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柳州市手足1:3病的流行特征与趋势,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重心的确立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2008—2011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6253、7953、17020和17201例,4年平均发病率为316.2225/10万;市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县城的发病率;4—6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2.43%;发病年龄集中于l一3岁,占总病例数的72.63%,其中2岁年龄组发病最多;男女性别比为1.51: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的62.24%;2010—2011年病原型分别以EV71和CAl6为主。结论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和托幼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流行病毒株为EV71和CAl6,且呈交替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的全州县本世纪以来狂犬病流行特征,为该县的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该县1999—2012年狂犬病疫情资料。结果该县在过去的14年中共出现176例狂犬病病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60/10万,死亡率为100%。9、10、11月份病例数占38.64%,0~5岁幼儿病例占病例数的11.93%,40~65岁占61.36%,农民被感染者占80.68%。该县狂犬病病例主要集中在该县的两个区域六个乡镇,占全县总人口数的47.85%,而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2.50%。176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有173例未及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3例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所致。结论本世纪以来该县狂犬病病例与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病例在数量增加,其防制任务仍然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1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8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34.3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56.89%;全市8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龙岗区(558.68/10万),最低为宝安区(59.67/10万),各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4.1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245名重症病例中,1—4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57%;仍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6.12%;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两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189起,报告高峰期出现在4—6月,幼托机构是高发场所。结论深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大的浦北县近几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5~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过去的7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364例,尽管全县腮腺炎年均人群发病率为6.04/10万,但2~14岁少儿发病率在(58.20~358.03)/10万,超过广西的腮腺炎人群平均发病率41.20/10万。男女之比为2.03:1。该县腮腺炎病例全年均有出现,高峰期分别在3—5月和11~12月,5个月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5.93%。全县除一个镇无腮腺炎病例报道外,其它15个镇均有病例报道。腮腺炎病例中有29.40%曾经接种过MMR疫苗。结论:该县需进一步加强人学前后儿童MMR的接种及补种工作并提高疫苗接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茂名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09年茂名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茂名市手足口病疫情的控制策略。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茂名市2008年、2009年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和防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茂名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389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38例,重症病例4例,死亡病例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58/10万,病死率为O.05%。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感染的占47.37%,CoxA16感染的占42.11%。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33:1,年龄中位数为2岁,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9.43%。茂名市居民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为79.02%。结论茂名市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毒类型为EV71和CoxA16。各地均有发病,以人群集中的城镇居多,季节性差异不明显,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建立疾病监测系统,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是现时控制疫情的关键,加强幼儿园卫生监督管理、培训医生、加强防治知识宣传也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门峡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三门峡市2010—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85.20/10万、88.46/10万、117.42/10万;4—7月份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4.16%;4岁以下儿童6126例,占发病总数的93.74%。结论2010—2012年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小幅上升并趋于稳定,春夏季为发病集中期,4岁以下散居和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2011年钦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钦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钦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580例,重症病例63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在39.47/10万~204.19/10万之间,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0—5岁组,报告病例中〈3岁的占82.66%,病原学检测手足口病标本334份,阳性115份,阳性率为34.43%,病例集中在4—6月份。结论2009—2011年钦州市手足口病整体高发呈点多、面广、局部有暴发的流行特征。发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做好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资源县2008年—2012年各乡镇卫生院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资源县在过去的5年中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共1 862例,死亡病例共4例。2008年—2012年年均人群发病率为215.45/10万,5年中有3年出现病例高峰,且每次高峰年份比上次高峰年份的病例数量呈成倍增多,2012年人群发病率达到583.26/10万。0岁~5岁幼儿病例占97.15%;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8.41%,死亡病例全部为散居儿童。全县7个乡镇均有病例出现,病原学检测显示,其中EV71病毒占56.41%,CoxA16病毒占14.10%,其他肠道病毒(HEV)占29.49%。结论资源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区内其他县比较基本一致,应加强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2008—2012年德江县手足口病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德江县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江县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4例,均为散发病例,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累计检测阳性手足口病标本27例,阳性检出率21.77%(27/124)。2012年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011年和2010年,最低为200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7.12,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4.79/10万。除2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发生,相对集中在5~6月,占全部病例的58.06%。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共100例,占总病例数的80.65%。0~3岁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3,P〈0.01)。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35:1、发病率之比为2.1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7.76,P〈0.01)。