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潍坊市儿童少年伤害发生现状,探讨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青少年伤害发生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儿童伤害发生率为6.87%,8~15岁儿童随年龄增长伤害率有增高趋势。影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居住环境、离校距离、业余活动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安全教育等。结论 潍坊市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现状不容忽视,应针对儿童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按性别、年龄、班级1:1配对原则,选择254例伤害病例和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父亲年龄、父亲文盲、母亲文盲、家庭经济收入、家庭和睦程度、知道交通常识、常爬高、接受安全教育、独生子女、外向型性格、防范措施不健全、住房周围危险环境及高危行为与伤害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高危行为(OR=18.0600)、防范措施不健全(OR=12.6455)、常爬高(OR=9.6552)、父亲文盲(OR=7.7191)、住房周围危险环境(OR=5.7402)、外向型性格(OR=5.4707)、母亲文盲(OR=3.0581)是中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而接受安全教育(OR=0.2356)、家庭和睦(OR=0.4941)、独生子女(OR=0.5233)、知道交通常识(OR=0.5340)、家庭经济较好(OR=0.5609)是中学生伤害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其伤害的影响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消除环境危险等策略来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城区集居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厦门市城区集居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厦门市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城区,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3~6岁儿童共2146名。收集1998年4月至1999年3月意外伤害的情况,筛选出病例231人进行1:1配对。结果 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6.2%;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呈下降趋势(P〈0.001)。意外伤害发生类型以碰伤、跌伤为主,占65.4%。经单变量配对χ^2检验及多变量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伤害直接影响因素为:父毒的工作类型、母亲怀孕次数、分娩方式、父亲年龄、儿童参加活动情况及儿童性格行为。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另外一些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儿童行为对伤害产生间接影响。结论 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4.
向兵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28-1429
目的分析武汉市武昌区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自制的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在武昌区随机抽取四所幼儿园的691名儿童作为样本,现场回顾调查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意外伤害的情况。结果武昌区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4.33%。与意外伤害有关的影响因素有:儿童年龄、伤害史、父亲职业类型、幼儿园环境(包括教室地面类型和游戏、活动场所地面类型)、家庭环境(电器安全状况)等。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儿童自身状况和所处环境有重要关系。应针对影响因素对儿童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和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周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长宁区周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本社区6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889名及其家长的安全知识、2004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5.22%,人年均意外伤害1.99次。发生意外伤害的有关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早产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儿童自身性格、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 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比较严重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家长的重视,切实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儿童发生意外中毒的危险因素,为儿童意外中毒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广西贵港市237例因意外中毒而住院或急诊的1~14岁农村儿童和居住于同一地区、性别、年龄匹配的237例对照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非第一监护人、母亲低学历、常外出玩耍、经常吃零食、经常吮手、随意放置鼠药或农药、监护频率高、学校有健康教育课程、知晓中毒预防知识、教育儿童卫生饮食10个因素与发生意外中毒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低学历(OR=2.134,P=0.003)、父母非第一监护人(OR=3.219,P=0.000)、常外出玩耍(OR=2.172,P=0.000)、经常吮手(OR=2.367,P=0.001)、随意放置鼠药或农药(OR=2.184,P=0.007)5个因素是危险因素;监护频率高(OR=0.570,P=0.007)、学校有健康教育课程(OR=0.327,P=0.011)、知晓中毒预防知识(OR=0.247,P=0.000)3个因素是保护因素。结论: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中毒的发生与健康教育、家庭因素、儿童监护、儿童自身危险行为、毒物管理等因素有关。应针对儿童中毒的危险因素制定综合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虹口区某街道的儿童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居家环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8月,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上海市儿童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评估表",在上海市虹口区某街道4个居委共207户有1~6岁儿童的家庭中实施儿童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评估。结果过去0.5 a儿童居家伤害发生率为18.84%。在居家环境方面排在前5位的不安全因素依次为浴室地面无防滑垫(57.33%),桌椅有尖角或尖锐边缘(53.96%),小的物件如珠宝、珠子、别针等放置在孩子易取到之处(49.01%),加热电器或易燃物品放置不合理(46.51%),室内电线乱拉乱放(46.38%)。结论儿童居家伤害发生率很高,居家环境存在较多伤害危险因素。安全社区建设应针对儿童居家环境的不安全点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相关问题调查表和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自编量表,对马鞍山市市区6所小学6884名儿童的伤害相关行为及其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者1670人,占24.26%;有中度伤害相关行为者3683人,占53.50%。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父母采取惩罚、不闻不问的教育方式;家庭类型为重组家庭;父母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父母放置药物的地点不当;过马路时不或偶尔提醒儿童注意交通安全等。结论 儿童伤害相关行为与家庭因素有密切关系,必须重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武昌区7所幼儿园3~6岁655名儿童为样本,用自制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对儿童过去1 a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采用χ2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意外伤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是否早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以及儿童自身性格、儿童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武昌区3~6岁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外伤害对武昌区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九江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选取的6所幼儿园中分别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1个班,以抽中班级的所有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由现场调查员指导每位儿童家长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以及过去1年各种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伤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486名学龄前儿童,过去1年内发生意外伤害98例,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0.16%。男、女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4.02%和1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喜静儿童,爱动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24.79%)更高(P0.01)。