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组(T组)、异氟烷组(I组)和七氟烷组(S组).T组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I组吸入异氟烷和50%氧化氮(Nz0)维持麻醉,S组吸入七氟烷和50%N2O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BIS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按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24 h各时间点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3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血和输液量及出血量、各观察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组和S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T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I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略长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术前MMS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 h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T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为3 h,S组为6 h,而Ⅰ组为24 h.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内均可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但全凭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以小儿腭裂手术为例,研究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行小儿腭裂患者110例,根据术中麻醉方法分为丙泊酚组(6-10mg/(kg.h))和七氟烷组(8%七氟烷面罩吸入)各55例,比较组别间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术后清醒状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期间心率(HR)较手术前均明显加快,但丙泊酚组心率明显高于同期七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患儿术后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临率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方法简单,术后患儿易苏醒,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广泛应用于儿童手术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七氟烷减量法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45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皮肤缝合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增加氧流量至10 L/min;Ⅱ组,腹膜缝合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增加氧流量至10 L/min,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Ⅲ组,关闭腹膜即刻,降低七氟烷浓度至0.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缝合皮肤结束时停止吸人七氟烷,增加氧流量至10 L/min.观察苏醒时间(自皮肤缝合结束至患者接受指令睁开眼睛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90的时间及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 Ⅱ、Ⅲ组患者停止七氟烷吸入后的苏醒时间及BIS值恢复至90的时间均显著短于Ⅰ组(P值均<0.05),Ⅲ组又显著短于Ⅱ组(P值均<0.05).3组在气管拔管前即刻各项生命体征(MAP、HR、petCO2及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阶段采用七氟烷逐步减量法,可减少联合药物使用的影响,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且不会影响麻醉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面罩下吸入七氟烷应用于临床医疗中小儿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并与氯胺酮肌肉注射相比较,来分析探讨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手术的有效 率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0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且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160例,ASA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七氟烷吸入组和氯胺酮 肌肉注射组两组,每组80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后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费用以及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 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小儿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麻醉效果以及麻醉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七氟烷吸入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 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氯胺酮肌肉注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从所收集的数据上看临床上在小儿患者的手术中应用面罩下 吸入七氟烷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并具有起效快、患者苏醒时间短、麻醉方式患儿易于接受、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小等众多优点,这说明面罩下吸入七氟烷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小儿麻醉手术中的理想麻醉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的苏醒时间。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按血胆红素分为无黄疸对照组,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疽组,每组15例。其中黄疽组患者均为梗阻性黄疸。常规麻醉诱导后吸入1%-2%七氟烷,维持BIS值45,术毕即停吸七氟烷。同时记录从停药后至BIS值达到90的时间和唤醒时间。结果黄疸组BIS值达到90的时间和唤醒时间明显大于非黄疸对照组,但黄疸轻,中,重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胆红素水平与延长的苏醒时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患者麻醉诱导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唇腭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组(Ⅰ组)和氯胺酮肌注诱导组(Ⅱ组)。观察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合作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喉痉挛、呼吸抑制、屏气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迅速,呼吸道分泌物少,气道耐受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Ⅰ组,静脉注射丙泊酚,首剂量2 mg/kg,维持剂量4~8 mg·kg-1·h-1,辅以氯胺酮2 mg/kg;Ⅱ组,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后,经面罩吸入七氟烷3%~4%;Ⅲ组,静脉注射τ-羟基丁酸钠50 mg/kg、氯胺酮2 mg/kg,术中追加氯胺酮每次1 mg/kg;所有患儿入睡后均以1%地卡因在咽喉部作喷雾表面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术中屏气呛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至90%以下、硬质支气管镜退出气道、气管插管以及喉水肿或喉痉挛等的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 Ⅲ组屏气呛咳、支气管镜退管以及喉痉挛或喉水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O.05).苏醒时间显著长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选择以静脉注射τ-羟基丁酸钠、氯胺酮和1%地卡因局部表面麻醉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病人静吸复合麻醉时,七氟烷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普外科上腹部手术病人30例(ASA分级Ⅱ~Ⅲ),按年龄分为两组:A组为60~69岁;B组为70~79岁,每组15例。采用七氟烷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调节七氟烷浓度使BIS值在50~60。记录术中各时间段吸气末和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BIS值,并记录睁眼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至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对两组病人的年龄与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BIS值之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年龄与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组病人两个时间点(手术开始30min与60min)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与BIS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60,大部分具有显著相关性。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结论老年病人年龄与七氟烷浓度及BIS值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临床麻醉中要根据病人的年龄选择合适的七氟烷浓度,同时BIS值可以作为调节七氟烷麻醉深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对小儿七氟烷最低肺泡清醒浓度(MAC-awake)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2~8岁)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单纯吸入全麻组)和Ⅱ组(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30例.患儿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Ⅱ组经骶管裂孔给予0.25%罗哌卡因1 ml/kg,两组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均用七氟烷且均不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结束时维持呼气末七氟烷目标浓度10 min,根据序贯法记录患儿清醒睁眼睛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通过probit检验计算两组的MAC-awake值(ED50).结果 Ⅱ组七氟烷MAC-awake(0.39%)明显低于Ⅰ组(0.62%),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骶管阻滞能降低小儿七氟烷最低肺泡清醒浓度.  相似文献   

10.
