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革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1):6129-613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后的作用,评价环孢素A的应用价值及肾移植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患者血常规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7/2009)检索关于环孢素A在肾移植后应用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辽宁省电力医院检验科收集的近年肾移植后应用环孢素A的患者资料。检索词为“肾移植、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检索后对每项相关资料进行提取、分析。 结果:收集9项与本院77例患者治疗过程相近的文献共纳入患者717例,6项使用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文献作为比较分析,咪唑立宾、西罗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赛尼哌、巴利昔单抗、布雷迪宁等免疫抑制刺在器官移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和临床使用的发现,环孢素A的应用更适合普通临床患者的消费,而且综合来讲不良反应少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合用可更好的获得协同作用,减少毒副作用。 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用全面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用药,可使环孢素A在肾移植后的应用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寻求高效低毒的药物最终实现特异性耐受是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几年有报道,检测环孢素A的峰浓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环孢素A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指导移植后的临床用药比检测谷浓度更合理,而对大样本临床资料统计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早期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峰值对判定环孢素A抗排异疗效及毒副作用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单抗免疫荧光偏振法同步监测环孢素A全血谷浓度和峰浓度,回顾性分析78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观察6个月,48例未发生任何移植后并发症设为正常组,16例发生急性排异反应设为急性排斥反应组,14例出现药物性损害设为药物损害组,观察各组谷浓度及峰浓度在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毒性时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各时间段发生急性排异患者环孢素A谷浓度与未发生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各时间段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环孢素A峰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 < 0.05)。移植后1个月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患者谷浓度和峰浓度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的(P < 0.05)。移植后2~6个月,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组谷浓度与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峰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提示,监测环孢素A峰浓度能有效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移植后2~6个月监测环孢素A峰浓度能有效预测肾移植后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口服环孢素A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大,故进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安全、有效地用药和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的:建立心脏移植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分析药物浓度与剂量、疗效的关系,建立最佳给药方案。 设计、时间及地点:样本对照观察,2003-08/09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实验室完成。 对象: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例心脏移植患者,环孢素A胶囊、强的松、霉酚酸酯三联用药治疗。 方法:受者早上服药前取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混匀。在10 mL具塞玻璃试管内加入内标环孢素B贮备液10 μL,加入1 mL全血,再加入0.2 mol/L NaOH溶液1 mL,混匀。取上清液加入另一试管,于60 ℃水浴挥干,冷却至室温,残渣加入0.05 mol/L盐酸与乙腈混合液100 μL溶解,再加入400 μL正己烷洗涤,离心5 min,取下层液20 μL进样。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环孢素B为内标、214 nm处紫外检测,对心脏移植受者进行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并及时给予用药剂量调整。 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是否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环孢素A血药谷浓度。 结果:受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有很好的分离度,环孢素A绝对回收率均不低于75%。监测结果显示环孢素A药物最高浓度产生在移植后第10天,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移植后14 d谷浓度维持在200~300 μg/L,受者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满足心脏移植后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监测需求,心脏移植后短期环孢素A血药谷浓度维持在200~ 300 μg/L较适合。  相似文献   

4.
背景:血管舒张在环孢素A所致肾毒性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绿茶多酚对环孢素A抑制血管舒张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环孢素A组、对照组、环孢素A+绿茶多酚组和绿茶多酚组。经5周的药物处理之后,测定大鼠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将各组大鼠的胸主动脉环放置于水浴系统上,以乙酰胆碱诱发血管舒张,并观察L-NAME、吲哚美辛和去内皮细胞对血管舒张的作用。 结果与结论:环孢素A组大鼠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环孢素A组中,乙酰胆碱诱发的血管舒张的最大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绿茶多酚组。以L-NAME预处理后,环孢素A组,环孢素A+绿茶多酚组和绿茶多酚组中血管舒张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吲哚美辛预处理后,对照组,环孢素A+绿茶多酚组和绿茶多酚组的血管舒张显著高于环孢素A组。环孢素A组血管壁组织中一氧化氮代谢物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提示环孢素A能减少血管壁组织中的一氧化氮水平,引起内皮细胞-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
学术背景:研究表明环孢素A具有强免疫抑制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器官移植领域。 目的:综合分析近年来环孢素A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途径。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以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资源为主,查询 ScienceDirect Onsite,ProQuest,Springer, Ovid 等数据库 1990-01/2006-12有关环孢素A免疫抑制机制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cyclosporine A,mechanism/action,immunosuppress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初检得到68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纳入标准:文章所述重点与环孢素A的免疫抑制机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共50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取其中有关气管移植的46篇文献进一步查找全文归纳总结。 文献评价:46篇文献中6篇涉及环孢素A已知的临床应用和效果,40篇涉及环孢素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资料综合: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环孢素A免疫抑制机制集中于以下方面:①钙神经蛋白/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途径方面的作用。②对JNK与P38信号通路的作用。③其他作用。 结论:环孢素A一方面选择性地调节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另一方面抑制T毒性细胞的活化,还可能抑制T记忆细胞的形成或反应。但它不影响T抑制细胞亚群的活化与增殖,对T抑制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无影响,从而导致了选择性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
