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齐爱娇 《全科护理》2020,18(6):747-749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现患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动态监控和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压力性损伤现患率调研工具精简数据组(MDS)对3 775例纳入标准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01%,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5%,低于相关文献报道;压力性损伤产生的部位主要为骶尾部(23.94%)、股骨粗隆(15.49%)、足跟(15.49%)、坐骨(11.26%),其次为髂前上棘,足外踝及其他部位,压力性损伤产生深度以Ⅱ期为多,占47.88%;Braden评分由低到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老年科、康复科、肿瘤科、骨科。[结论]应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防范意识,做好相关理论培训和临床指导工作,加强预防压力性性损伤用具的投入,关注重点科室、重点病人,切实落实各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张敏  张允  陈建芬 《全科护理》2020,18(25):3387-3390
[目的]了解目前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特征,通过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降低ICU住院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的816例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Braden量表对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采集所有新发压力性损伤病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共新发压力性损伤病人33例(4.04%),危重病人在入ICU后7 d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高(46%),压力性损伤以2期为主(84.85%),最常见部位为骶尾部(55%)。ICU病人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有Braden评分9分、APACHEⅡ评分≥15分、禁翻身和低蛋白血症。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病人被动体位、医嘱制动、意识障碍和低蛋白血症、护士流程制度执行不到位、防压力性损伤意识不够强以及缺乏特定的压力性损伤防护用具。[结论]ICU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ICU病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管理,加强监督床位护士预防压力性损伤措施落实到位,对ICU病人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该医院内外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实际调查病例1 035例,发生医院感染39例,44例次,现患率3.77%,例次现患率为4.25%。内科系统共581例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7%;外科系统共454例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1%。在3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呼吸道感染占66.67%。结论该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外科系统高于内科系统,感染发生率与病人的基础病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老年科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科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18日—9月28日选取河北省43所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818名老年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表和中文版压力性损伤知识评估工具进行线下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科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818名老年科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42±3.03分,平均得分率为44.86%。压力性损伤知识评估工具6个维度中分期与观察维度平均得分率最高,为53.67%;压力性损伤预防维度平均得分率最低,为35.57%。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科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有性别、医院等级、医院类型、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距上次参加培训时间(P<0.05)。结论 河北省老年科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压力性损伤营养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性别、医院等级、医院类型、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距上次参加培训时间是影响老年科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老年科护士在压力性损伤知识方...  相似文献   

5.
正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造成[1]。压力性损伤是一个突出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以及晚期癌症的增多,卧床患者以及重症患者不断增加,家庭护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2]。据国外的文献报道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为4.3%~22.9%[3-6]。在我国,有研究显示压力性损伤的现患率为1.58%[7]。由于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特殊的社会医疗保健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了解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PI)的发生率和现患率及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INAHL、WebofScience、万方、知网、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对成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或现患率有关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1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总样本量为193 456例,MDRPI患者1 406例,其中9篇文献报道了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发生率情况,11篇文献报道了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现患率情况,4篇文献报道了成人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HAPI)的现患率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发生率为10.3%[95%CI(6.4%~14.2%)],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现患率为6.1%[95%CI(5.0%~7.1%)],成人住院患者MDR-HAPI的现患率为1.1%[95%CI(0.5%~1.7%)]。亚组分析显示,在MDRPI发生率文献中,前瞻性研究中发生率(16%)明显高于回顾性研究(4%);成人住院患者MDRPI现患率以5年为一单位呈上升趋势;ICU和创伤中心患者发生率及现患率为较高科室;MDRPI集中为1期、2期和黏膜损伤,以头面部、颈部好发,多与使用呼吸支持类、预防类装置相关。结论 :成人住院患者MDRPI发生率较高,其中ICU和创伤中心患者是MDRPI需要关注的高发群体,1期、2期、黏膜损伤是临床重要防控目标,头面部、颈部是MDRPI好发部位,需要重点检查呼吸支持类装置与预防类装置受压部位,每年应进行MDRPI现患率调研,以获得MDRPI现况资料,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娇  兰赛玉  郭红菊 《全科护理》2020,18(19):2446-244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的变化趋势,为有效采取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湖南省湘雅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提供的监测方法及要求,对2015年—2017年某日00:00~24:00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2015年—2017年共调查4 361例病人,现患率分别为5.24%、4.03%、3.21%,平均现患率为4.10%;例次感染率依次为6.06%、4.54%、3.65%,平均例次感染率为4.68%。医院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依次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血液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连续3年的抗菌药的使用率分别为24.96%、29.45%、23.98%;抗菌药物的送检率分别为45.86%、47.68%、48.64%;每年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的送检率基本平稳,但综合ICU、血液科及外科科室为重点监测对象,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革兰阴性菌相关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状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兵团医院2010年8月20日24小时内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该医院住院病人553例,实查544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病人10例、1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4%,例次感染率2.21%。发现社区获得感染131例、135例次,社区感染率24.08%、例次感染率24.82%。医院内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0%;泌尿道感染占25%。结论该医院院内感染现患率较低,但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感染较多,需要加强入院病人感染管理和诊断,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7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福建省不同等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现状,为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医院等级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省70所医院的消毒供应室进行了调查。结果福建省医院供应室人员护理专业占69.4%,初级职称者占57.6%;62.4%供应室人员为中专学历。大部分医院仅有基础设施,超声清洗机和压力水枪配置较少,二级甲等医院配有超声清洗装置的仅2所。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多数使用含酶清洗剂及水溶性润滑剂,而80%以上的二级甲等及以下医院仍使用普通的清洗剂及石蜡油润滑。结论福建省二级甲等以下基层医院供应室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存在问题比较突出,应加强管理,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基层医院灭菌保证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SSKIN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结合压力性损伤评估、皮肤表面、保持翻身、持续关注和营养支持五方面内容,制定SSKIN集束化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比较集束化措施实施前(2018年)和实施后(2019年)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出院压力性损伤愈合率情况。