李华  孙波  佘高明  谢红  王琛 《上海医学》2012,35(4):277-279
目的观察七氟烷减量法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45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皮肤缝合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增加氧流量至10L/min;Ⅱ组,腹膜缝合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增加氧流量至10L/min,静脉注射丙泊酚0.5mg/kg;Ⅲ组,关闭腹膜即刻,降低七氟烷浓度至0.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缝合皮肤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增加氧流量至10L/min。观察苏醒时间(自皮肤缝合结束至患者接受指令睁开眼睛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90的时间及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Ⅱ、Ⅲ组患者停止七氟烷吸入后的苏醒时间及BIS值恢复至90的时间均显著短于Ⅰ组(P值均<0.05),Ⅲ组又显著短于Ⅱ组(P值均<0.05)。3组在气管拔管前即刻各项生命体征(MAP、HR、petCO2及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阶段采用七氟烷逐步减量法,可减少联合药物使用的影响,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且不会影响麻醉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喉罩与面罩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面罩组,在麻醉前(T0)、麻醉后(T1)、应用喉罩/面罩前(T2)、应用喉罩/面罩后(T3)、通电即刻(T4)、通电后(T5)、去除喉罩/面罩后(T6)记录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四项指标,并计算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估计心肌的耗氧(HR×SBP).结果 两组比较,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BP、DBP、SBP×HR在T3时喉罩组显著高于面罩组(P<0.05),T0、T1、T2、T4、T5、T6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通气方法都可以安全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面罩更易操作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喉罩应用在稍长时间的控制通气麻醉更合适.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laryngeal mask and face mask on respiratary function and hemodynamics of patients under going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Methods Sixty patients undergoing M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aryngeal mask and face mask group,SpO2, HR, SBP and DBP were recorded and cross product of HR and SBP was computed to estimate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HR × SBP)at preanesthesia(T0), postanesthesia(T1), pre - laryngeal mask/face mask(T2)usage, post - laryngeal mask/face mask(T3)usage, electrifing at once(T4), post -electrifing(T5)and removing of laryngeal mask/face mask(T6).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O2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HR, SBP, DBP and HR × SB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rynge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face mask group at T3(P < 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0, T1, T2, T4, T5 and T6(P > 0.05).Conclusions Both ventilation approaches can be used in MECT securely,face mask is operated more easily and have more stable hemodynamics,but laryngeal mask is more suitable for anesthesia needing slightly long- playing controlled ventilation.  相似文献   

12.
