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普通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利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心理反应及术后身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对照组只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焦虑及术后身体康复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干预组术前心率、血压、焦虑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持续疼痛、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及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也较对照组提前(P〈0.05,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手术应激的不良反应,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加快身体康复,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20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21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心理康复(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躯体康复(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记录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指数量表- QL - Index)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QL - Index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改善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术后躯体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38例(FTS组)和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FTS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管放置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及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40.0%(16/40)vs.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护理系统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拔除导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提前,拔除导尿管后自主排尿例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把Orem自理模式应用到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可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探讨两种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比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我科339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同期284例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腹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进流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拔除胃管的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5%,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围术期护理的关键在于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和加强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再次高危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50例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的高危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术后24、48h子宫复旧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泌乳量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24、48h子宫复旧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SES评分和术后48h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益于再次高危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促进术后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8.
问题式健康教育法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问题式健康教育法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按配对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做好术前、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问题式健康教育法,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讲解、示范。比较术后两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出院前两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前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P〈0.01)。结论问题式健康教育法临床应用效果好,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护理过程,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促使各系统功能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炎性指标、免疫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空肠营养管拔除、经口流质饮食、完全半流饮食、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炎性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咽痛、呕吐、炎性肠梗阻、腹胀、感染和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较干预前降低(P 0. 05),观察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住院费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FTS应用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能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短期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992-199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输液量、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减少了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Orem自护理论在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剖官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8例剖官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6例及对照组10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运用Orem自护理论,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SAS、SD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出院时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自护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Orem自护理论可减轻剖官产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术后恢复,提高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术后康复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第2、3天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2天,且观察组术后第2、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治疗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阶段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分阶段护理前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分阶段护理后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肿瘤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d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能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余丽  蒋映  罗红莲 《妇幼护理》2021,1(2):261-263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的 100 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快速 康复理念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状态,进食、下床活动、首次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 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评分较低低(P<0.05)。干预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 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 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快 速康复理念护理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预后恢复,为宫颈癌患者日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王红  董兰侠  韩素花 《全科护理》2008,6(33):3031-30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92例阴式全子宫切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前心理护理后HAMD评分较心理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便秘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的心理护理有利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微创术患者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施行早期进食的影响。方法选择220例腹腔镜微创术切除胃肠,胆囊及子宫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术中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后施行早期恢复进食的快速康复护理,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P〈0.01),咽喉疼痛,恶心呕吐(PONV)病例明显减少(P〈0.01),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而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患者痛苦,实现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17例行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依据传统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促进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肺癌病人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模式,观察组实施超前镇痛模式。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2h、4h、8h、24h、48h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术后拔胸腔引流管、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拔胸腔引流管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前镇痛能显著改善肺癌病人开胸术后急性疼痛,能提高镇痛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不置胃管及早饮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0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术后护理常规,予以安置胃管,禁食、禁饮,保留胃管至肛门排气、排便后再进食水;观察组除外科护理常规外,不安置胃管,术后6h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在医生指导下协助患者每4h饮一次温开水,每次10~20ml,对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胀、呼吸道感染、吻合口瘘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下床时间早,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咽喉疼痛、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吻合口瘘、腹胀发生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远端胃癌根治术后不置胃管及早饮水是安全可行的,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