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定性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的近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38例来诊的UAP患者采血行心肌钙蛋白定性检测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检测,并严密观察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周内,血清cTnⅠ阳性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3%,高于cTnI阴性UAP患者,后者为4.8%(P〈0.05);CK-MB异常的UAP患者中22.2%在2周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CK-MB正常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7.2%(P〉0.05)。结论 血清cTnⅠ定性检测对识别高危UAP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肌钙蛋白T检测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判断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清肌钙蛋白T(cTnT)定量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18例稳定心绞痛患者及2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清cTnT、肌酸激酶(CK)和其同工酶(CK-MB)的测定,并观察住院期间的心性事件发生率。结果60例UAP患者中32例(53%)cTnT≥0.3μg/L,明显高于余28例(分别为0.75±0.24μg/L和0.12±0.04μg/L,P<0.001),但CK、CK-MB差异并无显著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cTnT升高组30天内其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TnT正常值(43.8%比7.1%,P<0.01);对上述心脏事件,定量cTnT检测的敏感性为87.5%,阴性预期值达92.9%,准确性为66.7%。结论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生化指标;cTnT升高对判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对75例正常人,8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血清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进行检测,并同时观察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亚单位(CK-MB)水平。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清cTnT浓度极低,56例cTnT测定值为0,最高值为003μg/L。尿毒症患者血清cTnT测定范围000~394μg/L,其中34例(425%)血清cTnT浓度>0.2μg/L(阳性界限值),范围022~3.94μg/L,增加11~197倍,仅3例患者同时伴CK、CK-MB升高。血清cTnT升高与尿素氮(BUN)、肌酐(Cr)无相关性。研究提示:cTnT升高的尿毒症患者可能伴有急性心肌细胞损伤,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急性粟粒样或小灶状心肌梗塞。血清cTnT测定对诊断尿毒症合并心肌损伤较CK、CK-MB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1 资料与方法  选择了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06例,按Braunwald分级标准分为3级;入院后0~4小时及12~24小时静脉采血各1次,检测血清cTnT浓度;随访时间定为入院后6个月内。血清cTnT的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一步夹心法。血清cTnT的正常值:≤0.2μg/L。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用四格表χ2检…  相似文献   

5.
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心绞痛患者危险度分层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讨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微小心肌损伤以及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10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34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6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72例健康者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定量测定,同时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并分组比较相关因素,观察住院心脏事件发生率。 44例UA患者cTnⅠ增高(43.56%),而SA患者只增高6例(17.65%),cTnⅠ增高组发  相似文献   

6.
心脏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分层的价值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T(cTnT)对不稳定心绞痛(UA)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12例UA患入院即刻、第2、3日血浆cTnT≥0.1ng/ml或〈0.1ng/ml将患分为cTnT升高组和cTnT正常组;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急性心肌梗死(MAI)、心脏性死亡和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在112例UA患中,cTnT升高44例(39%),cTnT正常68例(61%)。住院期间发生AMI12例(10.7%,死亡5例(4.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15例(13.4%)。其中cTnT升高组的死亡率较cTnT正常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性;而cTnT升高组AMI、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显高于cTnT正常组(P〈0.01)。校正年龄、性别、心绞痛分级、心电图改变等因素后,c  相似文献   

7.
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心脏肌钙蛋白T(cTnT)定性检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方法对38例来诊的UAP患者采血行cTnT定性检测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定量检测,并严密观察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周内,血清cTnT阳性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3%,高于cTnT阴性UAP患者,后者为4.8%(P<0.05);CK-MB异常的UAP患者中22.2%在2周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CK-MB正常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7.2%(P>0.05)。结论血清cTnT定性检测对识别高危UAP患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男性2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5.6±4.4岁。其中初发劳累型6例,恶化劳累型15例,自发型17例,变异型3例。并排除AMI。健康老年人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5±4岁。就诊或住院后6h、24h及48h~72h各取静脉血一次。定量测定血清TnT及CKMB,取其峰值进行统计。选择TnT≥0.2μg/L作为心肌损伤临界值。住院期间出现心脏事件为研究终点。健康老年人TnT值为(0.02±0.04)μg/L,S…  相似文献   

9.
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alation,RFCA)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然而关于RFCA时心肌局部热损伤,以及与损伤程度相关的诸因素,目前研究尚少。本组对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er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患者RFCA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消融靶点个数、消融次数、消融时间、平均功率及累汁能量等因素的关系,探讨RFCA对心肌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资…  相似文献   

