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总费用趋势的描述和分析,探究预测分析的优势组合模型,并对2019-2020年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卫生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构建ARIMA模型、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比较拟合度并组成优势组合模型,对卫生总费用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 GM(1,1)模型和ARIMA模型的组合模型拟合度最高,预测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总费用逐年持续上升,预测2019-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69259.02亿元、79285.36亿元。结论 "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能够达到预期,通过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加大政府卫生投入,拓宽社会卫生筹资,使个人卫生支出和疾病负担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山东省卫生总费用核算和卫生筹资结构情况,对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及构成部分总体规模及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山东省政府部门和卫生部门卫生筹资策略和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采用《山东省统计年鉴》1998-2012年间卫生总费用相关资料,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利用R软件分析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及构成的变化趋势,并对卫生费用结构的分布情况及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1998-2012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由195.71亿元增加到1928.88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21.4元增加到199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2.79%增加到3.86%;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从15.67%28.93%增加到25.84%和37.66%,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62.45%降低到36.50%。针对山东省卫生总费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X~((1))(k+1)=1029.65882e~((0.173716k))-833.948821,以预测未来十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利用情况。结论基于GM(1,1)模型预测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及占GDP的比值呈上升趋势,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山东省还需进一步提高卫生筹资水平,合理化卫生筹资构成,加大政府卫生投入,降低个人筹资比例,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测并分析"十三五"期间卫生总费用发展趋势及我国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方法建立ARIMA模型预测卫生总费用的变化并宏观评价卫生费用增长趋势。结果根据ARIMA(3,3,4)模型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将突破7万亿元,"十三五"末期,预计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3%,突破世卫组织提出的5%~7%的标准。结论为维持卫生筹资可持续性应注重卫生费用管理,兼顾控制与发展,合理解决结构性问题,以较小的经济投入实现最大的健康产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东省卫生总费用进行核算与预测,为建立卫生筹资策略和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资料主要来源于1998—2009年山东省卫生财务、卫生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筹资来源法对山东省卫生筹资进行系统测算,并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运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山东省卫生总费用未来发展趋势。结果:(1)1998—2009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从195.71亿元增加到1163.20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21.44元增加到1228.26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2.79%增加到3.43%;(2)1998—2009年,按照国内口径,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从15.67%和28.93%增加到21.84%和36.85%,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55.40%降低到41.31%;按照国际口径,广义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6.95%增加到45.62%,私人卫生支出比重从63.05%降低到54.38%;(3)2015年和2020年,预测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01%和4.2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分别降低至37.02%和35.47%。结论:(1)山东省卫生筹资水平较低;(2)山东省卫生筹资构成向着好的方向变化,但卫生筹资构成仍不合理,公共筹资不足、个人筹资较高。建议:努力筹集足够的卫生资金,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加大政府卫生投入,降低个人筹资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农八师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结构及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来源法和机构流向法,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结果]2011年八师卫生总费用19.09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8.11%,人均卫生费用3,057.48元;政府卫生支出为6.47亿元,占总费用的33.89%,社会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额比重分别为41.33%、27.48%;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5%,人均政府卫生支出1,036.15元;分配总额18.24亿元中,医疗机构占81.45%,公共卫生机构占4.62%。[结论]筹资水平尚可,筹资结构合理,卫生费用机构配置不甚合理,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算并分析四川省2001年到2012年卫生总费用,为卫生筹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筹资来源法进行测算。结果:2012年四川省卫生总费用为1 405.91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 740.81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89%;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3.71%,33.24%和33.05%。2001年到2012年,四川省卫生总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19.44%;2012年后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慢于本地区财政支出增长。结论:四川省卫生筹资增速放缓,人均卫生总费用偏低,卫生筹资结构尚需优化,政府卫生投入需保持持续增长,可通过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增加社会筹资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及其筹资结构的情况,并预测“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与其筹资结构的未来发展走向,为制订并改进相关单位的健康方针、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负担提供合理建议。