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附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胰岛素控制血糖后,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继续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注意膀胱冲洗,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血糖控制良好,28例均耐受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及尿瘘3例(11%),肺部感染1例,拔尿管后正常排尿24例(86%),尿失禁4例,随访1~3个月治愈.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中,用胰岛素能控制血糖,是手术成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1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海涛  刘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3-1394,1397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糖尿病(DM)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效果与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方法] 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TURP治疗BPH合并DM病人130例.围手术期控制血糖水平与各种合并症. [结果] 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切口感染等发生.腔内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45 min.出血60~200 mL,平均80 mL.术后冲洗时间( 36±12)h,平均24 h.尿管留置时间(5±1)d,平均5 d.术后住院5~9 d,平均6 d.拔出尿管后排尿通畅,术后1个月内发现尿路刺激征14例,尿路感染9例,短暂尿失禁10例,轻微肉眼血尿1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后治愈.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均大于15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2~11分,平均5.9分.[结论]TURP对BPH合并DM的患者应在围手术期充分准备、术中有效监测和术后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糖尿病(DM)行尿动力检查的意义与必要性。【方法】老年(60岁以上)患者116例,其中BPH合并DM患者56例,单纯性BPH患者60例,均进行尿动力检查。[结果]BPH合并DM组膀胱感觉过敏与不稳定膀胱、膀胱感觉功能减退、顺应性增加、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排尿后剩余尿量均显著高于单纯BPH组(P〈0.05~P〈0.01);膀胱出口梗阻(BOO)倒数与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低于单纯BPH组(P〈0.01)。【结论】与单纯BPH患者比较,BPH合并DM患者的尿动力学典型表现为膀胱感觉功能减退与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更明显,膀胱容量及排尿后残余尿量增加。对于此类患者建议术前行尿动力检查。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 49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RVP) 3 0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 19例 ;连续监测血糖 ,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 ,将血糖控制在空腹 <7.1mmol/L、餐后 <13mmol/L ;残余尿超过 80ml则留置尿管引流 ;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行TURVP者术后 6— 2 4h尿液即清亮 ;行开放性手术者均采用持续膀胱冲洗 ;全部切口Ⅰ期愈合 ;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对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与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总结我科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围手术期的护理难点。方法: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我科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3例,经尿动力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其中有4例合并有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考虑为糖尿病性神经末梢病变所致,不宜行TuVP术。其余99例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行TUVP术。结果:1例术后因高血糖出现应激性溃疡,低血糖l例,2例出现迟发性大出血,尿路感染1例。尿道狭窄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全身情况差.心身症状异常严重,术后极易发生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并发症,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积极控制血糖.术中术后监测血糖、血钾,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相关健康教育的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顺利度过恢复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小园 《临床医学》2000,20(3):14-16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6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手术前后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以Ⅱ型多见。术前漏诊糖尿病1例,术后并发症8例次,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2例,膀胱造瘘口脓肿和耻骨后脓肿各1例,尿失禁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68例,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36例(CSII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2例(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总天数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II组(P〈0.01,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特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 对 5 6例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以 2型多见 ,本组 5 3例 (94 6 % ) ;DM可产生尿潴留等与BPH相似的症状 ,影响手术指征及预后 ,本组术后尿潴留未改善 3例 (5 4 % ) ;尿路和切口感染率较高 ,本组术后尿路感染 3例 (5 4 % ) ,切口感染 4例 (7 1% )。结论 围手术期的处理重点是有效控制血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预防和控制感染 ,术前最好做尿动力学检查 ,以正确判定手术指征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范海涛  任明  国贺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32-223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肿瘤患者的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方法]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BPH合并膀胱肿瘤患者59例,采用同期经尿道电切治疗,术后按时给予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量50~600 mL,平均120 mL.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60 min.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等发生.术后病理回报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BPH.6例出现短暂尿失禁,经盆底功能锻炼后好转.4例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后治愈.6例患者术后复发,活检病理确认后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更换灌注药物,再次随访12个月,无复发.3例病人术后出现近期出血,经入院给予留置导尿、牵引尿管、持续膀胱冲洗、抗炎、对症等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去除尿管后排尿通畅.[结论]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及BPH可获得满意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肿瘤切口种植转移等方面优点.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和增生的前列腺还可大大减轻患者麻醉及手术的痛苦,并明显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保列治(5α-还原酶抑制剂)与高特灵(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BPH合并CP患者采用保列治与高特灵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行IPSS、NIH-CPSI、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测残余尿量、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前列腺液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前列腺体积缩小11.8%(P<0.01),最大尿流率增加3.7 ml/s(P<0.01),IPSS减少6.7分(P<0.01),剩余尿量下降24 ml(P<0.01),NIH-CPSI减少7.6分(P<0.01),WBC治疗前后减9.3个/HP(P<0.01);CP治愈2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应用保列治联合高特灵治疗BPH合并CP的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以双侧睾丸切除术(去势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间歇雄激素阻断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265例.