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MC的55例患者及正常人14例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55例患者中39例心肌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区,11例出现单节段放射性减低,17例多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11例呈花斑样改变;总阳性率为71.0%,急性期阳性率为71.4%,恢复期阳性率为50.0%,慢性迁延期阳性率为81.8%.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够直观的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是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MC的55例患者及正常人14例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55例患者中39例心肌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区,11例出现单节段放射性减低,17例多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11例呈花斑样改变;总阳性率为71.0%,急性期阳性率为71.4%,恢复期阳性率为50.0%,慢性迁延期阳性率为81.8%。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够直观的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是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门控^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结果 门控^99mTc-MIBI心肌显像异常者28例.占心肌炎患者的74%(28/38)。其中放射性分布Ⅱ度(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24例,占86%;Ⅲ度放射性分布缺损区4例.占14%。病灶呈Ⅰ型单灶性损害3例.占11%;Ⅱ型多灶性损害21例,占75%;Ⅲ型大面积损害4例.占16%。结论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能较直观地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较为敏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药物介入核素心肌显像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显像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 :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行 PTCA+支架术的 30例住院心肌梗死患者 (梗塞后 2周至 3个月 ) ,采用 PTCA支架术前静点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3μg· kg- 1· min- 1 ) ,并合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5 m g) 99m TC- MIBI心肌显像 ,与术后 3周时复查静息 99m TC-MIBI心肌显像进行对比 ,观察多巴酚丁胺与硝酸酯合用预测存活心肌的准确度及安全性。结果:PTCA支架术前静息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共有 117个节段心肌摄取异常。药物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 PTCA支架术后 3周静息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放射性分布异常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术前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 117个节段 ,药物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 4 1个节段灌注改善 ,2 3个节段正常 ,5 3个节段无变化。PTCA支架术后 3周随访中有 4 8个节段改善 ,2 8个节段正常 ,无效的 5 3个节段在 PTCA支架术后有 4 1个节段心肌灌注无改善。结论 :以 PTCA支架术后 3周为标准 ,静脉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5 m g)核素心肌显像 ,预测存活心肌灵敏度为 84 .2 % ,特异度为 77.4 % ,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疑似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对62例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了解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62例疑似病毒性心肌炎血流灌注异常47例,阳性率75.8%,病变心肌表现为花斑样放射性稀疏影,以单病灶损害为主,常见损害部位为:前壁及下后壁。心功能异常19例,主要是运动协调性降低及舒张功能降低。结论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直观显示心肌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获得心脏功能参数,对疑似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 7Ga心肌显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6 7Ga 枸橼酸盐 ,48h、72h后开始显像 ,观察心脏部位放射性浓聚情况 ,并计算心 /肺 (H/L)指数 ,根据H/L指数判断心肌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 (H/L指数 >1.2为阳性 )。结果 :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 ,50例阳性 (占 64% ) ,其中急性期阳性率为 84% ,恢复期阳性率为 50 % ,慢性期为 2 9% ,急性期阳性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慢性期 (P<0 .0 5)。结论 :心肌6 7Ga放射性浓聚与心肌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直接反映了病变心肌的炎症反应情况 ,对诊断VMC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并对VMC治疗、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心肌灌注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健康小儿15例及VMC 38例、疑诊心肌炎(SVMC) 32例分别用SPECT行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和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 健康组15例均行SPECT静息显像,其中8例行ATP负荷显像,均示放射性分布均匀.VMC组ATP负荷显像38例,阳性率89.5% (34/38),静息显像27例,阳性率为8l.5%(22/27);SVMC组ATP负荷显像32例,阳性率62.5% (20/32),静息显像22例,阳性率为54.5%(12/22);通过靶心图分析病变程度,2组ATP负荷与静息显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与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能直观显示病变部位与范围,对VMC诊断的敏感性前者高于后者,在SVMC中有助于了解轻度心肌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含服硝酸甘油在介入99Tcm 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判断心肌存活中的价值。方法  12例心肌梗塞患者先行静息99Tcm MIBI心肌断层显像 ,4 8h后在静脉注射99Tcm MIBI前 5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5mg ,然后再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观察灌注情况。 结果  12例心肌梗塞患者静息心肌断层显像有 6 8个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 ,含服硝酸甘油介入后 2 6个节段灌注改善 ;4 2个节段无变化或有异常加重。