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是慢粒终末期表现,其中以慢粒急粒变多见,慢粒急粒急淋双重变者极为少见。笔者最近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黄某,男性,47岁。于91年11月因发烧(T39℃)、多汗、乏力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予马利兰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于12月住院治疗。查体:肝肋下2cm,脾脐下2指,胸骨压痛,WBC 96.1×10~9/L,早粒0.03,中粒0.11,晚粒0.1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60.2:1,早粒0.04,中粒  相似文献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为红白血病少见。作者近5年见到5例。例1 男,38岁。慢粒病史2年多,因发热,乏力1月入院。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象:Hb4.0,WBC25×10~9/L,原粒8%,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0.9:1,原粒14%,幼红52%,原始红+早幼红4%,有巨幼样变,PAS染色强阳性。倒2 男,32岁。慢粒病史10年,因发热、乏力2周入院,肝肋下1cm,脾肋下19cm。血象:Hb4.5,WBC 19.5×10~9/L,原粒3%,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0.8:1,原粒20%,幼红54%有巨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细胞的手镜形改变可见于多种急慢白血病,但最多见于急淋。近年来国外研究渐多,但国内报道则较少。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女患,30岁。因低热、头昏、乏力一个月,加重一周而就诊。体检:重度贫血貌。体温37.8℃,脉搏108次/分,血压85/58mmHg。肝肋下2cm,脾肋下3cm,双颌下和双腋下可触及1×1cm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血象:红细胞1.1×10~(12)/L,血红蛋白30.0g/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5×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原始淋巴细胞25%,幼稚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5岁。4年前因头晕、乏力、消瘦及肝、脾肿大,在外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经马利兰治疗后症状消失而出院,此后一直采用小剂量马利兰间歇治疗维持。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及全身骨骼痛,加大马利兰剂量后,白细胞数量虽降至正常范围,但症状未见减轻而于1991年11月22日入院。体检:T38℃,消瘦,皮肤无出血点,浅淋巴结不大,胸骨压痛明显,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数12.2×10~9/L,血小板5.1×10~9/L。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中原粒占0.10、早幼粒占0.18,提示慢粒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终末期发生急淋,急粒又重变极少见,我科最近收治1例,于慢粒缓解后先发生急淋变,后发生急粒变,总病程3年2个月。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阎××,男性,41岁。因头昏乏力半年,左上腹发现包块1周于1984年6月18日首次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双颌下、颈部、腋下及腹股沟触及多个黄豆至蚕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心肺(—)。肝肋下1cm,脾肋下7cm。经血象、骨  相似文献   

6.
患者,29岁,妊娠29周,因间断性牙龈出血10天收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2.36×10~9/L,Hb89g/L,WBC4.1×10~9/L,血小板(PC)27×10~9/L,IgG 25μg/L,IgM 18μg/L;血清铁蛋白56μg/L,游离铁蛋白2.45μg/L。骨髓报告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比值形态正常:红系增生活跃,比值增高;全片见巨核细胞13个,血小板少见。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既往无血小板减少,考  相似文献   

7.
<正>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终末期表现多为急交,其急变类型常为粒细胞型,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型等亦有报道,现将我院一例慢粒急淋变报告如下: 路某,女,27岁,1983年3月因乏力、纳差,伴不规低热,在当地医院治疗(用药不详),症状有所缓解,一月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有鼻衄、龈血,上腹部包块,下肢关节疼痛,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8.3℃,心率120次,呼吸23次,血压110/70。心肺(—),肝肋下2cm,剑下3cm,脾下界脐下4cm,右缘脐偏右1cm,质硬有压痛。化验:周围血白细胞160×10~2/L,中性中幼粒8,晚幼粒10,杆状核22,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其中12岁~20岁18例,21岁~25岁26例,36岁以上6例。急粒16例(1例合并绿色素瘤),急淋28例,慢粒4例,慢淋2例。 末稍血象:治疗前白细胞总数最低者为0.8×10~9/L4例,最高为150×10~9/L36例,另外有45~60×10~9/L40例;其中幼稚细胞大于90%者占26例,20%~30%者占14例,其他占10例(包括  相似文献   

