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罗文科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23-4125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机加氧气雾化吸入方法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加氧气雾化吸入方法排痰,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雾化吸入后振动排痰机用于颅脑创伤患者排痰安全有效,可以及时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对减少护士的体力消耗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并振动排痰机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30例患者使用雾化吸入并G5振动排痰机观察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雾化吸入并振动排痰机治疗后,患者排痰量明显增加,血氧饱和度﹥93%以上,罗音减少,通气障碍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 雾化吸入并G5振动排痰机可促进排痰,能明显预防和改善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减少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陈晓 《中国医刊》2013,48(4):88-89
目的 比较氧气驱动雾化与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82例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压缩泵式雾化吸入,两组均配合小儿哮喘常规护理及雾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87.8%),观察组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氧气驱动与压缩泵式雾化配合合理护理均可有效治疗儿童哮喘,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梁雁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297-298
目的了解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将18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两组均给予祛痰、止咳、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7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轻,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术后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排痰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66例肺癌手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在常规综合疗法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雾化液的配制均为盐酸氨溴索30 mg(5ml),5%碳酸氢钠5 ml,做雾化吸入,每次20 min,每日3次。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痰液的粘稠度降低、量减少、白细胞计数降低、pH值升高以及患者咳嗽、喘憋、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更有利肺癌患者术后排痰,改善患者术后咳嗽、喘憋、低氧血症等症状,并能减少肺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雾化吸入法对减少胸外科监护室术后病人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本科收治的50例术后入监护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法,观察组采用持续雾化吸入法,并于3天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胸外科监护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氧气雾化吸入较常规雾化吸入更能有效排痰,同时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中风病痰热证证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将72例中风病痰热证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沐舒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显效时间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中药氧气雾化在治疗中风痰热证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张口式氧气雾化吸入法对气管插管全麻开胸术后排痰困难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行气管插管全麻开胸手术后排痰困难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口含式氧气雾化吸入法和张口式氧气雾化吸人法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及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排痰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吸入合并刺激气管促进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咳嗽排痰的效果.方法 65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中、后刺激气管促使咳嗽排痰.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雾化吸入,鼓励患者自行咳嗽排痰.每天下午雾化后30 min进行肺部听诊了解肺部情况并记录,以及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咳嗽能力主观感受,连续3d;治疗一周后询问患者不适症状并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显效、好转例次及咳嗽能力主观评价达完全、部分能力的例次(P<0.0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一周后患者观察组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中、吸入后进行刺激气管咳嗽咳痰,能提高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排痰效果,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歇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新叩背法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肺部感染,痰多粘稠不易咳出,使用沐舒坦(30 mg)雾化吸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间歇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新叩背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持续的氧气雾化吸入法,吸入结束给予叩背,观察两组患者雾化吸入5 d后排痰效果、雾化吸入的副作用。结果:实验组30例,有效排痰23例,无效7例。对照组30例,有效排痰13例,无效17例,χ2=6.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副作用2例,对照组发生副作用9例,χ2=4.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雾化吸入辅助新叩背提高了老年患者雾化吸入的依从性,提高了排痰效果,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普米克及可必特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6)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解痉、止咳化痰等治疗,观察组(n=66)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及可必特雾化吸入,辅以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7.9%,97.0%vs 59.1%,86.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及可必特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用于开胸术后患者更理想的雾化吸入方式,以促进患者有效排痰,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行全麻开胸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两组,相同的雾化剂的前提下,实验组采用持续24 h氧气雾化吸入5~10 ml/h,根据痰液的粘稠度增减雾化吸入液的速度;对照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3次/d,15 min/次,并根据痰液的粘稠度增减雾化吸入次数。结果两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后血气分析结果提示pH、PO2、PCO2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湿化适中例数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湿化不足例数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湿化过度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胸术后患者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更能降低痰液的粘弹性,从而更利于痰液的排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入选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将特布他林雾化液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溶液加入德国PARI(百瑞)雾化吸入器内吸入,雾化时间20 min,3次/d,5 d为1个疗程;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G5振动排痰仪治疗,选择频率15~30 Hz,每次15 min,3次/d;C组采用特布他林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雾化后间隔30 min应用振动排痰仪治疗,3次/d。结果:C组与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效果明显,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应用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吸入对临床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大剂量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3 d和术后3 d观察1组予生理盐水10 ml+沐舒坦30 mg+普米克令舒1 mg、观察2组予生理盐水10 ml +沐舒坦30 mg +普米克令舒2 mg、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0 ml+沐舒坦30 mg雾化吸入,每天3次。比较3组之间PaCO2、PaO2、SaO2、、痰量、痰液pH值、术后住院天数、平均术后带管天数、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3组之间上述指标中除Sa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2组临床指标改善更显著。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应用大剂量普米克令舒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对减轻肺部炎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呼吸频率、体温、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林春雨 《当代医学》2014,(16):26-27
目的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1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随机分为2组(n=43)。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与超声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均有明显疗效,但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具有刺激小、明显提高患儿血氧饱和等优势,更适合运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锻炼和雾化吸入治疗对外科ICU全身麻醉(全麻)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气道分泌物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根据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随机分为四组:术后患者一般治疗组(A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诱发性肺量计(IS)训练组(B组),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组(C组),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和IS训练联合治疗组(D组)。监测患者拔管后0.5、24及48 h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血气分析指标(SaO2、PaO2和PaCO2),气道分泌物清除效果及临床疗效,随访患者转出ICU后的气管插管率。结果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气道分泌物清除效果、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效果及气管插管情况,B组、C组和D组均优于A组,以D组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险因素患者更明显。其中C组和D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清除效果较B组和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麻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应用IS训练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能促进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清除和肺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险因素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息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0.5 mg+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0.8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SaO2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均可不同程度缓解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效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可显著提高患儿SaO2.  相似文献   

19.
岑东霞 《中外医疗》2012,31(35):108+110-108,110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46例,给予雾化吸入地塞米松,除雾化吸入外,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起效快,可以快速缓解喉梗阻症状,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0.
李玲 《华夏医学》2014,27(2):31-33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联合易坦静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248例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振动排痰及易坦静口服,均以7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治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振动排痰联合易坦静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