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冷冻保存同种移植血管的研究和应用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径相当的自体血管是最佳的血管移植材料,其中以自体大隐静脉最常用,但约1/5病人的大隐静脉因种种原因不能切取,如受体血管管径较大需将数段大隐静脉剖开后螺旋形拼接才能移植,费时且可供材料有限。自体动脉移植显然非常优越,不存在排异问题,且可随身体的成长而...  相似文献   

2.
用于自体血管移植的隐静脉,大约有25%在血管重建术后5年内堵塞,最常见的原因是术后出现的内膜增生,而内膜增生取决于血管损伤后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和移行。血管损伤后,释放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影响血管壁的愈合反应。研究此生长因子对人静脉  相似文献   

3.
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治儿童Ⅱ区指屈肌腱粘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缺损防止儿童指屈肌腱Ⅱ区损伤中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儿童指屈肌腱Ⅱ区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缺损38例,修复56根肌腱及鞘管。结果经6~24个月随访,采用TAM系统法评定疗效:优45指,良6指,可5指,总优良率91.07%.术后无发生肌腱粘连。结论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缺损防治在儿童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术后肌腱粘连,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效果优良,易于I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症下肢缺血动脉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下肢缺血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局部表现,动脉重建可挽救肢体。自体大隐静脉为首选移植物,尽量应用自体静脉。旁路术失败争取再次血管重建。糖尿病、严重感染和坏疽是移植物通畅者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血管受累行手术切除时大部分可直接吻合重建。但有时切除段过长仍需血管移植。移植的血管分为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人造血管如Gore-Tex、ePTFE等,可根据情况选用不同长度、口径;但其费用昂贵,且术后需长期抗凝。远期血管通畅率低于自体血管,故使用时应慎重。自体血管有颈内静脉、髂内外静脉、左肾静脉、大隐静脉、卵巢静脉、脾静脉忉、股静脉及股浅静脉等。  相似文献   

6.
重症下肢缺血动脉重建: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下肢缺血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局部表现,动脉重建可挽救肢体。自体大隐静脉为首选移植物,尽量应用自体静脉。旁路术失败争取再次血管重建。糖尿病严重感染和坏疽是移植物通畅者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损伤中,部分病例由于损伤范围较广,血管缺损较长,直接修补或吻合比较困难。在此种情况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有助于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修复,对减少残废有重要价值。我院自1979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主要动脉损伤共13例。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 一般在非受伤侧下肢获取被移植的大隐静脉。于大腿上部作纵行切口,显露大隐静脉上段,选择分肢少的一段静脉,结扎和切断其各分枝。根据静脉缺损长度决定所需静脉的长度,取下的静脉段,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使血管管腔适当扩张,将大隐静脉方向倒置后,移植到缺损处行两断端吻合。吻合时局部以稀释肝素液  相似文献   

8.
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血管移植旁路术进行动脉重建。自体大隐静脉是较常用的旁路材料,主要用于腹股沟以远的动脉重建。由于其取材上的独特优势,在人造材料研制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评价其他材料疗效的标准。最早的自体静脉移植试验是由Gluck在1894年报告的,但公认的最早研究为190 6年Carrel和Guthrie成功地用犬的静脉代替颈总动脉和股动脉。190 7年,Lexer在切除1例腋动脉巨大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后,用一段10cm大隐静脉作旁路术,虽然病人术后5d死于并发症,但在尸检时发现移植静脉仍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上肢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上肢血液透析通路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前臂血管耗竭。采用前臂"U"型或桡侧直行皮下隧道,于下肢取适当长度大隐静脉行预扩张,两端修剪成斜面,远心端与腕部桡动脉或肘部肱动脉行端侧吻合,近心端与上臂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行端端吻合,完成血透通路。结果本组手术血管吻合均获成功,血管震颤明显,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于术后1年死于心力衰竭,1例术后2年死于消化道出血,失访7例。术后3、 6、 12、 18和24个月移植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7.87%、 93.62%、 80.85%、 76.09%和71.79%。结论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上肢血液透析通路,手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使用方便,通畅率高,为上肢血管耗竭的患者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旁路血管移植材料以自体大隐静脉为最好.静脉和动脉血流方向相反,而且有瓣膜阻止血流由口径较粗的静脉近端倒流至口径较细的远端.因此,用大隐静脉作动脉旁路移植材料时,必须将它全部游离出来,结扎所有属支,切断远近端后反转,即静脉近端吻合于远端动脉,静脉远端吻合于近端动脉.这种反转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已应用40年。  相似文献   

