(CC)及197种分子功能(MF);KEGG富集分析提示共同靶点富集于171条通路,分子对接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对接活性。结论:白头翁汤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发挥可能与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成分调控TP53、MAPK1、MAPK14、RELA等基因以及影响TNF、IL-17等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集和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TCMSP数据库对蛋白靶点进行预测和筛选;利用OMIM数据库,C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抑郁症的相关靶点以及抗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抗炎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并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采用GOLD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抗炎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淫羊藿与抑郁症相关的12个活性成分,30个作用靶点,5个关键抗炎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生物过程65个,细胞组成4个,分子功能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1条,其中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9个;分子对接验证淫羊藿苷与关键抗炎靶点能够形成最佳复合体。结论:揭示了淫羊藿通过抗炎靶点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网络作用于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淫羊藿抗抑郁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酸枣仁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预测酸枣仁汤中药成分的作用靶点与通路,利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使用DI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获得酸枣仁汤中五味中药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含有的135种活性成分,332个相应靶点;PPI网络包括293个节点;GO条目146个,其中生物过程为94个,分子功能条目34个,细胞组成条目18个;KEGG通路22条.结论:酸枣仁汤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肿瘤、循环系统等疾病,同时参与5-羟色胺、氮素代谢等生物过程,揭示了酸枣仁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药理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西黄丸防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中筛选分析西黄丸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与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检索获取NSCLC的相关靶点,选取与西黄丸的交集靶点作为研究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可视化互作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对筛选分析出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软件对药物有效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得到西黄丸51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等,其中作用于NSCLC的靶点有178个,关键靶点有MAPK1、JUN、AKT1、TP53、RELA等。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西黄丸治疗NSCLC的机制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对接活性良好。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西黄丸治疗NSCLC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起效,为后续相关实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通窍活血汤治疗颅脑损伤(TB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通窍活血汤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与OMIM数据库获得颅脑损伤疾病靶点,得到通窍活血汤的中药与TBI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后收集得所有中药成分127个,收集疾病靶点1 811个,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共62个。PPI网络提示核心靶点为ALB、IL6、CASP3、EGFR、VEGFA等;GO功能注释得到73条富集结果,包括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等,富集得到PI3K-AKT等75条核心的KEGG通路。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颅脑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物黄芩汤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三物黄芩汤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在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中寻找乳腺癌相关靶点基因,取三物黄芩汤靶点基因与乳腺癌相关靶点基因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5.0软件构建“三物黄芩汤活性成分-潜在靶点-乳腺癌”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对潜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三物黄芩汤有效活性成分83个,主要包括有木犀草素、槲皮素、菜豆素、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以及地黄多糖等。与乳腺癌相关潜在作用靶基因99个,KEGG富集通路分析主要包括脂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三物黄芩汤具有多活性成分,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乳腺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原理探讨药对金银花-连翘干预痤疮的分子通路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金银花、连翘化学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痤疮差异性靶点基因,预测中药中痤疮相关的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中药-成分-关键靶标-主要通路”的可视化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出的靶点基因进行基因富集分析,从而获得基因本体论(GO)生物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注释结果,进而探究中药干预痤疮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药对金银花-连翘干预痤疮共预测得到活性成分29个,涉及核心靶点基因97个、GO生物功能103个、KEGG信号通路119个。结论:药对金银花-连翘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干预痤疮,主要涉及核受体的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仙汤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作用靶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当归芍药散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和疾病的疾病靶点;其次,确定二仙汤治疗POI的作用靶基因,并在STRING数据库中收集作用靶基因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信息,同时建立药物活性成分与作用靶基因网络;最后,借助ClusterProfiler R软件完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二仙汤有效成分共92个,作用靶基因205个,确定疾病基因3 425个,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总共包括239个节点和1 153条相互作用关系,关键活性化合物有槲皮苷、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等,通过PPI网络得到173个核心蛋白;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共获得生物过程(BP)1 