背景: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高效免疫抑制剂为器官移植所必需,较多的中药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课题组在前期实验成功建立全血供大鼠肝移植模型基础上,初步发现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多途径达到。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4/09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供体选用SD大鼠80只,雌雄不限;受体选用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制备SD→Wistar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 方法:将制备的80只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只。于移植后第1天开始按分组设计行腹腔内药物注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大黄素组给予大黄素1.5 mg/(kg?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 3 mg/(kg?d),环孢素A+大黄素组给予环孢素A 3 mg/(kg?d)+大黄素1.5 mg/(kg?d)。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第7天各组处死10只大鼠,取肝脏标本,观察移植肝组织急性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Bcl-2蛋白的表达。余受体继续应用药物干预直至死亡,记录其生存时间。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5),以环孢素A+大黄素组存活时间最长。移植后第7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 < 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大黄素+环孢素A组大鼠的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 < 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 0.05)。 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程度,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与环孢素A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同时又能减轻环孢素A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摘要:评价服用环孢素A肾移植受者合并危险因素时,应用西罗莫司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纳入应用标准的18例受者,将环孢素A 转换为以西罗莫司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抗排斥治疗,环孢素A在1周内迅速撤除,西罗莫司的目标血药浓度为5~8 µg/L,随访观察移植肾功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环孢素A转换为西罗莫司时距移植后时间为5~108个月,随访4~31个月,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逆转;环孢素A相关肾毒性4例,转换后血清肌酐均正常;慢性移植肾肾病5例,1例发生移植肾失功,另4例肌酐转换前为(327.4±105.0) μmol/L,转换后6个月下降为(215.6±42.3) μmol/L (P < 0.05);2例急性难治性移植肾排斥逆转;环孢素A相关肝毒性5例,其中环孢素A相关肾、肝毒性2例,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改善1例;2例骨质疏松症安全撤除皮质激素;2例移植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转换为西罗莫司,随访11~16个月病情稳定。西罗莫司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脂血症、白细胞减少及慢性腹泻。提示以环孢素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合并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时,转换为西罗莫司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背景: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是肾移植后临床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与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 结果与结论:他克莫司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治疗逆转率高于环孢素A组(P < 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移植后1个月及1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6,8和血糖水平高于移植前(P < 0.05),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10低于移植前(P < 0.05),高于环孢素A组(P < 0.05);移植后1个月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移植前(P < 0.05),但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移植后1年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说明他克莫司可通过抑制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糖脂代谢等途径降低患者的排斥反应,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峰值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的合理应用通常采用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谷值来指导临床用药。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服药后2 h的血药浓度即峰值为监测的最敏感点,较环孢素谷值更有临床意义。 目的:验证肝移植后患者服用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峰值的范围。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0-11/2003-1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参试者:实施肝脏移植患者49例。 方法:受者口服环孢素A达到稳态浓度时,开始监测血药浓度,在服药后2 h时抽血测定血药浓度峰值。49例患者,2年共测定峰值浓度血样157份,移植早期每周测定峰值浓度1次,其中男性患者血样测定峰值浓度121例次,女性患者测得36例次,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服用环孢素A 2 h后的血药浓度,服用环孢素A峰值血药浓度范围。 结果:肝移植后应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服用环孢素A 2 h后峰值血药浓度范围为:移植后第1个月内(923.11± 259.99)μg/L,第2个月内(1 024.53±253.56)μg/L,第3个月内(1 030.54±268.02)μg/L,第3~6个月(661.50± 242.66)μg/L,第6~12个月(674.38±188.54)μg/L,第1~2年(402.77±29.46)μg/L,均为理想的血药浓度范围,49例患者健康状态良好。 结论:肝移植患者服用环孢素A 2 h后的血药浓度范围免疫抑制效果满意,可作为国人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服用环孢素A峰值血药浓度浓度范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背景:自环孢素A应用于临床以来,肾移植患者人肾存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后出现的肾毒性、高血压、高血脂等不良反应,增加了排斥反应的发生。 目的:观察以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对肾移植患者移植后肾功能、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35例,其中男21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38.3 ±22.6)岁。移植后均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移植时间 27 (11~53)个月,血清肌酐水平为134.4~232.8 µmol/L。随访1年以上,有12例患者血压持续高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6例患者出现多毛症和牙龈增生,17例有高脂血症。停服环孢素A的同时增加霉酚酸酯剂量至750 mg,2次/d,2 d后加服他克莫司0.10~0.15 mg/kg,随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药物剂量。监测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随访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中32例完成了1年随访,2例患者重新服用环孢素A,其中1例是因服用他克莫司导致产生的糖尿病,另1例因中度脱发问题而放弃服用他克莫司,1例患者随访丢失。替代治疗1年后,12例患者血压明显改善(P < 0.05),服用高血压药物已基本能控制;绝大多数患者血脂浓度显著降低,其中7例患者血脂水平已明显正常;6例患者多毛症和牙龈增生现象好转,换药后无新发糖尿病或恶化现象;所有患者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明显改善(P < 0.05)。提示在某些情况下,以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可以明显改善心脑血管和肾功能,减轻或消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金创  李兵  霍焱  张本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31):5778-5781
