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17例高血压患者用赖诺普利治疗4 周,治疗前后观察血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32 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赖诺普利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 P< 0.05)。并且显著降低FBG、FINS、TG、GMP-140,升高ISI(P<0.05)。CH、HDL无显著变化( P> 0.05)。结论:高血压病存在IR、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粘附力增强。赖诺普利在有效降压同时,可以纠正基础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方案。方法:研究对象197例分成四组。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组(A组,n=32),糖尿病无胆囊结石组(B组,n=36),胆囊结石无糖尿病组(C组,n=62)和对照组(无糖尿病无胆囊结石,D组,n=67)。对比研究各组血脂、载脂蛋白(Apo)、磷脂(PL)、脂蛋白(a)(LP(a))及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A组、B组与D组比较,甘油三酯、ApoB、ApoC2、ApoC3、Apo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具有胆囊结石血脂的特点。更存在ApoA1、ApoA2、ApoA1/ApoB、HDLc/TC比值(A组)等反映保护因子水平的显著下降,P均<0.01。A组与B组比较,空腹胰岛素浓度有升高倾向(P=0.076),餐后胰岛素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除HDLc/TC比值下降(P<0.01)外,所有血脂、载脂蛋白、PL、LP(a)、G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C肽水平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程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1)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的高危因  相似文献   

3.
作者观察了30例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在给予洛伐他汀口服8周前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发现用药8周后TC及LDL-C明显降低(P〈0.05),TG、HDL-C、VLDL-C变化不大(P〉0.05)。空腹血糖(FPG)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较用药前升高(前者P〈0.05)。空腹胰岛素(FPI)及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2hPI)也较治前增高(P〈0.05)。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乘积的倒数「1/(  相似文献   

4.
作者观察了30例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在给予洛伐他汀口服8周前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发现用药8周后TC及LDL-C明显降低(P< 0.05),TG、HDL-C、VLDL-C变化不大(P> 0.05)。空腹血糖(FPG)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较用药前升高(前者P< 0.05)。空腹胰岛素(FPI)及服糖后2 小时胰岛素(2hPI)也较治前增高(后者P< 0.05)。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乘积的倒数〔(1/(FPG×F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餐后2小时血糖与餐后2 小时胰岛素乘积的倒数〔1/(2hPG×2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长期使用该药,对2B型高脂血症患者有可能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与糖代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病人与糖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CHD病人80例,对照组40例的糖耐量,胰岛素(IS)和C肽(CP)释放试验,空腹血脂等。结果:CHD组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HD病人存在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6.
应用拉西地平对30例轻、中型高血压病(EH)患者治疗4周。观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空腹胰岛素(Ins)水平。结果显示:(1)EH患者SOD活力较正常人明显下降,LPO水平明显升高(P<0.01);服药后患者SOD活力明显回升,LPO含量显著降低(P<0.01);(2)降压作用显著(P<0.01),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3)对空腹Ins,血糖,血脂无影响。表明拉西地平降压作用安全、有效,且具有抗氧自由基和保护SOD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测定138例高血压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POA、APOB,与对照组对比,结果表明:高血压组TC、TG、APOB明显增高(P<005)。HDL-C、APOA降低。各组中女性的HDL-C水平较男性增高。提示高血压患者随着TG、TC及APOB增高和APOA/APOB比值的下降促使动脉硬化的程度加重。女性HDL-C增高与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关系,与睾丸酮的水平有关。脂代谢紊乱与高血压的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冠心病(CHD)与高胰岛素血症(HIS)的关系,本文分析了34例冠心病和15例正常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前后血清胰岛素(IS)以及血清胰岛素/血糖比值(IS/SG),结果发现CHD组服糖后1h、2h,I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时IS无明显增高(P>0.05);CHD组HI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S/SG却无明显增高(P>0.05)。提示:有HIS的CHD患者并不一定有胰岛素抵抗(IR),HIS可以是CHD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可不通过血糖、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某些代谢异常及药物干预后情况。方法:20例非肥胖的高血压病(EH)患者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尿素氮、肌酐等,并进行OGTT,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糖、血浆胰岛素,与14例正常人比较。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均正常,无差异性(P>0.05)。EH组治疗前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空腹及OGTT后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而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倒数(IAI)显著降低(P均<0.05);卡托普利治疗12个月后,空腹及OGTT后30、60min血浆胰岛素值下降,IAI升高(P<0.05),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亦有一定程度降低。结论:EH患者存在脂肪等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卡托普利治疗后降压的同时,上述改变得到了某些改善。  相似文献   

