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的正常乳腺组织中Ki-67、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8%,高于癌旁乳腺组织8.8%(P〈0.05),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表达无关,与肿瘤的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相关。乳腺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8%,高于癌旁乳腺组织11.3%((P〈0.05),其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ER、PR表达无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相关。Ki-67蛋白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无关。结论Ki-67、p53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是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和p53蛋白在5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NF-κB p65与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 提示乳腺癌中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4种分化抑制因子Id蛋白和基因在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9例肺癌和3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Id1、Id2、Id3、Id4蛋白表达水平;应用RT-PCR方法研究30例肺癌标本中Id1、Id2、Id3、Id4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肺癌中4种Id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与4种Id蛋白和基因的高表达无关(P>0.05);Id1、Id2、Id3蛋白在分化差与分化好的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d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d1、Id3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以及在分化程度差与分化程度好的标本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Id基因作为癌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表达高低与肺癌的恶性程度有关,有可能成为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0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和COX-2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乳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VEGF与COX-2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2615,P<0.05)。在死亡组中,VEGF和COX-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乳腺癌中VEGF和COX-2蛋白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浸润密切相关。VEGF与COX-2表达在乳腺癌中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复发及转移危险的乳腺癌患者,判断其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MAM-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hMAM-mRNA在15例正常乳腺组织及15例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hMAM-mRNA的表达。分析与肿块大小、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情况、病理学类型、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hMAM-mRNA阳性率33.33%(5/15),乳腺增生组织中阳性率53.33%(8/15),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83.33%(50/60)。60例乳腺癌患者中hMAM-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患者ER、PR、Her2状态无关。结论:hMAM-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微转移检测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在食管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 ,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结果 :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56 3% ,其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1)。p53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 ,其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MTA1蛋白在乳腺癌浸润与转移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孟圈  鲍俊涛  李靖若  苏静 《肿瘤》2007,27(8):655-657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MTA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6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结果:(1)MTA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0.7%,高于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TA1蛋白在Ⅲ-Ⅳ期、低分化、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中表达率高于Ⅰ~Ⅱ期、高分化及中等分化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A1蛋白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是一种转移促进蛋白。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成为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中环氧合酶2与p53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2例乳腺癌组织和16例正常乳腺组织COX.2和p53蛋白表达情况。通过生存分析研究它们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OX.2与p53在正常乳腺组织均不表达。COX.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8.6%(89/152)、61.2%(93/152),二者呈显著相关性(r=0.426,/9〈0.01);二者表达在Ⅰ、Ⅱ级乳腺癌组织中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14,0.381,均P〈0.01),在Ⅲ级乳腺癌组织中二者无相关性(/9〉0.05)。I、Ⅱ、Ⅲ、Ⅳ期乳腺癌COX-2、p53表达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59,O.557,0。390,0.685,均P〈0.01)。两者表达与淋巴结、远处转移均相关(均/9〈0.05)。COX-2高表达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但p5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5年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2与p53均高表达者的5年PFS低于COX-2或p53单一高表达者,亦低于两者均双低表达者。结论COX-2和p5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分级等临床预后不良因素有关。检测COX-2和p53对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KL-6粘蛋白在乳腺肿瘤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ER、PR、HER-2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KL-6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检测组织KL-6粘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血浆KL-6水平为(4.191±3.598)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702±0.737)ng/ml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的(1.775±0.65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乳腺癌患者血浆KL-6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等密切相关,与年龄、月经状况、ER、PR及HER-2等无关;乳腺癌组织KL-6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等密切相关,与年龄、月经状况、ER、PR及HER-2等无关。结论 KL-6在乳腺癌血浆及组织中表达均增高,并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等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筛查、预后判断及基因靶向治疗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84例正常乳腺组织及84例乳腺癌组织、4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标本(依据组织类型及临床病理特性分组),取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手术切除的病理存档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分别检测3组标本CXCR4的表达情况。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生存率采用时序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区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CXCR4阳性率分别为11.9%、53.6%、74.4%;转移组织CXCR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肿瘤。