939个,细胞组分(CC)72个,分子功能(MF)141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64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发现二仙汤中槲皮苷、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作用于MAPK1、AKT1、JUN、RELA等靶点进行综合调控,从而发挥治疗POI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二仙汤治疗POI的作用靶基因和通路,为之后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百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等在线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调研,构建百合成分数据库;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各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以抑郁症为背景从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通过与百合各成分靶点比对获得百合及抑郁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百合抗抑郁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得到百合发挥抗抑郁作用的16个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作用于88个抑郁症相关的靶标。其中百合皂苷可能是其抗抑郁主要活性成分。百合可通过多靶点(STAT3、AKT1、JUN、VEGFA、TNF、APP、MAPK14、ESR1、AR和HSP90AA1等)参与小胶质细胞激活或衰减及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发挥抗抑郁作用,其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鞘脂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抗抑郁关键途径。结论:预测了百合抗抑郁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为百合及其复方抗抑郁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A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参松养心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性靶点数据库(T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ramGKB)、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DISGeNET)、综合性药物数据库(DrugBank)检索得到AF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韦恩图得到参松养心胶囊治疗AF的潜在靶点;利用R语言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通过筛选得到关键靶点及药物活性成分,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运用PyMOL软件对分子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得到参松养心胶囊的活性成分190个、其对应靶点262个,同时检索得到3 577个与AF疾病相关靶点,二者交集靶点171个,共涉及GO功能2 549个,KEGG信号通路183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最终筛选出关键靶蛋白MAPK1、MAPK8、MAPK14、JUN、STAT、FOS、TNF,将其与反向筛选的10个药物活性成分一一进行分子对接,其中有39对成分-靶点对接活性较高。其中隐丹参酮、木犀草素、山柰酚与MAPK1对接结果最佳。本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AF起到治疗作用,同时笔者发现参松养心胶囊主要通过MAPK1影响心房电结构重构、调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治疗AF。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三仁汤君药药对(SRJMP)的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探讨三仁汤君药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三仁汤 3 味中药相关的所有化学成分及预测作用靶点,采用STRING 数据库与 Cytoscape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通过 ClusterProfiler、ClueGO、DAVID 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把候选作用靶点映射在 KEGG 通路图上分析结果,最后应用 AutoDock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 40 个活性成分和 222 个相应蛋白靶点。首要分析核心靶点47 个,GO 分析共包含 117 条富集结果,KEGG 通路富集筛选出 30 条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验证了 SRJMP 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分化,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干预细胞代谢过程,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益气温阳护卫汤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益气温阳护卫汤中十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TCMSP、DrugBank、Swiss平台查找及预测中药化合物对应靶点,在OMIM、Malacards、CTD、Disgent数据库中搜索哮喘相关靶点,取二者交集导入Swiss平台,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并构建益气温阳护卫汤-潜在靶点-哮喘作用网络。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子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DiscoverStiudio软件对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益气温阳护卫汤中主要活性成分221个,该活性成分有效靶点为770个,哮喘疾病靶点259个,取交集得核心靶点66个。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基因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调控血管生成、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血红素结合、激酶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核因子-κB...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半夏厚朴汤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获取半夏厚朴汤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TTD、OMIM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抑郁症靶点,并将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预测靶点及蛋白互作网络可视化;通过RStudio软件进行GO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半夏厚朴汤36个活性成分,涉及100个作用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黄芩苷、丁香酚葡糖苷、卡维丁、β-胡萝卜素、迷迭香酸、桉叶油醇、和厚朴酚、常春藤皂苷元、木兰花碱等;核心靶点包括ALB、AKT1、IL6、VEGFA、PTGS2、CASP3、JUN、MMP9、MYC、CTNNB1、EGFR、FOS、ESR1、HIF1A、PPARG1等。富集到GO生物过程1 321条、分子功能85条、细胞组分64条;KEGG通路135条,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抑郁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脑出血方对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检索并收集水蛭、虻虫、大黄、蒲黄、三七、石菖蒲、瓜蒌和龟板的所有化学成分,并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出活性化学成分。通过OMIM、Gene Cards等数据库筛选脑出血相关基因的靶标。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脑出血方活性化学成分48个,预测靶点705个,脑出血基因靶点3605个,交集靶点341个。PPI网络涉及292个蛋白质节点,核心靶点主要有MAPK1、AKT1、JUN、TNF、RELA、CXCL8、IL6、MAPK8、BDKRB2、PRKCA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342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条目700个,分子功能(CC)条目77个,细胞组成(MF)条目145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脑出血相关信号通路14条(P<0.05),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初步验证并预测了脑出血方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为未来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