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总结特殊部位烧伤后期肉芽创面用FE复合酶处理后覆盖大张中厚皮片修复的疗效。方法对78例特殊部位烧伤后期感染的肉芽创面先选用FE复合酶湿敷,控制感染,术中彻底清创,移植大张中厚皮片封闭创面。结果78例感染创面经FE复合酶湿敷后再次做创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移植大张中厚皮片后75例皮片成活,成活率96.15%。结论肉芽创面并不是大张中厚皮片移植的禁区,只要创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选用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感染,术中清创彻底,术后制动良好,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肉芽创面大张中厚植皮的可靠性。方法:对10个部位,58个肉芽创面行大张中厚植皮,并测定肉芽创面pH值来预测植皮的成活率。结果:创面值在7.0—7.5之间植皮成活率在95%以上,且成活率与皮片大小无关。结论:肉芽创面大张中厚植皮是可靠的,它不仅封闭了创面,更重要的是使病人的外观和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张自体中厚皮联合MeeK皮片移植修复下肢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下肢深度烧伤患者行大张自体中厚皮联合MeeK皮片移植,术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18个月,对下肢创面进行功能与外观形态的观察。结果:25例大张自体中厚皮联合 MeeK 皮片移植修复下肢深度烧伤创面,成活率96%以上,无1例因感染或皮下积液等造成皮片坏死,下肢功能及外形良好、耐磨性较好,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及挛缩畸形。结论:采用大张自体中厚皮联合MeeK皮片移植,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节省皮源,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是修复下肢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较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以保证大张完整中厚皮片修复肉芽创面的成活率。方法:对30例采用大张完整中厚皮修复肉芽创面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并进行康复期护理。结果:30例大张完整中厚皮移植成活率100%,外观及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是大张完整 中厚皮移植成功修复肉芽创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严重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48例四肢创伤严重感染创面患者,行手术扩创早期结合VSD治疗,创口感染控制良好,2期采用皮瓣或游离植皮治疗,所有患者随访均持续3个月以上,最长24个月,平均1年。结果:10例创面无骨外露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38例患者创面有骨外露,2期采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皮瓣、植皮全部成活。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能较好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有助于控制创面感染,创面均愈合良好,肢体外观和功能满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撕脱的无血运的皮肤切取后,制成大张中厚或全厚网状皮片原位植皮修复创面。结果 通过对23例患者的治疗,均在3~4周内愈合。结论 对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无血运的皮肤切取后,制成大张中厚或全厚网状皮片原位植皮修复创面行之有效、治疗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结合游离植皮在治疗足踝创伤性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足踝皮肤缺损的患者,一期先行清创手术,之后使用VSD持续负压吸引创面7~14d,待创面新鲜无感染、肉芽新鲜时,行二期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覆盖创面后继续予以VSD治疗10~14d。结果: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下肢足踝皮肤缺损患者,采用VSD联合植皮冶疗可有效助组织瓣修复创面,提高皮片成活率,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创面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效果。方法1990-2005年对119例患者分别应用中厚皮片移植67次;皮瓣移植36个,肌皮瓣移植19个,肌瓣转移2个,治疗慢性创面124个。所有创面术前均采用负压引流,皮瓣、肌皮瓣术后均采用负压引流。结果52例患者皮片成活率达98%以上(包括1例肌瓣表面植皮),13例患者达95%以上,有2例患者行补充植皮。3例局部皮瓣出现边缘表皮坏死,换药后治愈外,其余皮瓣、肌皮瓣、肌瓣均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创面修复后外观满意者106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6例(5例均为肌皮瓣转移术的局部臃肿,1例为植皮术后凹陷瘢痕)。结论无骨、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外露,局部瘢痕化不太严重,修复部位对耐磨和感觉要求不高、时间较短的慢性创面可以选择中厚皮片移植;对外观需求较高且创面较凹陷者可选用局部皮瓣或肌皮瓣;局部感染明显或需改善血液循环的慢性创面最好选用肌瓣或肌皮瓣修复。密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保证手术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手热压伤后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990~1996年收治的53例手热压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疗效最佳,早期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晚期皮瓣修复次之,晚期肉芽创面植皮疗效最差。结论:早期扩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是保证手功能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利用二次植皮手术治疗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二次植皮手术进行治疗,总结分析患者术后的自体中厚皮片成活率。