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提高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1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习的1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入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即担心基础护理工作量增加,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及身心压力增大;排斥生活护理,依赖护工;基础护理概念不清;希望护士分级管理,增加护理收费;职业认同感差,专业价值观尚未形成。结论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实习护生的专业价值理念的形成教育,培养具有职业价值及利他观念的护理学生,提高其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男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青年学生社交能力评定问卷及其他影响因素问卷对171名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1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得分2377(47.21±9.73)分。职业认同的5个因子得分中职业自我概念和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得分最低;2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男生职业认同总分存在差异(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专业态度、社交能力对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职业认同处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可根据护理专业本科男生的特点,通过培养其社交能力及职业情感,树立良好的专业态度,提升其职业认同,为稳定其就业观及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所民办高职院校的328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基本信息、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护生的专业价值理念及对实施基础护理操作的态度。结果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护理认知的总体得分为(79.70±13.15)分,不同学校的护生在基础护理的认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认为治疗性护理工作是基础护理内容,对于剪指甲、处理大小便、更衣等生活护理操作则认为不是基础护理的内容,不应由护士完成;生源、学校、专业价值观念和实施基础护理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基础护理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基础护理认知上存在偏颇,对生活护理的认知较差;需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护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促进职业态度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量表对283名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总均分为(100.01±8.6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班级任职与否、护理专业与自身职业兴趣是否相符、所认识的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自身人生价值实现与否为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水平尚待提高,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护理教育者从护理本科生兴趣出发,培养其积极专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陈宏  赵媛  梁峰 《天津护理》2015,(2):177-178
<正>国内外护理教育界普遍认为护理专业教师要兼具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与护理理论教学能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学习与研究[1]。目前护理学生通常感觉到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应用相脱节,这种脱节导致学生普遍认为理论教学是无关紧要的或者对护理实践大失所望[2]。护理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帮助学生在护理专业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技巧和伦理道德标准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及其特点。方法应用修订后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实习结束后的60名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排序依次为外在价值、外在报酬和内在价值,职业价值尺度最重要的5个项目依次是同事关系、成就、利他主义、独立性和生活方式。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其职业价值尺度的排序表明护理本科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护理学专业特点;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发掘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三年级护理本科生的学习状况,为护理教育者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依据,使学生能够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下学好专业知识.方法 通过访谈的方式,对本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班的14名学生现有学习兴趣、目标、课余时间安排等进行资料收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提出问题和措施.结果 通过本研究发现护理本科生在学习上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对专业内容的学习兴趣不高;二是对时间没有统筹安排,学习积极性不高;三是期待教学方式完善化.结论 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从而提高对专业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教师的授课方式等措施改善目前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8.
史娟  韩继明  杨瑞  黑元辉 《护理研究》2009,23(7):1730-1730,1756
护理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定现象,一直是护理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专业思想教育已成为护理教育的一项重要问题。为掌握我校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知现状,评估专业教育结果,为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专业思想提供依据。于2008年1月在某大学进行了学生价值观念与社会行为问卷调查。现将专业选择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是所有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任务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指导下,使护生具有较好的护理学基本理论以及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应用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术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者也对护理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护理本科人才培养应避免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态度培养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护理专业的迅速发展,护理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健康结局;而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护理人才的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培养,其重要举措在于师资力量的良性培养和发展,护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即双师型教师[1]。深入理解学科建设内涵,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储备优秀的教学力量日益受到护理教育者及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强化训练对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法抽取2007级护理本科生94名,于强化训练前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以及强化训练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强化训练前后护生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83.72±4.46)分和(85.76±5.47)分;照顾提供得分分别为(3.12±0.17)分和(3.32±0.0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生对医院环境的熟悉、总体安排以及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技能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组织良好的实习前综合强化训练和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水平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4月,我们采用Weis设计的“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价量表”对308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呈中等水平,其专业价值观水平在有无临床实习经历间、护生入学时对选择护理专业持有不同态度间,护生毕业时对选择从事护理专业持有不同态度间及其父母对子女从事护理专业持有的不同态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提示,护生对选择和从事护理专业所持的态度是影响其专业价值观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学校的培养模式、护理本科生自身的因素及家庭因素均会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高等护理教育应加强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未来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培养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引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方法观察组78例,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及培训;强化护生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教育;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护士礼仪及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培养护生书写护理病历的能力、强化护生护理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加强急救技术的训练;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综合考核成绩方面均提高(P〈0.01),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减少(P〈0.01或P〈0.05)。结论重视带教老师整体素质的培训,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教育,采用教学考评,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考评,是提高护生防范护理纠纷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生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与干预护生行为问题、促进护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护生相关不文明行为问卷和护生不文明行为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对大学1、2、3年级大专与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的主要不文明行为是在考试与小测验中作弊;护生不文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护生素质差;教师对护生不文明行...  相似文献   

15.
秦阳  陈曦  廖月霞  夏燕  贾悦  束余声 《全科护理》2016,(16):1700-1703
[目的]探讨带教老师视角下护生的临床学习环境,为护生建立理想的临床学习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Van Manen诠释现象学的研究法,将39名带教老师按科室分为6组,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整理形成6份完整的访谈资料,经过详细分析,从中提炼出3个主题:教学理念存在差异;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信任;忽视专业成长。[结论]带教老师应持有积极的教学理念,创造良好教学氛围;注重和护生的沟通,增进互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关注护生专业成长,努力为护生建立理想临床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修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的途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校参加过2门及以上护理专业基础课程重修补考的16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学习的因素排前3位的是:自己不认真学习,自身学习方法不当,听不懂;课程内容太抽象,教师讲课内容多速度太快,教师讲课枯燥,不生动,对课程不感兴趣,基础差听不懂等是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专业基础课程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护理本科实习生专业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新形势下护理本科生专业观现状,为护理教育者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及医院制定护理用人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了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64.4%(56名)未对护理专业持喜欢态度,8.0%(7名)表示很喜欢,27.6%(24名)态度不明确。影响护理专业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太辛苦,作息不规律,专业社会地位低。结论:护理本科生专业观不稳定,积极的专业态度尚未完全形成,未有较成熟的职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护理本科实习生专业态度现况,为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态度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1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态度总分为(84.17±8.64)分,整体专业态度趋于积极水平.领导、技能、灵活性、沟通交流4个维度的均分在2.5分以上,满意度维度均分为2.48分.问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改善我国护患关系,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已成为护理院校必须回答的公共议题。本文从护理人文关怀与职业精神两者关系进行综述,提出了护理学生对人文课程认知不正确、护理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护患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探索出加强护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视度、鼓励人文阅读、注重教师综合能力培养、协调人文课程比例、改善护患关系等对策,为实现医学人类健康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引起不同学习阶段男护生专业心理压力的因素及所采取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男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压力应付方式问卷及自制护生专业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对某省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5至2008级在校本科男护生共102名进行"护生专业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和"压力应付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男护生存在中度专业心理压力,且各年级男护生专业心理压力存在差异,其中二年级男护生专业心理压力较其他年级学生低.护理专业本科男护生的压力应付方式均为成熟型,即采用"解决问题-求助"方式,其中二年级学生采用解决问题方式多于其他年级学生.结论 应纠正社会对男性护理人员的偏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减轻心理压力,正确引导男护生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