背景:近期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在一些器官移植过程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在角膜移植中的免疫抑制作用却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并与经典抗排斥药环孢素A进行比较。 方法:1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供体,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羟基喜树碱组、环孢素A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羟基喜树碱组和环孢素A组分别在术后腹腔注射羟基喜树碱2.0 mg/(kg•d)和环孢素A 10 mg/(kg•d),连续用药12 d。对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以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3 项指标作为临床评估标准,记录角膜植片存活时间。 结果与结论:羟基喜树碱组、环孢素A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21±2),(19±2)和(11±2) d,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 < 0.01),羟基喜树碱组比环孢素A组植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5)。实验结果提示羟基喜树碱能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植片存活时间,抑制新生血管,其作用优于环孢素A。 关键词:角膜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羟基喜树碱;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背景:青藤碱具有镇静、镇痛、镇咳、抗心律失常、抗炎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对其抗排斥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白细胞介素6是参与细胞介导移植物损伤的重要细胞因子,在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及评价抗排斥反应的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青藤碱对肾移植受体鼠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质量浓度的影响,分析青藤碱对大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与环孢素A是否存在协同效应。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2009-03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择近交系F344大鼠60只和近交系Wistar大鼠80只。 方法:建立近交系大鼠F344→Wistar肾移植动物模型48对,受体大鼠按照同期随机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青藤碱组给予青藤碱腹腔注射,1次/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腹腔注射,1次/d;青藤碱+环孢素A组给予青藤碱+环孢素A腹腔注射,1次/d。以未做处理的Wistar大鼠12只为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肾移植后第7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体大鼠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的质量浓度;完整留取移植肾行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依据Banff标准对急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进行分级评分。 结果:青藤碱组、环孢素A组、青藤碱+环孢素A组受体鼠的血白细胞介素6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 < 0.05);青藤碱组与环孢素A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青藤碱+环孢素A组显著低于青藤碱组、环孢素A组(P < 0.05)。病理切片按移植肾排斥反应组织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生理盐水组3或4级;青藤碱组1或2级;环孢素A组1或2级;青藤碱+环孢素A组0或1级。 结论:青藤碱对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起到了较为确切的免疫抑制作用,能明显下调白细胞介素6的质量浓度,并与环孢素A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苦参碱具有降低白细胞介素2浓度的作用,作为化疗辅助用药已用于临床。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环孢素A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苦参碱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C57BL/6小鼠作为供鼠,BABL/C小鼠为受鼠,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BALB/C受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骨髓移植组及足量环孢素A、半量环孢素A、足量苦参碱组、足量苦参碱联合半量环孢素A组。 结果与结论:足量苦参碱联合半量环孢素A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他组。进行骨髓移植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改变,越早程度越重。移植后7 d,与骨髓移植组比较,其他移植组小鼠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下降,白细胞介素4质量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苦参碱能够减轻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致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生存时间延长。苦参碱与环孢素A作用相似,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环孢素A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移植肾的早期存活率,但远期移植物失功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他克莫司能否延缓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设计:观察对比实验。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泌外器官移植科。 对象:选择2001–04/2005–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泌外器官移植科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的73例患者,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男42例,女31例,年龄19~69岁,所有患者均对治疗项目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环孢素A软胶囊为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或华北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吗替麦考酚酸酯胶囊购自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醋酸泼尼松片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提供,他克莫司胶囊为藤泽药品中国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环孢素A组(n =30)和他克莫司组(n =4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环孢素A组患者维持原免疫抑制方案进行治疗,即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联用。他克莫司组将环孢素A转换成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转换方案为停服环孢素A 24 h后开始服用他克莫司,其起始剂量为0.08~0.1 mg/(kg?d),早晚餐后2 h口服,服药3 d后测其谷值浓度,要求其血药浓度维持在5~8μg/L,并根据血药浓度、血清肌酐及其毒副作用调整剂量,其他用药同环孢素A组,两组均治疗12个月。 