结果:经过手术后,患者的大张自体中厚皮片成活率在85%以上,同传统切痂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片手术患者疗效相近,并且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一次大张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或者肉芽创面点移植皮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一年,植皮部位的外形以及功能的满意率为100%。结论:二次植皮手术能够有效提高移植皮片的成功率,减少传统手术中造成患者功能部位疤痕增生或者挛缩畸形的发生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拼接法联合等面积法修复皮肤多处缺损的供皮区取皮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多发皮肤恶性肿瘤患者3例,联合拼接法和等面积法构成第一层次以2个类半切圆沿直径错位排列,第二层次半切圆按等面积法剪切的供皮手术方案。结果:联合拼接法和等面积法缩小了供皮区创面宽度,供皮区缺损能够直接缝合,避免了多处供皮区,患者移植皮片均存活。结论:拼接法联合多重等面积供皮法是修复皮肤多处缺损的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皮肤撕脱伤临床治疗的探讨(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34例不同皮肤撕脱伤临床资料分析,对其诊治方法进行了总结。结果:皮肤撕脱伤的治疗关键是创面的处理,治疗方法的选择。结论:在判断撕脱皮瓣血运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撕脱皮瓣,保持完整而健康的外覆盖组织,对后遗畸形的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代表性技术,表现出与多个学科融合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皮肤科学高度依赖形态学特征,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主要基于视觉图像,是AI应用的优势学科。基于皮肤影像技术的AI不仅能提高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还能对常见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估。本文就AI在皮肤肿瘤、炎症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为皮肤科AI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皮肤替代物的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普及,将彻底改变烧伤创面修复对自体皮源的高度依赖,提高严重创伤和大面积烧伤救治成功率,并改善创面修复质量。皮肤替代物具有广阔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永久性皮肤替代物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取早期将撕脱皮肤作"皮片化"处理,然后原位缝合覆盖创面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病人54例,疗效满意。我们认为皮片成活的关键是:(1)彻底清创。(2)"皮片化"处理。(3)引流通畅。皮肤处理愈薄,成活率愈高。引流通畅可防止皮片浮动而坏死。合并骨折时,以手法复位、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等方法为主,尽量减少使用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胶原人工皮覆盖大鼠自体微粒混合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供皮区愈合质量。方法:①应用皮鼓切取人体不同部位中厚或厚中厚皮肤,施以不同覆盖方法,根据组织学、肉眼观察和患者自评等方法对疗效进行判断;②观察取皮前皮下注液与不注液对供区愈合有无影响;③对肥胖等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去脂得皮封闭创面。结果:①不同覆盖方法中以自体微粒-桀亚敷料皮或自体微粒-生物敷料效果较好。取皮前皮下注液有利于供皮区愈合;②去脂得皮可获"双赢"效果。结论:对于中厚或厚中厚供皮区采用自体微粒-桀亚敷料皮或自体微粒皮-生物敷料进行覆盖、术前常规皮下注液后取皮、对中小面积深度烧伤采用去脂得皮法等均有助于提高供皮区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182-1183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治疗中异种皮作微粒皮移植覆盖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深度烧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异体皮作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种皮作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第4周微粒皮成活率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但2组患者术后第4周微粒皮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治疗中异种皮作微粒皮移植覆盖物安全可行,术后愈合快,疗效与异体皮作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一种小面积全层皮肤制备皮片的改良方法。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自背部切取4 cm×4 cm大小全层皮肤组织,实验组使用鼓式取皮机及双面胶纸将其反削成中厚皮片,对照组采用眼科剪将其修剪成中厚皮片。将皮片原位移植于大鼠背部创面,术后8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皮片成活率。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手术患者21例。结果:实验组皮片完整无缺损,厚度均匀一致;对照组皮片厚薄不一,部分皮片有剪破痕。实验组制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患者术后皮片成活良好。结论:小面积全层皮肤组织制备皮片的改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皮片质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对6例皮肤缺损、深部组织外露患者采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中足背皮肤缺损3例、外踝皮肤缺损1例、头皮恶型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1例、颞面部皮肤缺损1例;采用带腓动静脉蒂小腿外侧皮瓣转移修复足背及外踝皮肤缺损3例,吻合短蒂血管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头皮缺损1例、修复前足皮肤缺损1例,吻合长蒂血管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颞面部皮肤缺损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