乳腺癌组织CXCR4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ER表达、PR表达、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发生远处转移组CXCR4表达水平(74.1%)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组(43.9%,P〈O.01)。CXCR4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66.7%(30/45)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87.2%(84/89,P〈0.05)。结论CXCR4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hTERT和 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TERT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98例,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hTERT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结果hTERT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细胞病理组织学类型、组织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与肿瘤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PTNM分期相关。hTERT和p53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存在良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hTERT和p53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且hTERT蛋白的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Id1基因;乳腺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JAM-A、p53和Ki67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1例正常乳腺组织和51例乳腺癌组织的JAM-A、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JAM-A在正常乳腺组织、不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和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AM-A的表达和乳腺癌患者病理分期相关,乳腺癌分期越晚,阳性率越低(P<0.05)。p53和Ki67在正常乳腺组织不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在TNBC中阳性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JAM-A、p53和Ki67在乳腺癌的治疗决策、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IRT1的表达情况。结果 SIRT1在非糖尿病、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9 %(50/65)、50.0 %(15/30)、5.6 %(1/18),乳腺癌组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χ2=24.618,P=0.000),合并2型糖尿病者SIRT1的表达率低于非糖尿病患者(χ2=6.886,P=0.009)。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SIRT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1)、pTNM分期(P=0.028)、p53蛋白的表达(P=0.003)以及Her-2的表达(P=0.031)均呈正相关。结论 SIRT1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但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合并糖尿病乳腺癌组,其可能是影响糖尿病病程进展的重要分子; SIRT1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可能成为判断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3、bcl—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3、bcl—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和c-erbB-2表达状态的相关性,从而评价这些指标在预测乳腺癌转移方面的价值。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中p53蛋白为阴性,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5.63%;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率逐渐增高;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并与c-erbB-2表达状态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率逐渐降低,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非转移组,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随着组织学分期的增加,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略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也无显著性,与c-erbB-2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p53和bcl-2蛋白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指标,CD44v6的阳性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进展有一定关系,但尚不能把它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稳定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p53表达与肺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p5 3蛋白与肺癌多药耐药 (MDR)的关系。方法 :运用 S- P免疫组化法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40例肺癌组织中 p5 3蛋白、多药耐药 (mdr- 1)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癌组织 p5 3阳性的 mdr- 1、m rp阳性率高于 p5 3阴性者 (P<0 .0 5 ) ;p5 3和 mdr- 1、m rp阳性率与肺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 (P>0 .0 5 ) ,但它们在低分化肿瘤和淋巴结转移标本的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p5 3蛋白对肺癌细胞的 mdr- 1、mrp表达可能起调控作用 ,促使肺癌细胞 MDR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p16蛋白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p16蛋白、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5 3例乳腺癌标本中p16蛋白及VEGF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4 .7%和 79.2 5 % ,其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ER、PR的表达无关 (P >0 .0 5 ) ,p16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VEGF的表达则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与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激酶B1(LKB1)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5例胃癌组织、20例胃正常组织中LKB1和p53的表达.结果 LKB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0.9%(24/115),低于正常胃组织中的95.0%(19/20)(P< 0.01);p5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5.2 %(52/115),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5.00%(1/20)(P<0.05).LK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及预后有关(均P<0.05);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预后相关(P<0.05).结论 LKB1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组织中PTEN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PTEN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PTEN(34/64)和p27kip1(33/6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15/15),P值分别为0·0082和0·0078。有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ER阴性组PTEN表达分别为13/33、3/11和16/38,明显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21/31)、无远处转移(31/53)和ER阳性组(18/26),P值分别为0·0240、0·0063和0·03475。p27kip1在乳腺癌有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ER阴性组的表达分别为7/33、2/11和8/38,明显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15/31)、无远处转移(20/53)和ER阳性组(14/26),P值分别为0·0230、0·0440和0·0071。两者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无关。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41。结论:PTEN、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转移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两种基因蛋白表达强度一致,显示其在乳腺癌演进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PCNA、p5 3及HER -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法检测 89例乳腺癌中的PCNA、p5 3及HER - 2的表达。结果 PCNA、p5 3及HER - 2表达分别为6 0 .7% (5 4/ 89)、43.8% (39/ 89)及 39.9% (35 / 89) ,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PCNA、p5 3及HER - 2的表达可能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