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 2 7例 ,早期死亡 1例。现将我们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要点、术前诊断和术后处理的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2 3例 ,女 4例 ;年龄 16~ 5 4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 13例 ,其中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 4例、伴AI及乏氏窦瘤破裂 3例、伴右室流出道狭窄及乏氏窦穿孔 1例、伴AI、主动脉瓣下狭窄 (SVAS)及二尖瓣关闭不全(MI) 1例、伴肺动脉瓣二瓣畸形狭窄 (PS) 1例 ;主动脉瓣二瓣畸形伴AI8例 ,其中伴MI 1例、伴SVAS 1例…  相似文献   

2.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WB  Zhang JQ  Zhou HB  Wang SX  Liu W  Bo P  Gan HL  Mao B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8):455-457
目的 总结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手术 (Ross手术 )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疗效。方法 自 1994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1月 ,共收治 2 0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Ross手术治疗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2 5岁 ;术前诊断 :主动脉瓣二瓣畸形 12例 ,主动脉瓣叶脱垂 5例 ,瓣叶发育不良 3例 ,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4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 (UCG)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主动脉瓣狭窄或 /并关闭不全 (中重度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DD) (6 0 5 1±11 87)mm ,主动脉瓣跨瓣压差 (2 7 0 4± 6 80 )mmHg。心功能 (NYHA分级 )Ⅱ级 17例 ,Ⅲ级 3例。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 ,手术分三步进行 :(1)采取自体肺动脉瓣 ;(2 )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并移植自体肺动脉瓣于主动脉位 ;(3)利用同种动脉瓣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缩小 ,为 (46 38± 9 17)mm (t=3 4 0 0 7,P =0 0 0 0 8) ,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差降至正常范围 (6 80± 0 19)mmHg。术后随访 3个月至 9年 ,所有患者的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结构及功能正常。结论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手术是一种临床疗效好的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1998年 3月~ 1999年 1月 ,我们对 2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施行了自体肺动脉瓣置换主动脉瓣、同种肺动脉瓣(HPV)原位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Ross)手术 2例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例中男、女各 1例 ;年龄分别为 12岁和 16岁。均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1例有心前区疼痛和头晕史。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ST- T改变。心胸比率 0 .49和 0 .5 6。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中度至重度狭窄 ,均为二瓣化畸形。1.2 手术方法 开胸后测量主、肺动脉瓣环外径 ,分离主、肺动脉间隔至左、右肺动脉分叉处。在主动脉瓣上 …  相似文献   

4.
Ross 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 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 方法 自 1998年 3月至2 0 0 2年 7月 ,16例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 (平均年龄 14 .0± 9.9岁 )接受 Ross手术 ,即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诊断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 ,主动脉瓣狭窄 9例 ,主动脉瓣发育不良呈穹隆状狭窄 2例 ;主动脉瓣脱垂 5例 ,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各 1例。 结果 无手术死亡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随访 1~ 4 8个月 ,平均 30± 13个月 ,无远期死亡 ,无瓣膜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心功能 级。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及同种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仅 1例患者主动脉瓣有极少量反流 ;所有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 2 .1± 0 .8mm Hg(1k Pa=7.5 mm Hg) ,左心室流出道及主动脉瓣环随着年龄的生长而增长 ,平均瓣环直径较术后增加 4 .0± 2 .1mm。 结论  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安全 ,效果好 ,随机体发育而生长 ,可适于某些主动脉瓣瓣膜疾病 ,尤其适于小儿及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5.
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同种主动脉瓣膜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3年 10月至 1996年 10月 ,我们应用同种主动脉瓣(HAV)行原位主动脉瓣置换 2 0例 ,其中 3例行ROSS手术。经二维、脉冲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置换后的同种主动脉瓣膜解剖形态、生理功能、血流动力学效果研究证明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0例中男 17例 ,女 3例 ;年龄13~ 6 0岁。均为主动脉瓣和主动脉根部病变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例 ,其中细菌性心内膜炎 4例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和脱垂 3例 ,风湿性、巨大主动脉窦瘤各 1例 ;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7例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钙化 4例。手术在全麻低温…  相似文献   

6.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使用胸骨倒L形微创切口行心内直视术 8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81例中男 39例 ,女 42例。年龄 3~ 6 1岁 ;体重 14~ 79kg。房间隔缺损 (ASD) 38例 ,其中 1例合并右位心 ;室间隔缺损 (VSD) 2 9例 ,其中合并双腔右心室 (DCRV) 3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PH) 3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 4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病变 3例 ;肺动脉瓣狭窄 (PS)2例 ,其中 1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PECD) 2例 ;左房粘液瘤 2例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房 1例。方法 全组手…  相似文献   

