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快径传导功能的影响及双径路之间的电生理联系。方法:32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前术后分别测房室结文氏点,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及快径有效不应期,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比较23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术治疗前后房室结电生理变化,结果发现,快径前传下不应期明显缩短(P〈0.01),且在慢径阻断组与改良组间无明显差异;在慢径改良组,术后前传不应期明显延长(P〈0.01),而房室结前传文氏点,房室结逆传不应期,逆传文氏点均无明显的变化,提示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术仅影响房室结快径和慢径的前传不应期,对房室结逆传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房室结的传导功能影响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2 8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 ,术前术后分别测房室结文氏周期(Wen AVN) ,房室结快径有效不应期 (ERP FP)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结果  2 8例消融前后Wen AVN由 (373 5 7± 39 6 5 )ms缩短为 (336 4 3± 34 13)ms,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ERP FP由 (32 6 79± 38 0 1)ms缩短至 (2 6 2 96± 4 2 6 9)ms,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随访发现 2例复发 ,复发组均存在逆P。结论 慢径的消融改变了房室结的电生理功能 ,主要表现为快径的传导功能的改善 ,慢径残存可能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4.
兔房室结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20例兔心房室结的连续切片。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前上方,三尖瓣隔瓣的上方,中心纤维体的右侧,形似不规则的三角体。大小为2.81×1.61×0.38mm。有前、中、后三束心房肌分别在房室结的上端、后端和后下端进入结内。房室结主要由 P 细胞和 T 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构成上结区和下结区,后者延续为房室束。副房室结出现率25%,位于房室束穿通部的上方或主动脉根和中心纤维体转折处的房间隔右侧心内膜下。副房室结主要由 P 细胞组成。副结在临床和心电图诊断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 ,6 0岁。因发作性心慌、心悸 2 0年 ,加重 2个月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查体 :血压 16 / 10kPa ,心率 90次 /分 ,房颤心律。心电图示房颤。 2 4h动态心电图显示阵发性房颤。食管调搏检查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心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文氏点为 2 5 0ms,遂行房室结改良术 (慢径消融 )。术后 4d内心电图均正常。但术后第 5天即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并自第 6天始演进为Ⅲ°房室传导阻滞。虽经氢化可的松治疗 ,至术后第 12天心电图与 2 4h动态心电图显示仍为Ⅲ°房室…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家兔房室交界区的组织学特点及房室结双径路的发生基础,处死家兔后迅速取包含房室结在内的房室交界区的组织固定、脱水、包埋后切片,HE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家兔房室结呈不规则形,大小约2.7mm×1.5mm×0.32mm;房室结与心房肌之间存在多部位联系;Koch三角内组织排列紊乱;1例标本冠状窦口周围可见到P细胞分布。研究结果提示,房室交界区的组织学特点可能为该区域发生慢传导,并进而为房室结双径路提供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张清,王海昌,贾国良,区晋禧,李媛,李伟,王小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西安710033)关键词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射频消融,慢径中图号R541.4本院自1992年10月~1995年2月对34...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法治疗房室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2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采用标准程序刺激右心室或右心房,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对其进行标测和消融。结果房室旁路13例,其中左心旁路10例,右心旁路3例。房室结双径路9例。22例射频消融成功21例(95.46%),失败1例(4.55%)。1例(4.55%)术后发生暂时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3~14个月,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房室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肯定,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小鼠房室结组织学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小鼠房室结组织结构的年龄变化。方法 用石蜡切片 ,HE和Masson染色 ,光镜观测 ,用图像分析仪分析房室结区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 小鼠房室结位于中心纤维体前下方 ,房室隔右侧的心内膜下 ,主要由P细胞和T细胞构成。有副房室结存在。乳鼠、青年和老年小鼠P细胞的面积分别是 12 4.5、190 .0、115 .1μm2 ;T细胞的面积分别为 113.2、136 .5、114.8μm2 。胶原占房室结的面积分别是12 .85 %、2 5 .5 4%和 2 3.44 %。结论 小鼠房室结的P细胞和T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老年期接近乳期大小。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双(多)径路在小儿并不少见。我院1993年7月~2000年3月共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188例,发现房室结双径路80例,房室径三(四)径路18例,2者共计98例,检出率为52.1%,双径路与三径路的比为4.4:1;其中5例表现为假性房室传导阻滞,现将其临床和食管电生理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将接受射频消融术患者62例分为房室旁道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2例,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0例。以房室旁道伴AVRT室房传导特征为对象,探讨DAVNP伴AVNRT VA传导特征。结果表明DAVNP伴AVNRT其VA传导发生率为100%;室房逆传多经房室结快径;快径逆传具有房室旁道逆传特征。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双径路所致的房室结折返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6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630038)宋治远,何国祥,司良义,胡厚源,舒茂琴,杨万军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95%,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预防射频消融术后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l02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邻近希氏束和房室结旁道患者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首次消融成功率97.5%(829/850),邻近希氏束和房室结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7.1%(170/175);总复发率2.5%(26/1025),均再次消融成功,无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积累经验,熟练心电生理和心脏解剖知识,及时处理手术中的房室传导阻滞,可有效地避免射频消融并发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合并有房室结双径路(AVND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术式的选择。方法对6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发作时传导的顺序,然后进行消融治疗。结果640例PSVT中检出AVRT AVNDP 68例,检出率为10.625%; 8例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对此类患者进行慢径消融治疗。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AVRT合并AVNDP者阻断房室旁道是消融成功的关键。房室旁道作为旁观者时也应作房室旁道消融。如仅有AH跳跃但无心动过速者,无需接受房室结改良。  相似文献   

