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电压宽范围输入的DC-DC辅助电源技术是中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流系统的关键辅助技术。基于双管反激电路,本文设计了一个高电压宽范围300~2 500V输入,低电压24V输出的DC-DC辅助电源样机,并给出了电源详细的设计方案。相比传统辅助电源,设计的辅助电源启动支路在电源工作后可自动断开,实现了电源输入电压范围更宽目标;电源主电路由变压器隔离,控制、反馈电路由辅助绕组供电,确保了电源输入/输出高电压隔离;开关管驱动电路采用带耦合电感的脉冲变压器,满足了驱动信号高压隔离和同步驱动要求。此外,计算电源效率的结果表明,双管反激辅助电源更适合高电压输入场合。最后,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高电压宽范围输入的DC-DC辅助电源方案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具有宽负载范围和低电压应力的三态反激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拓扑。通过续流功率开关管和二极管,使该变换器工作于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拓宽了传统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反激PFC变换器的带载能力,并有效地降低了传统DCM反激PFC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应力。通过对电路工作模态及其稳态特性的分析可知,该变换器不仅具有较好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还具有开关管电压应力低、负载范围宽等优点。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的开关管驱动技术是实现辅助电源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首先,针对高电压输入双管反激辅助电源驱动具有高电压隔离、高频率、低延时和无外接电源等特点,对比各种可行的驱动方案,确定了一种安全、简单的变压器隔离双管驱动电路,并设计了相应的驱动器;其次,通过调整驱动变压器绕组比,实现了开关管在各种控制脉冲下的充分导通,通过增加驱动器输出信号耦合电感,提高了驱动信号的同步性;第三,根据驱动脉冲上升、平顶、下降三个阶段,建立了驱动器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相关公式,分析了驱动器主要参数对驱动性能的影响;最后,在300V~2 500V输入的双管反激辅助电源样机上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双管隔离驱动器的正确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张燚  林正其  张军明  钱照明 《护理与康复》2015,(4):155-160, 178
针对Boost-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原边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由于Boost-Flyback单级PFC电路中开关管电流同时包含输入电感电流和反激变压器电流,传统反激式变流器的原边控制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并研究了适合双电感单级PFC拓扑下的两种原边控制策略,即变频控制策略和恒定频率控制策略,并对比两种控制策略的性能。为满足高精度恒流输出,高功率因数值及低谐波分量等多方面指标,本文研究不同控制策略的电路参数优化方法,特别是电感取值的优化。经对比分析,在减小输出电流纹波及提高功率因数方面,变频控制策略比恒定频率控制策略更具优势。最后在一台交流输入180~264V,恒流输出32V/0.7A的样机上对理论分析结果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以UC3842芯片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医用开关电源设计方案.首先阐述了UC3842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原理和设计方法.UC3842是Unitorde公司推出的电流型脉宽调制器,该调制器单端输出,可以直接驱动坝极型功率管或场效应管,适用于无工频变压器的20~80W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文章介绍的设计方案采用单端反激式结构,实现宽电压输入,稳定的直流输出,具有输入纹波小,输出稳定,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电磁兼容好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医疗设备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电位加手法治疗107例患者因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结果显效98例(91.6%,98/107),有效7例(6.5%,7/107),无效2例(1.9%,2/107)。提示高电位疗法结合手法及牵引复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电位加手法治疗107例患因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结果显效98例(91.6%,98/107),有效7例(6.5%,7/107),无效2例(1.9%,2/107)。提示高电位疗法结合手法及牵引复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统上腹腔镜手术尤其是上腹部手术都是在气管插管下完成的,以便通气和防止误吸。双管喉罩可以有效的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且有其独特优势。我院在应用双管喉罩,术前已经留置胃管,在持续负压引流情况下,1例术中发生反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电位疗法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偏头痛患者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3)接受高电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n=43)采用空白对照,疗程20 d。对痊愈的受试者停止治疗后随访4周。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进行评定,记录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分析数据集的选择包括处理意向(ITT)及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6例、对照组1例痊愈。随访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1例复发,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电位治疗仪治疗慢性偏头痛效果较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激肽释放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它包括15个激肽释放酶基因.激肽释放酶在许多组织中都有表达,包括产生激素的类固醇激素和激素依赖组织,如前列腺、乳腺、卵巢和睾丸.大部分激肽释放酶在癌细胞中受类固醇激素调节.PSA(hK3)和hK2是广泛使用的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多种人激肽释放酶正成为前列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定的新的血清标志物.几种其他的激肽释放酶在各种内分泌相关的恶性肿瘤中、在mRNA和蛋白水平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稳定性设计是最核心但最复杂的部分。随着系统规模日益庞大,若想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稳定性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级联是分布式结构中最基本的连接形式,故深入研究、改善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除优化设计变流器参数外,增加母线补偿装置(VBC)也是改善级联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针对DC-DC级联系统母线补偿策略及补偿容量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一些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大信号扰动的场合。但总体而言仍有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的空间。本文从大信号的研究角度出发,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和回转器大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根据级联系统中源、负载变流器的具体特性参数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同时,该策略由混合势函数理论的稳定性定理推导得出,从理论上保证了加入VBC后整个系统在大信号扰动下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以峰值电流模式控制型Buck变流器级联系统为例对该补偿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电位治疗失眠、慢性疲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高压电位治疗仪治疗30例失眠患者(失眠组)和30例慢性疲劳患者(慢性疲劳组),治疗电压为9000 V,30 min/次,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失眠组和慢性疲劳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指标平均积分显著下降(P0.001),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93.1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血尿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氨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结论:高压电位治疗失眠、慢性疲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基于固态变压器的永磁风电并网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在低压直流侧,通过双向DC-DC加入超级电容器。文章基于Boost电路建立混杂系统模型,引入类滑模控制策略,利用超级电容器的快速充放电特性,提高直流电压的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在风速改变和电网电压跌落两种工况下,直流侧电压波动、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电压和充放电电流均变小。该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改善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赵强  崔畅 《中国临床康复》2011,(39):7347-7350
