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早期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7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术后资料,并对6例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7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PCP发病率为2.17%(6例),平均发病时间为(11.17±2.50)d,主要表现为不易纠正的低氧血症。经临床症状、胸部X片、肺部CT、痰卡氏肺孢子虫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镜检卡氏肺孢子虫包囊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复方新诺明(SMZco)治疗,同时合理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经治疗,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可并发PCP,提高对PCP发病的认识、及时诊断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PC)是由新型隐球菌(CN)感染引起的一种非常少见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国内仅有少量报道。由于PPC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征性,临床多误诊为肺癌或其他肺部肿瘤,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55%。我院有1例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隐球菌病,现将诊断和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怀疑真菌感染时,行体液(痰、血、尿、胆汁、引流液等)或导管真菌培养,结合胸腹部CT影像学检查、活组织检查及诊断性治疗结果综合判断,一旦诊断确定,即给予氟康唑治疗,无效者改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结果 58例患者中,16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21例次(5例患者发生两次以上、不同部位或不同菌株的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7.6%(16/58),感染发生在术后4~38d,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肺(28.6%)、肠道(19.0%)、泌尿系统(14.3%)、腹腔(14.3%)、切口(9.5%)、血液(4.8%)、胆管(4.8%)及肝脏(4.8%)。在21例次真菌感染中,念珠菌感染占85.7%,曲霉菌感染占14.3%。氟康唑治疗有效者占66.7%,伊曲康唑治疗有效者占14.3%,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者占14.3%,1例(4.7%)各种抗真菌药物治疗均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依据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综合判断真菌感染,及时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两性霉素B治疗。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肝移植术后患者常规进行痰培养,应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了3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54例肝移植患者有3例发生肺曲霉菌感染,治愈1例,死亡2例。结论:(1)过度免疫抑制是导致肺曲霉素感染的重要因素。(2)二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感染有效。(3)为降低二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和增强疗效,治疗方法上可采用渐进性给药、间断性给药、低浓度给药、联合给药,真菌培养阴性后用伊曲康唑巩固治疗2-3周。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肝病患者行17例次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手术成功12例次,围手术期死亡5例,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肝动脉血栓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现存活6例,其中1例存活已超过3年。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3例,脑血管病变2例,ARDS2例,血管并发症2例,胆道并发症3例,急、慢性排斥反应各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地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相关文献。结果肝移植术后并发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较少见,该例为我院超过300例肝移植患者中仅有的1例;早期诊断困难,早期手术,取材病理活检对诊断和治疗有帮助。全身抗真菌治疗注意肝损害。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早期诊断困难,可考虑及早手术治疗,但视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原位肝移植术后有6例门静脉并发症(3.5%),门静脉狭窄发生率为1.2%,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且术前3例有门静脉血栓,3例有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史.2例患者成功放置血管内支架,3例患者行套扎术或硬化剂治疗后好转出院,6例中无1例死亡.结论 术前存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史和门静脉血栓是门静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门静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则要依据门静脉CT血管成像.晚期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效果不佳,对单纯性门静脉狭窄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菌病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完成的576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侵袭性曲菌病的预防和治疗经验。结果9例患者术后并发侵袭性曲菌病,发病率为1.74%(9/576),首发感染部位为肺部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6例患者停用免疫抑制治疗,3例患者将他克莫司(FK506)或CsA降低到最低有效血药浓度。6例患者选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其中1例先试用氟康唑)、3例首选伊曲康唑进行治疗。5例肺部感染患者痊愈,2例因肺部感染无法控制死亡,2例因并发多器官曲霉菌感染死亡。结论早发现并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早期、足量和足程使用抗真菌药物,积极行手术治疗是降低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菌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PCP患者的临床资料。PCP发病于术后第95~172天。3例患者经支气管镜肺泡穿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确诊,2例通过诊断性治疗确诊。根据肾功能及耐受情况予以复方新诺明(SMZ50~70mg·kg~(-1)·d~(-1),TMP10~14mg·kg~(-1)·d-1)治疗3周,同时根据患者外周血CD4 /CD8 计数及比值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结果: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PCP确诊有赖于肺组织活检找到病原体,必要时诊断性治疗不失为有效方法。治疗首选复方SMZ,但剂量应结合患者肾功能和耐受情况,并根据患者免疫状态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77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13例,感染发生率为1.68%(13/776);其中肺部感染7例,肝脏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多器官感染3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治疗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对早期病例疗效满意.因曲霉菌感染死亡7例,病死率为53.8%(7/13).结论 防治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的关键是做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抗真菌治疗应该清除病灶、调整免疫抑制剂及选用敏感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应该早期、足量、全程用药.  相似文献   

11.
