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对某院2015年9种治疗药物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监测品种的构成情况,测定频率情况,监测比例情况以及各个监测品种的监测结果及科室分布情况。结果:该院监测例数和测定频率最多的是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占我院所有监测品种次数的80.3%,其次是甲氨蝶呤和他克莫司。他克莫司、甲氨蝶呤、环孢素A和地高辛监测比例均达到60%以上。90.1%儿科患者的42 h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分布在0.1~1 μmol·L-1。抗癫痫药物中监测次数最多的是丙戊酸,但多数仅监测一次,说明医师和患者对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的重视程度不够。万古霉素和地高辛用药人群为老年人,建议将血药浓度调整在正常范围的中下限。结论:血药浓度"正常"的构成比较高,说明该院临床医师已充分意识到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要性,此外仍需要医师与临床药师密切配合,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案,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7种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参考范围。方法:通过咨询已经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医院的工作人员,查询药品说明书,出版的书籍及检索相关文献,分析能够达到药物治疗目的的最低有效浓度和出现中毒反应的最小中毒浓度,作为临床TDM值的参考范围。结果:初步确定了万古霉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地高辛、环孢素、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TDM监测指标及其参考范围。结论:药物TDM监测指标参考值可以为临床药师提供参考,给临床医师个体化用药提供了药物调整剂量的依据,确保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院2012年1~12月7种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均相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测定他克莫司、环孢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必妥、万古霉素7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疗效和调整药物剂量。抗癫痫药的 TDM 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苯妥英钠出现中毒反应最多。万古霉素的临床送检量最少,与临床使用量少和血药浓度是否需要监测存在争议性有关。结论开展血药浓度监测,能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患者丙戊酸类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评价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意义。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统计分析592例患者TDM结果。结果:我院监测的癫痫患者丙戊酸浓度在治疗范围内的比例为37.2%,完全控制发作的比例为54.8%。结论:丙戊酸类药物口服后个体差异大,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后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药护一体化监管模式对治疗药物监测(TDM)全过程实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12月期间实施TDM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监管模式(即医师、药师、护士三方的工作相对独立);将2019年1-12月期间TDM监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药护一体化监管模式(即医师、药师、护士三方相互合作,以患者和样本为中心,药师作为关键衔接,制订各环节的执行标准,明确各自职责)。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浓度总体达标率、问题样本发生率、危急值通报率、临床满意度、用药建议反馈与采纳情况以及6种监测药物(丙戊酸钠、地高辛、他克莫司、环孢霉素、甲氨蝶呤、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的药物浓度总体达标率、危急值通报率、临床满意度合格率分别为64.57%、99.39%、97.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6%、96.80%、92.22%(P<0.05);而观察组的问题样本发生率为0.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P<0.001)。观察组的个体化药师发出反馈率(89.19%)、医师反馈交流率(80.50%)、用药建议采纳率(69.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34%、71.46%、55.36%(P<0.001)。观察组患者除他克莫司的药物浓度达标率略低于对照组外(73.40%vs.75.77%,P>0.05),其余5种监测药物的药物浓度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丙戊酸钠、地高辛、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DM全过程实施医药护一体化监管模式,可有效提高药物浓度达标率,并实现个体化用药的全程动态监督和反馈,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林红 《西北药学杂志》2010,25(3):216-217
目的通过对TDM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影响因素,协助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方法对515例入选病例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5例病例中阳性病例为219例,占42.5%。其中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地高辛、万古霉素和联合用药的阳性率分别为35.9%,34.2%,32.7%,69.0%,45.7%和73.1%。结论 TDM在临床药学服务中非常重要,是指导药物个体化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参与1例肝移植术后先后出现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致肺部感染和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临床药师在权衡治疗矛盾基础上,结合相关指南和文献,在药物选择、用药疗程、剂量调整等方面针对性地给出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等用药建议,通过医嘱重整判定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波动的药物因素或基因多态性因素,为优化方案提供依据。临床医生多次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达治疗窗,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药师可在耐多药菌抗感染治疗、基于血药浓度监测的治疗方案调整、特殊人群用药方案调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1882人4092次治疗药物监测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治疗药物监测(TDM)数据统计分析,评估患者进行TDM测定的次数、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测定的效果和意义。方法:统计分析我院1 882位患者4 092次的TDM结果,其中环孢素502人1 207次;丙戊酸604人1073次;地高辛776人1 207次。结果:分析发现,环孢素、丙戊酸和地高辛首次监测结果在有效治疗窗内的分别占41.4%、40.73%和42.27%;3种药物的监测次数为1次的构成比分别为44.1%、70.9%和74.2%;测定2次的比例都小于17%;在所有测定3次和4次的患者中,3种药物的监测结果在治疗窗内的构成比分别为47.7%、27.6%和44.6%,而血药浓度低于治疗范围的构成比分别为42.8%、61.7%和45.6%。结论:TDM虽然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监测次数偏少;即使监测多次,结果达标情况仍不理想,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临床药师也要从药学监护的高度,加强患者依从性的教育,最大限度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为指导卒中后癫痫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徐州某三甲医院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不同因素对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共进行11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66例次(56.1%)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合并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卒中后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偏低,用药方案要考虑卒中类型、年龄、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肾移植状态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的剂量调整方案。