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可否取代尿动力学作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前筛选检查。方法前瞻性纳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85例。评估患者术前下尿路症状(LUTS)及生活质量(QOL),并给予B超及尿动力学联合检查。TURP术后6个月从症状、生活质量及最大尿流率(Qmax)恢复程度三方面评估手术疗效。利用B超及尿动力学参数作为自变量建立Fisher判别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对模型预测TURP疗效的能力做出比较。结果两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两个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及0.808,Z检验提示模型间预测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8,P=0.517)。结论术前B超和尿动力学检查在预测TURP疗效方面均具有良好效力,B超有望取代尿动力学作为筛选BPH手术患者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Mcdougally et al[1]报道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动物实验以来,有关LPN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报道逐渐增多,近年来国内肾部分切除也偶有报道[2].  相似文献   
3.
孙友文  宣强  周林玉  诸禹平 《安徽医药》2011,15(9):1107-1109
目的探讨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诊断正确,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是罕见的特殊良性病变,综合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可以正确诊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髓质脂肪瘤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嗜铬细胞瘤和9例髓质脂肪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教训.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髓质脂肪瘤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血压可正常或升高而超声亦不能完全鉴别其肿瘤的性质,但CT平扫为负值对髓质脂肪瘤有较高定性诊断价值,本组诊断符合率85.7%;血及24h尿儿茶酚胺及其终产物的升高对嗜铬细胞瘤有较高定性诊断价值,本组阳性率分别为60.7%和85.7%.结论血和24h尿儿茶酚胺及其终产物和CT检查对这两类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手术是其治疗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VonHippel-Lindau(VHL)基因改变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VHL基因在CCRCC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微卫星法、DNA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35例CCRCC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VHL基因突变、杂合性缺失(LOH)、异常甲基化及CXCR4mRNA的表达。站杲VHL基因在CCRCC和正常肾组织中的改变率分别为74.29%、5.0%,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45,P〈0.01);VHL基因改变与CCRCC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等密切相关(x^2-4.05、5.18,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均无相关性(P〉0.05)。CXCR4 mRNA在CCRCC中的表达率为77.14%,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的5.0%;CXCR4的表达与CCRCC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x^2-7.35、4.24,P均〈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等均无相关性。相关性检验表明CCRCC中VHL基因改变与CXCR4的表达密切相关(x^2-3.89,P〈0.05)。站论VHL基因突变和LOH导致其失活是CCRCC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VHL基因和CXCR4可作为判断CCRCC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可负向调节CXCR4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一期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multi-MPCNL组)与单通道MPCNL结合ESWL(single-MPCNL组)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07年9月对48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multi-MPCNL组治疗27例、single-MPCNL组治疗2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随访并评价结石清除率和治疗费用.结果 与single-MPCNL组相比,muld-MPCNL组手术时间短[(123±26)min vs(167±31)min,t=5.35,P=0.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4.62±1.42)d vs(5.90±1.81)d,t=2.74,P=0.009],总治疗费用低[(79.11±9.87)vs(98.81±10.34)x 100元,t=6.71,P=0.000];但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multi-MPCNL组结石清除率稍高于single-MPCNL组[88.89%(24/27)vs 76.19%(16/21),χ 2=0.610,P=0.435].结论 一期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取石速度快,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低,经济方便,可作为较大鹿角形肾结石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手术治疗相关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增生症(BPH)腔内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现已逐渐替代开放手术。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如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前列腺切除术(TUPKVP)、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等腔内新手术在临床不断开展,应用日益广泛,效果显著。本文就此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3种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SL)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53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URSL联合ESWL(联合组)治疗60例,mini-PCNL治疗65例,RLU治疗28例。结果联合组有5例转开放手术取石,余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5.45±16.39)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64%(13/55),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90.91%(50/55)。mini-PCNL组无中转,平均手术时间(50.38±12.91)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3%(6/65),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100%。RLU组有2例转开放取石,平均手术时间(81.73±17.89)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4/26),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100%(26/26)。mini-PCNL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联合组和RLU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组;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联合组。结论mini-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特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 对 5 6例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以 2型多见 ,本组 5 3例 (94 6 % ) ;DM可产生尿潴留等与BPH相似的症状 ,影响手术指征及预后 ,本组术后尿潴留未改善 3例 (5 4 % ) ;尿路和切口感染率较高 ,本组术后尿路感染 3例 (5 4 % ) ,切口感染 4例 (7 1% )。结论 围手术期的处理重点是有效控制血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预防和控制感染 ,术前最好做尿动力学检查 ,以正确判定手术指征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以尿道起始部为切入点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 ,我院在开展经典的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Madigan)术基础上[1] ,从 2 0 0 1年起 ,共施行以尿道起始部为切入点的改良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 2 4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组 2 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年龄6 5~ 88岁 ,平均 76岁。病程 2年~ 10年不等。患者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B超测残余尿 6 0~ 5 80ml,其中 18例有急性尿潴留病史。术前平均最大尿流率为 8 9ml/s。IPSS症状评分为 18~ 30分 ,平均 2 3分。B超检查前列腺最大径为 4 5~ 8 5cm ,中叶增生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