方法以2011—2020年天津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利用Excel软件分析卫生总费用及其筹资结构发展现状,并对“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和筹资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从411.10亿元增加到907.87亿元,年均增速为12.08%,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从25.4%减少到21.1%,社会卫生支出从37.8%上升到49.8%,而个人卫生支出方面的比例由36.8%降低至29.1%。“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卫生总费用持续稳步增长,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为25.68%。结论 天津市卫生费用筹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社会卫生支出成为卫生总费用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仍有下降余地,应稳步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以减轻居民个人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卫生总费用趋势预测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川省卫生总费用的预测方法,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RIMA模型和灰色模型,拟合并预测四川省2001-2020年的卫生总费用,通过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说明预测效果。结果 ARIMA模型为xt=53.318+0.259xt-1+0.741xt-2+ετ,其中,Var(ετ)=64.188;灰色模型为x(0)(k)-0.195x(1)(k)=146.829(k=1,2,…,n)。预测卫生总费用时,2020年的预测值分别是3099.26亿元和6835.82亿元;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09%和3.09%。结论虽然样本预测结果显示,灰色模型略优于ARIM A模型,但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数据特点以及考虑时间周期等因素。卫生部门在制定政策规划时,可针对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卫生筹资与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5—2007年,天津市卫生筹资总额从32.45亿元增加到224.15亿元,12年间增长了5.91倍。扣除人口因素影响,人均卫生费用从344.51元增加到2010.30元,增长了4.84倍。卫生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重从3.48%上升到2003年最高点4.56%,随后回落为2006年的3.94%,2007年又增长到4.47%。在卫生筹资构成中,政府卫生投入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略显滞后,社会卫生支出以各类医疗保障为主,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有所下降。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自2006年以来出现减缓趋势,其增长速度已经降至卫生总费用和GDP增长速度之下。同时,描述了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城乡卫生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国内比较。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基本卫生服务筹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08年至2018年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构成情况,并利用GM(1,1)模型预测分析江苏省后5年的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为宏观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也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分别构建传统GM(1,1)、新信息GM(1,1)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江苏省2008—2018年卫生总费用、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进行训练、拟合,从而选出最佳模型对江苏省卫生总费用及其构成进行预测。结果 2008—2018年江苏省卫生总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预测2019—2023年,江苏省卫生总费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23年将达到8 102.1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重将达到10.19%、69.24%和20.58%。结论 江苏省卫生总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筹资结构不平衡。政府卫生支出相对占比较低,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在逐年上升,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今后应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卫生财政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保障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十二五"时期广西卫生投入的充足性以及卫生筹资的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状况进行分析,为改善广西卫生筹资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卫生筹资状况、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GDP和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与全国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十二五"时期,广西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均超过5%,人均卫生总费用均低于全国水平;政府卫生支出与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卫生总费用流向医院比重超过50%,而流向公共卫生机构的比重呈逐年下降;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14年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10%。结论:广西卫生筹资结构在不断优化,个人卫生负担有所减轻,但人均卫生总费用远低于全国水平,卫生费用支出总额离百姓的需求尚存在差距,影响卫生投入充足性;社会卫生支出不足,影响卫生筹资公平性;卫生筹资配置结构失衡,影响卫生筹资效率;卫生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足,影响卫生筹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测广东省卫生总费用以及卫生筹资结构在2017-2020年的趋势变化。方法运用2000-2016年卫生总费用相关数据构建ARIMA拟合模型。结果模型的平均误差结果均在10%,拟合良好。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减缓,政府卫生支出占比稳定在26%左右;社会卫生支出占57.88%,为主要筹资来源;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为16.12%,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结论应注重卫生费用使用效率,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监管地位,同时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加强家庭医生作用,构建特殊人群专项保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山东省卫生费用的筹资来源,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山东省2010年的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测算,即按照卫生资金的筹资渠道与筹资形式收集卫生总费用数据,采用筹资来源法测算全社会卫生筹资总额,并与上年及全国水平进行比较。文中数据均以当年价格为基准,并未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对于筹资结构分析中的相关指标采用的是统计学上的构成比。结果 2010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较上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筹资总额达1 345.30亿元,政府、社会、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分别占24.34%、36.94%、38.72%。