[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无阴囊切口感染病例.平均住院(7.1±2.8)d.术后3个月复查尿流动力学,最大尿流速(MFR)15.5~21.0 mL/s,平均16.5 mL/s.残余尿25~85 mL,平均40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降为(8.6±1.5)分,185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 ng/mL,63例PSA为4~10 ng/mL,17例PSA>10 ng/mL.随访6~24个月.其中12例分别于术后6~14个月死于前列腺癌,18例术后10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患者带癌存活.[结论]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采用TURP、去势术和间歇雄激素阻断的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回顾6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63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除1例发生术晨低血糖外,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行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血糖控制、术后膀胱冲洗及预防感染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科2004-06/2008-01收治前列腺肥大合并糖尿病患者69例,并成功实施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50例入院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病程6个月~20 a,余19例为首次发现糖尿病患者,年龄52~81(69±13)岁。其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例,慢支、肺部感染3例,尿潴留3例,尿路感染1例,膀胱结石1例及双肾积水1例。本组均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1.2护理1.2.1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因心情不好,肝火太旺,所以变得特别爱发脾气[1]。他们常希望术后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针对这类患者首先要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做好卫生宣教及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顾虑或思想负担,使患者顺利的接受手术治疗。1.2.2血糖的检测1.2.2.1手术前一方面调控饮食,围手术期的患者应与营养师配合,制定糖尿病治疗饮食,按患者体重(kg)计算患者所需热量,确定患者所需饮食[2]。应合理搭配膳食,改进烹调方法,做到定时、定量、定餐。高质量的饮食护理对降低患者的血糖极为重要。饮食的护理既要严格控制,又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给,必要时可以静脉内给予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手术适应证中的意义.方法 对800例BPH患者术前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选择不同方法 进行治疗,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680例,药物保守治疗45例,原发病治疗75例.结果 800例中有680例存在膀胱出口梗阻,45例逼尿肌有力,可疑梗阻或无梗阻,75例逼尿肌收缩无力,膀胱顺应性增高.680例患者行TURP术后3个月复查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BPH患者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测可以明确膀胱出口有无梗阻、逼尿肌顺应性和收缩功能,这对于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同期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38例。结果:3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取石率100%,手术时间平均87min,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最大尿流率平均16.6 ml/s,IPSS 11.2分。结论: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8例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康复满意,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UDS)与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的意义。【方法】2000年9月至2007年6月共诊治BPH患者857例,术前均行UDS与TRUS检查,然后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545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302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0例。【结果】TRUS示平均前列腺左右径(5.24±0.85)cm,上下径(3.67±0.57)cm,前后径(3.33±0.45)cm,内外腺厚径比2.37/1,前列腺体积(36.23±18.17)cm3,前列腺质量(57.49±8.26)g。UDS示膀胱容量(320.5±30.0)mL。最大尿流率(Qmax)(5.6±0.8)mL/s。所有病例皆有膀胱出口梗阻(BOO),单纯BOO而不伴明显膀胱功能障碍者407例(47.5%),不稳定膀胱162例(18.9%),低顺应性膀胱136例(15.9%),低顺应性伴不稳定膀胱45例(5.3%),高顺应性膀胱即逼尿肌收缩无力146例(17.0%),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失调6例(0.7%)。【结论】对BPH患者,术前常规行TRUS与UDS(如果条件许可术后可进一步行尿动力学追踪),充分评估整个尿路的情况,发现有膀胱功能障碍问题,术前依据发生障碍的原因给予纠正;根据TRUS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及估计经尿道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术后给予辅助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BPH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将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病人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排尿功能进行分期。[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8年12月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病人行前列腺切除术进行随访的53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尿流动力学结果、排尿情况,将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病人术后排尿功能进行分期,并形成不同时期排尿功能训练模式。[结果]术后随着时间推移,病人术后控尿率提高,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稳定,功能膀胱容量增加,平均排尿次数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排尿急迫程度减少,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降低,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下降,膀胱顺应性提升,最大膀胱内压下降,最大逼尿肌压下降,且各项指标在术后3个月趋于稳定。将前列腺术后病人排尿功能训练分为住院期(早期)、出院后至术后3个月(恢复期)、术后3个月以后(稳定期),各期护理重点是早期加强引流管护理,恢复期加强尿失禁护理,稳定期加强排尿功能训练。[结论]依据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病人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功能进行分期,提出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排尿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前应用是否提高了术前诊断水平,并对术后治疗起指导作用。方法收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05-04-2008-12 126例住院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得体。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腹股沟疝的一期微创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BPH合并腹股沟疝95例,均采用一期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PKVP)治疗.[结果]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切口感染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等.术后住院5~9 d,平均6d.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无疝复发和切口感染.Qmax均大于15 mL/S,IPSS 2~11分,平均5.9分.[结论]一期微刨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减少了病人痛苦,节约了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