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中耳炎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每次5.7mg·kg^-1,每日2次,对照组90例,口服阿莫两林干混悬剂,每次5mg·kg^-1,每日2次,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89/90),显著高于对照组90%(81/90)(P〈0.05),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韩振新 《当代医学》2011,17(7):54-54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序贯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序贯治疗组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滴2天后改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对照组全部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滴,两组的其余对症治疗相同。结果两组均痊愈,而医疗费用,序贯治疗组患儿的直接医疗成本为(246.24±61.86)元,对照组的直接医疗成本为(489.76±81.01)元,序贯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序贯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更经济、更方便,更安全,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口服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静滴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吕重周 《大家健康》2016,(9):176-177
目的:探讨干混悬剂联合热毒宁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4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热毒宁注射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病症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15/19)P <0.05];观察组患儿病症积分、退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快速改善病症,缩短退热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HPLC—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浓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及克拉维酸的浓度 ,并用本法研究 Augmentin(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7∶ 1 )干混悬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色谱柱为 Kromasil ODS 1 5 0 mm× 4 .6 mm ID,5μm,检测器为四极质谱检测器。内标为头孢羟氨苄 ,血浆样品通过 Microcon YM-1 0超滤膜超滤制备。结果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 4~ 4 0 μg/ ml和 0 .0 2~ 2 μg/ ml,方法的回收率大于 80 %。 2 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 Augmentin的干混悬剂和分散片后 ,以本法测定其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两种制剂的 AUC0→ 8,Cmax,Tmax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血药浓度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干混悬剂对分散片两成分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1 0 1 .7%和 99.2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感染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分析。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3月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医院因感染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0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治疗,而对照组予阿洛西林静脉点滴治疗,两组患儿均予蓝光光疗等综合退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儿在痊愈率、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疗程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药品费用、总成本及成本-效果比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感染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对于静脉应用阿莫西林具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浓度的LC-MS/MS方法。采用50%乙酸水溶液作为稳定剂,采用冰浴条件下蛋白沉淀后取上清液吹干复溶的方法进行血浆样品前处理。采用Hedera ODS-2(2.1 mm×150 mm)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水相为含0.2%乙酸的水溶液,有机相为甲醇。选择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Triple Quad TM 6500+),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方式(ESI),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负离子检测,同时对阿莫西林(364.1→223.1)和克拉维酸(198.1→135.9)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在20.0~5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克拉维酸在10.0~2 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和批间准确度偏差均在±15.0%内,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0%,基质效应、回收率均满足接受标准,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在试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采用该方法对健康受试者服用受试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1袋(每袋颗粒中含有125 mg的阿莫西林和31.25 mg的克拉维酸钾)和参比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Augmentin® 5 mL(每5毫升干混悬剂中含有125 mg的阿莫西林和31.25 mg的克拉维酸钾)进行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血药浓度测定,进行非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分析,计算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是否等效,评估饮食对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经考察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可以应用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临床血药浓度的测定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彬  王金艳 《黑龙江医学》2013,37(7):562-563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点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2组.治疗组23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 mg/kg/次,每8 h一次静点,并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次,一日一次,晚睡前口服,连服3 d,隔4 d后,再服3 d;对照组23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 mg/kg/次,每8 h一次静点,疗程均为7~14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1.3%、65.2%.治疗组在缓解发热,减轻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状,肺部啰音消失,及缩短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用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胃宁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价。方法: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复方胃宁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克拉霉素缓释片,2次/天,14天后续予复方胃宁片,2次/天,服用14天;对照组予以枸橼酸铋钾、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克拉霉素缓释片,2次/天,服用14天,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患病和根治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5.56%、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嗳气、腹胀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并退出治疗,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并退出治疗。结论:复方胃宁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疗效与对照组相近,但治疗组改善症状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潘冬宁 《中国医刊》2004,39(5):42-43
目的观察安奇颗粒、铿锵干混悬剂和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安奇颗粒40mg/(kg.d),口服,每天3次,疗程5~8天;铿锵干混悬剂40mg/(kg.d),口服,每天2次,疗程5~8天;阿莫西林干混悬剂40mg/(kg.d),口服,每天3次,疗程5~8天.结果安奇颗粒、铿锵干混悬剂与阿莫西林干混悬剂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复合制剂有效克服细菌耐药性,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李京京  刘雪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27-3028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和78%(经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分析克拉维酸钾及其制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方法 采用非涂层石英毛细管柱,有效长度50 cm;运行缓冲溶液,20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 6.0);工作电压25 kV;进样电压20 kV,进样时间5 s;柱温20℃;检测波长214 nm.结果 克拉维酸钾在52.08~31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分散片的平均回收率(n=9)为99.2%,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的平均回收率(n=9)为99.4%,RSD为1.0%;最低检测限为1.953 mg/L.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为克拉维酸钾及其制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适宜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细颗粒剂辅料及处方配比。方法设计不同处方,考察口感、溶化性、粒度,及含量、有关物质测定筛选。结果多种辅料对除溶化性外其它均有影响。结论幼砂糖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细颗粒剂的良好辅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独治疗,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炎症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何国栋 《大家健康》2014,(9):265-265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药物含量和稳定性。结果:在氯化钠中,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克拉维酸钾和阿莫西林钠含量会在3h内降低到10%以下;在葡萄糖注射液中,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具有较差的稳定性,葡萄糖含量与药物有效含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在不同溶液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在3h内完成给药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干混悬剂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大便常规转阴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用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大便常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状及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2/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6%(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相比,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明显更优,不仅能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还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急性咽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抽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62例急性咽扁桃体炎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概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痛、发热以及咽扁桃体充血缓解时间分别为(22.19±5.85)、(51.28±9.34)、(73.13±11.25)h,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应用于急性咽扁桃体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对人组的286例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纳入临床疗效FAS人群分析的病例数为28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1例和143例;纳入PPS人群分析的病例数为26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3例。试验组口服阿莫西彬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每次500mg/31.25mg,对照组口服阿莫西彬克拉维酸钾(4:1)每次500mg/125mg,用法均为2次/d,疗程均为5~10d。结果疗程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总细菌清除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1)缓释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普通片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口服头孢地尼5d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d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并比较此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头孢地尼组按头孢地尼100mg/次,3次/d,饭前1h或饭后2h服用,连续使用5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50/125mg/次,3次/d,连续使用10d。用药前后观察症状、体征.进行耳镜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听力检测等,评价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对比头孢地尼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治愈率、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特征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判定两者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头孢地尼组108例患者中显效以上共105例(97.2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112例患者中显效以上共102例(91.0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013,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表现均显著缓解;不良反应表现为丘疹样皮疹、荨麻疹、腹泻,共4例,每组2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服头孢地尼5d治疗AOM的疗效优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d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是治疗AOM时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伍药液色泽变化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两组试验,考察不同溶媒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液变色的影响,考察配伍药液的浓度及保存时间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液色泽的影响,探究药液产生色泽变化的原因。结果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伍药液变色与溶媒的选择、配伍药液的浓度及贮存时间有关,本品适宜以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适宜配液溶度为以1.2g溶于50-1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贮存时间不易过长。结论临床在配制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钾药液时宜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pH值6.5—7.0)为溶媒,并在溶解后立即稀释至1.2g/100mL,在2h内(适宜20%以下阴处)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