16.
房室结区或称房室连接区,是心脏传导系中的心房与心室之间的连接部分。它包括(1)房室结或房室结致密部;(2)房室结向心房的扩展部,即结间束进入房室结的部分;(3)房室束近侧部,是指房室束穿过中心纤维体和分叉前的部分。房室结区是冲动自心房向心室传导的必经之路,是房室之间产生复杂的生理和病理  相似文献   

17.
人心房室隔内新的兴奋传导通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对35例国人正常心脏标本,2例房室隔水平连续切片和2例房室交点区矢状连续切片的观察,现从右房经界嵴至房室隔内的房室结有三条传导兴奋的通路。(1)从冠状窦下壁至房室结后缘;(2)从冠状窦口周围沿右房心内膜下至房室结浅层;(3)经冠状窦口下方,沿三尖瓣隔侧瓣上方右房心内膜下至房室结下缘。  相似文献   

18.
山羊房室结区的制片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山羊房室结区的制片方法。方法 应用脱钙剂清楚显示房室结区的结构。结果 处理后的组织切片完整、结构清晰、颜色鲜艳。结论 骨化的中心纤维体经过脱钙可以清楚的显示房室结区的各种结构。  相似文献   

19.
KLEiN和他的助手们论述了用冷冻外科的咝音式技术进行心脏房室结或房室束部分切除试验将22例中的17例病人的发病率降到最低限度。这种房室交界处的部分切除术使房室交界前的分枝传导通过正常通路即与房室结—房室束成为一个循环传导系统因而使复发性或慢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完全治愈。在进行冷冻外科房室阻滞术后早期引起房室交界处逸搏节律平均达48次/分(范围40~72次/分)。这种节律作为冷冻外科房室阻滞的结果似乎在房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手术切割毁损后房结通路对无房室结双径路 (DAVNP)现象的离体兔心房室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房室结的整体电生理特性及消融改良房室结电生理特性的机制。方法 :家兔 9只 ,麻醉后从腔静脉抽出血液 2 0 0ml,与等量的台氏液混合后供灌流用。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灌流装置 ,使用血液 台氏液灌流。以小号尖手术刀片进行切割 ,毁损后房结通路。分别测定手术切割前后的AH间期、房室结功能不应期 (AVN FRP)、房室结有效不应期 (AVN ERP)、房室结前传文氏点 (WCL)、HV间期、VA间期、房室结逆传文氏点周长 (VA WCL)、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 (VA ERP)。结果 :切割后房结通路明显影响房室结的电生理参数 ,表现为WCL、AVN FRP及VA WCL明显延长 (P <0 .0 5 )。结论 :在保持房室 1∶1传导的前提下切断家兔后房结连接 ,可导致房室结电生理出现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为临床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