10.
血清肌钙蛋白T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负荷中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负荷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TnT)的变化,拟间接推断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脏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方法:对54例高血压病患者(ET)进行次极量运动平板试验,并与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照,采用固相酶联免疫法进行运动前、后(6分钟及24小时)血清TnT的测定。对运动试验阳性及心电图有T波变化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运动试验阴性患者中,有T波改变的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为92%,阳性为8%)血清TnT在运动后均高于运动前(P<0.05)。无T波变化患者仅于运动后6分钟时血清TnT增高,24小时血清TnT恢复正常。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试验阳性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为26%,阳性为74%)及冠心病、心绞痛组,运动负荷后血清TnT6分钟及24小时均有明显改变(P<0.01及P<0.05),并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运动后血清TnT值随之增高,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负荷后血清Tn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间接推断其心肌及冠状动脉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心脏肌钙蛋白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昌浩  洪小飞 《心脏杂志》2000,12(3):177-178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11例,危重病患者87例(非心血管疾病)。AMI组患者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和CK-MB,UA与OMI组,危重患者组均入院后次日晨取血1次。  相似文献   

12.
肌钙蛋白Ⅰ测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肌钙蛋白Ⅰ(cTnI)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固相层析免疫法测定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43例正常人的血清cTnI水平。结果:UA组的血清cTnI阳性率(35%)高于SA组(6%),差异显(P<0.05)。UA组中血清cTnI阳性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cTnI阴性(P<0.05),但两组的CK,CKMB无显差异。结论:血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心肌肌钙蛋白T(TnT)测定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提供了一种新的灵敏、特异的检查方法。我院自1996-06对61例临床疑有AMI的急诊患者作了TnT测定,并与传统心脏酶学指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作比较,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因持续胸痛、不明原因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临床疑有AMI的内科急诊患者,除外2周内曾确诊AMI或有溶栓治疗者,共51例,男40例,女11例,年龄40岁~84岁,平均68.2±4.7岁。就诊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1周,平均7.6…  相似文献   

14.
^99mTc—MIBI心肌显像对老年CHD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99mTc-MIBI对164例老年CHD患者进行心肌显像及6年随访。根据首次心肌显像正常与异常分为A、B两组进行观察,分别比较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以评价心肌显像对心脏事件预测的价值。全组发生心脏事件23例(14%),其中7例为非致死性MI,16例为心因性死亡。A组34例,发生非致死性AMI1例,总心脏事件为2.9%,年心脏事件为0.5%;B组130例,发生非致死性MI及心因性死亡分别为6例及16例,发生心脏事件22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6.9%,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8%,两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01)。提示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和心脏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清肌钙蛋白T(TnT)是近年开发的一种灵敏、特异的心肌损伤诊断指标,临床上已用以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普恩复胶囊治疗40例AMI,并应用一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进行血清TnT检测,以探讨普恩复胶囊治疗AMI的机理及...  相似文献   

16.
利用Langendorff方法灌注心脏,观察了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后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ardiacspecifictroponinT,Tn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过程及其与左室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1)TnT呈双峰曲线,再理注后TnT迅速上升,5分钟后下降,然后又逐渐升高,4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CK、LDH呈单峰曲线,再灌注5分钟CK、LDH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3~4h恢复至基线水平。(2)4小时内LDH、TnT的总释放量(ΣLDH、ΣTnT)与左室压力(LVP)呈负相关(t分别为-0.83、-0.71,P均<0.002),ΣCK与LVP无相关关系。(3)再灌注4小时,1分钟内TnT的释放量与LVP呈负相关(r=-0.68,P<0.002),而CK、LDH与LVP无相关关系。结果表明,TnT可以作为判定心肌细胞坏死程度及左室功能障碍的良好指标,优于传统心肌酶学测定。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后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的动态变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频消融术后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的动态变化(摘要)刘晓惠胡大一王建旗逮勇肖洁郑红伟顼志敏本研究以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TnT)判断射频消融术(RFCA)后的心肌损伤。对象与方法:61例因心动过速需RFCA治疗的住院病人,男32例,女29例,平均年龄37....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肌钙蛋白T(TnT)血清浓度变化对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的诊断及其对溶栓疗效的判定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1例急性心肌梗死及57例心绞痛患者TnT浓度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6小时TnT的阳性率分别为58.0%、68.6%、90.9%,10小时至5天为100.0%,7、10、14、17、21天分别为91.7%、66.7%、22.0%、12.1%、9.2%,明显高于血清肌酸激酶及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P<0.01)。Tn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0%及91.8%。溶栓再通组TnT呈双峰性曲线,未通组呈单峰性曲线,其峰值时间(42.02±1.65小时)早于双峰性曲线的晚期峰时间(75.10±1.33小时,P<0.01),其浓度(14.62±1.91μg/L)明显高于双峰性曲线的晚期峰值(7.02±0.85μg/L,P<0.01)。结论:TnT是一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心肌损伤性血清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有无再通有一定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变化,以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心肌的可能影响。方法:对5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6、12、24、48和72小时的血清cTnI及CK-MB水平,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8例患者术前血清cTnI正常,术后6小时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48~72小时渐降至正常;31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TnI均正常;10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TnI均高于正常值。全部病例中仅3例患者CK-MB增高。血清cTnI升高与球囊扩张总时间及扩张次数有关。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能会造成心肌微小损伤,cTnI为监测心肌损伤的可靠而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临床上将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作为经典的心肌损伤的血清金指标。但是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CK、CKMB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近几年来,许多报道指出,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有望作为心肌损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