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通过病例收集,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证型,为阐明现代医学的临床理化指标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依据。方法:将20例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进行中医证型归纳分组,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临床理化指标的差异,论证低T3综合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TT3、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虚证(脾阳虚证、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共18例,占90%。结论:低T3综合征中阳虚证比例最高,其中脾肾阳虚证、心肾阳虚例数相对较多,主要表征是畏寒乏力、腰膝酸软等。根据患者血清中TT3、FT3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是否为阳虚证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肌钙蛋白I、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将93例CHF患者分为6个证型组,检测各组甲状腺激素、肌钙蛋白I、血尿酸水平,并与对照组(22例)相同指标相比较。结果:TT3、FT3水平CHF心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阳虚水泛证组、痰饮阻肺证组均明显降低;肌钙蛋白I水平心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阳虚水泛证组、痰饮阻肺证组均明显升高。尿酸水平阳虚水泛证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痰饮阻肺证组较对照组、心肺气虚证组、气阴两亏证组、心肾阳虚证组明显升高。结论:甲状腺激素、肌钙蛋白I、血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老年CHF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指标与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5个证型组.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组血清T3、FT3水平降低,rT3水平升高,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肾阳虚组T4、FT4水平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5个中医证型组T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指标与肝炎后肝硬化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组检测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30例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组T3、巩降低及rT3升高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脾肾阳虚组T4、FT4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明显降低;5个证型的TSH之间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老年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体质分类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预防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学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按9种体质类型分类,气虚质36例占27.1%,阴虚质30例占22.6%,阳虚质23例占17.3%,血瘀质10例占7.5%,湿热质9例占6.8%,气郁质9例占6.8%,平和质7例占5.3%,痰湿质6例占4.5%,特禀质3例占2.3%。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证居多,共48例占36.1%;其次为肝肾阴虚证,共34例占25.6%;肾阳虚证30例占22.6%;气滞血瘀证18例占13.5%;其余分型3例占2.3%。气虚质与气血亏虚证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体质分类以气虚质、阴虚质居多,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居多,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415例胸痹心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415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胸痹心痛虚实证候间及具体的6个辨证分型间的冠脉造影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三组实证之间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三组虚证之间,除心肾阴虚与心肾阳虚两组可见显著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四组实证与三组虚证间的两两比较,除痰浊内阻、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未见统计学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可见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31)。结论:胸痹心痛中医不同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的冠脉病变发生率高且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进行临床观察,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诊治并且同意参加本项研究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内容包括:舌苔、脉象、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数据,探索出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包括主证、兼证。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例患者中,23例肝肾阴虚,占23%;77例脾肾阳虚,占77%;7例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占7%;3例脾肾阳虚兼心阳虚,占3%;1例脾肾阳虚兼气血亏虚,占1%。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体重、锻炼、日照、营养因素关系密切(P均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有两个主证和一个重要兼证。围绝经期女性以肝肾阴虚为主证,其余绝经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女性以脾肾阳虚为主证,高龄女性合并严重的脆性骨折多以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由于3例兼有心阳虚患者合并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1例兼有气血亏虚患者合并有左股骨颈骨折并进行全髋置换,术后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故心阳虚及气血亏虚不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兼证。  相似文献   