9.
朱某,男,37岁,农民。低热乏力伴皮肤出血点一月余就诊并入院。PE:中年男性。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颈、双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韧,无触痛。咽(一),扁桃体无肿大。胸骨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可触及。N.S(一)。化验:Hb110g/L,Wbc15.7~20.0×10~9/L,N0.12,L0.12,E0.34,幼稚细胞0.42,PC50~60×10~9/L。B超示肝脾肿大。胸片未见心肺异常。骨髓示增生明显活跃,以粒、单核系增生为主。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占0.47,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占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急性变并发原粒细胞瘤已有报告。但慢粒急性变并发两处原粒细胞瘤极少见。我院收治1例慢粒急性变并发左颅后窝旁、左髂前臀部原粒细胞瘤。报告如下。 男、19岁,因乏力、下肢浮肿半月,于1982年7月14日入院。查体:双侧腋下触及黄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肋下1.5cm,脾肋下12.5cm,血象:Hb71g/L,WBC20×10~9/L,原粒1%,早幼粒2%,中幼粒18%,晚幼粒15%,杆粒22%,  相似文献   

11.
李某,男,55岁,住院号:125525。患者69年元月起乏力,多汗,纳差,左上腹胀满。脾大肋下1cm。Hb108×10~9/L,WBC150×10~9/L,见早幼粒4.5%,中幼粒8.5%,晚幼粒4%,有核红1%。Bpc4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2.6/1,粒系91%(其中中幼粒36%)。Ph′染色体阴性。69年3月11日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马利兰每天4~6mg治疗48天,WBC降至9.2×10~9/L,改  相似文献   

12.
<正> 患男,16岁。因发冷、发热、头痛、乏力半月,加重伴寒战,四肢大关节及上腹部疼痛7d之主诉入院。查体:体温40℃、脉博14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2.5/9.0kPa,消瘦、神清,精神极差,急性重病容,贫血外貌,皮肤粘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口腔粘膜轻度糜烂。双肺呼吸音粗糙,心尖区收缩期Ⅱ级吹风样杂音。肝区有叩击痛,肝剑下3cm,肋下1.5cm、边缘钝、有触痛。脾肋下3.5cm。腹稍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腹水。末梢血RBCO.67×10~(12)/L、Hb20g/L、WBC62×10~9/L,分类:杆状核、晚幼粒0.80、中幼粒0.12,原粒0.08。血小板52×10~9/L。肝功总胆红素24.8μmol/L,谷丙转氨酶950nmol/s。CO_2CP13.6mmol/L。B超肝脾  相似文献   

13.
例 1,女 ,3岁。因发热、皮疹 4d于 2 0 0 1年 11月 2 6日收住我院感染科。水痘病毒抗体 (IgM) (+ ) ,确诊为水痘。予莪术油、阿昔洛韦治疗 10d痊愈出院 ,住院期间血常规均正常。 2 0 0 2年 1月 2 5日因发热、出血点 1d第二次入院。入院体征 :体温 3 8.4℃ (肛温 ) ,精神软 ,贫血貌 ,全身皮肤见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两肺无异常体征 ,心率 12 5次 /min ,律齐 ,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辅检 :血常规 :Hb 59g/L ,RBC 1.96× 10 12 /L ,WBC 3 .10× 10 9/L ,ANC 0 .3 10× 10 9/L ,BPC 15×10 9/L ,Ret 0 .0 0 1。血 :肝炎免疫全套…  相似文献   

14.
Kaposi肉瘤是一种十分少见的恶性肿瘤,又称爱滋病(AIDS)相关肿瘤,因为多发生在爱滋病和不同原因引起的严重T细胞缺陷病中。 患者马××,男,27岁,未婚。主诉肝炎后龈血、皮肤紫癜一月,心慌发热10天。查体:四肢散在出血点,肝肋下可及边缘,脾肋下未及。化验检查:Hb 6.6g%,白细胞总数0.75×10~9/L,血小板2.8×10~6/L,网织红细胞0.5%,骨髓增生活跃,粒系56.5%,中晚幼粒增高,红系16%,淋巴>5.5%,全片  相似文献   