7.
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采用改良Manouguian方法对 11例病人施行细小主动脉根部拓宽和主动脉瓣置换术 ,手术效果满意。资料和方法  11例中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6~ 6 2岁 ,平均 ( 2 5 7± 11 6 )岁。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合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下管样狭窄 5例 ,其中 3例合并单支左冠状动脉 ,1例曾行球囊扩张术 ;儿童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4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2例、动脉导管未闭 1例 ;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2例。心功能 (NYHA)III级 7例 ,II级 4例。心电图示…  相似文献   

8.
双腔右心室69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9年 2月至 1999年 4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双腔右心室(DCRV) 6 9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6 9例DCRV中男 37例 ,女 32例 ;年龄3~ 39岁。单纯DCRV 9例 ,合并其它心脏畸形 6 0例 ,以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为主。X线胸片显示肺血增多 36例 ,肺血减少 2 5例 ,肺血正常 8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腔内有异常肌束 (AMB) 5 5例 ,其中合并VSD 4 6例 ;误诊为VSD5例 ,肺动脉瓣狭窄 (PS) 3例 ,VSD +PS 6例。 2 0例行右心导管检查 ,右室腔内存在明显压力阶差 (2 0~ 10 0mmHg,1mmHg=0 133kP…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发生率为 6 % 〔1〕。 1999年以来 ,我们共收治 84例VSD合并PDA的婴幼儿 ,均经外科治疗。现对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手术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 84例中男 4 5例 ,女 39例。年龄 2个月~ 3岁。体重 3 6~ 14 0kg。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PS) 11例 ,房间隔缺损 (ASD)或卵圆孔未闭 (PFO) 8例 ,主动脉缩窄(COA) 6例 ,二尖瓣反流 (MR)、三尖瓣反流 (TR)各 2例。病儿均有活动后心悸、气短症状。查体 :胸骨左缘 2~ 3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心脏杂…  相似文献   

10.
辅助循环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外科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左心辅助循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1] 。 1993年12月~ 1999年 10月 ,我科为 13例心内直视手术后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施行了左心辅助循环手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 13例中 ,男 6例 ,女 7例 ;年龄 10~ 6 4岁。重症紫绀型法乐四联症 (F4)纠治术l例 ,二尖瓣重度狭窄小左心室行二尖瓣替换术 (MVR)后l例 ,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 3例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行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替换术 (AVR)后l例 ,左室血栓 (心肌梗塞后 )摘除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l例 ,…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自体肺动脉瓣替换主动脉瓣3例程沛周其文陈英淳韩玲曹嘉湘作者单位: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外科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期间我们共完成3例自体肺动脉瓣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手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病人中男2例,女1例...  相似文献   