10.
检测56例原发性高血压卡托普利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胰岛素与血脂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EH组血脂,餐后血糖及In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In降低,HDL-ch及apoA1升高,apoB,TG降低,对TC无明显影响,相关分析表明:EH血In与TG,TC,apoB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h,apoA1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卡托普利可改善In敏感性,降低In水平,并对血脂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11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75例无高血压老年人对照组空腹血糖(SG)、胰岛素(I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h)及餐后2小时血糖(SG2)、胰岛素(IS2)。结果显示:SG、IS、TC、TG、IS/SG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及SG2、IS2两组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高血压组50例用卡托普利25mgTid治疗4周后,复查上述指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波依定)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39例,予以口服波依定5~10mg/d,疗程4个月,监测动态血压、起声心动图、血脂、血糖、肾功能。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5、P〈0.01);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PWT)均减少(P〈0.05);但血脂、血糖与肾功能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非洛地平对于  相似文献   

13.
94例冠心病,93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和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对94例CHD、93例CHD+NIDDM患者及100例正常人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分析对比,并对ApoB与CHD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CHD组及CHD+NID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血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G、ApoB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其它项血脂(P<005);CHD+NIDDM组与单纯CHD组比较,TG、ApoB有显著性差异(P<001);ApoB与CHD发病危险呈密切正相关(OR=1961,95%可信区间16831~22422,P=00057)。结论:在CHD的发病因素中,脂质代谢异常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TG、ApoB对于CHD的判别价值优于其它项血脂,且NIDDM患者CHD发展加速的机制与TG、ApoB也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对CHD、NIDDM患者TG、ApoB的监测,并及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以降低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80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并观察了卡托普利对CHD患者血清MDA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CHD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CHD患者血清MDA水平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8,P<0.01);3.卡托普利可抑制CHD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提示CHD患者脂质速或化反应增强,内皮功能失调,而卡托普利:可以升高NO水平,对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测定23名正常孕妇、24名妊高征患者(均为妊娠晚期)及20名正常非孕妇女的血清三脂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的含量及其空腹血糖水平。正常孕妇与非孕妇女比较,TG、TC差异非常显著(均P<0.001),HDL-C和血糖差异无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比较,TG、TC降低,HDL—C和血糖也降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妊娠期饮食应注意补充蛋白质,适当控制脂类食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胰岛素抗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服用同剂量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降血压,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对照组不服氧化镁。观察3个月。实验前1d及实验结束之次日分别测血压、抽空腹血查血清葡萄糖(SG)、血浆胰岛素(INS)、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实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实验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TG及TC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SI及HDL升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G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②对照组实验后SBP,DBP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NS,SG,TG,TC,HDL及ISI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实验后SBP及DBP降低明显(P<0.05);INS,TG,及TC降低(P<0.01,0.05);ISI及HDL升高(P<0.01);结论 氧化镁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清T  相似文献   

17.
检测57例高血压(HBP)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胰岛素水平,并与50例正常人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体旨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血糖(G)及In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DL-C及C/In对照组显著降低,In水平随EMI增加而升高,相关 分析发现,HBP患者In与BMI呈正相  相似文献   

18.
选择26例原发性高血压(EH)伴Ⅱ型糖尿病(NIDDM),其中糖尿病肾病(DN)12例,加用卡托普利37.5~112.5mg/日口服治疗,共4周.结果:收缩压(SBP)/舒张庄(DBP)由21.9±2.3/13.5±0.5kp_a降为19.3±1.5/12.2±0.8Kp_a(P<0.01),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由10.7±4.5/13.7±3.9mmol/L减为6.5±1.6/10.2±2.7mmol/L(P<0.01);24小时尿蛋白由1.9±0.3g减为0.6±0.3g(P<0.01).表明该药在降压的同时确有改善糖代谢、降低尿蛋白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玲  陆菊明 《湖南医学》1996,13(2):65-66
检测并比较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胆石症一未合并胆石症患者各15例的血糖、血脂、载脂蛋白A1和B、胆囊收缩素(CCK)、胰多肽(PP)以及胰岛素水平。NIDDM俣并胆石症者脱往高峰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胰岛素(空腹和餐后2h)明显高于无胆石症者、差异显著(分别为P〈0.01,〈0.05、〈0.05、〈0.05),而CCK明显低于无胆石症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45例老年非冠心病患者进行空腹血胰岛素、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管紧张素(Ang)Ⅰ、Ⅱ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胰岛素、TG和AngⅡ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P<0.01,P<0.05,P<0.05),冠心病组血糖、TC、HDL和AngⅠ与非冠心病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