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大肠癌病人手术风险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POSSUM评分系统对大肠癌(colonrectal cancer,CRC)病人手术风险进行评估,以评价该评分的临床有效性,同时对多个手术风险的单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对101例手术的CRC病人进行POSSUM评分,同时统计术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并与评分预测值进行比较,就有可能产生并发症的多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OSSUM评分预测并发症发生率(58.03%)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40.59%)较为接近,而预测病死率(11.15%)则较实际病死率(2.97%)略高;年龄、手术次数、血浆白蛋白含量、糖尿病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联。结论 POSSUM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预测CRC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对病死率预测高于实际发生率,需结合其他评分系统协同作用,与并发症有关的4个手术风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POSSUM)及改良POSSUM(P-POSSUM)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手术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7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POSSUM及P-POSSUM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实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根据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118例,实际发生并发症103例,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组的生理学评分及手术侵袭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值均<0.05)。根据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死亡21例,实际死亡7例,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死亡10例,与实际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SSUM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P-POSSUM比POSSUM能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OSSUM评分系统对高龄患者手术风险的评定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普外病房2004年1月~2006年12月246例年龄在70岁以上(不合70岁)的高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分别为87例(35.5%)和16例(6.5%),P-POSSUM评分系统计算的术后死亡为5例(2.0%),实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分别为56例(22.8%)和4例(1.6%).手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POSSUM预测值、手术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呼吸系统评分越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急诊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POSSUM评分系统可以协助评估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对于高龄患者,应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急诊手术,并注意患者呼吸系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在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32例接受LPD患者的临床资料, 收集所有患者的12项术前生理评分及6项手术评分, 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OSSUM评分系统预测LPD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并分层分析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能力。分别评估POSSUM、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病死率和真实水平的差异。  结果  以POSSUM评分系统预测LPD术后并发症的有无,ROC曲线下面积为0.83。分层分析发现有并发症者术前生理评分及POSSUM评分值较高,与无并发症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LPD术后并发症的预测, POSSUM评分值在>0.4~0.6时与真实值最相近、最准确;对良、恶性病变,LPD术后的并发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对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更高;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男性与女性L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价值,且性别间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际的L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病死率是7.0%, 实际的病死率是1.5%,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病死率是1.6%, 实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OSSUM及P-POSSUM评分系统预可较好预测LPD的手术风险, 可用于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POSSUM和PPOSSUM预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风险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死率的价值。方法:对213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POSSUM和P-POSSUM对预测的病死率厦并发症率与实际病死率厦并发症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并发症组的术前生理学评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的术前生理学评分;死亡组术前生理学评分亦明显高于非死亡组;运用P-POSSUM预计公式预测的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x^2=3.15.P〉0.05)。结论:POSSUM及P-POSSUM对前列腺增生症手术风险厦术后并发症率和术后病死率有很好的预测能力;POSSUM可用于预测并发症率;P—POSSUM可用于预测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孟涛  王飞  张茜  王海江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26-2628
目的应用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高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探讨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高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并发症风险的能力。方法选择我院98例高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患者,用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9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6例,并发症组的术前生理学评分、手术严重度评分及预测并发症概率均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结论术前生理学评分、手术严重度评分增高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概率高,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高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并发症风险的能力为中等,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外科决策——附13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史继荣  刘斯  赵建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853-1855,1858
目的探讨预测高龄患者术后转归的方法,提高高龄患者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133例年龄在75岁以上(不含75岁)的高龄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分别为51例(38.3%)和9例(7.1%),P-POSSUM评分系统计算的术后死亡为3例(2.3%),实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分别为27例(21.5%)和2例(1.2%)。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的POSSUM预测值、手术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均明显增加。手术时间越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急诊手术的术后并发症较高。结论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可以预测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对于高龄患者,应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急诊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M-POSSUM评分预测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风险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M-POSSUM评分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风险进行评估,以评价该评分的临床有效性,同时对多个手术风险的单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对250例手术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进行M-POSSUM评分,同时统计术后实际并发症和死亡率,并与评分预测值进行比较,就有可能产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多个单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OSSUM评分预测并发症和死亡率分别为36.7%和7.8%,与实际并发症(32.4%)和死亡率(5.6%)较为接近;单因素分析比较显示6个单因素与并发症的产生有关联,2个单因素与患者死亡有关联。结论:M-POSSUM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预测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6个手术风险的单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张国磊  闫楚奇 《安徽医学》2023,44(1):97-101