结果 :2019年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0.24‰)明显低于2018年(0.73‰),2019年出院压力性损伤的愈合率(66.67%)明显高于2018年(29.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KIN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提高压力性损伤愈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观察其在骨科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确立备选指标,建立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1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在骨科病房,通过全员培训指标内涵、卧床病人压疮护理规范、骨科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引,并运用指标实施监测与持续质量管理。[结果]实施前后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除护理相关记录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风险评估/判断准确率、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率、风险管理合格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风险评估/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0.32%、98.48%,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率分别为91.13%、97.73%,护理相关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6.77%、98.48%,风险管理合格率分别为92.74%、98.48%。[结论]构建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骨科病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明珊  黄卫东  李建坤 《全科护理》2013,11(21):2006-200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发现医院感染变化趋势及基本分布状况,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人员,调查方式以病人床旁调查和查看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式,每调查一例病例要填写统一的现患率个案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2011年、2012年3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92%,3.34%,1.86%,例次感染率为2.08%,3.34%,2.20%。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依次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呼吸科、神经外科。3次现患率调查共检出病原体3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86%,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泌尿道。3次现患率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7.76%,33.92%,32.39%。病人中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52.22%,51.49%,57.72%。[结论]3次现患率调查,发现医院感染高危部位及高发科室,有助于今后强化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监控,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跌倒监控管理现状。[方法]采用自行拟定的四川省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跌倒监控调查问卷对173所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三级医院跌倒发生率低于二级医院,各级医院跌倒监控开始时间分布在2005年—2016年,均使用评估工具进行跌倒评估,但各级医院跌倒监控机构设置、使用的跌倒评估工具、评估要求、跌倒管理督查、跌倒事件发生管理、跌倒管理预警、跌倒监控人员培训与考核、跌倒管理的质量控制等跌倒管理要求各不相同。[结论]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跌倒监控的结构、过程建立无统一标准,跌倒监控的结构指标及跌倒监控过程指标要求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更好地对住院病人跌倒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综合性教学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变化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某综合性教学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连续3次调查住院患者的实查率均达到97%以上,2012-2014年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依次为5.37%、4.73%和3.98%,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1.47%;其次是泌尿道和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分别为15.07%和10.66%。医院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移植科和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低于40%,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由38.80%上升到62.31%。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调查已经找出重点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15.
徐玲  蒋琪霞 《护理学报》2012,19(9):9-13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内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及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欧洲压疮专家组设计并经过信效度检验的资料收集工具和伤口造口失禁护士协会制定的压疮现患率调查工具,组织463名护士对全国12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进行横断面调研.结果 全国12所医院共调查了39 951例患者,压疮现患率为1.577%,其中医院内获得性压疮现患率为0.628%,排除Ⅰ期压疮,现患率为1.121%.调研共筛选出630例患者共计1 034处压疮,平均每人1.641处.压疮现患率在ICU最高为11.916%,其次为老年病房3.335%,而在外科最低为0.805%.最常见的压疮部位为骶尾部,占46.518%,其余依次为髂嵴11.112%,足跟8.704%,大转子7.253%,足踝5.996%,其他部位20.417%.压疮分期分布为:Ⅰ期压疮占22.437%,Ⅱ期压疮占35.010%; III期及以上者占42.553%.结论 本次调研是我国首次进行的多中心联合压疮现患率调研.虽然参与此次全国性调研的医院仅有12所,但是由于医院覆盖面较广且样本量大,因此可以提供压疮现患率的基线数据.建议建立官方网站,联合全国更多的医院定期进行压疮现患率的调研,以获得更准确的压疮现患率,为评价护理质量和合理分配预防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收集全院各病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定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存在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2016年、2017年住院病人满意度、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率情况。[结果]住院病人满意度2017年比2016年略有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2017年与2016年同比下降了0.005%;院内压疮发生率2017年与2016年同比下降了0.06%;给药错误发生率2017年与2016年同比下降了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能促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上海宝山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宝山区不同级别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以便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区19所不同级别医院2008年10月21日0至24点期间收治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了普查。结果19所医院当日住院4037例病人,实际调查4035例,实查率为99.95%;当日共发生医院感染136例、140例次,现患率为3.37%、例次现患率为3.47%。一、二、三级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3.91%、3.79%和1.19%;专科医院为4.15%。医院感染现患主要集中在ICU和内科病房,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医院感染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77%。结论本辖区内不同级别医院院内感染现患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医院级别越低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肿瘤住院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6月—2020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肿瘤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736例成人住院病人的医源性皮肤损伤现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导致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住院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4.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时间≥15 d、有罹患压力性损伤风险是肿瘤住院病人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住院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仍时有发生,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时间越长、有罹患压力性损伤风险的病人更易于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外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信息化助力下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改善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方法:在构建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建立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对全院的压力性损伤实现全程信息化的管理,比较系统使用前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愈合率、24小时随访率及护理管理者的满意率。结果:压力性损伤信息系统使用后,压力损伤发生率由0.07%下降至0.05%,愈合率由12.53%上升至19.67%,24小时压力性损伤随访率由87.02%上升至95.01%,护理管理者对会诊中心的满意率由76.85%上升至90.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并能给予精准防护措施,有效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带入压力性损伤愈合情况,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提升护理管理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