青龙镇发病率高于其他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44,P〈0.01)。27例阳性标本中EV71阳性18例。结论德江县散居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应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青龙镇城区散居儿童的监测工作,提高疾病监测敏感性,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河池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池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河池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0701例,年均发病率为165.16/10万;重症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43/10万,其病死率为10.94%。各县(市、区)病例报告超过1000例,3—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71.45%)。农村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危人群,≤5岁的病例最多(占95.6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重症病例、普通病例标本EV71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3.81%、29.62%,重症病例发生率与EV71型病毒核酸阳性率呈正比例关系。结论目前河池市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仍严峻,特别要加强农村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贫困山区融安县近几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的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融安县2008-2012年各乡镇卫生院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及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广西融安县在过去的5年中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共3 288例,死亡病例共4例。统计结果显示,2008-2012年年均人群发病率为200.04/10万,最高为268.07/10万,最低为159.72/10万,学龄前儿童占94.95%,其中散居儿童占59.37%,病例出现的高峰时期为4~7月份,5月份病例数达到高峰。全县12个乡镇及流动人口中均有手足口病病例出现。结论:该县手足口病流行状况与区内其它县相比病例数量较多且保持相对稳定,应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平远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9-2013年平远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实时荧光RTPCR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2013年平远县共报告手足口病2 349例,年均发病率为180.16/10万,其中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男性病例1 451例,女性病例898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62∶1;报告病例以6岁儿童为主(93.36%),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居多,分别占病例数的81.74%和15.50%;发病季节集中在5-7月(60.46%);石正镇年均发病率最高,为267.08/10万,明显高于全县年均发病率;2010-2013年共检测病例55例,其中21例为肠道病毒阳性(38.18%),2010-2012年以EV71(9/21,42.86%)为主,2013以其他EV(11/21,52.38%)为主。结论平远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地区差异,5岁以下散居和托幼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对象,手足口病病原由EV71为主向多种其他肠道病毒共感染转变,需要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湖南省平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9~2011年平江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平江县共报告手足口病5 6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9.61/10万;死亡4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14/10万。年发病率从2009年的65.3/10万上升到2011年的246.79/10万,上升了2.78倍;4~7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流行毒株以EV71,CoxA16为主;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为1.69;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4.92%,其中1~3岁组为最高;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86.14%。结论平江县手足口病呈上升趋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8-2012年共报告15 6895例手足口病病例,重症11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34/10万。其中2008年报告6 230例,发病率为57.02/10万;2009年报告14 149例,发病率为128.53/10万;2010年报告35 373例,发病率为319.14/10万;2011年报告46 141例,发病率为363.29/10万;2012年报告55 002例,发病率为431.34/10万。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另一个在9~10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07%(149 160/156 895),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1.74%(128 247/156 895)。死亡病例均为9~32月龄儿童。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11 826例,其中普通病例11 729例、重症病例97例。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构成比为74.23%(72/9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构成比为11.34%(11/97);普通病例中EV 71构成比为26.29%(3 084/11 729),Cox A16构成比为34.74%(4 074/11 729)。2008-2012年共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47起,托幼机构45起,占95.74%;聚集性病例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共报告30起,占63.83%(30/47)。结论 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EV 71和Cox A16为主要病原,重症病例主要由EV 71引起。聚集性病例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鄄城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将2013年鄄城县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出,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鄄城县共报告手足口病578例,发病率为80.17/10万,其中重症病例1例;发病率男性为111.30/10万,女性为48.77/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0);发病集中在47月(占53.63%);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566例,占97.92%);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574例,占99.31%);实验室检测手足口病阳性率为98.33%,其中EV71阳性46例(76.67%)、其他肠道病毒13例(21.67%)。结论:鄄城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洛阳市手足口病流行学及病原学特征,探讨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1年洛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洛阳市共报告手足VI病24342例,死亡3例。城市区发病率较高,5月为发病高峰,3岁及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86.46%。散居儿童占70.35%,幼托儿童占27.38%。确诊病例中EV71感染占61.26%。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占84.30%。结论:洛阳市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EV71为主要优势毒株,同时存在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流行,重症病例病原以EV71为主,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谢海英  许声文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992-993,996
目的 了解本县手口足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8~2011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为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全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30.22/10万;13个乡镇均有手足口病例发生,发病率最高的是文罗260.30/10万,不同乡镇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最小为25d,最大25岁,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5%;在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4~6、9~12月份,两个高峰期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83.8%. 结论 应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规范手足口病诊治,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