8.
韩佳瑞  左振魁  张琪 《光明中医》2011,26(8):1570-1571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CRF)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钙、磷水平的关系,进行辨证的客观化研究.方法 对61例CRF进行辨证分型,并测定钙磷水平.结果 CRF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钙磷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阴阳两虚证血钙磷代谢紊乱程度最为严重,其次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血钙磷代谢紊乱程度较低.结论CRF患者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中医辨证分型与肌酐、尿素氮的关系,进行辨证的客观化研究。方法对61例CRF进行辨证分型,并测定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CRF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BUN、Scr升高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其升高水平自高至低为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结论CRF患者各中医证型与BUN、Scr水平存在一定关系,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肌酐、尿素氮水平逐渐升高,出现气虚、气阴两虚,最终出现阴阳两虚之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艾滋病致血液毒性反应的主要证候特点及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HAART治疗后出现血液毒性反应的216例患者四诊信息,归纳证候学特点并分析其差异。结果 216例中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血两虚证(142例,占65.7%)和脾肾阳虚证(74例,占34.3%);气血两虚证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气血两虚证组CD4+T细胞计数高于脾肾阳虚证组(P>0.05),两证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两虚证组患者生活质量较脾肾阳虚证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ART致血液毒性反应的主要证候有气血两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病情相对较轻,不同证候患者生活质量、CD4+T细胞及病毒载量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雨田 《山西中医》2002,18(1):9-10
采用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及血压均下降(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P<0.01),差异亦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张友堂  付青青 《河南中医》2012,32(9):1105-1106
通过对168例五苓散验案进行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基本可以确定五苓散证的参考指征为:①主症:小便不利,口干渴(渴欲饮水或不欲饮水),腹胀满;②兼症(或然症):浮肿,汗出,短气,尿频,倦怠乏力,呕恶,眩晕;③舌脉:舌淡苔白腻、白滑或薄白,或可见舌胖大;脉沉细或沉滑。在临床应用中有三项主症加上舌脉征象,或两项主症,两项兼症,加上舌脉征象即可初步诊断为五苓散证,选用五苓散进行加减论治。  相似文献   

13.
尿道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病名,为已婚女性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特征,将尿道综合征分成5个类型论治,提出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困、下注膀胱,可兼气滞、血瘀、阴亏,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为病,湿为本,热为标,热为湿困蕴化而成。除湿热之邪,湿宜“温”化,热要“凉”清。治疗湿热之证,要寒、温药并用,寒而不过以免助湿,温而不多以防助热,四诊合参,在定性湿热的基础上,仔细分辨“湿”与“热”孰重孰轻,准确把握寒、温药的用药比例,小心进退,力求无偏,是治疗湿热证有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伤寒奔豚气证相当于西医的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但症状比较重,多来势凶猛。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气的典型代表方剂,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刀四联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四联法对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腰三横综合征患者923例,分成两组,治疗组855例,采用针刀四联法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注射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7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间临床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四联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病人容易接受,且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友堂  庚晓慧 《河南中医》2011,31(9):957-958
通过对麻杏甘石汤医案中的症状、舌脉进行归类统计,总结了麻杏甘石汤证证候舌脉的指征:①主症:咳嗽,身热,喘,汗出.②兼症: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③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数.临床有三项主症加舌脉征象,或有二项主症、二项兼症加舌脉征象即可诊断为麻杏甘石汤证,首选麻杏甘石汤治疗.  相似文献   

17.
证候基因组学和证候蛋白质组学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等新学科的发展,论证了证候基因组学、证候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分析和讨论了其研究难点及解决措施,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史梅莹  赵燕  王天芳 《世界中医药》2014,9(12):1672-1674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PCOS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建立PCOS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为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2类,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181篇文献,其中调查研究48篇,干预研究133篇;2)调查类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64种,涉及29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和肾阳虚证;3)干预类研究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50种,涉及22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和血瘀证;4)2类文献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为肾、肝、脾;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有虚、痰湿(浊)、血瘀、气滞、阳虚,另外,调查类文献中还有阴虚,干预类文献中有火(热)。结论:临床中,对PCOS的辨证结论虽繁杂、各异,但涉及的证候要素相对集中;本研究所归纳、提炼之证候要素,可为制订该病的临床辨证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化浊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97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肾衰3号颗粒剂,主要成分为黄芪、人参、白术、葛根、淫羊藿、山茱萸等,观察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ro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Uprot、Scr、BUN、TG、TC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同时副作用的发生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风内动证三亚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首次对肝风内动证三类亚型(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进行不同层次多指标实验研究,发现肝阳化风证有:脑供血障碍和脑组织损伤表现;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调节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活性物质含量显著变化。血虚生风、阴虚风动证各类指标测定值相近,异常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