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菰米对高脂诱导脂代谢紊乱大鼠肝脏脂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由米面和菰米等不同构成饲料对高脂饲料大鼠血脂、游离脂肪酸(FFA)和瘦素(leptin)水平的作用,探讨菰米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及肝脏脂毒性的作用。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米面组和菰米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8周,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FA和leptin等指标,同时肝脏组织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大鼠的血清TC、TG、FFA和leptin水平显著上升(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发生脂肪变性;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相比,菰米组大鼠的血清TC、TG、FFA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leptin水平稍低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显著减轻。结论菰米具有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水平和肝脏脂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粗杂粮对大鼠脂代谢紊乱及其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粗杂粮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44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饲常规饲料)和3个实验组(饲高脂饲料6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高脂粗杂粮、高脂米面和高脂模型饲料共15周。结果粗杂粮高脂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高脂模型和米面高脂组(P<0.05),脂蛋白酯酶(LPL)和肝酯酶(HL)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最接近阴性对照组水平;粗杂粮高脂组白色脂肪组织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高脂组(P<0.05)。结论复配式粗杂粮可以激活PPARγ,促进脂肪细胞LPL和HL活性逐步恢复,使血脂水平下降;同时抑制和减少IL-6、TNF-α及CRP的产生,炎症反应减轻,脂代谢紊乱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菰米对高脂膳食诱导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米面组和菰米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8w,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大鼠的血清TC、TG显著上升,HDL-C显著降低;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比较,菰米组的血清TC、TG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TNF-α、hs-CRP显著下降。结论菰米具有降低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的作用,并能改善高脂血症的低度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复合全谷豆粗杂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其对大鼠脂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制备复合全谷豆粗杂粮和大米、面粉、黑米提取物,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抑制率。44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米面组和复合全谷豆粗杂粮组,分别给予相应饲料,连续喂养8周,实验前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大鼠血清和肝脏的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复合全谷豆粗杂粮的体外总抗氧化、清除羟自由基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大米和面粉。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相比,复合全谷豆粗杂粮组血清TC、TG显著下降,HDL-c显著上升,血清和肝脏MDA显著下降,T-AOC、SOD、GSH-Px显著上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复合全谷豆粗杂粮具有良好抗氧化损伤作用,该作用是其改善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功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谷豆复配式粗杂粮对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载脂蛋白2(LCN-2)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米面组和粗杂粮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LCN-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血清FBG和F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HOMA-IR分别为(10.39±1.63)和(10.34±1.3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85±1.33);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比较,粗杂粮组HOMA-IR(6.81±1.37)明显下降,粗杂粮组LCN-2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PPAR-γ则相反。结论全谷豆复配式粗杂粮可以激活胰岛素抵抗大鼠PPAR-γ蛋白,进而降低脂肪因子LCN-2表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谷豆复合包改善脂代谢紊乱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米面组、全谷豆复合包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给予对应饲料连续喂养8周。实验前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实验结束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脏器称重,计算脏体比和脂体比,检测血清中Visfatin浓度、肝脏组织中SREBP-2 mRNA和LDLR mRNA的表达以及脂肪组织中VisfatinmRNA的表达。结果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相比,全谷豆复合包组大鼠体重、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全谷豆复合包组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P<0.05);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比较,全谷豆复合包组大鼠肝脏组织中SREBP-2 mRNA和LDLR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脂肪组织中Visfatin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谷豆复合包可以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大鼠的血脂和Visfatin水平,可能的机制是全谷豆复合包能增加SREBP-2和LDLR的mRNA表达,降低Visfatin mRNA的表达,经SREBP-2、LDLR和Visfatin途径调控胆固醇的代谢,起到维持TC和LDL-C的正常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复配式粗杂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10)和高脂造模组(n=30),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6周后再将高脂造模组分为高脂模型对照组、米面组、粗杂粮组(n=10),提供相应饲料。继续喂养9周后,测定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RT-PCR法测定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结果6周高脂饮食后,高脂造模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造模成功。粗杂粮组大鼠的体重和HOMA-IR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和米面组,粗杂粮组PPAR-γmRNA的表达与其他3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复配式粗杂粮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PPAR-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谷豆复合物、谷豆复合膳食纤维和全谷物玉米膳食纤维(DF)对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及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其对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RNA表达的影响,比较谷豆复合物、谷豆复合DF与单一谷物DF改善脂毒性效果。方法 5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谷豆复合物组、谷豆复合DF组和玉米DF组;以相应的饲料连续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FAS等指标,测定各组大鼠肝脏SREBP-1c mRNA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的大鼠血清TC、TG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谷豆复合物组、谷豆复合DF组和玉米DF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及SREBP-1c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谷豆复合膳食纤维可改善脂代谢紊乱大鼠的血脂水平,降低FAS活性及SREBP-1c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邢花  翟成凯  金鑫  张红  韩淑芬  谭琴 《营养学报》2012,34(6):576-581
目的探讨中国菰米对高脂摄入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菰米组、米面组和动脉硬化模型组;给配方饲料连续喂养12 w,观察大鼠主动脉、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米面组的大鼠主动脉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肝脂肪变性较严重,血清TC、TG显著上升,HDL-C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和米面组相比,菰米组的大鼠主动脉无明显斑块,肝脂肪变性程度较轻,TC、TG显著下降,HDL-C显著上升,SOD、GSH-Px、T-AOC、IL-8、TNF-α显著下降。结论中国菰米能降低高脂摄入大鼠的血脂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肪肝形成,提高抗氧化的活性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状态。[营养学报,2012,34(6):576-58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葛根提取物及棕榈油复配后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全配方组5.75 g/(kg·bw)、无棕榈油配方组2.75 g/(kg·bw)及棕榈油组3.00 g/(kg·bw),大鼠连续30日灌胃给予后,腹腔主动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模型大鼠TC、TG及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全配方及无棕榈油配方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TC和TG含量,但对LDL-C和HDL-C无明显影响;棕榈油可有效改善模型大鼠血清TC水平,但血清TG、LDL-C和HDL-C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葛根提取物及棕榈油复配后可有效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对血脂有着明确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蜂胶胶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脂代谢紊乱模型,同时以灌胃方式预防性给予灵芝孢子蜂胶胶囊,其3个剂量分别为0.10 g/kg.bw、0.20 g/kg.bw和0.60 g/kg.bw,实验期为30 d。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血清中TC、TG和HDL-C的值,观察灵芝孢子蜂胶胶囊对血脂的影响。[结果]0.20 g/kg.bw和0.60 g/kg.bw灵芝孢子蜂胶胶囊组血清TC、T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结论]灵芝孢子蜂胶胶囊有较明显的降脂功效。  相似文献   

12.
复方红曲制剂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复方红曲制剂对实验动物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成4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实验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复方红曲制剂,连续28d。结果:高、中、低剂量组(1000、333、167mg/kg)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结论:复方红曲制剂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脂质的影响及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光明  陈江  夏勇  华炜  鹿伟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7):10-11,14
目的建立大鼠肥胖和高脂模型,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肥胖、高血脂大鼠的减肥降脂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立肥胖和高血脂模型,对大豆异黄酮进行减肥降脂试验。结果大豆异黄酮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同时也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和体内脂肪重。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减肥降脂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芹菜提取物对自发高血压大鼠血压和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以自发高血压大鼠和高脂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动物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芹菜提取物4W,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每周测定大鼠体重、心率、血压,每两周测定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给予芹菜提取物4W后,自发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给予高、中剂量芹菜提取物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下降,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变化。结论芹菜提取物对大鼠血压和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