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药即三味药之间的系统配伍,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将彼此中药性味、七情、归经的异同转化为优势,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方剂配伍,提高临床效率。而角药首现于《伤寒论》,并且广泛体现于张仲景提倡的八法中,其中在补法中,张仲景对角药的配伍范围甚广,配伍思维极为巧妙。角药,以三为要,秉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1],构成三味中药之间相互制约平衡的完整的圆运动,用圆运动理论阐释《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规律,更有助于后代人理解张仲景关于角药配伍的思想过程,以便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2.
角药指的是将三味药配成一组,如三足鼎立,互为特角的一种配伍方法。将三味药配成一组的形式命名为“角药”,虽仍属药对范畴,但它的组方意义远比“药对”广泛深厚。这种配伍应用方式最早始见于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后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并加以充实发展。作者以丹参配合其他两味药物组成丹参角药治疗妇科疾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角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七情为配伍原则,将三味中药联合应用,发挥协同增效或减毒的功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三”成众、成体、生万物,三药组合,三足鼎立,互为犄角,犹如团队作战,作用强大。  相似文献   

4.
孙光荣教授临床善用“角药”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角药"是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归经、七情为配伍原则,三味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配成一组,为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这种配伍,比起"药对"作用就比较复杂一些,名之曰"角药"。初看"角药"是由三味"药物"组合,但实际上它的组方意义远比"药对"广泛深厚。"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或辅  相似文献   

5.
角药,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中药气味、性能、归经、七情等配伍原则,通过辨证论治,采用相互促进、相反相成等作用的三味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的方药组合模式[1]。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马伟明主任中医师认为,角药是介于中药和方剂之间的单元结构,三味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引经等方面类似或不同,产生的功效亦类似或不同,可形成以下3种效应:三味中药功效类似,互联成面,叠加疗效;三味中药功效相反,互为掣肘,相制提效;三味中药功效无关,互成犄角,激发新效。  相似文献   

6.
“角药”是具有相互关联作用的三味中药的有机组合,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思想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应用前提,以“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为核心特点,介于中药和方剂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既可以独立成方,也可以作为方剂中的主药或辅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配伍巧妙,药方精简,本文以解表方剂为切入口,基于原文,分析和探讨经方中解表类“角药”的配伍特点,从解肌发表、发汗解表、解表散寒、清热解表、化饮解表、解表清里、化气解表、温经解表、扶阳解表这9个角度加以详实梳理,对张仲景解表类“角药”形成整体归纳,以期对经方中“角药”的价值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临证运用经方提供新的思考方式,最终扩大经方的临证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对药是2味药物的配伍形式,角药是将3味中药合理配伍。金宇安老师临证强调顾护脾胃、调畅气机,重视气血同治、阴阳平衡,处方擅长使用对药、角药,以达到药简力专、提高疗效目的。本文从寒热同施、通补并用、相须相使、润燥相依、通涩合用5类中药配伍的临床应用,总结归纳了金宇安老师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药对是指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作用,在临床中又经常一起使用的两味药,又称“姊妹药”。药对的形成是方剂不断发展和配伍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方剂是以药物为基础,而两味以上药物配伍应用治疗疾病,正是方剂形成的最初阶段,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经历代医家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9.
笔者行医三十年来,平时喜对名老中医所介绍的一些用药经验,特别是由三味组成的“角药”运用经验,在临床上反复去验证,这样做既可充实自己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又可提高治疗效果。现将其中部分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整理成文,以供同道参考。1仙鹤草连翘何首乌此三味为谢海洲老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组“角药”。谢老认为该病有原发、继发两种,继发者易治,原发者难疗,究其病证,无非阴阳两类;审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临证治疗,除辨阴阳,分虚实外,尚需注意标本缓急。一般来说,出血为主者,急当凉血止血以治标;而出血缓解后,则当益气养血…  相似文献   

10.
浅谈经方中"角药"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对配伍应用 ,千百年来 ,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并积累了宝贵的运用经验 ,从而指导着临床用药的向前发展。然而 ,尚有一种是三味药配成一组 ,如三足鼎立 ,互为犄角 ,这种配伍 ,比起“药对”来 ,作用就比较复杂一些 ,无以名之 ,姑妄命之曰“角药”。初看 ,“角药”象是三组“药对”组成 ,但它的组方意义远比“药对”广泛深厚[1] 。它们既可独立成方 ,又是方剂的组成单位 ,具有某种特殊功用 ,其在方剂中应用 ,既可作为方剂的主要部分 ,又可作为方剂的次要部分。作为主要部分时 ,其功效与方剂的功效一致 ,而作为次要部分时…  相似文献   

11.
药物的应用包括配伍、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按照病情、药性和治疗要求予以正确应用,必精于药之配伍。最初是单味药,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咳血等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后来发展为双味药、多味药并形成方剂。对双味药习用就是对药也叫“姊妹”药。  相似文献   