11.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1年1月~2003年10月36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端端吻合、血管修补、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残端结扎等方式修复损伤血管。结果1例血管吻合重建血循环后因肢体损伤严重,广泛坏死而截肢,其余35例全部存活。结论 ①早期诊断是肢体抢救成活的关键,诊断明确或疑有血管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②血管修补缝合术,血管端端吻合术是主要修复方法,血管缺损2cm以上者应行自体静脉移植术;③动脉血管修复的时限可根据伤情及全身情况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血管移植旁路术进行动脉重建。自体大隐静脉是较常用的旁路材料,主要用于腹股沟以远的动脉重建。由于其取材上的独特优势,在人造材料研制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评价其他材料疗效的标准。最早的自体静脉移植试验是由Gluck在1894年报告的,但  相似文献   

13.
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的处理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四肢大动脉缺损长度为3-5cm2例,5.1-8cm6例,均采用自体健侧大隐静脉倒置移植,术后移植血管通畅,肢体全部成活。经4个月-5年随访,8例的肢体情况均良好。结论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是修复肢体大动脉缺损的理想材料,具有取材容易、抗感染能力强、血管通畅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静脉移植     
静脉移植是以静脉作为血管代用品(血管供体)施行血管重建手术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静脉移植基本上均采用即时切取的自体静脉。一、移植静脉的来源:最常用者为大隐静脉。它具有足够的长度,常有3~5mm的管径,最适于作静脉移植。但有不少病人的大隐静脉有病变、被切除或因发育异常而不能使用。此时可采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但其管径不如前者大。腋静脉或股浅静脉也偶尔被采用,常用于作带瓣静脉移植。此时如能用被取代  相似文献   

15.
胫骨上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3~ 1998年共收治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病人 12例 ,其中动脉断裂 8例、血管内膜损伤后血栓形成 1例、血管受压 3例 ,动脉断裂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 6例、端端吻合 2例。结果 :1例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坏死而截肢 ,血管吻合术后肢体存活率为 10 0 %。结论 :仔细的临床检查是发现肢体血管损伤的重要手段 ,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处理血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自体大隐静脉是重建下肢动脉的最理想的血管代用品,它可被逆转使用,也可在破坏其瓣膜功能后作原位或易位使用,血管外科医师应熟练地加以应用。大隐静脉解剖易变,Shah等人证明仅有65%的大腿和45%的小腿上有单一的主干,其余的人常呈双干型异常发育。作者在发现这些异常时,通过几项设计将它们恰当地用于血管重建术。  相似文献   

17.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在血管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隐静脉为下肢浅静脉,切除后一般不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障碍。早在1898年和1906 年,Gluck和Carrel已分别将自体静脉用作动脉血管代用品。目前,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总结交通伤四肢血管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交通伤四肢血管损伤68例.手术方法包括动静脉直接吻合33例、自体大隐静脉(长度5~12 cm)移植修复13例、人工血管(长度8~25 cm)移植22例.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损伤肢体存活良好并恢复功能65例,因肢体坏死截肢3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并选择适宜的血管重建方法、尽快恢复肢体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9.
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静脉是中小动脉重建的首选材料。自体静脉移植干动脉环境后发生创伤愈合性和适应性组织学改变,其演变趋势是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再增殖和内膜下层肌内膜细胞的游移、堆积形成不断增厚的新内膜;中膜在部份平滑肌细胞坏死后出现纤维细胞和胶原组织替代性增生;外膜通过血管滋养管再生及纤维疤痕组织增生逐渐和周围移植床连接。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移植早期的血栓形成,还是移植中晚期的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均严重影响着移植通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时血管内转流术在治疗血管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总结2006年6月—2013年6月采用临时血管内转流术的血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5例患者,共9条肢体血管受损(3例因外伤、2例因肿瘤切除手术)。5例患者共 8条临时血管内转流管(动脉5条,静脉3条)置入受损血管快速重建肢体血运,然后再行创面的处理及骨折手术;转流时间2~3 h,移除转流管后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行血管重建术。全组无死亡,术后1例发生缺血肌挛缩,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临时血管内转流术可快速重建肢体血供,缩短肢体缺血时间,为其他合并损伤的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