12.
1998~ 1999年我们应用术中心外膜超声心动图检查了13例心瓣膜手术患者 ,以评价该技术在心瓣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3例患者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5~ 42岁 ,平均年龄 18.73± 14.35岁。风湿性心瓣膜病 2例 ,先天性心瓣膜退行性病变 9例 ,其中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脱垂伴赘生物 1例 ,二尖瓣前后叶脱垂 6例 ,二尖瓣前后叶对合对位不良2例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2例 ,其中单纯肺动脉瓣狭窄 1例 ,法洛四联症 1例。1.2 方法 仪器采用惠普公司生产的 SONOS2 5 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5 MHz。探头…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96~ 1999年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室行小儿经皮心导管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percutaneousbal loonpulmonaryvalvuloplasty ,PBPV)麻醉 10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肺动脉瓣狭窄患儿 10例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3月~ 10岁 (4 0 4± 2 75岁 ) ,体重 4 6~ 2 0kg(12 87±4 12kg)。术前经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形态 ,肺动脉瓣开口直径为 4 8~ 7 3mm (5 9± 0 91mm)。测量右心肺动脉压差为 5 1~ 78mmHg(6 1± 6 32mmHg)。术前ECG 7例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valve-sparing aortic root replacement,VSARR)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采用VSARR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14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中位年龄22(12~48)岁。主动脉瓣重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4例、轻度及以下反流5例。主动脉窦部扩张6例,升主动脉明显扩张8例,同期合并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9例。VSARR方式为David手术10例,Yacoub手术2例,Florida sleeve 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9(0.4~6.0)年,1例患者出现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其余患者均为微量或无主动脉瓣反流,1例患者出现左室流出道轻度狭窄,余所有患者左室流出道未见明显狭窄。结论 VSARR在法洛四联症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患者中治疗结果满意,中期随访未见明显左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无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5.
7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 ,我们治疗 10 2例体重 7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中男 6 3例 ,女 39例。年龄 10d~ 14个月 ,≤ 6个月者 5 3例 ,>6个月 4 9例。体重 3 5~ 7 0kg ,其中≤ 4 0kg 11例 ,4 1~ 5 0kg 15例 ,5 1~ 6 0kg 2 8例 ,6 1~7 0kg 4 8例。室间隔缺损 (VSD) 5 9例 ,其中伴动脉导管未闭(PDA) 5例、右室流出道梗阻 4例、双腔右心室、肺动脉瓣狭窄 (PS)各 2例 ;房间隔缺损 (ASD) +VSD 2 0例 ,其中伴PDA 5例 ;右室双出口 (DORV) 8例 ,其中伴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83年 12月~ 1998年 12月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4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2例 ,男 2 4例 ,女 18例。年龄 6~ 5 8岁 ,平均年龄 32岁。原有心脏病史 35例 (83% ) ,室间隔缺损(VSD) 6例 ,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MI) 1例 ,主动脉窦瘤破裂 1例 ,三尖瓣关闭不全 (TI) 1例 ;房间隔缺损 (ASD) 5例 ,其中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2例 ,MI1例 ,TI1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 19例 ,其中合并 VSD1例 ,MI2例 ,主动脉窦瘤破裂 2例 ;MI 5例。既往无心脏病史 7例 ,发病后侵犯主动脉瓣5例 ,侵犯二尖瓣 2例…  相似文献   

17.
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Ross手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 ,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1994年 10月至 2 0 0 2年5月为 7例主动脉瓣病变者行Ross手术。右室流出道重建均采用同种异体肺动脉。其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11~ 44岁 ,平均 ( 2 8± 10 )岁。 7例均有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伴有中度狭窄 2例 ,二瓣畸形和房、室间隔缺损各 1例 ;7例肺动脉瓣均正常。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3~ 78个月 ,1例 3年后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二次手术死亡 ;其余 6例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无反流 ,肺动脉瓣功能正常 ,左心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 ,心功能正常。结论 尽管Ross手术技术有一定的难度 ,但其恢复瓣膜性能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剖纠治完全性大血管错位(TGA)伴肺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1例8月龄、体重6.5kg的TGA伴肺动脉瓣狭窄男病婴,术中将原主动脉瓣移植至肺动脉瓣处形成新的主动脉;再行Switch术,同种带瓣管道连接右心室与肺动脉。另1例10月龄、体重9.8kg的该病男病婴,术中将整个主动脉瓣取下,保留左、右冠状动脉,向后移植,后半部分直接与原肺动脉瓣环连续缝合,前半部分与室间隔缺损之间采用dacron补片连续缝合关闭;肺动脉与右心室切口直接连接。结果2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出院时超声检查各吻合口通畅,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反流。术后随访12个月和6个月,生长发育良好,心胸比率0.75。超声示左心功能良好,前例示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后例左、右心室流出道无残余梗阻.结论采用自体主动脉瓣移植纠治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瓣和瓣下狭窄,从解剖上得到彻底纠治.效果良好。由于病例少,随访时间短.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用异种猪瓣膜以代替病人心瓣膜之治疗,已为广大医生接受。在成人中之临床效果很为满意,有些病人已随诊八年之久。在儿童中需瓣膜替换之机会较少,所以用异种猪瓣替换者也相应很少。在三个大学医院中综合收集到25例,年龄从17个月到16岁,随诊10~54个月不等(平均33个月),猪瓣替换主动脉瓣9例,替换二尖瓣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2例,三尖瓣2例,肺动脉瓣5例,术后发生严重瓣膜失效者5例(20%),而这些病人因有严重狭窄必须再行替换,其中二尖瓣2例,主动脉瓣3例,发生于瓣膜替换后18~45个月,于5例再手术之病人中1例死亡。取出之瓣  相似文献   

20.
心脏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急性功能障碍是少见的并发症[1]。我院1986年3月至1996年12月,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08例,发生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6例,经再次手术痊愈5例,死亡1例。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23~53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5例,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