12.
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重视患者的整体状态,并常用角药配伍法,调节状态。所谓角药配伍,就是以三味药物为基本组合单位的一种药物配伍方法,亦可是三个基本单位的药物组合。如当归、苦参、贝母;知母、贝母、瓜蒌等。角药配伍强调三种药物的合力,并不区分主药与辅药。这种配伍形式对状态的调节有很好的作用。笔者侍诊姜良铎教授三年余,受益匪浅,现仅撷其部分角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角药是三味具有一定联系的中药组合。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小儿药证直诀》中治疗脾虚泻的条文和方剂,挖掘提取出7组治疗脾虚泻的角药:“人参、白术、茯苓”角药健脾祛湿;“茯苓、白术、陈皮”、“陈皮、木香、诃子”健脾行气;“人参、白术、干姜”健脾温阳;“人参、白术、甘草”补脾和中;“使君子、厚朴、甘草”健脾消积;“天麻、全蝎、僵蚕”健脾祛风。通过分析以上角药的药味配伍、功效组合等方面可得:这7组角药或同类相须,或异类相使,或独立成方,或作为方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钱乙认知的脾虚泻,是包含了脾虚气滞、夹积、夹风,脾阳虚衰等兼证和变证的广义上的“脾虚泻”,故治疗时是健脾祛湿与行气、温中、消积、祛风等治法的结合。笔者基于钱乙的脏腑辨证学说,在小儿疾病的诊治中重视“五脏相关,以脾为本”,用“人参、白术、茯苓”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茯苓、白术、陈皮”治患儿胆道闭锁术后;“陈皮、木香、诃子”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人参、白术、甘草”治未病;“使君子、厚朴、甘草”治疗疳证;“天麻、僵蚕、全蝎”治疗儿童抽动症,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可见《小儿药证直诀》脾虚泻角药不仅在小儿泄泻,亦能在小儿肺系、心肝系疾病及治未病中发挥...  相似文献   

14.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或三味药的配伍形式,是连接单味药与复方之问的桥梁。其组成虽简单,却具备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故为方剂配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药对的配伍能起到协同作用,或者相互纠正其偏性,缓和其毒性,或者有相反的作用。随着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药对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进展,现将近5年的药对实验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药对(也称对药)和药组,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而成,是方剂中最少的组方形式。它构成简单,却具备了方剂的基本主治功能,是中药遣方用药特点之一。药对组合简单,但作为药对的两味药绝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方剂的配伍理论组合而成[1、2 ]。余桂清先生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顾问,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40余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盛誉。特别是,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  相似文献   

16.
对药应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华 《陕西中医》2000,21(1):39-40
<正> 早期的药物应用,多以单味药防治疾病。随用药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和丰富,逐步认识到单味药难以达到复杂疾病治疗的要求,从而逐步将多味药配合应用来治疗疾病,此乃古人之“病不能泛治,药不能独用”理论也。遵循这一理论,在治疗实践中诞生了多味药的配伍。早在《内经》中就有制半夏与秫米配合治疗失眠的记载。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序录部分概括总结了中药的配伍规律,提出了“相须、相畏”等七情和合的配伍理论,对于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采访名老傣医,查阅有关文献,对傣药分类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傣医功能分类采用等级分类较为适当;傣药的第一级分类,系以热和凉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的温、平的述语,以区分二种类型药物之间药物作用的强弱。热、凉药物作用强弱依次为“黄”(热)、“温”(温)、“奢墨”(平)、“嘎因”(凉)。“雅给”(解药)归为第二级分类;傣药有“宋”(酸)、“烘”(苦)、“万”(甘、甜)、辛、“撇”(辣)、“门”(麻)、“发”(涩)、淡、“荒”(芳香)、“景”(咸)、“雅给”(解药)11种味;第一级分类与第二级分类的关系为热药中有辛、辣、麻、解药4种味,温药中有苦、甜(甘)、辛、辣、麻、(芳)香、咸、解药7种味。平药中有酸、苦、甜(甘)、辛、涩、解药6种味;凉药中有酸、苦、甜(甘)、辛、涩、淡、(芳)香、咸、解药9种味。具有酸味、淡味或涩味的药物,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具有辣味或麻味的药物,用于治疗凉性疾病。具有咸味、(芳)香味、辛味、甜(甘)味的药物,用于治疗热性和凉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于己百临证常用对药、组药举隅(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沂 《江苏中医药》2007,39(1):42-45
于己百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临证组方常采用“经方头,时方尾”的方式.尤其重视味少力专、疗效确切的对药与组药的使用。列举于师治疗脾胃肠病证、肺系病证、肾膀胱病证、心脑病证等病证时常用的对药、组药,以示先生熟识药性、选药精当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试论温病方中"角药"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楼友根 《河南中医》2005,25(2):64-65
若将三味药配成一组的形式命名为“角药”,虽仍属药对范畴,但它的组方意义远比“药对”广泛深厚。这种配伍应用方式最早始见于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后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并加以充实发展。至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兴起,不但温病学术体系日臻完善,而且还创制了许多临床疗效卓著的新方,这些新方被后人谓之温病方。现就温病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角药”的配伍理论,应用规律,作一初步探讨,不揣浅陋,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经方中黄连“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并深入剖析以黄连为角药的类方鉴别,为现代临床用药谴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谨遵经旨,对经方中黄连“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进行详尽梳理,并从独立成方之“角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以及类方鉴别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经方中独立成方之黄连“角药”两对、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7 对,黄连的角药配伍,寒热并用,表里同调,虚实相兼,使得其可用于下利、呕吐、肠鸣、烦躁、心下痞等多个方证。 结论:经方中蕴含着丰富的黄连“角药”配伍知识,理解掌握经方中黄连“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及其类方的准确运用,可扩大主治,减少药味,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