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指标与肝炎后肝硬化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组检测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30例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组T3、巩降低及rT3升高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脾肾阳虚组T4、FT4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明显降低;5个证型的TSH之间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血清TBIL、TP、ALB、AST、ALT及PT。结果:肝功能各指标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PT水平在各型中的排序为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脾虚湿盛〉肝气郁结,TBIL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虚湿盛〉肝气郁结,ALB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虚湿盛〉湿热内蕴。ALT在肝气郁结、湿热内蕴两型中较高,AST在湿热内蕴、肝肾阴虚两型中较高。AST/ALT在肝气郁结型中最低,脾虚湿盛型次之,湿热内蕴、肝肾阴虚两型中较高。结论:肝功能各指标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同步检测HA、PC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A水平肝肾阴虚证组最高,肝气郁结证组最低。PCⅢ水平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肝气郁结证。结论:肝炎肝硬化单纯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临床少见,大部分兼有血瘀证。HA、PCⅢ对于判断肝硬化病情及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指导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4.
梅国进 《山西中医》2011,27(10):13-14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各中医证型与CHE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诊断和排除标准的入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5个常见证型,100例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检测,探讨其与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结果:CHE水平肝气郁结组最高,湿热内蕴及脾虚湿盛组次之,之后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组最低。结论:乙肝肝硬化临床以脾虚湿盛及肝气郁结多见。肝气郁结证处于肝硬化的初期,肝脏储备功能尚可,血清CHE水平较高;肝肾阴虚证多属乙肝肝硬化终末期,肝功损害严重,肝脏储备功能低下,CHE水平降低。而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证属于疾病中期病情较稳定;脾肾阳虚证多属肝硬化病程中后期,血清CHE水平较低。血清CHE对于判断肝硬化中医证型及判断肝硬化肝脏储备、辨别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声像图、门脉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15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超声声像图、门脉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分级的差异。结果:血瘀证肝硬化患者肝左叶上下径最小,除脾肾阳虚证外,显著低于其他各证型(P<0.05);湿热内蕴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直径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血瘀证各组门脉直径(P<0.05),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湿热内蕴证肝硬化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肝硬化患者血流量显著高于脾肾阳虚证和血瘀证肝肾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和湿热内蕴证以A级为主,且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P<0.05),而脾肾阳虚证和血瘀证肝硬化者C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湿热内蕴证肝硬化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肝硬化患者总蛋白(STP)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肝硬化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和湿热内蕴肝硬化患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P<...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指标与肝炎肝硬化辨证分型及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按Child-Pugh分级法进行分级,分组检测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组T3、FT3降低及rT3升高,与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3、FT3、FT4水平在Child-pughA、B、C3级中呈逐渐下降趋势,rT3水平呈逐级上升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血瘀证6个证型,并与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对照,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肝炎肝硬化各证型之间TIMP-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炎肝硬化各不同证型TIMP-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IMP-1的值在各证型的变化由高到低依次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HA、PC-III与湿热内蕴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瘀证HA、PC-III、LN、IV-C均较湿热内蕴证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 A级以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C级较多出现在肝肾阴虚证、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中,较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IMP-1、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量化指标,用于评价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严重程度,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乙肝5项、HBV-DNA。结果:HBV-DNA在湿热内蕴型中复制最为活跃,肝肾阴虚型次之,在脾虚湿盛、肝气郁结两型中最低。结论:乙肝后肝硬化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均以血瘀为基础证型。HBV复制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房訾晴  陈婷 《新中医》2020,52(11):188-19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依据中医证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证型的超声图像表现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肝气郁结证组、脾虚湿盛证组、湿热内蕴证组的肝左叶上下径显著长于瘀血阻络证组(P<0.05),瘀血阻络证组的脾长径与后径显著长于其它证型(P<0.05)。肝肾阴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瘀血阻络证组的门静脉内径显著大于湿热内蕴证组(P<0.05),肝气郁结证组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大于瘀血阻络证组(P<0.05)。6组的肝静脉内径及肝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组、脾肾阳虚证组、瘀血阻络证组的胆壁毛糙比例显著低于湿热内蕴证组(P<0.05);湿热内蕴证组的腔内回声不均比例显著高于其它5组(P<0.05);肝气郁结证组、脾虚湿盛证组、湿热内蕴证组的形态比例失调、被膜锯齿状、弥漫回声增高比例均低于肝肾阴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瘀血阻络证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型随着病情发展呈现变化,且其超声特征、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可为临床评估病情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NAFI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组检测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与正常组30例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NAFID患者的证型包括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湿热内阻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组、湿热内阻证组T3、rT3、FT3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最多,痰瘀互结证最少;NAFID中医证型与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