15.
谢光亮  张学农  王琚邴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7):667-667,F003
患者 ,男 ,2 8岁。 2 d前因进油腻食物自觉右上腹部胀痛 ,伴有恶心 ,呕吐 ,于 2 0 0 0年 1 2月 1日入院。病程中无发热 ,寒战 ,黄疸。既往无急、慢性肝炎。查体 :T3 7℃ ,P74次 / min,R2 0次 / min,BP1 6.0 / 1 0 .0 k Pa。慢性消耗病容 ,无贫血、黄疸、皮疹及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查体未见阳性发现。上腹部剑突下压痛 ,但腹肌不紧张。肝脏肋下 2 cm,质地偏硬。脾脏 度肿大 ,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 :WBC6.0× 1 0 9/ L,L0 .3 1 ;N0 .69;PC 91× 1 0 9/ L ,Hb:93 g/ L ;RBC:3 .68×1 0 12 / L ,总蛋白 :67.8g/ L;白蛋…  相似文献   

16.
<正> [病例]王某,20岁。因间断性头痛、心悸、乏力、反复呕血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6/min,呼吸:20次/min,血压:19.2/13.3kPa,贫血貌。B超:肝肋下2.9cm,剑突下3.5cm,脾厚9.0cm,脾肋下可达脐下右0.5cm初诊为班替氏脾入院。该患于5岁时发病,曾于某儿童医院诊断过尼曼—匹克氏病。 血象:Hb66g/L,RBC 2.2×10~(12)/L,WBC 2.8×10~9/L,血小板80×10~9/L,肝功能ZnTT_(10u),GPT34.9u,黄疸指数4u ESR11mm/h。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18岁。 1997年 7月因乏力、脾巨大在外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经马利兰等治疗后症状缓解 ,血象正常出院。 1998年 10月 10日因发热、头昏及牙龈出血收入我院。查体 :体温 39.1℃ ,呼吸 2 8次 /分 ,急性病容 ,皮肤粘膜有散在出血点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巩膜无黄染 ,胸骨压痛 ,肝肋下 4.0 cm,脾肋下 8.0 cm,腹水征 (- )。双侧胫骨压痛 ,股骨 X线片 :股骨下端骨质疏松 ,骨皮质变薄。血象 :Hb6 0 g/ L,RBC2 .2× 10 1 2 / L,BPC48× 10 9/ L,分类中原粒 早幼粒占 0 .48,肝肾功能正常 ,HBs Ag(- )。骨髓增生活跃 ,原粒 …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6岁。15年前体检发现脾肿大至肋缘下2指,于1990年10月入院。检查:轻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脏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触及;脾肿大,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6×10~(12)/L,白细胞9.8×10~9/L,中性0.63,淋巴0.35,血小板132×10~9/L,  相似文献   

19.
患儿为女性,11岁,生后1岁多面色逐渐苍黄,但10岁中从未接受过输血。半年前自服中药酒后面色苍黄更明显,无出血史。仅半年输血10次,共1800ml。体检:发育差,面色苍黄,地中海贫血外貌(±),心尖部重级收缩期噪音,肝肋下3cm,脾肋下2cm,Hb 35g/L,RBC1.2×10~(12)/L,RC0.1%,WBC2.5×10~9/L pt 120×10~9/L。  相似文献   

20.
薛红元  李丽  高丽  马玉林 《疑难病杂志》2011,10(10):761-761
<正>患者,男,68岁。主因间断性左上腹疼痛1个月,加重7 d入院。查体:T 35.5℃,P 90次/min,R 17次/min,BP 160/110mmHg。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饱满,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左上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脾区扣击痛。脾大,肝未触及。血WBC 11.36×10~9/L,RBC 5.55×10~(12)/L,PLT 275×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