背景:目前市场上便携式医疗设备主要以锂电池供电为主,续航能力较弱,无法在野外长期工作。目的:为提高便携式医用设备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和续航能力,设计了高效、可靠、低成本的正弦波逆变器,详细阐述了设计方案,并制作了实验样机。方法:主电路由推挽升压变换器和单相逆变桥组成,采用高频变压器实现电压比调整和电气隔离,降低了噪声,提高了效率、减小了输出电压纹波。逆变器功率开关管采用了RCVD缓冲电路,确保逆变桥安全工作。控制部分采用集成脉宽调制芯片SG3524和正弦函数发生芯片ICL8038实现正弦波脉宽调制。结果与结论:实验样机体积减小到传统逆变器的1/4,效率达到86%,输出电压波形失真度小于5%,在复杂的工况下实现了220V/50Hz的市电输出。逆变器可以使用蓄电池作为电源,简单可靠、易于调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不同备用电源下均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感应电机电源切换中的冲击问题,有必要寻求最优电源切换方式,并在考虑开关动作时间下确定最有利切换时刻,为此,需要对断电后定子残压及其与不同备用电源间的电压差和相角差进行更加准确的定量研究。本文首先根据感应电机断电后的定子电流实测波形,发现电机断电后依次进入两个阶段——定子两相不对称瞬态和转子自由运动阶段,这种考虑必然提高定子残压的准确定量计算;然后,基于感应电机对称、不对称空间矢量模型,对断电过程两个阶段分别进行深入的解析推导,求得定子残压解析表达式;最后,重点研究定子残压及其与不同备用电源间的电压差和相角差特性,据此确定最优电源切换策略和最有利切换时刻,并通过感应电机电源切换实测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指背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使用指背逆行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尸体手4只,死婴手6只,经乳胶血管灌注,观察手指的动脉、静脉分布。在尸体手指背侧设计10个逆行皮瓣,蒂部在手指远端的一侧,皮瓣范围3cm×1.5cm,将泛影葡胺加墨汁加压注入桡动脉,肉眼观察皮瓣的颜色变化,X线造像观察皮瓣内血管显影情况。在手指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22例手指烧伤、外伤患者,应用了27个指背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缺损伴有肌腱、指骨、指关节外露创面,皮瓣范围(1—5.5)cm×(1—3)cm,长宽比例(1—2.5):1。结果解剖学研究见手指动脉间有多方位、层次交错的吻合,静脉间相互吻合成网,保证了手指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指背逆行皮瓣的蒂部可见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分支,灌注后可见皮瓣内静脉即刻充盈黑染,说明实验皮瓣已完成“血液”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循环过程,皮瓣X线造像显示整体透光度减低,皮瓣内有血管显影。本组临床移植的27个皮瓣全部成活,随诊6—12个月,远期效果满意。结论指背逆行皮瓣的血液供应来源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分支,皮瓣内有丰富的静脉并与指腹僻静脉形成网状交通,保证了皮瓣的血液回流。指背逆行皮瓣可以较好地满足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需要,特别是对手指远端、小指末节尺侧、拇指末节桡侧等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困难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用于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无差拍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无差拍功率预测模型,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实现对下一个周期开始时的功率给定值的跟踪控制。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调制目标电压矢量,实现了直接功率控制开关频率的恒定。并在系统中引入了基于内模原理的准积分反馈校正环节,在每个采样周期对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预测给定值进行修正。仿真表明,该方法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响应迅速、平滑,而且没有静差;控制器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系统鲁棒性好,控制器设计简单,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将多个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串联、输出端串联(ISOS)构成的ISOS组合系统十分适用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较高的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系统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和输出电压分别均压。提出一种新颖的具有高度模块化特征的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通过将各个模块输入电压采样信号叠加到参考电压信号中,使系统输出电压呈现上翘调整特性,从而实现各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压,同时引入输出电压校正环节,以改善系统输出电压调整率。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提高系统模块化水平和可靠性,最后以3台双管正激变换器构成的ISOS组合系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scarinic and nicotinic excitation of chromaffin cells that had been freshly isolated from the rat adrenal medullae were analyzed using voltage and current clamp techniques.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the extracellularly recorded firing of cells was observed when 10(-6) to 10(-4) M acetylcholine (ACh) were locally applied to the cell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arget cell being recorded using a microinflow method. During voltage clamp recording at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ACh induced two different sequential inward currents: a transient current with a rapid rising phase (fast response) and an apparent inward current with a slow rising phase (slow response). The membrane conductance increased during the ACh-induced fast response, and it subsequently decreased during the slow response. The amplitude of the fast response decreased when the holding potential was shifted to depolarized levels, whereas the amplitude of the slow response increased with depolarization. Nicotine produced fast depolarization and a transient inward current that was reduced by the membrane depolarization. In contrast, muscarine induced a slow depolarization and an apparent inward current that increased with depolarization. Muscarine also reduced the inward K+ current that had been in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high K+ medium to the outside of the cell at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It is suggested that muscarinic excitation is triggered by the suppression of K+ channels that are open at potentials near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h-induced excitation of adrenal chromaffin cells involves two separate mechanisms mediated by nicotinic and muscarinic recep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