2010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 prodact,GDP)比重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应适当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加大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投入力度,降低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建立合理的卫生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卫生筹资的垂直公平和水平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垂直公平和水平公平角度分析评价天津市卫生筹资系统的公平性。方法:利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卫生总费用数据,运用AJL收入再分配方法分析天津市卫生筹资公平性。结果:天津市卫生筹资系统呈现亲穷人,改善了卫生筹资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但不同卫生筹资渠道收入再分配作用不同。结论:强化直接税收的再分配职能;统筹社会医疗保险,改善筹资公平性;谨慎解释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筹资的"伪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核算2019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了解上海市卫生筹资规模、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来源法和机构法核算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并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2001—2019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法)总量为2 532.70亿元,占上海市GDP的6.64%,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0 430.53元。从筹资结构来看,社会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分别为56.84%、22.28%及20.88%。同期卫生总费用(机构法)总量为2 660.58亿元,其中医院占比达67.82%,其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为13.33%,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占比为2.80%。结论:近年来卫生总费用增速放缓,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费用机构分配欠合理,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机构占比偏低。应建立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卫生筹资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和公共卫生机构投入,同时加强长三角区域跨省联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基于时间序列的卫生筹资总额、结构变化等。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6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总额从166.72亿元增长到2 048.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00%,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 222.65元增长到9 429.7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5.27%增长到7.98%,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较大。结论: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变化体现宏观政策变化,社会卫生支出高速增长,政府对卫生筹资贡献的影响力减弱,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筹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建议:保证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规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医疗,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核算"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费用,分析新疆卫生总费用变化情况,为新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筹资来源法进行核算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由424.23亿元增加到756.45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由2 178.53元增加到3 631.2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7.52%增加到10.24%。政府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由2011年的35.30%下降到2015年的30.55%。社会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由2011年的38.54%增加到2015年的44.68%。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2011年为26.16%,增加到2013年的28.09%,随后又降低到2015年的24.77%。结论:"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费用保持稳定增长,筹资结构较合理;"十三五"期间应确保政府和社会投入力度可持续性加大,继续以优化筹资结构为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卫生筹资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概要描述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2004年卫生总费用增速缓慢,政府卫生投入比例稳中有升,社会卫生支出比重持续回升,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保持近2年的下降趋势。还就卫生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从公平性角度对我国及部分地区卫生资金筹集和卫生服务利用进行分析评价,并讨论与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卫生筹资政策目标和卫生筹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6年我国各地区卫生费用水平差异及变化趋势,为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完善各地区卫生筹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来源法卫生费用核算为基础,比较分析地区卫生费用筹资总量、结构和变化趋势。结果:2016年我国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呈上升趋势,均超过4.30%,卫生总费用增速差异较大;人均卫生总费用地区间差距大,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近4倍;在筹资结构上,仍有12个地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高于30%;2020年部分地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存在不达标风险。结论:我国部分地区卫生筹资动员不充分,地区间人群卫生费用利用不均衡;卫生筹资结构存在差距,需加大对卫生筹资公平性的关注;卫生部门应关注卫生系统效率,保障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西城镇居民各种卫生筹资渠道的公平程度。方法利用比例法、累进性分析(集中曲线、kakwani指数)等方法分析广西城镇居民各种卫生筹资渠道的公平性。结果广西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过高。2000~2008年广西城镇居民现金卫生支出筹资的公平性优于通过税收筹资的公平性。税收和现金卫生支出的kakwani指数均为负值,表现为累退性,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较差。结论政府应加大卫生投入,拓展社会筹资渠道,降低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加强利用税收进行卫生筹资,从而提高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