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那普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4、8w后,两组间的SBP、DBP和P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w后,研究组的SBP和P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提升动脉顺应性,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和血管弹性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患者每晚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同时对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生活方式、药物应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为期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脉压(PP)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能坚持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并能定期门诊复查。6个月后,患者的LDL-C、PP和baPWV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依从性。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5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给阿托伐他汀联合低脂饮食或单纯低脂饮食治疗1年,观察血压、臂踝脉搏渡传导速度(baPWV)、内皮素-1(ET-1)、血管病性假血病因子(vWF)、NO、血脂、肝肾功能等的变化.结果:他汀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TG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他汀组ET-1、vWF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NO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ET-1、vWF、NO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baPWV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他汀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单纯低脂饮食治疗比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调脂、改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弹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SBP、DB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TC与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DBP、TC与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明显增高,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全部患者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厄贝沙坦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AC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40mg/d,41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mg/d,41例),对照组(常规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4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2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强化组hs-CRP水平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AC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降低ACS患者的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2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与治疗组144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次,1次/d,每晚口服;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每晚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优于辛伐他汀,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付士玲 《临床医学》2012,32(5):42-4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每晚顿服,连续服用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延缓肾损害的发展进程,从而更好地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洪涛 《临床医学》2017,(6):123-12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值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恢复血流动力学水平,减少血栓及斑块形成,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对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TC、TG、LDL-C、ESR、HCT、PV、血管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TC、TG、LDL-C、ESR、HCT、P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提高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05-160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治疗前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斑块面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BP、SBP、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效果可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的关系。方法顺序入选217例老年患者,根据踝臂指数(ABI)分为下肢动脉正常组和LEAD组,采集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史,分别检测Hcy、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以及血压(BP)、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并对各组化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腹围、BMI、舒张压(DBP)、Cr、Cys-C、FBG、TC、TG、LDL-C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D组Hcy、UA、收缩压、脉压以及吸烟、冠心病、脑卒中史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BI、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与LEAD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56例;Ⅰ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Ⅱ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Ⅲ组患者为空白对照组,持续治疗并随诊9个月.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 结果 Ⅰ、Ⅱ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同时Ⅰ、Ⅱ组患者的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Ⅲ组患者(P均<0.05),且Ⅰ组患者LDL-C水平比Ⅱ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9个月后,Ⅰ组患者ABI及CI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Ⅰ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Ⅱ、Ⅲ组(P均<0.05).3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20 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LDL-C水平,显著提高ABI水平及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还可显著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入选的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PWV检测。测量并计算24 h收缩压(24 h SBP)、24 h舒张压(24 h DBP)、PP及PWV。结果:根据PWV,将198例患者分为:动脉僵硬度正常组(PWV20%预测值)、轻度动脉硬化组(20%预测值≤PWV30%预测值)、中度动脉硬化组(30%预测值≤PWV50%预测值)及重度动脉硬化组(PWV≥50%预测值)。4组患者的PP、PPI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动态脉压(PP)、脉压指数(PPI)增大。结论:PP、PPI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动态血压检测获得的PP、PPI对于临床高血压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及相关危险因素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诊治且病历资料较完整的160例EH患者,按血压水平由高至低分为三组:高血压1级50例,高血压2级52例,高血压3级58例.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血生化指标、PWV及踝/臂血压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结果.