目的 探讨并比较改良大坪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ORSSSP)与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程度评分系统(POSSUM)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诊的1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分为发生组(n=42)和未发生组(n=104),对比两组改良DORSSSP与改良POSSUM评分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价值。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实际发生并发症者42例;发生组改良DORSSSP为(37.78±3.50)分、改良POSSUM评分为(36.19±5.16)分,均高于未发生组[(30.89±3.21)分、(28.89±4.31)分](均P<0.05);改良DORSSSP得分越高(OR=5.181,95%CI:2.634~7.539),改良POSSUM评分越高(OR=4.586,95%CI:2.105~7.357),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改良DORSSSP、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7例,其中男35例,女82例;年龄65~96(82.7±7.0)岁;Garden分型:GardenⅠ型3例,GardenⅡ型3例,GardenⅢ型51例,GardenⅣ型60例。围手术期实施损伤控制技术治疗,运用生理学与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用朴茨茅斯改良POSSUM (Portsmouth modified POSSUM,P-POSSUM)预测死亡率。结果入院时POSSUM评分20分的并发症低风险患者43例,根据患者病情实施骨科手术;POSSUM评分≥20分的并发症高风险患者74例,采用损伤控制内科技术稳定内环境后行损伤控制骨科手术。损伤控制前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49.3±5.9)%,死亡率为(11.4±1.5)%;损伤控制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1)%,死亡率为(4.5±1.9)%;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为35.9%,死亡率为3.4%,与损伤控制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技术能够规避手术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POSSUM评分在肺外科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OSSUM评分、手术时间、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s)、周边气道总阻力(R5-R20)、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全部用力呼气肺活量的百分比值(FEV1%)、最大通气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值(MVV%)与肺外科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的关系.方法 对335例肺外科手术患者进行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例数,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手术时间、Fres、Zrs、R5-K20、FEV1%、MVV%与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的关系.结果 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人数为130例,实际并发症人数为107例,差异无显著性(x2=3.16,P=0.075);预测术后死亡人数为29例,实际死亡人数为7例,差异有显著性(x2=-16.391,P=0.000).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回归系数=1.986;P=0.007)、Fres(回归系数=-2.873:P=0.007)、FEV1%(回归系数=-1.510;P=0.001);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回归系数=5.916;P=0.001).结论 POSSUM评分可用于预测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是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 erity score for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系统对大肠癌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评估的价值。方法对143例大肠癌术前应用POSSUM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观察术后实际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并与预测值比较。结果手术侵袭度评分与大肠癌患者的存活率显著相关(P<0.05),预测并发症发生数为66人,实际发生数为43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测死亡数为12人,实际死亡数为7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危机组死亡发生率预测更具准确性(符合率100%),而在低危机组则高估其死亡发生率(符合率37.5%)。结论POSSUM评分系统能较好地预测大肠癌术后死亡发生率,并可影响术前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评分(SRS)和生理及手术严重性(POS-SUM)评分系统对高龄患者急诊手术风险的评定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病房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急诊手术且年龄在60岁以上(含60岁)共2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患者实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分别为115例(45.60%)和7例(2.80%).随着ASA分级及SRS评分的提高,手术后并发症率也升高(P =0.001,P=0.004).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术后并发症143例(56.70%),与实际相较差异无显著性(P =0.448),预测死亡36例(14.40%),存在明显高估(P<0.001).P-POSSUM评分系统计算的术后死亡为12例(4.90%),SRS评分系统预测术后死亡16例(6.30%),均差异无显著性(P=0.242,P=0.055).结论 ASA分级、SRS评分及POSSUM评分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协助预测高龄患者的急诊手术风险,为外科决策提供参考依据.ASA分级使用简单,但目前缺乏根据ASA分级的风险定量计算公式,仅能对病人的手术风险进行粗略的定性评估.SRS评分综合考虑了患者基础情况和手术创伤因素,并可通过公式计算患者的预测死亡概率,提供了手术风险的量化指标.POSSUM评分更为全面、细致,但是信息收集和数据计算较为繁琐且需要收集手术资料甚至术后病理资料,在术前使用POSSUM评分预测术后风险的可靠程度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评分)的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精准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2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OSSUM评分预测并发症风险,并对高风险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预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OSSUM评分预测发生率(P<0.01),而对照组患者的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与POSSUM预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OSSUM评分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风险准确且有价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手术安全评估系统对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预测能力。方法根据生理学和手术严重评分系统(POSSUM)以及该评分改良版P-POSSUM,建立对老年患者进行骨折手术的安全系统,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伤科手术治疗的394例老年骨折患者,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预测模型,并发症发生率,之后前瞻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61例老年骨折患者,分析该评分系统对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预测能力。结果手术安全评估系统对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7.39%、1.24%,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为21.74%、1.86%,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比均无差异,P0.05。结论根据POSSUM和P-POSSUM评分建立的手术安全评估系统对建立老年骨折患者手术预测模型具有重要作用,对手术安全评估系统的观察指标更明确,客观性、针对性更强,其预测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安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OSSUM评分预测骨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价值.方法 对200例骨科高龄患者进行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例数,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POSSUM系统预测,55例发生并发症,而实际发生并发症4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预测术后死亡人数为16例,实际死亡人数为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POSSUM评分能较好地预测骨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但对术后死亡存在过度预测.  相似文献   

17.
