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熏蒸疗法是中医治疗眼病的外治特色之一,其原理在于眼部黏膜中具有丰富的血管,能够充分吸收中药煎剂在雾化状态下转化的药气离子,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追溯至《黄帝内经》有"摩之浴之"之说,《理瀹骈文》中"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有研究表明治疗眼部疾病运用熏蒸疗法,局部组织内所吸收的药物浓度要高于内服吸收的药物浓度,药物直达病所,效专力宏,效如桴鼓。用中药熏蒸眼部可以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  相似文献   

2.
熏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中药加水煎煮,煎好后,使热气蒸腾上熏人体,具有简、便、效、廉、捷等优点。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一书中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著名论点。周天寒主任医师为重庆市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善用“先熏后服疗法”治疗面部疾病。周天寒主任医师将内治外治两法结合,先用中药熏蒸头面部,然后内服该药液,独创“先熏后服疗法”,临床上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很早就有中药外治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礼记》中说“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说明头和身体的疾病可以通过沐浴即外治法来治疗,外治法和内治法治疗机制是一致的,只不过给药途径不同,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在所发现的92枚武威汉代医简中,  相似文献   

4.
吴师机《理渝骈文》云:“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则神奇变换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不穷。”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可应用临床各科,方法简便,收效迅捷。现就笔者临床应用本法于急诊方面的治疗概况举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志煌  何丹丹  沈鹰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282-283,297
熏蒸疗法又称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熏蒸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是中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浴体法起源于《内经》,是外治法的一种。《小儿药证直诀》亦有用此法治疗小儿病的记载。而后世吴师机则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笔者据此在临床运用本法治疗儿科疾患,收到一定效果。兹举例介绍如下:例一:高热案高×,男,7个月。1986年8月15日初诊。发热三天,体温在38.5℃—40.1℃之间,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认为皮炎、湿疹类疾病病因多以湿、热、风、虫为主。如《理瀹骈文》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故外用药亦选用清热、除湿、祛风、杀虫之品。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大黄加减药物外用治疗皮炎、湿疹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敷脐疗法虽古所遗,但临床报道甚少。其实外治急救疗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且适应症也相当广泛,若因症而施,方法简便,见效敏捷。因此外治急救疗法绝不能简单地视为内治法的补充,也是内治急救所不能取代的。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所说:“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  相似文献   

9.
中药外治法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疗法之一,主要是指骨伤科疾病的病变部位的局部用药。中药外治法正如清代名医吴师机著《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它是辨证论治的贯彻。外伤科疾病内外兼治的原则,即局部与整体兼顾的原则,其应用可使局部肿胀消退,疼痛缓解,软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特别是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验方体现了祖国医学百花齐放,源远流长的特色。本文论及的几个验方是由我院几位名老中医依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其总结升华而成。现对其在软组织损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无成熟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表现以肢端感觉异常,如蚁行感,麻木,针刺样疼痛或烧灼感,袜套样痛觉为主,夜间尤甚。DPN的西医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止痛等。中药熏洗疗法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依“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而选药制方。  相似文献   

11.
乳腺炎多是由哺乳期妇女乳房部细菌感染,乳房挤压,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畅致疏泄障碍,胃热壅滞与阳明之热蕴结,经络不通,气血郁滞,郁而化热成痈。属于中医“乳痈”范畴。《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通络为原则。中医外治法在乳痈的治疗中有独特疗效,现归纳近几年的外治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赖善中 《四川中医》1993,11(1):30-31
吴师机《理瀹骈文》云:“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洽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则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不穷。”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可应用临床各科,方法简便,收效迅捷。现就笔者临床应用本法于急症方面的治疗概况分述如下。【肠梗阻】姚××,男,68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大便矢气不通三天,于1990年  相似文献   

13.
"穴位贴敷"一词,首见于《针灸资生经》,属中医外治之法,既可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内治、外治之法在理、方、药等方面相通,仅仅是治疗方法的不同。正如清代集外治法之大成,被后人誉为"外治之宗"的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写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故遵此提出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核心为"内外同治之理"。该理论指出穴位贴敷疗法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并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重要原则,根据脏腑-经络系统,选取一定的穴位,并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贴敷治疗,是针灸与方药巧妙结合的产物。本研究基于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核心"内外同治之理"依次从穴位贴敷疗法的古文献记载、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内外同治之理"的具体内容3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力证据,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清吴师机的《理沦骈文》在精心研究前贤外治经验,结合自己有效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对外治法特色、机理、适应症、组方制剂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论述,可谓是外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牌。尤对《内经》的“摩之浴之”疗法情有独钟,认为“歧伯摩之浴之推出,炒熨即摩也,煎抹即浴也”,“疾徐轻重,运手法于炒熨煎抹之中,以药力到为候,无不效者。”将众多内服名方剂运用于炒熨煎抹外治法中,成为中医治疗史上一大奇观。内服方外用,手法极为丰富。如桂枝场治“伤寒项强、中风口喝”,“煎药搞项背”。牛黄清心丸治“中风热证,热阻关窍”,用药…  相似文献   

15.
熏蒸疗法治疗痹证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等多种疾病。我们根据清代著名外治专家吴尚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的理论,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痹证,取得一定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卢国盘  谢孝春 《四川中医》1993,11(10):22-23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把新鲜的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研末加酒、蜜、醋等汁调和敷在脐部,或烫脐、灸脐、在脐部拔罐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外治方法。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有用盐纳脐中、灸之治疗霍乱的记载,至清代吴师机的《理论骈文》收集脐疗验方达百余种之多,可谓集其大成。吴氏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  相似文献   

17.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中医外治大师的清代医家吴尚先,字师机,对中医外治十分精通。他历经20载,易稿10余次,荟萃外治理论及临床应用经验而编集成的《理瀹骈文》(以下简称《理》),对中医外治、即透皮治疗系统,有着重大贡献。《理》的篇首就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相似文献   

18.
中药敷脐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脐疗就是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粉、糊、丸、膏、饼等)敷贴脐部,通过对其施以物理刺激,如艾灸、热熨、拔罐、推拿、针刺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常应用中药敷脐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内病外治法 (下称“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 ,千百年来它以简、便、廉、验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据有关方面资料考证 ,中医外治法起源于远古 (《内经》时代 ) ,发展于中古 (汉、晋、唐、宋、元、明 ) ,成熟于明清。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其《理瀹骈文》(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内病外治法专著 )中明确指出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 ,法耳。”此语对中医内病外治之阐述可谓开宗明义 ,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确立中医外治法的理、法、方、药时均沿用此理论 ,其…  相似文献   

20.
前人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也就是说中医药之外治疗法是有特殊价值的一种独特疗法,且有治法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等优点。倘适时用之,则疗效立竿见影。现介绍敷脐与敷涌泉穴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