方法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变化,临床药师参与了肾移植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包括心血管治疗药物选择,免疫抑制药剂量调整,患者的健康教育等。结果与结论通过免疫抑制药剂量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患者血药浓度平稳,病情稳定,好转出院。对于特殊用药人群血药浓度监测为联合用药时剂量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可以满足治疗需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阐述治疗药物监测(TDM)对地高辛合理应用的意义。方法:建立地高辛Access数据库,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3~2011年地高辛TD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因治疗范围窄,毒副反应大,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意义重大,但患者的个体用药信息缺乏,限制了地高辛个体化用药的发展。结论:TDM已被临床广泛认可,但仍需医师、药师共同努力,结合TDM结果与其他临床信息,实现地高辛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2013~2015年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TDM)结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 098例次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的TDM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098例次TDM结果中丙戊酸钠1 009例次,卡马西平65例次,苯巴比妥24例次,3种药品血药浓度在推荐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42.6%,64.6%,37.6%。联合用药共31例次,药物浓度均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的8例次(25.8%)。末次给药和采血时间对TDM结果有明显影响。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临床用药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1例心脏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及药学监护过程。临床药师通过监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血糖值,协助医师制定和调整免疫抑制治疗和降糖治疗方案,复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达标,心肌活检证实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血糖平稳控制,期间未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说明临床药师可以融入临床治疗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药事服务,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统计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剂量、合用药物等因素的相关性。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在2 002例次儿童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范围内1 185例(59.19%),<50μg.mL-1 538例(26.87%),>100μg.mL-1 279例(13.94%);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年龄密切相关,其他抗癫痫药可能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而影响疗效。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为实现个体化用药,应常规监测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对儿童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1例儿童肾移植患者,长期口服他克莫司抗排异治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后导致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升高,临床药师结合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对他克莫司剂量进行调整,使其血药浓度维持在目标浓度范围内。结果 :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儿童肾移植患者的临床预后。结论 :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的儿童肾移植患者,合用伏立康唑治疗时,他克莫司的剂量应调整为原来的1/2,后续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6.
945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5月期间292例患者945次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药浓度治疗窗内:卡马西平最高(80.6%),地高辛最低(27.5%);剂量不足:地高辛最高(61.2%),中毒剂量:地高辛最高(11.3%);除环孢素外,1例患者测定一次血药浓度的比例均高于60%;癫痫类药物:罕见1位患者测定次数多于3次;环孢素:1例患者监测次数大于5次的为51.9%。结论TDM在我院开展,多种原因导致药物未在治疗窗内,监测次数偏少。临床药师和医师应联合,充分利用TDM技术,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3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3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对口服丙戊酸钠176例、卡马西平72例、苯妥英钠29例的癫痫患者血中药物谷浓度进行监测(277例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口服丙戊酸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98例,有效控制率为89.80%;口服卡马西平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49倒,有效控制率为95.92%;口服苯妥英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6例,有效控制率为66.67%。结论监测癫痫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体内的血药浓度,对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1-11月85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血药浓度分布及性别、年龄、剂型、合并用药等因素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血药浓度小于50 μg·mL-142例(49.41%),在有效药物浓度范围(50~100 μg·mL-1)为41例(48.24%),结果大于100 μg·mL-1 2例(2.35%)。本次调研中患者性别、年龄、丙戊酸钠剂型及合并用药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日剂量与血药浓度表现出个体差异,但无剂量和血药浓度相关性。结论: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存在个体差异,在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实施个体化给药, 提高药物疗效,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1例临床药师参与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脑术后患者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的临床实践,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分析1例颅脑术后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下降的案例,提出血药浓度监测和给药方案建议,并通过文献复习为后续相似的案例提供用药参考。 结果与结论 碳青霉烯类药物联用丙戊酸钠可导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下降,临床可通过调整抗癫痫药物、抗感染药物或加强患者的监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丙戊酸治疗躁狂症及其血药浓度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戊酸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血药浓度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60例躁狂症患者分别接受丙戊酸钠缓释剂及丙戊酸镁治疗6周,并于服药后1,2,4,6周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戊酸血药浓度,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有效病例的血药浓度平均为(77.58±14.45)μg·mL^-1,治疗窗范围为50~100μg·mL^-1之间。结论丙戊酸能有效治疗躁狂症,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