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 mg/(kg.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均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2例在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26例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d)静脉滴注,对照组116例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痰热清治疗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80例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静脉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和痰热清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连用3d。通过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得出最终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127例,总有效率90.71%;对照组总有效77例,总有效率5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痰热清治疗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疗效显著,临床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本科室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8例给予阿糖腺苷注射液5 ~ 10 mg/kg,静脉滴注,1d1次.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莲清热泡腾片(金银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炒苦杏仁等),热水溶解后口服,1 ~15岁每次1~2片,1d4次.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7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治愈率占78.00%;对照组治愈60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治愈率占61.00%.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予以清开灵注射液0.5~0.6mL/(kg.d)静滴,抗病毒口服液1~1.5 mL/(kg.d)口服,对照组42例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2组均以5~7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3%);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较好,经济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2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1 mL(kg.d)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点滴,每日1次,观察2组患者,皮疹消退,体温下降情况。结果:从发热、皮疹消退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对照组78例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治疗组80例予以蓝芩口服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上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清开灵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燕凌  孔叶北 《光明中医》2011,26(7):1441-1442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喜炎平方案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喜炎平、单磷酸阿糖腺苷+喜炎平,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使用喜炎平、单磷酸阿糖腺苷两种药物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观察并记录两组退热时间、退疹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疾病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和退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改善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3—8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10 mg/kg+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利巴韦林10 mg/kg+热毒宁0.5 mL/kg+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比较对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1);且治疗组在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总病程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α-2b干扰素联合小儿清热宁治疗手足口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小儿清热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α-2b干扰素100万IU,每日1次肌肉注射,小儿清热宁<3岁2 g,每天3次;3~6岁4 g,每天3次;>6岁8 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用利巴韦林15 mg/(kg.d)静脉滴注,西咪替丁5~7 mg/(kg.d),每天2次口服。2组均用药5 d。结果治疗组5 d治愈率97%,对照组5 d治愈率75%,2=7.82,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小儿清热宁治疗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开灵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9月门诊符合手足口病普通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均给予退热、多饮水等对症、支持治疗,血象升高提示细菌感染者予以适当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颗粒0.5~1袋/次,2~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55例,治愈4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55例,治愈3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45%。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退热、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开灵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将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135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喜炎平5~10mg/(kg.d)静脉滴注,加用消旋卡多曲,体重<9kg给予10mg/次,体重≥9kg给予20mg/次,3次/d;对照组65例用利巴韦10~15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6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热毒宁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的差异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全部患儿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10~15 mg/(kg·d)利巴韦林注射液+100~250 mL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0.5~1.0 mL/(kg·d)热毒宁注射液+100~250 mL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连用7d后,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和疱疹消退时间以及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为(3.64±0.82)d,疱疹消退时间为(6.80±1.57)d,治愈18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为(1.98±0.75)d,疱疹消退时间为(5.22±1.23)d,治愈24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两组患儿发热和疱疹消退时间、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效果确切,能缩短发热和疱疹消退时间,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给予痰热清0.3~0.5ml(/kg.d)静脉滴注,1次/天;对照组30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1次/天,疗程均为3~5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喜炎平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现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饲手足口病态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倒和对照组30倒.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10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静滴10 mg/(kg/d),均为每日1次,疗程5d.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持续天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8.
潘云芳  胡晓红 《新中医》2016,48(6):159-160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风热感冒夹滞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2例采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74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统计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并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见呕吐、腹泻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风热感冒夹滞证患儿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史德功  张翠玲  徐宝芳 《河南中医》2013,33(7):1078-10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确诊病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每日1次,加用痰热清注射液0.3~0.5 mL/(kg·d),疗程5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每日1次,疗程5d.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保证足够能量,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对症处理等.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0%,有效率为99.0%;对照组治愈率为64.8%,有效率为95.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局部均使用双料喉风散吹敷口腔,手、足、臀部涂炉甘石洗剂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煎剂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用药5 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清热利湿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缩短病程,疗效佳,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