张冰  何伟  李军 《浙江医学》2010,32(8):1161-1162,1188
目的观察分析SLIPA喉罩对比普通喉罩应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围术期患者呼吸参数变化,术后并发症方面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掌握最佳的气道管理指征。方法乳腺外科手术患者250例,ASAI~II级,异丙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全麻诱导后置入SLIPA喉罩或普通喉罩,纤支镜确定喉罩位置,记录术中呼出气量、气道顺应性、气道阻力变化,观察患者术后唾液分泌、咽痛、声嘶情况。结果SLIPA喉罩与普通喉罩相比,呼吸参数变化小,术后唾液分泌、咽痛、声嘶明显减少。SLIPA喉罩各变量之间比较,气道阻力、咽痛、声嘶、唾液分泌与喉罩偏移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变量为呼出气量和气道顺应性时,喉罩置入次数与咽痛和唾液分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唾液分泌与喉罩置入次数和喉罩偏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SLIPA喉罩对比普通喉罩呼吸参数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能提供最佳的气道通气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春迸发期及前、后期等不同矫正时机对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影响。方法:对青少年及儿童时期的上颌发育不足患者,进行面罩式前方牵引,术前术后进行模型及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面罩式前方牵引器治疗后,上颌骨有明显的移位,ANB角由负值变正值,上颌骨前移明显。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面罩式前方牵引器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尤其是处于青春迸发前期患者,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临床上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头部恶性肿瘤患者摆位的精确度。方法:在模拟定位机的定位帮助下制作面罩。结果:通过面罩的使用使患头部恶性肿瘤的病人得到更精确的定位。结论:面罩固定技术对头部恶性肿瘤患者摆位的精确度有很大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腔Supreme喉罩(SLMA)与ProSeal喉罩(PLMA)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于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38~65岁,体重51~85 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SLMA组(S组)和PLMA组(P组),每组50例。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最大剂量为5 mg),经静脉注射丙泊酚1.5~2 mg/kg、芬太尼0.1 m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并经引流管置入胃管。记录置入喉罩时间和置入情况,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喉罩位置并进行评分,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和气道密封效果。记录拔除喉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间喉罩置入时间、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喉罩后低氧血症、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无患者发生反流、误吸。两组在各时间点的HR、MAP、SpO2...  相似文献   

16.
17.
张鹏  赵莹  王绍林  刘小彬 《安徽医学》2011,(9):1283-1285
目的比较Supreme喉罩与ProSeal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Supreme喉罩组(S组)和经ProSeal喉罩组(P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SLMA或PLMA,并将通气罩充气至60 cmH2O。分别记录喉罩置入成功率、一次放置成功所需时间;记录两组纤支镜下喉罩对位分级情况及两组喉罩密封压。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气腹后5 min及气腹后30 min时的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氧合指数(OI=PaO2/FiO2)、SpO2和患者入室时(T1)、置入喉罩即刻(T2)、置入后3 min(T3)、拔除喉罩即刻(T4)、拔除后3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观察术毕喉罩拔除时带血丝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如声嘶或咽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ASA分级、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置入时间(13±4)s及一次置入成功率(97%)优于P组,气道密闭压(25±6 cmH2O)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置入成功率及纤支镜分级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所选取的各时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气腹后5 min及气腹后30 min时的Ppeak、PetCO2、OI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管成功置入率均为100%。S组3例拔除喉罩后表面带有血丝,P组5例;两组术后各发生6例轻微咽痛均未见声音嘶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reme喉罩和ProSeal喉罩通气效果好,气道密封效果可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全麻气道管理。两者比较Supreme喉罩置入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气囊预充气置入法与传统置入法置入喉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入双管喉罩.喉罩置入前,对A组患者喉罩气囊预充10 mL气体,B组患者喉罩气囊内的气体完全抽空,然后按常规方法将喉罩置入.记录两组患者建立人工通气道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和标准型喉罩(SLMA)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通气效果及气腹前、中、后呼吸力学的变化,为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喉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PLMA组和SLMA组,两组均应用4号喉罩;PLMA组沿食管引流孔插入14号胃管。观察两组喉罩一次置入的成功率、漏气率、呼吸道密封压及胃胀气情况。以BicoreCP100多功能呼吸监护仪监测气腹前、后10 min及放气腹后5 min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和胸肺顺应性(CL)。结果SLMA组一次置入的成功率为96.7%,PLMA组为93.3%。插入时间SLMA组为(28±10)s,PLMA组为(39±15)s;呼吸道密封压SLMA组为(16±3)cm H_2O,PLMA组为(26±4)cm H_2O。PLMA组均成功插入胃管。SLMA组8例患者出现胃胀气,PLMA组无一例出现胃胀气。SLMA组漏气率明显高于PLMA组(P<0.05),但气腹前、后漏气率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气腹后PETCO_2、PIP、Raw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CL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LMA完全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且与SLMA相比密封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