大、中、小班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3.46%、19.88%和1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照顾时间较多(OR=0.312)和家庭月均收入高(OR=0.184)是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保护因素,儿童爱动的性格特点(OR=2.192)和父母离异(OR=1.891)是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环境是影响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应加强父母的安全健康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贵港市农村儿童杀虫剂中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4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对贵港市农村2009年1-12月因杀虫剂中毒而急诊或住院的78例中毒儿童和312名对照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以及家庭结构、监护情况、父母学历、家庭年均总收入、家庭和学校健康教育、儿童危险行为等21个可能与杀虫剂中毒相关的因素.对调查结果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贵港市农村儿童杀虫剂中毒的危险因素有3项,分别为随意放置工作服和喷洒器具( OR=3.529,95%CI:1.408 ~8.848)、儿童经常外出玩耍( OR=2.846,95% CI:1.513 ~5.352)、祖辈为监护人(OR=2.187,95%CI:1.187 ~4.029);保护因素有5项,分别为监护频率高(OR=0.408,95% CI:0.205 ~0.811)、知晓中毒预防知识(OR=0.412,95% CI:0.224~0.758)、及时清洗工作服(OR=0.435,95% CI:0.212 ~0.893)、学校设置健康教育课程(OR=0.448,95% CI:0.232 ~0.867)、经常教育儿童不接触毒物(OR=0.462,95% CI:0.227~0.939).结论 农村儿童杀虫剂中毒的发生与儿童自身危险行为、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健康教育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珠海市城区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现况,明确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12所幼儿园,对1 428名2~6岁儿童的父母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研究对象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的意外伤害情况。 【结果】 珠海市城区幼儿园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3.2%。常见的伤害种类是跌伤(26.8%)、碰伤(16.1%)、咬伤和抓伤(13.0%)。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儿童左利手、母亲不良管教方式、儿童骑童车母亲未监管、儿童坐立不定、家庭月总收入、家里有玻璃家具;保护因素为家庭备有急救小药箱、母亲对伤害认识正确、母亲定期检查玩具。 【结论】 应针对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环境及心理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7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及其父母140人作为研究对象,另抽取70名正常儿童及其父母14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父母的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分析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儿童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儿童父母N评分高于对照组,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儿童家庭环境量表中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对照组,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分娩产伤、家庭对儿童管教方法严厉、家庭氛围不和睦、有家族抽动症病史为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及其父母多伴有孤独、焦虑、急躁等情绪,较内向,自信心不足。有分娩产伤、家庭对儿童管教方法严厉、家庭氛围不和睦、有家族抽动症病史为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部分山区婴儿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北京市山区婴儿死亡影响因素。方法对三个山区县1996、1997年两年死亡的全部婴儿进行了1:1病例对照研究。并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绠孕期合并症,怀孕次数,产前检查,就医观念,母亲文化程度,接受能儿宣传,婴儿出生体重,婴儿定期体检,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婴儿死亡的9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长丰县农村留守儿童伤害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的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农村3617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最近1年伤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留守儿童1614名,占学生总数的45.83%.主要监护类型为单亲监护(55.82%).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2.25%,男生伤害发生率为45.22%,女生为3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5,P=0.000);其中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为40.90%,高于非留守儿童(2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30,P=0.000).留守儿童在跌伤、交通伤、动物咬伤等7种伤害类型上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OR=1.445)、性格外向(OR=1.062)、矛盾性(OR=1.150)、独立性(OR=1.110)、娱乐性(OR=1.096)可能是留守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而女生(OR=0.598)、亲密度(OR=0.933)、控制性(OR=0.917)可能是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起主要作用,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留守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跌落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提出意外跌落伤害的预防措施,为减少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采用1∶1病例配对设计模式,利用条件LOG ISTIC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的筛查与危险度的估计。[结果]成人组中注意力不集中者其跌落的危险性是注意力集中者的2.8倍。对家庭生活满意者其跌落的危险性只是对家庭生活不满意者的0.49倍。家庭成员间关系融洽者其跌落的危险性是关系不融洽者的0.4倍。睡眠状况好者其跌落的危险性是睡眠不好者的0.5倍。家庭经济收入较好者其跌落的危险性是家庭经济收入一般者的3倍。未成人组中父母与子女经常谈心的小孩跌落的危险程度仅为很少谈心的0.35倍。讨人喜欢的小孩跌落的危险性是不讨人喜欢的0.08倍。很少与人顶撞的小孩跌落的危险性是喜欢与人顶撞的小孩的0.03倍。[结论]注意力不集中、家庭生活不满意、睡眠不佳、追求高收入等因素是成年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父母对未成年人不关心,未成年人不良的心理行为则是未成年人意外跌落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湖南省益阳和怀化的两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对现场中6~14岁的学龄儿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信息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学龄儿童平均年龄为(11.85±2.56)岁,男女性别比为0.77:1,333名儿童中,父母最高职业为农民、工人者占69.3%,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占74.2%,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以下者占76.3%,家里有多个兄弟姐妹者占76.3%,父母均外出打工者占55.9%;②近一年内发生过意外伤害的学龄儿童有247人,占74.2%,发生意外伤害次数3次及以上者有153人,占61.9%,最常见的三种意外伤害分别是跌伤(58.3%)、锐器伤(33.0%)和烫烧伤(31.5%),发生意外伤害后,61.4%的学龄儿童没有进行处理或仅自行处理,76.0%的学生并无任何资金花费;③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里兄弟姐妹数和父母外出务工等4个因素对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南省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建立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防护,关注留守儿童,以降低学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儿童白血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7年6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48例白血病病儿和760名对照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该病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儿童、孕母居住新装修房屋,儿童家用灭蚊剂≥2年,孕母自然流产史,孕期X射线照射,儿童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孕母农药、杀虫剂、汽油暴露,孕母孕期应用电磁用具及遗传病、肿瘤家族史。主成分分析提取6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9.773%。结论儿童白血病的发病受到遗传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