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12个月后监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②观察药物毒副作用(震颤、高血糖及高血压等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7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转换治疗12个月后,他克莫司组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环孢素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毒副作用:他克莫司组震颤发生率为,高于环孢素A组[30% (9/30),5%(2/43),(P < 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发生率为,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56%(24/43),83%,(25/30),(P <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他克莫司转换治疗后,肾功能减退得到延缓,蛋白尿减少,血脂代谢得到改善,他克莫司可以有效延缓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对环孢素A治疗药物监测目前常用的方法为监测环孢素A谷浓度和服药2 h后的血药浓度。 目的:基于国内报道的环孢素A监测研究,评价谷浓度和峰浓度监测在预测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中的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相关病例对照、队列研究。检索年限均为从建库到2010-12-31。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8篇文献,合计1 147例患者。统计结果表明,谷浓度和峰浓度监测均可以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峰浓度监测更优越,峰浓度监测可以预测肝肾毒性的发生。总之,峰浓度监测对预测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孢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8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环孢素A治疗组,参照Zealonga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2h和70h后,分别对各组各时间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细胞凋亡、脑TTC染色和脑超微结构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各时间点环孢素A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行为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环孢素A处理组脑梗死灶体积和细胞凋亡比例均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环孢素A处理组脑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轻于对照组;假手术组各项观察指标则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免疫因素参与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环孢素A对实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孢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环孢素A治疗组,参照Zealonga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和70 h后,分别对各组各时间点大鼠进行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采用RT-PCR和放免法分别对缺血区皮层IL-1β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各时间点环孢素A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环孢素A治疗组脑梗死灶体积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环孢素A可有效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IL-1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1);与上述两组相比,假手术组各项观察指标则无明显异常.结论IL-1β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环孢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环孢素A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区内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蔡涛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44):8717-8720
目的:探讨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诱发因素,比较不同免疫抑制药物的治疗作用。 方法:以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实验,细胞因子,药物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以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评价指标。纳入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排除角膜移植以外治疗角膜病的其他方法。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570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动物实验和药物治疗研究进行分析。当前用于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等,然而长期应用这些药物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角膜排斥反应,它可代替环孢素A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避免环孢素A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延长。雷帕霉素是一种疗效好、低毒、无肾毒性及神经毒性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不同种类的器官移植动物模型上显示出显著的抗排斥反应活性,现已将其作为器官移植抗排斥作用新药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他克莫司药物缓释系统能够长时间维持房水内的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抑制角膜植片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Fas 及FasL mRNA 的表达,可长期有效地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结论:了解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诱发因素、促进因素及发生发展机制能够在移植前和移植后有效地预防并减轻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角膜移植反应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CA1区iNOS以及胼胝体区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髓鞘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孢素A组。改良线栓法制备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环孢素A组从手术后2h~2周,每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20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后1d、3d、7d、14d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一区iNOS以及胼胝体区MBP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大鼠胼胝体区髓鞘染色。结果模型组、环孢素组iNOS 1d达峰,3d时下降但仍高于正常,7d及14d时接近正常。胼胝体MBP阳性纤维1d即有减少,3d更为明显,7d有所恢复,14d仍低于正常,经检验环孢素A组好于模型组(P<0.05)。结论环孢素A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iNOS的表达,促进MBP的恢复,有一定的髓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高血脂为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泼尼松和他克莫司都会对患者血脂产生影响。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按照不同的服药方案将肾移植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环孢素A组(n=20),免疫抑制剂方案为环孢素A+麦考酚酸莫酯+泼尼松;他克莫司组(n=23),免疫抑制剂方案为他克莫司+麦考酚酸莫酯+泼尼松。于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抽血化验,观察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两组各项指标移植前后比较均有差异,两组间比较,移植后1个月和6个月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显著(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对肾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的患者实施以环孢素A为免疫抑制剂的方案,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易升高,他克莫司在脂类代谢方面表现出更少的不良反应。与环孢素A相比,肾移植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