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预防及彻底治疗宫颈癌。方法收集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内江市中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823例患者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19岁)、B组(20~29岁)、C组(30—39岁)、D组(40—49岁)、E组(50—59岁)、F组(≥60岁)进行筛查,筛查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结合The Bethesda System(TBS)报告系统,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结果823例中宫颈癌前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CINⅡ、CINⅢ或原位癌]39例,占4.74%,早期浸润癌4例,占0.49%。其中C组癌前病变16例,早期浸润癌3例,D组癌前病变13例,早期浸润癌1例。6组不同年龄组间宫颈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高发年龄在30—49岁,并趋向于30—39岁间,应高度重视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癌前病变,有效阻止宫颈癌的发生,提高广大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川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细胞学检查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延川县18~75岁农村妇女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结果:2010~2012年宫颈癌筛查15768例,ASC-US及其以上诊断结果的阳性病例共2205例,细胞学筛查出宫颈鳞状细胞癌7例。ASC-US及其以上诊断结果的阳性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CINⅠ1688例,CINⅡ72例,CINⅢ和鳞状细胞癌的总例数为28例。结论:农村妇女宫颈细胞学筛查既提高了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认识,又能够早期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效的节约卫生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24岁,25~29岁年龄组上升明显,可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增加予以解释,甚至可以说,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通常被分为低度病变即CIN1和高度病变即CIN2和CIN3。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大约10年,因此,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认真普查和随访,积极地处理癌前病变,做到早期诊断,阻断病程,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特别是浸润癌的发生,以提高妇女的存活率,所以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处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y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其病因较明确,筛查方法比较完善,是一个可以预防的肿瘤。定期进行宫颈疾病的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浸润癌,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院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进行宫颈癌筛查,提高了宫颈  相似文献   

5.
毕苏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28-1429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24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与5910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2243例中,巴氏Ⅲ、Ⅳ、Ⅴ级62例,经阴道镜下定点活检42例,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18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24例,阳性率57%。阴道镜检查5910例,发现异常图象499例,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352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147例,阳性率29%。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行之有效的检查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5-2009-05我院门诊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异常、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患者65例,均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者病理结果符合率52.3%,级别上升占13.8%(9/65),级别等同占52.2%(34/65),级别下降占33.8%(22/65),其中上升的9例中,术前CINⅠ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Ⅱ,CINⅡ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Ⅲ,CINⅢ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有盲目性,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微小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可提供完整病理标本,组织无炭化,可治疗某些CIN、进一步筛查宫颈癌,为宫颈微小浸润癌的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CIN及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宫颈癌病例60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低级别病变35例,CINⅡ306例,CINⅢ189例,宫颈浸润癌74例;CIN病例接受宫颈锥切371例,发现宫颈浸润癌19例;直接全子宫切除49例,发现宫颈浸润癌5例;部分CINⅢ锥切后补充全子宫切除未再发现病变升级病例;阴道镜活检诊断高级别CIN的准确率为61.6%(237/385),其中CINⅡ53.9%(123/228),CINⅢ72.6%(114/157),阴道镜活检漏诊宫颈浸润癌24例(均为早期浸润癌),阴道镜活检分别诊断为宫颈低级别病变1例,CINⅡ2例,CINⅢ21例,不同病变级别漏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37,P<0.01);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诊断宫颈浸润癌93例,占94.9%,且80.6%(75/93)为早期浸润癌。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可实现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和早期诊断,并避免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每年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近十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1]。国外研究最新进展表明:宫颈癌是一个从宫颈CIN(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即CIN)(CIN1→CIN2→CIN3)→早期癌→浸润癌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过程,其中有一个间隔较长的并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时间,宫颈浸润癌5年存活率67%,早期癌为90%,宫颈CIN为100%[2]。可见早期宫颈病变的疗效比宫颈浸润癌的疗效好。因此对宫颈CIN和早期癌的及时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现对子宫颈CI…  相似文献   