结论 含服硝酸甘油在介入99Tcm MIBII心肌断层显像对判断心肌存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且方法简便易行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对2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和35例非心肌炎患者分别进行~(99m)Tc-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发现心肌炎组放射性分布呈浓聚与稀疏相间的花斑样改变,非心肌炎组无1例此种改变。结果提示SPECT可作VMC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9mTc单光子断层扫描改变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9mTc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诊断小儿病毒心肌炎(VMC)的价值。方法:运用^99mTc-SPECT心肌灌注显像法检查VMC患儿的心肌病变,行门控心肌显像时观察EF值和局部室壁活动。结果:100例VMC患儿中68例(68%)心肌显像异常。VMC急性期心肌为像阳性率为67%,恢复期为69%,慢性期为69%,差异无显性。门控组显像阳性率(86%)高于非门控组(61%,P<0.05)。心肌炎组与正常组相比,EF值差异无显性。结论:^99mTc-SPECT心肌显像能较直观地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对诊断VMC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并对VMC治疗和预后有指导作用。门控心肌显像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更高,且可观察EF值和室壁运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的IgM抗体(CBV-IgM)与核心素心肌显像的关系;了解CBV-IgM抗体与左室总体射血分数(EF)及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充盈率(PFR)的关系;探讨心肌显像与心肌各节段EF值的关系.方法120例心肌炎患者用ELISA法测CBV-IgE抗体、99mTc-MIBI心肌显像(包括心肌断层、同心圆半定量分析);37例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总EF值及节段EF值和PER、PFR值;正常对照40例.结果120例中CBV-IgM抗体阳性85例(70.83%),对照组2例(5%),P《0.01.120例99mTc-MIBI心肌显像,放射性分布异常不均者105例(87.5%),对照组1例(2.5%),P《0.05;105例99mTc-MIBI心肌显像阳性中CBV-IgM抗体阳性82例(78.95%);37例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示左室总射血分数降低14例(37.8%),节段性EF值降低33例(89.19%);左室舒张功能(PFR)降低20例(54.05%);心肌显像放射性分布不均部位与节段EF降低部位的符合率达89.10%.结论核素心肌显像与心室造影对心肌炎有重要的临床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12.
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小儿心肌炎心肌损害评估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心肌炎患儿心肌损害的检测及评估价值。方法:对22例疑似心肌炎和4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采用节段记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疑似心肌炎组有5例共8个节段(4.0%(显像异常;心肌炎组中30例共67个节段(18.6%)显像异常(P〈0.001)。心肌炎组中11例伴心律失常的患儿心肌显像全部异常(P〈0.001)。结论:^99m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加阿托品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分级递增多巴酚丁胺负荷量和多巴酚丁胺加用阿托品介入的方法对 2 2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进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 ]单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酚丁胺加阿托品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分别为 81% ( 18/2 2 )和 95 % ( 2 1/2 2 ) ,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时 ,加用阿托品可进一步提高因不同原因达不到预计心率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敏感性 ,并安全、有效 .  相似文献   

14.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 91.7%,特异性为 80 .0 %。对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85 .7%、92 .3%和 71.4%,总的阳性预测值为 91.7%,阴性预测值为 80 .0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P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新型99mTc-标记异腈类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甲氧基异腈(99mTc-MIBI),结合潘生丁(DP)试验,对16名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17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9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平面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并与心电图改变加以对比研究。结果在16名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5例(93.8%)表现为固定性缺损,其中6例(37.5%)同时合并有可逆性缺损。17例心绞痛患者中,共检出可逆性缺损14例,2例合并有固定性缺损,1例单独表现为固定性缺损。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8.8%。结论潘生丁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较心电图具有更全面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及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患者行潘生丁药物负荷及静息心肌断层显像;20例心肌梗死患者在血管重建术前行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血管重建术后1个月重复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44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对比心肌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血管重建术前后的心肌断层显像结果。结果: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86%;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存活心肌的阳性预测值为86%,阴性预测值为79%,预测准确率为83%。结论;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诊断冠心病,检测存活心肌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25例临床确定为心肌梗塞(心梗)的病人~(99m)Tc-MIBI 心肌断层显象表明急性心梗心肌放射性分布呈缺损改变,陈旧性心梗80%呈缺损改变,其余表现稀疏。心电图对心梗病灶的检出率仅为核素心肌断层的58.8%。心血池显象表明心梗病人的各项心功能参数、室壁运动、相位图和相位直方图,与正常人比较呈现明显异常。两项检测结果的结合可明确心梗的部位、程度、范围,病人的心脏功能状态,以及由此估计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