91例肝移植手术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和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利弊。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3年8月实施的91例肝移植术式进行总结,其中经典原位肝移植术24例(A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43例和改良背驮加术中门鄄腔静脉端侧吻合转流8例(B组),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16例(C组);91例肝移植手术均未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结果: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最短(P<0.05),且术中输血量较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少(P<0.05)。3组术后ICU留置天数无显著差异(P=0.542)。结论: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和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是肝移植的基本术式;从趋势上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将成为主流术式;对某一个具体病例选择何种术式需根据病情及术中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治疗肝细胞癌的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因肝细胞癌接受肝脏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2例晚期肝癌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其中 ,1例术后 15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另 1例术后 17月死于脑转移。 1例早期肝癌者术后 3月恢复工作 ,现在随访中。结论 肝脏移植术可以提高晚期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经典原位肝脏移植术可以作为晚期肝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诊断及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经T管造影证实为肝内胆管阻塞伴狭窄,经T管途径扩张窦道并行胆道镜,再于X线透视下放管支撑。结果29例疗效满意;8例得到控制;3例效果较差,接受了再次移植。结论胆道镜治疗是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Kamada "二袖套法"的基础上对大鼠肝移植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动物存活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基础上对供肝切取、受体手术及术中管理进行改进行大鼠肝移植60例,Kamada"二袖套法"行大鼠肝移植20例.比较两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1周生存率.结果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的肝移植大鼠并发症发生率较少,1周存活率91.7%,经典Kamada"二袖套法"肝移植大鼠1周存活率70%.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4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患者共10例,其中6例接受2次探查手术,术中见其出血部位分别为:下腔静脉前壁肝短静脉结扎线脱落出血1例、右侧肾上腺创面出血1例、肝周创面渗血1例、肝动脉吻合口出血1例、腹壁动脉出血1例、未见明确活动性出血1例.结果 6例2次手术止血患者均顺利恢复.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出血停止,顺利恢复,1例出血停止,术后腹腔内感染,经穿刺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康复,1例再次移植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第3日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外科技术的改进、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9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分别为9例终末期肝病病人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其中4例为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5例为良性终末期肝病。移植术式除1例背肽式肝移植和1例减体积肝移植外,其余7例均为原位全肝移植,并为1例多囊肝,多囊肾,合并肝,肾功能损害闰人施行了肝,肾联合移植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高位胆管狭窄的原因及诊治.方法 对8例肝移植后并发高位胆管狭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行背驮式肝移植,胆管采取端端吻合,其中2例置婴儿胃管.结果 高位胆管狭窄发生于术后3~18个月,5例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以慢性胆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肝门部胆管狭窄段,再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治疗后随访1~5年,除1例患者因肝癌复发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 胆道缺血、胆汁腐蚀以及保存性损伤是并发高位胆管狭窄的主要因素;B型超声波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有效诊断手段;胆肠Roux-en-Y吻合是处理高位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接受原位肝移植的42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术后存活36例(86 %).术后并发腹腔出血6例,胆道并发症4例,无血管并发症.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术后出现精神症状者28例,出现癫者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诊断及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经T管造影证实为肝内胆管阻塞伴狭窄,经T管途径扩张窦道并行胆道镜,再于X线透视下放管支撑。结果 29例疗效满意;8例得到控制;3例效果较差,接受了再次移植。结论 胆道镜治疗是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