[结果]高血压各组的PWV增大及ABI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血压等级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男性、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PWV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脂蛋白(a)、尿酸、肌酐与PWV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增大,其程度和ABI异常的发生率均随血压分级增高而增加;增龄、男性、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PWV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透析中心的PD患者165例。所有患者均测量血压、容量,采用大动脉僵硬度测定仪测定脉搏波速度(PWV),测定血清学指标。根据PWV的均数分为高PWV组(80例)和低PWV组(85例)。结果高PWV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发生率、收缩压(SBP)、脉压(PP)、细胞外液(ECW)、体重标化的ECW(ECW%)、E/T、E/I、PWV均明显高于低PWV组(P〈0.05),而在血自蛋白(ALB)、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低于低PWV组(P〈0.05)。高PWV组男性患者的比例略高于低PWV组,但未达到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PWV与年龄、SBP、PP、ECW%、E,T、E/I、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SRD的病因(糖尿病肾病)、SBP、E/I均是PWV的预测因素(r^2=0.556,P〈0.001)。结论PD患者表现更高的动脉僵硬度,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状态、容量超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MH)患者中心动脉压(CAP)及增强指数(A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相关性,为完善老年MH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群170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其分为高血压组55例、MH组50例、对照组(血压正常)65例。观察比较三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动态血压及偶测血压情况、颈-桡动脉PWV与CAP参数。结果 MH组饮酒、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H组偶测舒张压与收缩压高于高血压组(P<0.05)。MH组颈-桡动脉PWV、AI、血压第一峰值与最小血压差(P1 Height)、增强压、收缩末压(CESP)、平均舒张压(CMDP)、平均收缩压(CMSP)、脉压(CP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桡动脉PWV与LDL-C、CPP与SBP、体质量指数、TC、年龄、空腹血糖、DBP、P1 Height、CESP、AI及增强压呈正相关(P<0.05)。LDL-C、CPP及SBP为颈-桡动脉PWV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MH患者CAP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PWV明显升高。LDL-C、CPP及SBP增高为颈-桡动脉PW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者内皮功能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28 例老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37 mmol/L或总胆固醇(TC)≥ 5.18 mmol/L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 例及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63 例,比较治疗3个月后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hs-CRP 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显著改善( P 〈0.01或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 水平有明显改善( P 〈0.01或 P 〈0.05).[结论]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除改善血脂情况外,可进一步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杨爽  靳丽丽 《临床荟萃》2014,29(12):1330-1333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Ⅱ级以上的老年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标准组,n =71)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n =67),两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5 mg,每日1次,或加贝那普利5~10 mg,每日1次,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标准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晚,强化组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 1/晚.入选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肝肾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所有患者均于入选时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和比较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基线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夜间SBP、晨峰SBP、白昼DBP、夜间DBP以及晨峰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强化组患者SBP、DBP以及晨峰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强化组患者24 hSBP、白昼SBP、夜间SBP、白昼DBP和夜间DBP水平明显低于标准组(均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强化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夜间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标准组相比,强化组患者白昼SBPV和DBPV改善更加明显(均P <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均降低(均P<0.05),强化组hs-CRP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一定水平的升高,但是升高幅度无临床意义.结论 强化他汀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改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陈华 《临床荟萃》2010,25(21):1845-1847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无脂代谢异常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5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口服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每天1次.比较治疗6个月后心脏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患者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和LVMI在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降低,治疗组24小时平均SBP(158.4±13.0)mmHg vs(124.5±7.8)mmHg(P<0.01),对照组24小时平均SBP(158.8±12.1)mmHg vs(125.3±9.1)mmHg(P<0.01);治疗组24小时平均DBP(109.7±11.0)mmHg vs(78.8±6.9)mmHg(P<0.01),对照组24小时平均DBP(106.2±13.6)mmHg vs(79.4±6.1)mmHg(P<0.01);治疗组LVMI(155±20)g/m2vs(138±10)g/m2(P<0.01),对照组LVMI(151±22)g/m2vs(141±12)g/m2(P<0.01).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的LVMI降低更多(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更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LVMI.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晨峰(MBPS)现象与踝肱指数(AB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 Alb/Cr)的关系,探讨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MBP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251例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MBPS组及NMBPS组,所有患者均进行ABI、Um Alb/Cr检测,并常规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分析比较两组患者ABI、Um Alb/Cr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程、BUN、Cr、Glu、HDL-C、LDL-C、TG、TCH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24 h SBP、d SBP、n SBP、24 h MAP、d MAP、MBPS变异幅度均显著高于NMBPS组(144.23±12.59比136.35±14.21、145.01±14.33比135.79±15.26、135.08±17.42比128.21±16.37、98.25±10.08比95.35±9.87、98.76±8.22比94.37±8.95、29.59±4.26比19.02±3.98),MBPS组ABI显著低于NMBPS组(0.73±0.09比1.02±0.09),MBPS组Um Alb/Cr显著高于NMBPS组(4.79±1.93比4.21±1.56),MBPS组PAD发生率、Um Alb/Cr阳性率显著高于NMBPS组(88/63比52/48、72/79比4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BPS与ABI、Um Alb/Cr呈中度相关,与年龄呈低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MBPS是导致PAD以及早期肾损害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