周乾华  张亮  施益明  王海洋 《重庆医学》2024,(4):542-546+554
目的 探讨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预测老年胸部术后并发症的价值,并分析其与Clavien-Dindo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胸部手术的18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75)和无并发症组(n=107),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及POSSU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OSSUM对老年胸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Clavien-Dindo分级患者POSSUM,并分析POSSUM与Clavien-Dindo分级相关性。结果 并发症组以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低蛋白血症次之。并发症组术前POSSUM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OSSUM的AUC值为0.829;并发症组Clavien-Dindo分级中Ⅰ级5例,Ⅱ级47例,Ⅲ级8例,Ⅳ级7例,Ⅴ级8例,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不同Clavien-Dindo分级并发症患者POSSU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OSSUM与Clavien-Dindo分级呈正相关(r=0.5...  相似文献   

18.
POSSUM评分在评估股骨干骨折手术风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科POSSUM评分评估股骨干骨折手术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股骨干骨折病例,应用骨科POSSUM预测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率.结果 根据POSSUM系统预测,45例发生并发症,而实际发生并发症3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P=0.44).同时发现在高危机组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更具准确性.预测10例死亡,实际死亡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P=0.63).结论 骨科POSSUM评分能较好地评估股骨干骨折手术风险,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严重程度评分系统(POSSUM)对高龄骨科髋关节手术和非骨科、非同类患者的临床适用范围。方法 应用POSSUM系统评分并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理论预测值,比较100例骨科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与200例非骨科、非同类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以及各自有无并发症组间差异。结果骨科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测值(42.04%)与实际值(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1,P=0.002);有、无并发症组生理指标评分[(25.05±5.05)分vs(24.49±5.40)分, Z=-0.80, P=0.936]、手术严重度评分[(10.14±0.83)分vs(9.96±0.86)分, Z=-1.086, P=0.278]、并发症预测值[(44.22±18.48)%vs(41.56±18.47)%, Z=-0.325, P=0.7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骨科、非同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测值(47.33%)与实际值(1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086);有、无并发症组间手术严重度评分[(10.42±1.57)分vs(10.47±2.16)分, Z=-0.477, P=0.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生理指标评分[(26.53±5.97)分vs(23.18±4.55)分, Z=-3.122, P=0.002]和并发症预测值[(55.96±20.17)%vs(45.32±18.61)%, Z=-2.853,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OSSUM评分对高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值高于实际观察值;POSSUM评分系统可作为非骨科、非同类患者的术前风险评估工具,对骨科高龄手术患者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POSSUM)预测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以期对外科术前评估以及手术风险预测评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07年住院维吾尔族食管癌手术患者共142例,通过改良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例数,并与实际例数进行比较,并根据Copeland方程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R)。并发症发病率的预测-InER/(1-R)]-5.91+(0.16&#215;12项生理学评分)+(0.19&#215;6项手术严重性评分)。结果:共有92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组生理学评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改良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人数为86例,实际并发症人数为9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OSSUM评分能较好地预测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根据评分结果加强术后监测和器官支持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