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C”形臂X线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于后正中作长约1.5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 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 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节段局部开窗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定位,于腰部后正中做1个长约1.8 cm的小切口,安全钻在椎板开骨窗,置入工作通道,在电视监视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神经根和硬膜的压迫。结果56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本组病例随访1~42个月,其功能恢复按照参考文献标准评定效果,本组优47例(83.9%),良6例(10.8%),可3例(5.3%)。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2001年12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42例行后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开窗减压术。结果:应用后路椎间盘镜行椎管有限减压87例,减压松解充分。82例随访平均18月,优良率92.7%(优58例,良18例)。无并发症。结论: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后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的适应证。满意的手术效果取决于:病人选择适当,术中操作精细,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4.
后路椎间盘镜显微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报道显微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行椎管减压,单侧单节段开窗减压23例,双侧单节段开窗减压12例,单侧双节段开窗减压9例,单侧双节段半椎板切除减压4例。结果 除1例术中硬膜破裂改常规手术外,其余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管减压术。所有病例获得5~18个月随访,平均8.3个月,优良率92%。结论 显微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采用KS-I型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2例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KS-I型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阶段局部“开窗”减压术等。术中通过“C”形臂X线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于后正中做l-3个长约1.5cm互不相连的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直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2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77例,良9例,可l例,差2例。优良率为96.6%(86/89)。3例转为开放式手术。结论:本术式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本方法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化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行椎管有限减压。咬除病变间隙上位椎板下缘、肥厚的黄韧带和下位椎板上缘,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松解神经根粘连,侧隐窝减压,必要时切除部分关节突。结果: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迟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有限减压87例,减压彻底。82例得到随访,优良串92.7%,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的适应证。满意的手术效果取决于:病人选择适当,术中操作精细,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了在间盘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体会。方法对 5 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成功地进行了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 ,椎管狭窄减压术。结果 术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5 0例 ,基本缓解 8例 ,优良率 93.3%。结论 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并钙化不适用于后路椎间盘镜操作。  相似文献   

8.
多孔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多孔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陈庄洪唐运章蔡贤华邵振海黄继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全椎板、半椎板与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九十年代以来,我院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技术特点和效果分析.方法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系统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手术治疗.结果 60例随访3~48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43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  相似文献   

10.
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随访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76例(男47例,女29例)。病变全为L3-4、L4-5和L5-S1节段,其中单节段突出并单侧狭窄46例,单节段突出并双侧狭窄19例,双节段突出并一侧狭窄4例,双节段突出并二侧狭窄3例,双节段突出并三侧狭窄2例,双节段突出并四侧狭窄2例。于病变节段插入椎间盘镜建立工作通道,经椎板间隙“开窗”进入椎管,进行椎间盘切除和侧隐窝扩大。结论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61例,良9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2.1%。2例疗效差病例经再次行开放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并钙化或后纵韧带骨化和发育性椎管狭窄以及合并腰椎滑脱者属手术禁忌症,多节段病变和合并腰椎不稳者宜慎重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11.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椎间盘镜行椎间盘摘除术188例,其中38例行侧隐窝减压术。结果 平均随访6.9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7.4%(Macnab’s标准)。结 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椎管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管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 860例。结果 :临床疗效参照NaKai分级 ,70 9例获得随访 ,平均 2年 7个月 ,优 ,5 5 9例 ;良 ,12 7例 ;可 ,2 3例。结论 :椎管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住院时间短 ,恢复快 ,但操作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显微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MED下切除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彻底解除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随访324例,按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297例,良14例,差13例,疗效优良率达96.0%,结论MED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作者通过10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结合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所见,将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部分:(1)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2)登工节段性椎管狭窄;(3)合并侧隐窝狭窄;(4)合并椎管、侧隐窝狭窄。术中讨论了退变性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特点。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本组经术后半年-3.5年的随访,优良率为89%。  相似文献   

15.
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总结自2002年10月以来,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其中合并神经根管狭窄18例,评价其疗效。结果 24例患者术后次日原有腰腿痛症状消失.21例明显减轻。术后4~13个月的随访,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31例,良26例.进步1例。结论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操作更为安全.攒伤小,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具有减压彻底.疗效显著等优点,同样适用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手术 (MicroendoscopicDis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难点及改良方法 ,以更好的发挥该系统的优势 ,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 ,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针对MED术中出现的问题 ,自制了拉钩式辅助通道及L型打入器等器械 ,对处理突出纤维环、钙化、中央型突出等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良 ,使绝大多数适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在镜下完成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 1 1 5例患者 ,近期疗效判定参考MacNab标准 ;优良 1 1 2例、可 2例、差 1例 ,未出现硬脊膜破裂、神经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结论 运用MED手术系统 ,配合采用拉钩式辅助通道及L型打入器等自制器械及相应方法 ,能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范围 ,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MED椎间盘镜手术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椎间盘镜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行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38例。结果 35例获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6个月)。疗效优31例、良3例、可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MED除能达到解除临床症状的目的外,主要优势为微创、腰椎后结构及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患者乐于接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为最佳适应证;操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常规椎间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8.
腰椎侧隐窝扩大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76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其中孤立型29例,侧隐窝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34例.侧隐窝狭窄伴中央型椎管狭窄症13例。采用小切口开窗侧隐窝扩大成形术+椎间盘切除治疗侧隐窝狭窄,随访10个月~36个月69例术前症状消失;6例根性痛消失.但偶感腰痛;1例症状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腰椎间孔狭窄症的病理解剖、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1991年至1998年间42例腰椎间孔狭窄症病人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对其中的38例病人进行了0.5~5.5年,平均3.5年的随访,手术优良率达92.7%。结论:引起腰椎间孔狭窄并导致根本性卡压征的原因有腰椎间盘退变狭窄,小关节增生内聚,黄韧带肥厚内陷,椎间孔内间盘突出和腰椎滑脱等。诊断依赖于根性损害表现和可靠的腰椎CT扫描或MRI检查。手术包括腰椎间孔的探查和减压,术中注意保护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并防止神经结构误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