9.
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TCT宫颈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及组织病理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TUT筛查异常的397例患者,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19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8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14例,均行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Ⅰ43例,CIN Ⅱ 39例,CINⅢ45例,HPV感染14例,慢性宫颈炎188例、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共27例.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宫颈浸润癌主要分布在36~45岁,TCT对LSIL、HSIL和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符合丰为20.73%.62.28%.100%.同时,53.66%的LSIL和37.72%的HLIL被细胞学诊断过高,25.61%的ISIL被细胞学诊断过低.结论 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三阶梯检查对宫颈癌可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死亡率. 例,CIN Ⅱ 39例,CINⅢ45例,HPV感染14例,慢性宫颈炎188例、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共27例.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宫颈浸润癌主要分布在36~45岁,TCT对L IL、HSIL和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符合丰为20.73%.62.28%.100%.同时,53.66%的LSIL和37.72%的HLIL被细胞学诊断过高,25.61%的ISIL被细胞学诊断过低.结论 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三阶梯检查对宫颈癌可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  相似文献   

10.
董婕  邵株燕 《浙江医学》2010,32(2):245-247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且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的广泛应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病例逐渐增多,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居于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133例行宫颈锥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锥切在诊治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TCT和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PCRHPV-DNA方法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方法对妇科门诊538例患者行TCT和HPV-DNA的筛查,采取TBs报告方式,对ASC-US以上的患者和(或)HPV检测阳性患者共202例行宫颈活检,将其病理结果 与TCT、HPV结果 对照分析.结果 538例TCT检查者,ASC-US阳性82例,HPV阳性75例,HPV与TCT均阳性45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2%、13.9%、8.4%.TCT( )82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CIN Ⅰ~Ⅲ21例,无浸润癌.HPV( )7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CIN Ⅰ~Ⅲ18例,无浸润癌.TCT( )HPV( )4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CIN Ⅰ~Ⅲ39例,有1例宫颈癌.宫颈癌诊断符合率0.4%.结论 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杨碧辉  李兰双  聂青 《重庆医学》2013,(27):3285-3286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重庆市黔江区25 12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筛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病理活检结果阳性112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58例,CINⅡ26例,CINⅢ及原位癌19例,浸润癌9例。土家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妇女及苗族妇女。结论宫颈癌普查是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广泛开展,临床上浸润性宫颈癌已相对少见,而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不断增加。根据对CIN的自然病史的研究,57%的低级别CIN(即CINⅠ)会自然消退,只有0.3%会发展为浸润癌,而高级别CIN(即CINⅡ和CINⅢ)已知为潜在的癌前病变,未经治疗的CINII的自然消退率为43%,22%将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CINⅢ的自然消退率为32%,14%将发展成浸润癌[1]。CIN的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继2003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协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妊娠期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辅助检查及处理措施,探讨对妊娠期妇女常规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973例妊娠和产后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均采用2001年TBS诊断标准,对结果异常者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Ⅰ行宫颈激光治疗,CINⅡ,CINⅢ行宫颈leep术,随访至正常,结果:本组妊娠妇女细胞学筛查阳性61例(6.26%),32例行阴道镜下活检,CINⅠ7例行宫颈激光治疗,CINⅡ4例,CINⅢ2例行宫颈leep术.结论:产前检查时应进行宫颈疾病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宫颈病变,宫颈细胞学筛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孕妇是安全、可行、必要的,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从CIN演变到癌的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预防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关键在于CIN的早期诊断。目前用于CIN筛查的细胞学检查已由传统的巴氏涂片细胞学发展到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宫颈细胞筛查手段的普及,高危型HPVD-NA检测的应用,宫颈癌前病变比浸润癌更为常见,正确处理CIN将是预防宫颈癌发生的关键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惠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1011-1012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2007年9月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324例患者中全部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级)78例,宫颈浸润癌4例,内膜癌1例,慢性宫颈炎219例,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22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的早期筛查、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冯学焘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847-848
宫颈癌前期病变,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异常和经组织学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病变。  相似文献   

19.
李峰 《当代医学》2014,(33):18-19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镜下早期宫颈癌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宫颈癌的确诊率,为疾病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20例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或镜下早期宫颈癌浸润的患者在LEEP刀下行宫颈锥切术再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宫颈锥切病理为准,CINⅠ25例,CINⅡ40例, CINⅢ36例,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13例,浸润癌6例,对比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相符合有71例,不符合49例,其中诊断不足有23例,诊断过度26例。120例LEEP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的有13例,阴道镜下活检漏诊率为10.8%。结论阴道镜下多点宫颈活检对CIN的诊治有局限性,联合宫颈锥切可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并减少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率,可以对宫颈癌的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在年轻妇女中宫颈癌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故对宫颈癌的筛查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展到宫颈浸润癌大约需10~15年[1].本研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用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宫颈巴氏涂片在人群中进行初筛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